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应该来自哪里?——来自七节文言文课堂实录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言文论文,学习兴趣论文,启示论文,来自哪里论文,课堂实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是课堂教学一直需要关注的,正如乔姆斯基所言:“教学方法和教材,远远不及成功激发学生天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那样重要。”①那么,对于文言文学习,到底哪些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从七节文言文教学公开课——《〈论语〉八则》《陈太丘与友期》《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陋室铭》《张释之执法》(台湾翰林版)的教学实录整理中寻找到一些规律,得到一些启示。 一、文言文教学应着眼于现在与未来 学生对文言文缺少兴趣,一方面是文言文难懂;另一方面是“距离”——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距离、今人与古人的距离、历史生活与当代世界的距离等使学生难以与作品产生共鸣。常有惧怕与陌生,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作用就会有疑惑,除了应付考试,不知道文言文的学习能为个体参与现实社会生活提供什么显性的有效的帮助。这其实暴露出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只就“文言”教“文言”,与现实、未来缺少联系与关照,无形中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与现实未来之间的隔膜。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把教学文言文的目的,也就是我们指望文言文为我们的下一代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它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进一步搞清楚。这里同样要看到今天,想到未来。[1]必须突破文言诗文原点,向生活靠拢,树立与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文言文教学要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时代,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长点,架通“古”“今”之间的桥梁,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陈太丘与友期》,六年级的学生常常难以理解元方的行为以及性格特征。我在教学时通过断句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焦点集中到一个标点符号上,即“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句话句末应该是用句号还是感叹号。 学生在读中产生争议。 (注:给学生没有断句的文章,让学生边读边断边加标点。) 生1:我觉得是感叹号,是因为前面友人已经说了一句“非人哉”…… 师:“非人哉”是什么意思啊? 生1:不是人! 师:他骂谁不是人啊? 生1:元方的爸爸。所以元方应该表示自己的气愤。 生2:友人无礼,而元方有礼,他不会像友人那样。 师:友人是什么样的人? 生2:粗暴无礼。 师:难道友人粗暴元方就应该跟着粗暴吗?你们平时都是这样的吗? 生(齐):不是。 生3:友人是无信无礼的。 生4:如果是我,我也会生气,可能也会对着骂,但事后可能会后悔。因为,我和友人没区别了。 师:我们都会很不喜欢友人的哪一句话? 生(纷纷):“非人哉!” 师: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这个人最起码是素养不是很高。面对这样无礼的一个人,元方会如何呢?你们能否感受到? 生5:从文章中看,元方对友人一直尊称“君”,并没有因为友人骂“非人哉”而改变,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有礼的人,与友人是有区别的。 师:这个时候,你觉得应该用句号还是感叹号啊? 生(纷纷):句号! 师:大家同意了哦。一个句号,表现了元方是一个有礼的人,元方并没有“针尖对麦芒”“以牙还牙”,而是有礼有节。所以,友人最后也惭愧了,“下车引之”。只有七岁的元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类似这样的教学,还有《陋室铭》,“陋”是“简陋”之意,但并没有表现出房子的大小。我从学生熟悉的“一室户”提起,问为什么不是“一房户”,“一室户”具体指什么样的房屋,学生很快就答出是一间屋,再和学生谈“室”与“房”的区别: 室,实也。 ——《说文解字》。 段玉裁注:古者前堂后室。 房,室在傍者也。 ——《说文解字》。 段玉裁注:“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 所以说,有室才有房,《陋室铭》的“室”其实就是一间屋子。 如果说《陋室铭》的教学只是让学生感觉到现实中处处有传统文化的影子的话,那《陈太丘与友期》对元方说话语气的辨认,则直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相关联。学生能从元方与友人的对话中读到自己的影子。因此,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将元方作为学生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元方的“有礼有节”的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觉到文言文其实是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对他们的成长有直接帮助,没有距离感,有现实意义,学习的兴趣也就大多了。 二、文言文教学应有“言”的文化本性 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字型”文学,从汉字入手解读文本,进行教学,是符合文言文特征的。但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教师往往喜欢逐字逐句将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加以讲解,并贯穿上下文疏通文意。而在字词的疏通过程中,以“工具性”为主要导向,以字词句的解释、翻译、练习为唯一目的,限于琐碎而遗落篇章大意,仅仅局限于对字词句的显性内涵的把握,淡化甚至无视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开掘,使教学无法进入与之关联的文化情境,导致学生对词语背后的文化蕴涵知之甚少,不能达到深层的体会、领悟和精神的陶冶。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只把汉字视为单纯的结构构成本位或原初本位,没有看到汉字本身的文化本性或汉字蕴涵的文化本性。汉语的人文性理论告诉我们,汉字的文化学意义是从根本上存在的。汉字的意象结构直接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内涵,与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融为一体,是“汉民族思维和交际最重要的书面符号系统”。