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中产阶级的形成_收入分配论文

东南亚中产阶级的形成_收入分配论文

东南亚中间阶层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南亚论文,阶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但其影响方式各不相同,与该社会所有的生产函数、生产要素赋存状况以及贸易形态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收入分配的变化可以改变国民经济中的消费形态,例如在经济增长初期,不能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阶层通过其收入的增加便可以购买那些商品等。我们可以广泛地观察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从两极分化的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产生了可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新阶层。这种阶层被称为中间阶层、中产阶级、中等阶层、新富等,不仅在经济上具有特色,而且在政治上也能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阶层。本文拟从经济角度就东南亚各国被称为中间阶层的阶层形成状况加以考察。

一、中间阶层的特征

本文的论题使用了中间阶层这一用语,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第一,中间阶层是在社会学文献中开始使用的语言,并没有特定的经济学意义。第二,中间阶层是middle class的译语,即使照原文翻译,也可译为中间阶层或中产阶级。

中间阶层的特征之一是收入分配。即按收入多寡从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分出第三个阶层。但是,通过按国民经济中的收入多寡分成几组来确认第三个阶层是困难的。尽管如此,了解实现了迅速经济增长的东南亚各国如何改变其收入分配是有意义的。

中间阶层的第二个特征是职业种类等。例如,相对进行单纯劳动的无产阶级,米尔斯将管理人员和监工定为新的中间阶层。卡尔切迪则将专业职员和技术工人定为无产阶级,而将管理人员和监工也定为新的中间阶层。将这种微观的特征与国民经济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也是很困难的。一些国家的统计数字比较齐全,可加以利用,但仍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中间阶层的第三个特征存在于其消费行动中。新生的中间阶层可以买进以往只有富裕阶层才能购买的私家车等耐用消费品。而且可以跟富裕阶层一起购买新上市的家用电脑等,不,也许可以说录像机和家用电脑等是专门为中间阶层开发的。但从消费行动来了解中间阶层还有一个困难。那并不是中间阶层购买耐用消费品,而是必须将购买耐用消费品的人们看作是中间阶层。

这样看来,所谓的中间阶层尽管是一个常用语,但其经济意义是含糊不清的。之所以仍使用中间阶层这一概念,是因为在说明收入分配和消费行动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时,避而不谈中间阶层的存在是不妥当的。以下拟从收入分配、职业种类、消费等方面对中间阶层的特征加以探讨。

二、从收入分配看中间阶层

首先通过了解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来类推东南亚各国的中间阶层的存在。

在有关收入分配的多国抽样中可比较的统计数字很少,这里拟使用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首先来看看表示分配平等程度的两个指标的关联。一个是吉尼系数,当该系数为0的时候完全平等, 即所有社会成员的收入都处于平等状态;当该系数为1的时候, 社会的某一个人得到该社会的所有收入,其他社会成员的收入处于0状态。换言之, 吉尼系数越小,平等程度就越高。另一个指标是本文为了方便称为“中位系数”的系数,将社会的收入阶层区分为各20%的5个阶层, 该系数是除上位20%和下位20%之外的60%的中间阶层所获得的收入对总收入的比率。

表1列示了东南亚7国的两种指标,从后几年的两种指标的相关系数看,除泰国、马来西亚的中位系数为41.7%、呈完全相同的值之外,均呈负相关。即,标本数虽少,但可将中位系数视为吉尼系数的代理指标。

表1中间阶层的收入分配和吉尼系数 (%)

中位60%(年) 中位60%(年)

印尼

44.0 (1976) 49.9 (1987)

马来西亚

40.0 (1973) ··

菲律宾 42.3 (1985) 46.5 (1985)

新加坡 ·· 45.9 (1982~83)

泰国

44.6 (1975~76) 44.4 (1987)

越南

·· ··

老挝

·· ··

中位60%(年) 吉尼系数(年)

印尼

50.7 (1993)

31.7 (1993)

马来西亚

41.7 (1989)

48.4 (1989)

菲律宾 45.7 (1988)

40.0 (1988)

新加坡 ·· ··

泰国

41.7 (1992)

46.2 (1992)

越南

48.2 (1993)

35.7 (1993)

老挝

53.7 (1992)

30.4 (1992)

资料来源:《世界发展报告》,1987年、1992年、1997年。

表2列示了经济增长的动向。从1990~95 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和近几年的吉尼系数的相关关系看,可知除菲律宾外均呈正相关。即在经济增长率高的国家,其收入分配是不平等的。两者的因果关系虽尚不清楚,但可知经济增长未必能使收入分配平等化。

