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途径_社会思潮论文

论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途径_社会思潮论文

试论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试论论文,当代论文,方式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09)11-0027-06

对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可以说已成为一种热门。近年来,有大量的研究文献从不同视角和不同层面,并且注意运用不同方法对当代社会思潮展开了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可观的研究成果。其中尤以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内容进行研究和解析的成果为最多,也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文献解读了当代社会思潮影响青年学生的途径和方式,还有不少研究文献专门调查和分析了各种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具体状况。不难看到,后两方面的研究由于涉及面广、影响变量众多,并且必须依赖大量且长期的实证研究,所以总体的研究质量并不突出。并且在这类研究中,涉及直接的具体的显性的影响途径和方式已经引起人们关注,而大量内在的隐性的影响途径和方式却较少引人注意。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试探性的分析,且称之为内在方式,这些内在方式存在于各种具体的影响方式和媒介中。这里想说明的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方式主要有流行、比较等。考虑到近年来已有相当数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及统计资料积累,本文主要在解读既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和判断。

一、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主要特点

所谓当代社会思潮,主要指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上所流行和扩散并足以影响一部分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思想理论观点。尽管思潮影响的特点在三十余年中也有不断变化的状况,但我们这里主要将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进行考察。

1.影响对象的模糊选择和明确制导。社会思潮影响实际上是一个化大众与化小众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思潮尤其是政治思潮总是力图最广泛地影响社会公众,即具有“化大众”企图,并且这种企图的存在是绝对的,但社会思潮具体会影响到社会中的哪些成员,这在意图中最初却又是模糊的,它是一个在具体施加影响过程中逐步相对明确的过程。至于这种化大众的程度究竟达到怎样的人数比例为准,更是一个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中都一时很难把握的模糊问题,只能在社会经验层面上,根据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某种流行来做出判断,或者依据在任何场合作随即抽样调查,最后统计结果中意想的人数超过被调查人数总和的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以上,就可以称为“大多数”或“众多”了。另一方面,又要看到社会思潮影响的分众特点,即任何社会思潮都不可能影响全体社会大众,而是仅仅影响它希望影响的那部分社会成员,这些社会成员往往是一些社会精英,或者是一些未来的社会精英,最起码也是社会未来的中间阶层。这就是所谓的“制导”,这种制导尽管不那么精确,却是十分明确的,正如已有研究所揭示的那样,社会思潮通常经过三级层面进行传播,第一级是专业学术界,这是思潮的源头,也是核心层面;第二级是一般知识界;第三级是社会公众。[1]不难看到,通过核心层传播的社会思潮能否被第二层一般知识界所接受和拥护,是社会思潮能否形成的关键。在这一层面,青年学生显然就是社会思潮影响的主要对象。由于青年人(包括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希望,掌握青年人就意味着掌握了未来。至于社会思潮影响如何从第二级扩散传播到第三级即社会公众,则是决定某种思想理论观点能否流行的重要表征。鉴于目前知识界与社会公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出现草根文化挑战精英文化的事件,因此,一定的思想理论观点从第二级到第三级的扩散传播还会遭遇一定的障碍。但不可忽视的是,恰恰是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果逐步体现,青年大学生在心理预期上已拉近了与社会公众的距离,于是青年学生就成为联通第二级与第三级的重要介质。

2.社会思潮影响的交叉重叠性。这里所谓的内容的交叉重叠性,是指社会思潮内容影响的交相重叠。一种思潮可以同时发散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正如新自由主义思潮一样;不同思潮也存在着一致的影响,如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力那样。社会思潮影响的性质归类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思潮本身属性与社会思潮影响后果的性质两者有时存在着不一致性,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因果关系,并且这种因果关系的性质也不尽相同,通俗地说就是存在着好因好果的现象,也存在着好因坏果的现象,还存在着坏因好果或坏因坏果的现象。我们可以对有些思潮的整体属性做出否定性判断,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可以从中选择出一定程度的合理因素为自己服务,正如邓小平当年批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但并不否定资本主义在管理方面的技术和做法,相反提倡我们要积极汲取资本主义科学的管理方法一样。[2]进一步看,从社会思潮流行和发生作用的过程看,可能还存在中间变性的状况,最初是具有积极影响的思潮,后来走过了头就产生了消极影响;或者是最初具有消极影响的思潮,由于引领得当,产生了“除掉毒草可以肥田”的效应,甚至发生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的“互替性”。