②目前比较多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是脱离文化的文字学习,是孤立的,也是枯燥的,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从汉字本身的文化属性来教学,不仅符合文言文的教学本色属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教学《爱莲说》为例。 生1: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漂亮,把莲花写得像人一样,似乎有了生气。 师:嗯,你觉得像男人还是女人?(学生笑。)这个很重要哦。 生1:像女人。 师:从哪里看出像女的? 生1:“亭亭净植”,婷婷是形容女的很纤细很漂亮。 生2:“濯清涟而不妖”的“妖”,也是形容女性的。 师:此“亭亭”非彼“婷婷”,请大家查字典,这两者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生3:“婷婷”是美好的样子。 师:没有“女”字旁的是什么意思? 生4:耸立的样子。 师:对。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后有“姿势挺立的或笔直”的意思。 师:那么,“亭亭”在文中是形容谁的? 生(纷纷):君子。 师:“妖”呢?现在的“妖”常常和“妖怪”“妖精”有联系,都不是很好的词语。那么,古汉语如何解释呢? 生4:“妖”的意思是艳丽美好。 师:《诗经》中“桃之夭夭”(板书),指桃花开得艳丽。就是说,古汉语中“比较艳丽,比较华丽”,为妖。这样看下去,文中“妖”是针对哪种花说的? 生5:莲花。 师:莲花不妖啊。他认为哪个花是妖的?三个花中间。 生(齐答):牡丹。 又如,《〈论语〉八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说”与“乐”都翻译为“高兴”的意思,为什么不能互换?“说”是内心的喜悦,“乐”表现为外在的高兴,所以,学习强调内心的修为,其中的喜悦是自己知道的,不需要表现出来;而朋友自远方来,则是快乐的,需表现出来,以表示对朋友的欢迎。 汉字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是文化。语言学的“层累分离观”认为,“文言”是一个层累关系,其上层是古文言,更接近汉字性;下层是今文言,更具有汉语性。但今文言与口语相比仍是一种文言,更具汉字性。[2]因此,无论是从文言本身应有的属性来看,还是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文言文教学都应该有“言”的文化属性。 教学“言”的文化属性,往往让学生感觉到语言变化之间的差异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一门学科,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可见,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3] 三、文言文教学应有经典的文学性 我国现代以来的语文教材,选文向来主张“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再加上文言作品本身的特点,在一代又一代时间的冲刷之下,能被广为流传的作品,多是精华。如张中行所说:“富有精华,这是文言的另一种积极价值。”③又经过多年语文教学的反复“试金”,形成了很多已有定评的典范作品。这些“精华”与“积极价值”是文言教学不能忽视的,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终身受益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意不能过于注重词语解释而忽略了文学美的赏读,不能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不能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教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经典阅读教学,要能依靠经典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审美趣味、民族智慧和理想人格,从中汲取各种文化营养,完成学生人格的自由发展和精神生活的建构。 如教学《张释之执法》,采用比较学习,将《史记》与《资治通鉴》的选文进行对比,有两个地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屏显。) 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选自《资治通鉴·第十五卷汉纪六》) 生1:《史记》中说了两次“吾马”,后面只说了一次“吾马”。 师:再具体点。 生1:说了两次“吾”,说了三次马。 生1:《史记》中说“吾马”就是强调是“我”的马,就是想暗示张释之“我”是皇上,但在后面张释之还是没有给皇上面子。 师:这里的“吾”对应下面的哪个字? 生1:天子。 生2:皇上说“吾”,张释之说“天子”,谁怕谁是吧,这个很有意思。 师:两者相比较,有什么体会? 生3:《史记》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师:对的。还有一个细节,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史记》是“良久,上曰”,《资治通鉴》是“上良久曰”。 生4:一个孤立的“良久”,气氛紧张。 生5:“上良久曰”太平淡,就是陈述事实。 生6:细细想想,内涵很丰富啊!文帝生气,释之静等,空气凝滞,气氛紧张,左右观之。 师:说得好!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了!司马迁十分擅长于选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和富于特征性的动作,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气质,借以增强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所以《史记》是一部史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教材为什么选择《史记》版本而不是《资治通鉴》版本,是有原因的。 再如《小石潭记》的教学。此文的经典性不仅在语言、意境的优美,还在于作者将自己委婉、曲折的情绪投射到景物描写之中。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读全文后思考:共五段,能否删去一段?大多数同学毫不犹豫选择删去最后一段:“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理由是交代同行之人,和文章的关系不大。老师请同学们读第4段并追问:既然同行者有5人,为何说“寂寥无人”呢?又为何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呢?学生答曰:被贬永州。老师再引导学生读第1~3段并问: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感受吗?学生逐渐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是由“乐”到“伤”,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因为寂寞空虚,是贬谪的客观原因带来的主观感受。关键的转变在文章第3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明灭可见”是看不见的意思,“不可知其源”是不知源头,两者的信息透露出作者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迷茫,所以下文出现“凄”“寒”之字。