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其在教与学中具有多方面的应用:教学设计工具、内容呈现工具、知识关联工具和协作学习工具。概念图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情况,而且还可以帮助老师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 概念图 运用
概念图是以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来展示概念间层级结构的示意图。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用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或命题连接,这样就形成了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的知识网络,以此形象化的方式表征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及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因此,通常概念图被认为有助于创意想象,可以作为脑力激荡的工具,有助于人们在学习复杂概念时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一、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概念图,领会三个要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概念图,首先要把握好概念图的三要素:“概念”、“层次”、“关联词”。造成学生不能运用好概念图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对某些概念理解错误;不能很好地以某概念为中心辐射出相关概念;对概念间的关系不明确,导致所用的关联词不够恰当;概念层次不够清晰。
例如学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时,我布置的作业是以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画出概念图。下图是两个学生的作业:学生1不能很好地以中心概念辐射出相关概念;而学生2的层次有点混乱,所用到的关联词不够恰当。
我在评讲时,要求学生分四步来绘概念图:第一步,找出中心概念;第二步,分好大致层次;第三步,对层次之间的关系用恰当的关联词联系起来;第四步,以中心概念辐射出其他概念,进一步完善概念图。
学生觉得中心概念应该是染色体,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分别为第一、二、三、四层次,四者应该是包含关系。学生还能联系到的概念有染色质、同源染色体、脱氧核苷酸的构成、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等。学生经讨论并修正后建立出来的概念图如右上图所示: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概念图教学应用中,师生只要把握好“概念”、“层次”、“关联词”三要素,就能将离散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同时拓展延伸概念,加强学生对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帮助学生产生新知。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应用概念图能提高教学效率。不同的教学手段可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滥用概念图教学,应针对不同内容的特点,教会学生采取相应的学习方式,利用不同的知识表征方式加以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有关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等知识就可以利用概念图教学,而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利用对比表效果就较好。教师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在合适的教学时机,运用概念图教学可以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概念图构建的基本步骤
1.确定某个知识领域,列出其中的相关概念。最好选取自己熟悉的一个知识领域,这样便于列出其中的相关概念。
2.确定关键概念,理顺概念关系和等级。一个概念体系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往往比较复杂,构建概念图时首先应该确定其中的关键概念,然后再根据其本质特征上的区别和联系,找出各概念间的关系,如从属概念、并列概念、相反概念、相邻概念等。
3.确定概念图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可以把所有的概念写在可以活动的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按照概念的关系、等级,在工作平台(如黑板、卡纸等)上进行排列,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结构。利用活动纸片来确定概念图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的好处就是允许学习者移动概念和修改概念图的关系。
4.确定概念之间的命题关系,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出各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是同一知识领域和不同的知识领域,同一知识领域的概念图连接词相对比较简单,建立起来容易;不同知识领域连线上的连接词相对比较复杂,要认真思考,选出准确、精练的连接词来连接各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
5.改进和不断完善。建立概念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帮助老师和学生理出概念和理清各个概念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和学习生物学有关知识。但是我们一开始建立的概念图往往受到原有知识背景的限制,很有可能不全、不准或不到位,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构建概念图时,学生肯定会分析、处理很多信息,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中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概念图作为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通过概念图的构建而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更有意义。同时,学生在学习构建概念图时,本身就已经掌握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这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很大的帮助。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另外,教师利用概念图组织教学,也是对自己教学技能的一种提升。概念图作为一种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教学工具,它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地交流,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扮演知识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转变的要求。因此,概念图的构建和应用,有助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论文作者:刘晓銮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4月总第16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5
标签:概念论文; 概念图论文; 知识论文; 关系论文; 学生论文; 关联词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4月总第16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