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不良的影响。必须提高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水平,以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达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控制策略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贯穿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施工质量主要对建筑工程开展质量监督、质量检查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工程管理能够强化项目参建各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严格按照规划目标与设计要求对项目实施科学、合理的调整,降低施工现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不利因素对工程造成的破坏和经济损失。
2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2.1质量计划与施工组织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应当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控制。施工质量不仅要满足业主需求,还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在安全性、使用性、耐久性、经济性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达到特定要求。在施工准备阶段,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企业应当组建项目部,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体系,做好职能划分和人员配置工作,贯彻ISO9000标准,使各项目及各部门之间能够充分明确管理目标,根据质量要求开展质量管理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部署,项目经理组织相关负责人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结合项目地区的环境条件以及技术限制等因素进行论证,组织有关施工方案,充分凸显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管理以及安全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
2.2施工组织与测量
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面应当充分结合合同规定以及施工现场条件,掌握工程特点及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施工条件展开充分分析,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是转化施工的第一步,其测量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开展,如果测量标高出现错误将会直接导致建筑物结构发生偏移,影响工程整体质量,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首先应当对基准点、基准线数据进行复核,根据复测审核结果才能进行测量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2.3工程材料的采购
建筑工程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构配件等都会成为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好坏对工程质量存在直接影响,在进行施工材料采购时应当首先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向监理工程师申报,针对重要的施工材料应当提交样品进行审查,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才能进行采购,对于特殊性材料例如瓷砖等,可采用一次性订货方式避免不同批次间出现的差别等问题,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禁止入场。
2.4施工机械的配置
建筑工程施工除了会涉及大量人力物力,还需要应用大量施工机械,在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方面,不仅要考虑到机械的性能和工作效率以及安全问题等,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对数量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大量机械的投放对施工条件造成负面影响,在满足施工需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能耗低且维修维护相对简便的设备,确保施工机械处于正常可用状态,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控制成本支出,害有利于绿色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1作业技术准备
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对于工序质量的控制,想要顺利实现质量目标首先需明确质量控制程序和有关检查制度,施工作业技术准备要求在施工开展之前,确保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的落实到位,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以及施工现场的照明、通风以及有关安全措施等都符合施工条件,有关质量控制的自我检测系统能够保持工作状态并发挥其作用,根据对工程项目质量特性的影响和危害程度确立质量控制点,对于重要的施工工序以及施工难度较大的部位加强控制力度。
3.2施工劳动组织
首先,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施工人员素质能力符合施工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以及材料员、质检员等必须就位,其次对于施工人员的配置需要足够满足施工作业要求,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避免出现因工种配置不合理或者施工人员数量不足造成的施工混乱,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某些作业和操作对于施工人员身心素质和技术能力存在相应要求,对于这种情况,有关单位应当做好人员配置安排。施工劳动组织就位的同时相关管理制度也要健全落实,管理层和作业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岗位职责以及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等规定,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3.3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对于运送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等,在进场之前首先需要提供产品出厂合格证书以及技术说明,向工程监理机构提交采购报审表,检验无误后方可准许入场,对于进口材料应当协同国家商检部门进行验收。施工材料进场之后注意做好存放有关工作,根据材料的特点和特性等分别存放,避免出现因存放不当造成的材料损害或变质,给企业造成损失,做好材料取用的有关记录。
3.4环境控制
关于环境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于施工作业环境的控制,施工现场的水电供应以及照明情况、安全防护以及交通运输等条件是否良好都会对正常施工造成影响,例如照明不足会对精密施工造成影响,而交通运输条件差则会增加运输时间,致使出现混凝土质量变化等问题。其次是对于施工质量管理环境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施工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和检测制度、人员配置方面是否完善,质量责任制度是否能够有效落实等。此外,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条件做好充分预控,及时对不利因素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因环境因素变化产生的安全影响。
4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当分项分部工程完成施工之后,需要逐一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环节,从而才能够保证最终施工的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隐蔽工程,如若被后续施工覆盖会加大检查障碍,因此在隐蔽前需要充分做好基础质量检查,满足质量要求后方可进行交接,工序交接是一项承上启下的工作,上道工序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之后才能进一步施工,对于上道工序不合格的情况坚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将为后续施工埋下隐患,且增加了再次维修的难度。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各工序间的互相影响,当分项工程或某部位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当充分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避免其他施工对成品造成污染或损害。当单元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当积极进行竣工自检工作,针对施工质量性能指标进行检查,对不符标准的作业及时纠正,自检合格后再向监理机构提交竣工报验单。
结束语
建筑企业的未来发展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科学的管理能有效地避免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交工,还能节约建筑工程的成本。所以,建筑企业必须正确的认识管理工作重要性,加快建设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钟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6(2):120-121.
[2]徐珍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提升之道[J].中外企业家,2016(14):80-81.
[3]苏均德.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6):214~215.
论文作者:徐立官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