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科技不断创新,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建筑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进行主体结构检测,可以有效地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避免工程事故发生。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重要性
引言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规模和建筑程序都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为了确保工程安全,施行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而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是施工项目中的重点部分,它的建筑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实体的内在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原材料、施工配件等的检测制度,并且要对工程实体的关键部位、细节隐蔽部位进行监督、检测,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1 主体结构检测在我国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这些年来,屡屡发生因建材不达标而的工程事故,且逐年都在不断的增加,对广大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所带来的损失也不计其数。在之前在建筑工程的主体检测方面,主要是对室内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由于受到不同的因素的制约,对于进行建筑质量的整体上把握,特别是对于建筑材料的抽样选取时会出现一些混乱,不能直接的施工场地的建材进行检测,且现在的市场上存在各种不合格的建材,单独的材料不能够代表整体的建材的质量。因此,若建材质量与建筑实体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极其容易发生工程事故。
2 主体结构检测的基本内容
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主体结构检测。建筑主体结构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承受着一个工程中的所有负载,工程建筑的主体结构关乎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整体性。任何一个构件不满足设计要求,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包括对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的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检测、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检测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承载力现场检测等检测。
2.1 混凝土结构强度检测
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结构形式。而混凝土和钢筋是最为重要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结构混凝土质量的传统检查方法是以规定的取样方法制作的立方体试件,在规定的温、湿度环境下养护,按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试件抗压强度来评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质量的实体检测采用非破损法来检测混凝土的强度,采用回弹检测比较灵活、方便,通过抽样,对混凝土构件、编号、轴线和强度等进行检测。通过测强曲线,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从而获得混凝土的强度。回弹时,应该注意混凝土碳化问题,防止混凝土碳化过高。做好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检测,能够有效保证基础工程的质量,从而使整个工程的整体性能得到发挥。
2.2钢筋检测
不同的建筑、不同的部位,其具体施工情况会存在很大的差别,监督过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我们从建筑工程中选取部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位进行重点监督检验。其中,钢筋作为建筑物的骨骼是必须要了解的子项。对于已经隐蔽过的钢筋骨架来说,需要重点了解的部分主要有: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间距、钢筋直径等等。同时,还应当根据相应的施工图以及验收标准对钢筋的实际规格、品种以及数量进行更为精准的抽查,并细致检查钢筋的位置、数量以及连接段等因素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另外,还应当对相关的出厂报告以及合格证书进行检查。
2.3 关于对混凝土的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的检测
关于进行结构性能的检验工作主要由以下几个内容:首先是对结构性能的检验指标进行计算、其次就是执行检验以及检验结果的评定等这三个部分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行构件预制可以设计好的标准图集为技术参考作为基础,例如抗裂度、裂缝的宽度、标准的荷载以及挠度等,都要实施结构性能的检验。为便于在操作中容易进行区分,可在预制的构件最为明显的部位进行构件型号、生产日期、单位及质量验收等标志进行标明。严格按照原设计图纸标准的位置、规格与数量合理的采购构件上预预插筋、留孔洞及埋件。坚决不应用结构性能的检验不合格的预制构件。因此,对与整个工程的安全保障,进行混凝土的预制构件结构性的检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实现整个工程质量的根本所在。
2.5 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承载力的现场检测
对后锚固承载力进行现场的检测时,基材应密实且混凝土的基材强度的等级不应该低于 C20,而后锚固的区域不应该出现裂缝及风化的现象,能够承担起植筋或锚栓的传递作用。若在承重墙及填充墙、梁、柱的连接筋施工时应当采用化学的植筋连接的方式,但必须要进行实体的检测;持荷 2min 荷载值下降不大于5%,则视为合格的通过了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承载力的检验工程,表现为其抗震能力高,整体的性能明显增强。
3 检测心得及注意事项
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应当重视以下几点:
1)在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时,实体检测部分是重点。而由于在检测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尤其是样本空间确定环节需要同相关检测标准相符合,需要检测人员在检测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实体进行检测。
2)当项目方委托相关监督人员以及专业的检测机构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以及监督时,除了应当对主体结构的尺寸以及外观进行检查,还应当对整个建筑实体进行检测,并且在实际检测工作开始之前应当制定好全程的检测流程、方式,并将这套检测流程以书面告知的形式传达给监督站以及施工方。
3)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如果所使用的检测方式会对建筑局部位置造成一定的影响,则应当在实际检测之前同设计方进行良好的交流,并在获取设计方同意之后才能正式开展检测工作。
4)如果检测工作的主体方是监督站,那么就应当由该地区的检测机构对实际的监督方案进行制定,并且需要将此项监督方案交由总监督站对其进行细致的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再正式实施。
5)对工程实体进行的检测工作其同单纯的质量验收是不同的。实体检测是一种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主体建筑进行调查的方式,所以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当清楚检测目的,并通过更为科学有效、操作简单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监督小组独立操作的方式进行检测,以此获得更好的检测效果。
6)在常规检测环节中,如果通过检测发现部分构件存在质量问题,则应当专门对此构件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检测,从而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7)检测机构必须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相应的高素质检测人员,从而提高检测能力及水平,出具真实、可靠的检测报告,为优质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
结束语
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主体完工验收前由于种种原因,参建单位一般不会对结构检测引起高度重视,所以,希望参建方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把主体结构检测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要规范检测市场行为,使真正有资质、具备一定能力的检测单位担当主体结构检测的重任,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玲.谈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J].山西建筑.2013(10).
[2]查珑珑,张丽娟,王宇辉.结构检测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08).
论文作者:杨月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结构论文; 主体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