那么,中位系数可与中间阶层相对应吗?如果可以,不妨认为随着中间阶层的诞生,中位系数也会增大。但从表1看不出这种倾向。 因为中位系数最高的是远未形成中间阶层的老挝,中位系数最低的是被世界银行称为“高增长的亚洲经济”的泰国、马来西亚。而且就中位系数的时间数列变化来看,看不到意味着形成中间阶层的变化。

尤其就泰国来看,收入阶层上位20%所获得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率为52.7%,上位10%也很高,为37.1%。马来西亚的上位20%为53.7%,上位10%为37.9%。如此看来,实现了高增长的两国的收入分配还远不能达到平等状态。

表2 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

国家/年份 1980~85年 1985~90年 1990~95年

文莱 -3.20.4 1.3

印尼

3.58.5 7.6

马来西亚

5.54.7 8.7

菲律宾-0.52.3 2.3

新加坡 6.56.3 8.7

泰国

5.1

10.1 8.4

越南

···· 8.3

老挝

···· 6.5

缅甸

5.5

-4.3 5.7

柬埔寨 ···· 6.4

注:缅甸1980~90年的数字系根据《世界发展指标1997年》。文莱系根据《文莱达鲁萨兰统计年鉴》(不同年份)推算。1985~1990年的数值系将1980~90年的值放大1倍、扣除1980~85年的值后求得。

资料来源:1980~85年系《世界发展报告1987年》的数字。

1985~90年系《世界发展报告1992年》的数字。

1990~95年系《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的数字。

此外,在探讨东南亚各国的收入分配时也不能忽视各少数民族集团的分配。在这些国家,华侨华人与其他当地人不同。这也许是因为少数民族集团之间劳动生产率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华侨华人惯于选择特定的行业乃至职业。即,比起其他福利(例如政治发言权和整个社会的安宁)的指标,被称为“化外之民”的少数民族集团更重视经济上的福利。而且华侨华人所拥有的网络可以看作是无形资产。有无网络对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表3列示了马来西亚各少数民族集团的分配情况。由此可知, 华人市民的收入要比马来人(土著)市民的收入多出80%左右。尽管马来西亚推行新经济政策已有20年以上,但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没有消除,就表中的5年期间看,收入差距还有了扩大。 如果考虑到这种差距还残留在收入分配中,则中间阶层的问题还具有其他特征。即,看形成中间阶层的是土著还是华人,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如果通过扩大华人市民的收入分配来形成中间阶层,那还不如通过增加土著的部分收入来形成中间阶层。

表3马来西亚各少数民族集团的平均月收入

平均收入(RM)

年平均增长率(%)对平均值的比率

1990年 1995年1990~95年

1990年 1995年

市民

116916285.71.001.01

土著94012895.40.810.80

华人

163123336.11.401.44

印度籍 120917356.21.041.07

其他95510271.20.820.64

非市民 110513583.80.950.86

平均

116716175.61.001.00

资料来源:根据《马来西亚第七个计划1996~2000》第90页表3- 6编制。

由于资料所限,似乎不能从收入分配状况来了解东南亚各国中间阶层的诞生及其规模等。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收入分配也是各国国民经济所特有的情况。

三、从职业种类看中间阶层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职业,认为从事这些职业的工人形成中间阶层是极为妥当的。由于这种中间阶层在城市地区形成,因此可称之为城市中间阶层。例如表4 所示的专业技术职务和管理经营职务便可看作相对事务、销售、服务职务以及生产、运输劳动职务、零件制作职务而形成中间阶层的职业。

这种想法由罗比森和古德曼提出(1996年),金子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1997年)。表4系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统计年鉴》(1993 )和世界银行的数据编制而成,由该表可知城市化率(城市居住人口对总人口的比率)和中间阶层职务率(形成中间阶层的职业对总就业人员的比率)呈负相关。

表4中间阶层职务率和城市化率(%)

国家/职业等专业技术职务

管理经营职务

合计

城市化率

新加坡 19.5

10.0

29.5 100

马来西亚7.82.2

10.0

54

菲律宾 6.11.27.3

53

泰国3.31.44.7

36

印尼3.70.23.9

34

资料来源:罗比森和古德曼等《亚洲的新富裕阶层》, routledge,1996年;《世界发展指标》,1997年。

表5印尼各州的人均收入与食品指出(1993年)

各州的收入/全国平均收入

食品支出/总支出

包括石油、煤气

石油、煤气除外(%)