3.影响方式的复杂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交织,其中既包括传统的影响途径和方式,如通过直接阅读相关理论文献、有关学术讲座和听课接触、人际沟通与互动了解和接受相关社会思潮的影响,还包括现代的影响途径和方式,如通过大量的商业广告、登录境外网站、网络传播、境外的文化产品,如影视、游戏等。可以认为,如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思潮,特别是西方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受众阅读学术著作、参听学术讲座和同辈群体的交互作用等途径的话,那么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则主要通过网络、文化产品等新路径展开。第二,各种社会心理形式交杂,即社会思潮常常通过各种社会心理形式得以表现。从表象看,社会思潮也是社会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主要通过一定的思想趋势和思想理论观点作为自己的表现特征。同时它又与其他社会心理形式,如社会舆论、社会时尚、社会风气等有着紧密的关联。在这种关联性中,社会思潮主要通过思想理论观点表现出来,或被称为思潮的理论表现是一定的思想理论观点,而社会思潮扩展影响的最重要方式则是通过社会舆论,即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主要方式,最初通过影响少数人的意见,然后缓慢或快速地扩展影响,最后使得一个社会群体中的多数人形成具有行为倾向性的一致性意见。值得指出的是,尽管社会思潮运用社会舆论方式扩展影响的属性还值得进一步分析,它在统合自上而下(常被称为官方舆论)与自下而上(常被称为民间舆论)两种方式时所面临的困难究竟有多少,以及在今天出现大量“网络意见”时的虚实真假难辨,其中既有“沉默的螺旋”,[3]也有夸张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等,[4]还有时下讨论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过时的情况,等等,[5]都不可否认社会舆论这种形式对扩散社会思潮影响所具有的作用,并且正是这种作用,使得思潮获得了社会时尚的最主要机制——流行,即在社会舆论的覆盖下,一定的思想理论观点借助诸如“从众心理”、“权威认同心理”得以在社会公众中迅速传播扩散,使得某种社会思潮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或政治时尚。不可忽视的是,社会思潮与社会风气也存在密切关系。社会风气作为某一阶段中整个社会或社会局部领域所形成的风貌特征,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由一定的文化传统、行为方式、道德观念和习俗规范等要素构成,客观上表征着一定的价值、不成文的制度规范和组织形态。也就是说,社会风气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相对稳定的,社会思潮所散布的思想理论观点如果缺乏社会风气的底衬和支撑就很难持久发生影响,也难以大范围和深度流行,而一旦社会思潮与一定的社会风气相合拍,它就会转化为稳定的文化形态,成为底色沉厚的一种“酱缸”。第三,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相交织,这里所谓显性方式,是指通过书籍、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技术手段和路径所发散的社会思潮影响;所谓隐性方式,是指渗透在各种显性方式之中,不易被人们直接观察和描述的一些影响机制和方式。

4.影响周期的压缩和速率的提升。思潮的传播都要经历一个产生、兴盛和消亡的过程。当代社会思潮在不同阶段间的转变速度在提升,相应地,每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在压缩。这主要归因于思潮传播影响所依凭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然这个特点在其他相关研究中已有所提及,之所以要再次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影响分为两个层面。通常人们关注第一个层面,即科学技术对于思潮传播的影响,使得思想、知识的传播范围扩大,传递速度增加,影响力增强。而在第二个层面,科学技术也对社会思潮的表现形态产生着影响。早在电视出现的时候,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不同科学技术的隐喻,印刷术代表着“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而“电视的思维方式和印刷术的思维方式是格格不入的;电视对话会助长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严肃的电视’中表达方式是自相矛盾的;电视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乐的声音”。[6]不可否认,从电视开始,技术对于内容片段化、具象化的要求愈演愈烈,各种信息只有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为现代技术所要求的形态才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社会思潮亦是如此,这种被技术所要求的表现形态或许比技术本身的运用更深刻地推动着思潮影响的周期和速率。而周期的压缩和速率的提升,需要对思潮在时空延伸效能上加以更多关注和评估。

