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时代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旅游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国民消费不断升级,旅游业迎来迅猛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在传播信息等方面所遇到的新的挑战。因为,在传统旅游模式下,信息的传播速度相对缓慢,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相对单一。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旅游信息的传播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例如,在新媒体的助力下,信息传播对于旅游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各种与旅游相关的信息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便捷化。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最优地进行旅游信息传播成为我们最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时代旅游信息传播的途径及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旅游传播;途径
1、新媒体的基本概述
新媒体是一种在新技术支撑下而出现的媒体形态,是一个具有相对性的概念,其之所以被称之为“新”,是因为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从19世纪末期,互联网开始在中国迅速发展,而依托互联网而生的新媒体也应运而生。在这之后,新媒体在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宏观上来讲都可以说是新媒体。众所周知,新媒体主要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如数字报纸、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手机短信、互联网、移动电视、可视窗、数字电影、触屏媒体、APP等。然而,新媒体既给社会带来技术和理论上的更新,也让传播者和受众实现平等双向的沟通交流。换句话说,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拥有交互性、及时性等方面的特点。即从单向接受的传统媒体,再经过与新媒体平台的衔接之后,变为了双向互动,而这些正是新媒体区别去传统媒体最为重要的一点。比如,在新媒体的发布者这一环节,信息发布者不再仅仅局限于大众媒体,一般的普通人也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随时随地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机会成为“意见领袖”,而以“双微”为代表的新媒体载体给个人的思想与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与空间。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的信息传播局面得到了重新洗牌,而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对于信息传播的依赖性一直较为敏感,因此新媒体对信息传播形式的改变,毫无疑问对旅游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使旅游信息传播变得更加有效,便显得十分重要。
2、却新媒体在旅游信息传播中的应用
当前,新媒体的类型多种多样,虽然其无法改变人们的主观选择,但新媒体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独特优势无疑已经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而旅游业作为传统服务行业,多年来在信息传播方面较为单一。然而,随着以携程、同程。途牛等旅游OTA的出现,互联网及新媒体开始逐渐影响并改变旅游业的信息传播。据了解,当前旅游信息传播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旅行社门户网站,通常是旅游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和旅游目的地相关的一系列信息的网络平台,公众可随时随地登入或访问旅游门户网站获得所要的旅游信息,主要有餐饮、住宿、交通、攻略、指导、景点、路线、门票价格等,是当前旅游信息传播中最为常用的,也是旅游消费者使用最广泛的传播媒体。
第二,微博,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一种信息共享、传播及获取平台。通常用户可采用WEB等客户端创建个人空间,再通过140字以内的图文信息进行及时性传播和共享。现阶段,以新浪微博的使用量和访问量最大,传播影响力也最为明显。
第三,微信,虽然微信作为传播媒介较前两种较晚,但其传播影响力则越来越大,原因在于微信使用、操作简单,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可以说,用户可通过移动设备终端即时迅速的单一或群体发送图片、段视频及文字等,成为旅游传播中有一个重要媒介。
3、新媒体时代旅游传播现状分析
近年来,新媒体在旅游传播的作用日益显现,不但通过宣传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也提升了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旅游业作为传统赴武汉各,在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应用上依旧较为缓慢,多数旅游企业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新媒体传播方式不够重视,特别是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对新媒体传播重要性认识不足,通常一些区域性旅游网站关于景点的信息不全;二是新媒体传播的重点不够明确,对旅游目的地的经典、人文等介绍倾向笼统,未能对其特色内容进行宣传;三是“双微”传播的内容较为单一、不全。一些地区旅游企业、政府部门在应用微信和微博宣传中,通常是单纯性的发布广告或简单的景点信息,同时和公众的互动不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新媒体时代旅游传播的途径分析