亚齐特区 1.77

0.85

63.70

东苏门答腊0.98

1.06

60.38

西苏门答腊0.86

0.96

60.87

廖内 2.85

1.12

62.64

占碑 0.64

0.70

64.68

南苏门答腊0.87

0.80

63.21

明古鲁0.64

0.72

63.10

楠榜 0.48

0.54

63.87

雅加达特别市 3.30

3.68

42.77

西爪哇0.85

0.89

56.77

中部爪哇 0.65

0.68

57.38

日惹 0.80

0.89

47.52

东爪哇0.86

0.96

55.46

西加里曼丹0.88

0.98

54.59

中部加里曼丹 1.01

1.13

64.89

南加里曼丹0.93

1.02

67.24

东加里曼丹3.46

1.32

62.58

东苏拉威西0.64

0.71

66.74

中部苏拉威西 0.58

0.65

69.85

南苏拉威西0.60

0.66

64.02

中东部苏拉威西5.19

0.58

52.61

巴厘 1.15

1.28

60.92

东努沙登加拉 0.44

0.49

62.47

西努沙登加拉 0.37

1.48

61.52

马鲁古0.70

0.77

61.15

伊里安查亚1.48

1.57

58.71

东帝汶0.39

0.44

56.84

全国平均 1.00

1.00

56.86

资料来源:Biro Pusat Statistik,Produk Domestik Regional Bruto Propinsi- Propinsi di Indonesia Menurut Lapangan Usaha1993-1995.

Biro Pusat Statistik,Pengeluaran Untuk Konsumsi Penduduk Indonesia Per Propinsi 1993.

从该表可以得到下列启示,经济增长的结果在城市地区产生的新产业和生产过程、以及随之产生的新职业形成了中间阶层。关于这一点,金子指出,“从整个泰国的情况看,城市中间阶层虽被看作少数的富裕阶层,但从曼谷周边的情况看,都处于平均的收入水平,是一个占很大比重的阶层”。这样看来,从东南亚的情况看,很容易想像到地区的收入分配与职业种类有关。例如,表5列示了印尼各地区的收入分配。 就石油、煤气以外的人均收入看,显示出最小值的东帝汶的人均收入只有显示出最大值的雅加达特别市的约12%,两者之间约有8倍的差距。 撇开这种地区差距的存在来谈中间阶层的形成是没有意义的。

同样的地区差距除了新加坡之外,东南亚各国也多少存在一些。而且不难想像这与中间阶层的形成有关。此外,从同样的观点也有可能将产业结构与中间阶层的形成联系在一起。例如,以变动系数来测算产业间工资差距的程度,缅甸为6.5(1993年、4个产业)、菲律宾为27.8(1993年、8个产业)、新加坡为12.9(1995年、7个产业)、泰国为26.7(1994年、8个产业)。 可以认为就业于高工资率产业的工人会形成中间阶层。似此,从产业、职业种类、地区的角度来证实中间阶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困难。

四、从消费看中间阶层

如前所述,从消费行动的角度对中间阶层下定义有可能使逻辑颠倒。因为购买冰箱和空调机等耐用消费品的人们并不一定是中间阶层,富裕阶层也有可能增加购买数量。与根据收入分配和职业种类来考虑中间阶层的形成时相同,即使存在这种问题,也可以从消费行动中了解显示中间阶层形成的信息。这里拟首先结合经济增长和宏观消费,对东南亚的最先进国家新加坡和印尼、泰国进行分析。

(1)作为宏观变数的消费

表6消费增长率与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增长率(%)

国家/年份1980~85年

1985~90年

1990~95年

印尼5.9

3.1 4.7

马来西亚3.8

4.6 7.2

菲律宾 2.3

2.5 3.2

新加坡 4.5

7.3 6.6

泰国4.7

8.3 8.1

缅甸3.6 -2.4 4.8

消费的国内总产值弹性

国家/年份1980~85年1985~90年

1990~95年

印尼

1.69 0.36 0.62

马来西亚

0.69 0.98 0.83

菲律宾-4.60 1.09 1.39

新加坡 0.69 1.16 0.76

泰国

0.92 0.82 0.96

缅甸

0.65 0.56 0.84

注:缅甸1980~90年的数值引自《世界发展指标1997年》。

1985~90年的数值系将1980~90年的值放大1倍再扣除1980~85 年的值而求得的。

资料来源:1980~85年系《世界发展报告1987年》的数值。

1980~90年系《世界发展报告1990年》的数值。

1990~95年系《世界发展报告1997年》的数值。

表6列示了东南亚6国的消费增长率和利用表2 求得的消费对国内总产值的弹性。消费增长率用实际数值表示,也有像缅甸那样在80年代后半期呈现负增长的国家。此外,就菲律宾来看,尽管80年代前半期显示出负增长,但消费却有了增长。菲律宾的消费弹性之大相当显著。弹性超过1的是80年代前半期的印尼和80年代后半期的新加坡, 但前者是由于初级产品不景气而引起经济增长率低下的时期,后者则是1985年的出口停滞引起经济增长率低下的时期。在这种时期消费有了稳步增长,可说是显示了消费的非可逆性。