二、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方式之主要表现

1.通过社会时尚进行传播扩散。这一问题曾有学者做过一定的研究,称之为“社会思潮时尚”,但角度并不是本文所采用的研究视角。[7]39-88也就是说,社会思潮中的思想理论观点要转化为社会流行,如时髦话语、流行时尚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经由内外两方面的条件表现出来,内在条件主要体现在思潮内容的吸引力,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思潮本身表现样式的生活化、大众化等。换言之,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社会思潮流行发生的内外条件是什么的问题。

从社会思潮流行的内在条件看,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社会思潮时尚是表述人们思想愿望和利益要求的方式。任何一种社会思潮时尚,都是由许多人的思想观点、感情意志、愿望要求等诸多因素汇合而成,它既是一种人们自发地表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的方式,又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达到某种愿望和要求的途径,或是两者的统一。”[7]42这表明,社会思潮的流行主要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们的利益和愿望,代表了人们的心声,甚至触发了社会变化的某个神经,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这种基础上,社会思潮又通过一定的理论观点将人们自发性的心理需求转化为自觉性要求,将一些潜意识的东西转化为有意识的诉求,将一些人们想竭力表达却又一时表述不出来的利益和愿望,通过具有较大涵盖面、又有很大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理论形态表现出来,客观上起到“代言人”或“意见领袖”的作用。正由于社会思潮影响内容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现实化和生活化,它们注意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相连,与人们的现实境遇相衔接,与人们的心理预期相契合,甚至注意与社会心理气氛相呼应,等等,于是就获得了社会流行的内在条件和基础。从内在条件的另一方面看,思潮的流行肯定又符合了人的一些原发性动机。在这方面,国外早有学者作出过研究,认为,人的任何行动都有其内在动机的驱动,并且这种“内在动机是不受任何外部奖励影响的、自发的活动”。他提出并论证了“好奇心”、“获得胜任力的愿望”和“互惠性”三种典型的内在动机。[8]简要地说,人们的许多行为并非为了获利,也不为外部诱因所驱动,而仅仅是由一些自发的内在动机所驱动,这些内在动机包括好奇心、好胜心、互惠心等。在社会思潮流行问题上,也存在着思潮与人的内在动机两者关联性的刺激作用。

而从社会思潮流行的外部条件看,社会思潮在表现方式上尽管不改其思想理论观点的本态,但表现样式开始出现多样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特征。不难理解,某种社会思潮在一定社会时期的流行程度,反映出这种思潮满足一定社会成员心理需求的广泛程度与分享状况,同时也表明它在表现形式上贴近社会成员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的程度。当代社会思潮的传播已具有很浓郁的生活化倾向,连它的许多话语都已变得通俗化,不似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哲学思潮流行时所具有的那一套抽象语言和大段式的理论论证了,而是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用简短明快的话语方式进行短平快式的表现。譬如许多宣扬消费主义的口号,大多采取了生动活泼的话语;后现代主义思潮则大量通过诙谐、嘲讽、嬉笑怒骂、当然也有深沉等方式解构着原先的社会价值。这些新奇、独特的表现方式与人们的某些内在动机如好奇心紧密契合,从而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2.通过社会比较产生比较效应。即存在着各种传媒报道的境外社会现象或西方思潮内容在我们社会特定情境中的“发酵”效应,这种“发酵”的主要机制是社会比较,即通过受众自身进行的各种比较和选择,使之产生了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接受。必须看到,进行社会比较是人们习惯的一种活动,但“能比较”并不等于“会比较”或“善于正确比较”。“能比较”常常是指一种自然与自发状态,而“会比较”或“善于正确比较”则指一种理性自觉状态。大量的社会成员基本处于“能比较”的层面,这就使得社会比较会出现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会在各种鲜活的生活情境中对他们所接触到的各种刺激(社会现象、信息、人员言行等)进行分析比较,这种比较会同时受到个体所具有的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有,第一,早就如费斯汀格所指出的那样,各种刺激信息的协调状况和不协调状况两者的比例关系。第二,外部刺激信息与自己利益的关联程度或与社会公正原则的关联程度。第三,比较者原有的社会经验积累、社会态度、思维定势、心态状况等。在这些内外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人们发生着各种各样形态的社会比较。

