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杨宇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依据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等两个不同组别,各组别病例数均为36例,其中前组别患者均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后组别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4%,与对照组患者(80.6%)相比差异明显,经统计学检验P<0.05;同时经随访调查可知,研究组患者病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分泌性中耳炎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后其病情复发率较低,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耳内镜;鼓膜穿刺;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200-02

以当前环境下临床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我院为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法,特选取72该症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现将其研究过程与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从我院同期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任意选取72例作为研究病案,所有患者经耳镜检查与声导抗测试等均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研究开始前经意向调查,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同意。72例患者中42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为18~65岁,平均(36.7±3.5)岁,病程为2~33个月,平均(9.3±1.1)个月。同时,为明确本次研究结果,特将该72例患者依据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6例患者,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数据检验,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均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0.3g吉诺通,3次/d,口服10mg开瑞坦,1次/d,口服30mg强的松,1次/d。研究组均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取平卧位,头部偏健侧,对耳廓、外耳道与鼓膜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行表面麻醉。插入0号耳内镜,于直视状态下利用鼓膜切开刀弧形切开鼓膜紧张部前下象限或后下象限约2~3mm,将鼓室内积液抽吸干净,向内注入“5mg地塞米松针+4000Uα-糜蛋白酶针”混合液,冲洗之后进行负压吸引直至完全干净。术后,使用消毒棉球对患者外耳道口进行封堵,预防感染,并给予其抗生素、强的松口服,使用呋麻液滴鼻7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并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随访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复发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恢复情况,特制订本次研究的临床疗效标准:①听力水平恢复,耳部堵塞感全部消失,经声导抗测试为“A”型鼓室导抗图,声反射引出正常为治愈;②症状明显缓解,听力情况显著改善,经纯音测听显示其气导听力提升≥20dB为好转;③症状无变化,听力情况未改善,经声导抗测试为“B”型为无效。患者治疗效果为治愈率与好转率之和。

1.5 统计学数据分析与处理

收集并整理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利用软件SPSS13.0对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与处理,其中计数类数据均用百分比表示并均通过卡方检验,若数据最终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临床数据整理、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数据信息详见表。

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0.05。

2.2 复发率

对治疗后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其中研究组患者中病情复发1例,复发率为2.8%;对照组患者中病情复发7例,复发率为19.4%。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也可称为渗出性中耳炎,是临床耳鼻咽喉科中的常见病,患者发病率较高,大多数主要是由于咽鼓管阻塞所致,其典型特征为中耳积液与听力下降,易形成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主要可分为机械性功能障碍与功能性功能障碍等两种类型。该症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轻微耳痛、耳闷胀以及闭塞感等症状,经专科检查可见其鼓膜内陷,色泽发暗,鼓膜活动度降低,严重影响患者听力与身体健康。

当前环境下,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多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等两种治疗方法,其中尤以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应用较多,该治疗方法可同时作为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清除患者的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且必要情况下可重复穿刺,或在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操作性较强,治疗效果良好。本次为进一步研究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我院特选取72例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其不同治疗方法开展分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病情复发率等多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患者临床症状与听力情况均可得到有效缓解或好转,且患者病情复发情况较少,预后较好,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方小群.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旬刊.2010,23(05):88.

[2]陈艳芳,王鸿南,吴玮等.耳内镜下双人操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和方法[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818-2819.

[3]孙杨.耳内镜下双人操作鼓膜穿刺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122-124.

论文作者:杨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  ;  ;  ;  ;  ;  ;  ;  

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杨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