4.1转变旅游形象传播理念,重视“受众”主体地位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旅游形象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其原因在于新媒体平台上的旅游形象传播结合了传统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优势,新的传播机制创新使其成为了旅游形象传播的有力工具,最为重要的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拥有比传统媒体下更加透明、公开、公平的话语环境。例如,时下大热的明星真人秀节目都会成为旅游目的地焦点,为拍摄地带来不小的人气,其成功的原因,就是旅游景区理念的转变,通过节目定位自身旅游形象,再通过新媒体与游客增加互动,以此吸引更多年轻游客前往旅游。而这正说明,新媒体传播过程也不再是传者到受众的关系,而是传者与受众的互动传播。这意味着新媒体下打破了传者与受众的界限,受众也成为传播者,并且旅游形象从塑造到传播的过程中必须要接受一种彻头彻尾的新说话方式。
根据上文对传播主体的分析,新媒体下传播主体的可信度程度趋于一致,而个体的复杂性程度越来越强,因此需转变旅游形象传播理念,重视“受众”的主体地位。而做到这一改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旅游形象传播活动的实现要多“倾听和对话”,旅游传播者要学会放下高姿态,多收集受众反馈信息,变成受众的聚合器,通过各种途径听到并听懂受众感兴趣、关注的、谈论的话题和内容;其次在旅游形象传播中,一直以来都是政府作为传播主体,多是一种单向式、由上而下的传者角色,而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应积极转变角色,不仅作为一个旅游形象的传者,更要承担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例如,利用公开征集活动、官方微博等方式加强与受众的沟通等方式。
4.2优化旅游形象传播内容,增加文化内涵
根据上文对传播客体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新媒体下用户对关于社会人文环境、旅游设施与服务、旅游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旅游形象的描述呈基本同意的状态,且在旅游设施与服务方面的描述争议较大,这说明当前一些旅游景点的整体旅游形象美誉度不高。因此,应首先优化旅游形象传播内容,增加文化内涵,提高整体旅游形象的美誉度。例如,古北水镇2014年营业初始,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然而,就是这么一家成立时间不长且默默无闻的小镇,却在4年内的经营业绩一路飙升,特别是在选择王璐丹为景区代言人后,更是进入“开挂”模式。事实上,古北水镇在代言人的选择上,主要是契合自身“文艺生活”的价值观,同时主动为粉丝与明星创造深度互动与沟通,此外还借助300家权威媒体对事件进行报道,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升级版代言人营销模式,为品牌和销售带来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古北水镇的成功为旅游景区在传播与宣传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首先,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空前信息大爆炸,旅游宣传如何在纷杂的旅游信息中脱颖而出,得到现实及潜在游客的认同,就需要优化旅游形象传播内容。通常内容简单、通俗易懂的旅游形象信息,使得大众更易于接受,因此旅游形象要合理简约进行形象标识设计和定位,突出独特性,彰显其独一无二的形象特征,给人以美感和联想性,激发现实及潜在游客的
想象力和需求;其次,特色的文化内涵会增加旅游资源独特吸引力,旅游形象传播应在保持主体文化把握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挖掘其内涵并注入新的时尚、潮流等文化要素,保持文化的延续性和新生性。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网络流行文化盛行,要充分利用受众偏好,不断添加新的流行元素,增强旅游形象的文化认同,塑造兼具地方化和时代性的旅游形象。
4.3加强微博、微信等传播,让互动更加有效
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家已经习惯于在微博、微信上进行各种信息的搜集和社交。在信息的传播和营销方式中,微博和微信“脱颖而出”,成为了旅游传播的“主阵地”。在微博或者是微信的这个载体上,旅游信息应该结合当代人的兴趣点,以吸引更多的用户亲自参与进来。目前,众多旅游企业已经逐步意识到了新媒体这一平台的优势,并且已经开始利用微博、微信等这些平台进行旅游信息的发布。例如,在微信、微博中,开发相应的导游功能、导航功能,以及各种线上互动功能等,而这些新颖的信息传播方式凭借其独有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同时,一些旅游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尝试开战一些形式多样活动。例如,河北某景区修了玻璃栈道,具有人体感应功能,人走到哪儿玻璃就碎,并且伴有玻璃破碎的声音,很逼真,而且在微薄上进行了很好的互动传播,成功的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前往。
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下,旅游信息传播更为便捷、畅通,为不同旅游市场的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获取路径。而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旅游,如何让旅游变得特别有趣味、有创意成为时下旅游业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我们希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媒体媒介类型的日益丰富,可以使得数字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媒体传播优势在旅游信息的传播方便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时代,每一天新的意义都在颠覆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当传播和旅游相遇的时候,既是旅游的时代,也是传播的时代,更是旅游传播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新媒体时代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研究[J].展玉清.东南传播.2015(09)
[2]新媒体时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分析[J].李娜,戴新佚.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1)
[3]浅谈城市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策略——以杭州市为例[J].艾小勇. 中国市场.2014(44)
论文作者:杨继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媒体论文; 旅游论文; 形象论文; 受众论文; 信息传播论文; 时代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