我们不妨可以构建一个比较简单的社会情境模型,看看人们在这种社会情境模型下可能进行怎样的社会比较。这种情境模型主要以社会刺激源的属性与当事人的心态状况两大方面的因素构成,我们将外部刺激源的属性界分为两端分别是积极——消极构成的Y轴,将当事人的心态状况界分为两端分别是顺态——逆态构成的X轴,Y轴和X轴构成十字形态的象限图,并在四种不同的象限中发生不同类型的社会比较。一般情况如下:在外部刺激源呈现正面积极状态、人们的心态很顺的象限中,人们的社会比较很正常,能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比较的属性很积极。在外部刺激源呈负面或困难危机而人们的心态很顺畅的象限中,人们的社会比较也能客观公正,并且善于正确认知困难或危机。而在人们的心态很差的情况下,无论是外部刺激的属性如何,人们的社会比较都会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状况,会出现许多无类比附、盲目攀比、妄自菲薄等不正常的比较。值得指出的是,产生社会比较的情况是十分复杂的,以上仅仅从一个简单的情景模型出发作出分析,如果从更多的情景模型、甚至从综合性情景模型出发,就能发现更多的社会比较类型。

在社会比较问题上,一些人士指责或抱怨是媒体、书本、大学中的一些学术讲座传播着错误社会思潮,甚至认为那些专门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文章实际上也是传播错误思潮的媒介。这可能有些“一锅煮”!并且打击面太大甚至有些冤枉!冤枉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两者的复杂关系。而在这种客观效果中就存在着人们自主比较的作用,而上述的媒介只是客观提供信息本身而已。就拿最近报上报道的西欧某国一女部长驾驶公车外出,结果车被盗而引起社会众愤。[9]这种事件的报道就在国内的民众中产生一定的社会比较效应。企图阻止这种比较是不可能的,不让媒体报道该事也是不现实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人们正确地进行社会比较。

进一步看,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充满着矛盾和冲突,这种社会生活又由许多日常活动所组成,这些日常活动对人们的影响又是多样的。列宁曾经认为:“在社会民主党的政治活动中,现在和将来始终有某种教育学的因素,——不要把我们的理论变成枯燥乏味的教条,不要光用书本子教他们理论,而要让他们参加日常的斗争,再重复一遍,在这种日常活动中是有某种教育学的因素的。”[10]具体地看,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政治活动状况的质量,是影响他们理解和接受各种社会思潮的重要溶化剂,那么日常政治活动的形态究竟有哪些,它们的活动质量究竟如何,实在是考量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重要实践背景。

3.社会经验的佐证及商业宣传的支撑作用。社会思潮流行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轻而易举地获得与思潮所宣扬的理论观点相一致的经验佐证和舆论支持。社会经验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经历所获得体认的感性认识,也包括人们相互间交流各自经历及体会所获得的感性认识,还包括后辈学习认知前辈所积累的感性认识等,这些感性认识一旦经过认真总结,经过抽象归纳等理论加工,就会转变为理性认识。所以人们一直比较重视社会经验在知行转化中的作用。舆论支持主要指目前大量商业宣传中的意识或观念浸润,这种商业性宣传使得一些观念包括社会思潮中的一些价值要素获得流行,并且容易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误认为是社会主流文化在竭力倡导这种价值和行为准则。同时,它们客观上制造着社会成员的观念对抗:赞同这些价值和行为准则的人员感到受着舆论支持而兴奋异常,而不认同这种价值和行为准则的人则由对商业宣传的厌烦迁移到对主流文化产生心理上的疏离感和不信任感。

