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与对照,各组分别包括27例病患;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病患循证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结果 针对观察组病患采用循证护理方法以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因此,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病患的卧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患,因此,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既能够大大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够减少病患的平均住院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效果
在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主要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尤其是男性病患。现如今,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的心血管病患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由此可见,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所以,要想保证病患尽快获得康复,就应该针对其采用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其中,循证护理就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与对照,各组分别包括27例病患;其中,观察组包括15例男性病患,12例女性病患;年龄区间为43~77岁;平均年龄为65.53±4.78岁;对照组包括16例男性病患,11例女性病患;年龄区间为66.25±5.01岁。通过比较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病患循证护理措施,具体体现如下:①心前区疼痛护理。首先,将病患安置在监护病房以后应该告知其卧床休息,并且加强与病患的沟通,以此来缓解其产生的紧张情绪。接着,针对病患实施镇痛治疗,以防出现血压升高等现象,另外,在使用镇痛药时,一定要认真观察病患的脸色和疼痛情况,同时还应该密切监测病患的心率[1]。②发热护理。一旦病患出现了发热的现象,护理人员就应该立即将发热的原因告知病患家属,以防病患及其家属担心;接着,监测病患的体温,确保其体温处在正常的标准,监护室的空气必须具有良好的流通性,就发热病患而言,护理人员应该遵医嘱对其进行降温和使用抗菌药,并且及时更换病患的衣物。③便秘护理。首先,应该确保病患的活动和休息;就急性心肌梗死病患而言,前两周的卧床休息十分有助于恢复其心肌,然而,就未发生并发症的病患而言,早期的适量活动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接着,针对病患的排便情况,通常在早晨抽出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排便,协助其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最后,应该注重对病患饮食的指导,嘱咐其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并且多吃水果和蔬菜,在第一次排便之前必须告知护理人员,让护理人员给予其帮助,然而,当病患进行二次排便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该认真观察其症状,倘若在排便时发生了心悸,就应该让其停止排便,待情况基本稳定以后再接着排便[2]。④室性早搏护理。首先,病患入院的前三天应该对其进行密切监测,并且一入院,就应该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比较心电图检查前后的变化情况;其次,应该将准备抢救的工作落实好,一旦发现病患出现了异常情况,就应该经静脉滴注抗心律失常药物,重视病患的心理护理,尽量稳定其情绪。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卧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统计学软件来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2.2比较两组病患的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
观察组病患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因此,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病患的卧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患,因此,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尽管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越来越多,但是病死率依旧较高。要想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生存率,既需要针对病患进行临床治疗,同时还应该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3]。其中,循证护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措施,它注重并且采用了科学依据,针对病患采用的护理方法均以文献资料与病患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除此之外,循证护理还有助于优化护理环节、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文中研究结果表明,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既能够大大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够减少病患的平均住院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金凤.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6):121.
[2]秦燕.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262-263.
[3]韦志英.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28):129-130.
论文作者:黄雪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病患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统计学论文; 时间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