此乃“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最后一段介绍同行者,更加深了这种感受:尽管有一位好朋友、一位同贬之人、自己的亲弟弟,但都无法帮助自己排遣寂寞冷清之感。 文言文文学的经典性对学生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只不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或者重视不够,或者教师本身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不高,导致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不是将其作为文学作品,因此使太多的文言作品失去了其文学性的经典魅力,这也是文言文难以吸引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文言文教学应有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条横标:“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个性,强调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直接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在教学中多组织活动教学。“过去我们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我们说: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④这里的“渔场”在中学语文活动化课堂教学中即指“言语活动场”,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由一系列活动元组成的“言语活动场”中不断质疑、讨论、思考和探索,真正让学生在自我活动和他人活动、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中成为生成、发展并存在着的生命个体。 以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作者在文中所隐含的复杂、丰富的情感,学生是难以理解也难以走近的。于是,我组织学生阅读文本,组织学习活动,将作者的情感通过心理曲线图表现出来。 《记承天寺夜游》短短84个字,情感的起伏却有6次:一为“月色入户”之喜。“欣然”显然表明了情感,是“心情好”的意思。但见月色之前呢?似乎是难以判断。所谓“欣然”,不仅是“心情好”,还有“一下子高兴”的意思。就是说,高兴来得很快。二为“无与为乐者”之寂。“念”有“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之意,也有“惦记,常常想”的意思。本来心情猛然乐了,却无人与共,对苏子来说,确实寂寞。三为“寻张怀民”之慰。“遂”,毫不犹豫,是唯一能找的人。用“寻”而非“访”,因为知道这样的月色之夜,怀民肯定和“我”一样,夜不能寐,那他又在何处赏月呢?是不是能寻找到他啊?在“无与为乐者”之后,马上想到张怀民,不也是慰藉吗?四为“怀民亦未寝”之悦。“亦”字写出这一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的未寝也是作者意料中的事,如此容易就找到怀民,是否正在等“我”来“寻”?不必说张怀民如何怎样,这一句就足以表达出两个人的相契之情。五为“相与”赏景之醉。“相与”是“共同,一道”之意,但和什么样的人“共同,一道”呢?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按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是“相共,交互”之义,也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如“相亲相爱”等。所以,一般是指与“交好的人”。与交好之人,赏同爱之景?什么样的感受呢?一个“盖”字道出心声,“原来”之意,是恍然大悟:呵,原来不是“藻荇”啊,是“竹柏影”!两人“醉”了。六为两“闲人”之凄。“闲”有“无事可做”之意,显然是话中有话,两个贬谪之人,尤其是苏子,已经有名无实,是真正的无事可做,是真正的“闲”啊!这心态更多是触景伤情。触什么景?“空明”之景。这是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而追求期待这样的境界,正说明他目前还尚未做到,于是纠结,矛盾。所以,不知不觉,在“但”“只”之意,“耳”“罢了”之叹中,自己的情绪还是自然流露出来。“闲”还透露了一丝难以掩抑的孤独、压抑与凄切。 要完成心理曲线图,就要理解情感变化;要理解情感变化,就必须仔细研读文章。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相互弥补,也能相互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一步步理解文本,就能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提高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能“古为今用”,所以,文言文教学应该面对今天,看到未来。提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文言文放在文化之中,引导学生探索;提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要用其文学的经典性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得以涵养;提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要改变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活动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使其在学习中得以成长。 编辑手记:论文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写一篇文章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并非难事,但要想从众多投稿中脱颖而出,被编辑选中而最终发表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因此,教师们常常为“写什么”“怎么写”而犯难。本文可以为读者朋友写作论文提供借鉴:从教学困惑中发现选题——哪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多篇教学实录中提炼总结出规律性知识——以作者七节文言公开课教学实录为素材,论证支撑文言文教学的四个有效策略。当然,文章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果以一两个策略为着眼点,广泛进行文献检索,以更多相关文献做支撑,展开深入而系统的论证,势必能将问题分析得更透彻,也能得出更具普适性的结论。 ①[美]诺姆·乔姆斯基著.乔姆斯基语言学文集[M].宁春岩译注.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②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③张中行.文言与白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④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岳麓书社,2005。对文言文的兴趣从何而来?“七大文言文”实录对我们的启示_文学论文
对文言文的兴趣从何而来?“七大文言文”实录对我们的启示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