现今的人们已逐渐意识到大量的商业宣传或广告实际上在制造着新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一方面灌输着某种与社会核心价值不相吻合的价值倾向;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大量制造社会实例来标榜自身的合理性和所提倡价值或观念的可行性。也就是说,这种价值导向总是力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甚至以这种形态将大众的神经始终牵控在自己手中,悄悄地发生着价值导向的作用。有研究认为,在林林总总的广告词和炫目的动画背后,就涌动着某种对价值的凝炼与宣传冲动。例如,当下房地产广告最为突出的主旨是宣传空间占有与阶层区隔。这种广告宣传无疑突出了对塑造特殊社会阶层的意义,并有意识地扩大着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区隔。共同性的丧失无疑加剧了社会的分裂和对立。这样的差异化可能会导致比以往更严重的“个人主义、自利、非人化、不确定性与变动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生活中的对比和广告的大肆渲染,广大的底层群体日益明显地感受到自己被排斥在主流世界以外,成为社会中的边缘人。生活水平和身份地位的巨大反差让他们非理性地看待上层群体,甚至产生了“仇富”心理。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社会地位的下降往往会造成该群体对社会主导制度的疏离和不满,这必将对中国目前正在着手进行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造成冲击。[11]

即便商业广告中的宣传话语似乎一时并没有能够征服人们的心灵,但人们也不会轻易忘记它的影响的潜在性——平时并不见效应,只是在头脑中呈隐伏状态,或者仅仅在“短期记忆”中。一旦受到外部刺激(包括思想理论观点、社会事件、人物言论)或特殊情境的感染,这种潜在印象就会被突然激活。在这方面,已有学者研究了“边界激活”与集体暴力之间的关系,认为“明显的集依暴力涉及边界的激活和加强。”[12]也就是说,在社会的各个共同体中,归属于不同共同体的人们在心理上都存在着区分本共同体与其它共同体的边界,这种“边界”的清晰和模糊程度在不同情况下是经常变化的。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种边界意识是模糊的,有时即便有所加强,但也不会立刻显现出作用。然而,在特定的情境中,外界如果有某种特殊的刺激出现,就会很快产生“边界激活”,从而促使某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的边界迅速明确和鸿沟加深,矛盾加剧并摩擦不断,最后导致一定的暴力事件发生。在这里,人们需要关注一定的“边界”与“激活”因子之间的关联。可以认为,社会思潮与一定的社会事件或社会经验形成之间就是体现两者关系的一个实例。就某种意义说,社会思潮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但又是渐进的。社会思潮的这种影响仿佛就是在最初确定某种模糊的“边界”,之后,随着一次又一次社会因子的刺激和强化,这种“边界”就会越来越明晰,最终社会思潮对人们的影响就越来越深刻。就记忆角度看,最初的社会思潮的有关信息仅仅属于短期记忆,如果之后没有相应的外部刺激予以强化,这种短期记忆也许很快被遗忘。但如果接着有持续不断且新奇强烈的刺激不断予以强化,这些影响就会进入到人的长期记忆之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入脑入耳”了。值得指出的是,社会思潮内容与社会信息刺激两者的关系只有在互补或协调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相互推波助澜。这种互补和协调的状况大体指社会思潮内容与人们的社会经验相“对位”,与经历社会事件后的情感体验相契合,与人们的主观愿望相观照,等等。

4.通过生活方式加深影响。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1]现今社会人们愈来愈从整体性来关注自身,关注社会。各种信息和知识不再以单一的面貌出现,而是作为整体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虽然社会思潮可能是产生于政治领域,或经济领域,或文化领域,但其内容正如前文已经提及的,是重叠的,很难单一地去加以定性。另一方面,现代技术也要求思潮以更加具象的形态表现出来。它可能是关注人类命运的,可能是思考自我实现的,也可能是探讨社会运行的,但它往往以如下——挑选怎样的商品、选择怎样的休闲方式等更加简单的方式表达。而人们也乐于从能确定自我身份,自我位置的生活方式去认识,去选择,去接受,去吸收各种思潮。当然,这不是指作为思想、理论的社会思潮转变为了一种直白的消费品,而是在自身内容的重叠性和现代技术的隐喻要求下,社会思潮表现出来的多样的作用机制。

以上是本文所提出的一些粗浅想法。本文对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方式之探究仅仅是开了一个头,所涉及的内容也还比较单薄和枝节,但研究意图却是明确的,即: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克服不良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扩展正确思潮的积极效应,显然是一桩不得不做的基础性研究。

标签:;  ;  ;  ;  ;  

论当代社会思潮影响的内在途径_社会思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