但是,从这种定量的数据难以了解中间阶层的形成。因此下面来逐一看看东南亚3国近年来的消费动向。

(2)新加坡

有人说许多新加坡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作为其左证,可以看看《海峡时报》于1987年进行的采访调查结果。根据该调查,华人居民有74%、马来人居民有75%、印度人居民有78%回答自己享受着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即,他们与象征着中产阶级的洗衣机、保险、订阅杂志、汽车、高等教育、活期存款、海外旅行、空调、微波炉、股票投资等相关。

此外,象征中产阶级的还有住宅。即,华人家庭的54%、马来人家庭的43%、印度人家庭的49%并不是居住在称为HDB的住宅里, 而是居住在高级住宅里。“高级住宅”比HDB住宅宽敞,有4个房间,由私人建成。根据政府报告书,1995年HDB住宅的平均价格为:4房A型12.12万新元、5房改善型19.11万新元、管理干部公寓30.98万新元。 工人的平均月薪为2219新元,换算为年收入,便是2.6628万新元。如果以年收入的5倍可购买住宅是居民所期待的,那么A型便符合这种愿望。但近年来这种型号的公寓却不受欢迎。1991年希望购买HDB住宅的人有30720 人, 1995年增加了71%,为52707人。就各种类型的住宅来看,对4房A 型的需求增加了27.7%、对5房改善型的需求增加了135.8%、对管理干部公寓的需求增加了51.0%。从长期来看,1980年HDB住宅实际上有51%是3房型。由此可知,消费者所希望的住宅已是更加舒适宽敞的型号了。

此外,新加坡的住宅也是投资的对象。90%的新加坡人拥有房产,他们期待其资产价值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值。例如65岁的卡迪尔将10年前购买的4万新元HDB3房型以17.5万新元售出。 这种资产价值急速增值刺激消费在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也可看到。进行这种消费的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增多不仅给经济,也给社会和政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经济增长是通过国民的统一而取得的,但这种统一性即将崩溃。

(3)印尼

印尼与菲律宾同样是东盟各国中收入最低的国家,其人均国内总产值以购买力平价推算有3270美元,超过了菲律宾的2590美元,但却不及泰国的6350美元和马来西亚的8360美元。作为印尼消费基础的各地区分配状况如表5所示。 看来与日本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首先在生产石油、煤气等天然资源的州与其他州之间就有差距,除石油、煤气之外的收入差距也很大。而包括石油、煤气在内的收入差距有10倍以上。但这并不一定都对分配产生影响。引起印尼国内、尤其是爪哇岛以外地区极端不满的是从该地区生产的石油、煤气所获得的利益多数都归属于爪哇岛。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生产石油和煤气在内的收入与不包括该项的收入之间产生了差距。例如,在中东部苏拉威西和廖内等,前者较大,后者较小,而中部苏拉威西、努沙登加拉等则相反。

由于存在着这种收入分配差距,消费倾向也就有所变化。表5 也显示了食品消费支出对相当于恩格尔指数的总支出的比率。就印尼整体看,1987年为61.8%、1990年为60.36%、而1993年为56.83%,随着经济增长有了下降。但显然存在着地区差距。在收入水平高的雅加达、日惹,已经降到了50%以下,而在中部加里曼丹、东努沙登加拉等,还接近于70%的水平。如此大的地区间收入差距及由此产生的消费差距的不同使地区居民之间发生了许多冲突。

就表5来看,如果说印尼会产生中产阶级,那便是在雅加达。 例如, 大学毕业生占人口的比率雅加达达到3.57 %,而仅次于此的日惹为2.08 %。全国平均为1.03%。 印尼中产阶级的收入源泉虽遍布全国各地,但其消费地应该是在雅加达。

而且,印尼的中产阶级与政治、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特征与其说存在于消费的阶层,不如说存在于经济生产部门的阶层。例如,1991年政府曾对穆斯林知识分子协会的成立提供了财政资助。该协会集中了官僚、学会、经济界的穆斯林领袖,其目的是团结华人居民以外的宗教领袖。该团体当然不仅具有宗教上的意义,而且有着建立执政党专业集团基础的目的。其证据是副总统哈比比担任了首任主席。此外,从收入水平考虑,律师协会、印尼商业联合会、青年工商联合会等同类专业团体也是中产阶级集中的团体。

属于这些团体的人们与一直掌握着经济力量的华人居民在某些地方产生敌对,在某些地方又进行协调,不断提高了经济地位。这样,现代印尼中产阶级便由华人居民和以政治特权及资源为背景进入经济界的印尼土著居民所构成。关于其消费状况,虽然从需求方面难以把握,但从流通方面可以知道其有很大的变化。例如,1990年日本的两家百货商店以特约合同方式进入雅加达。作为印尼百货商店购买层的中产阶级都集中在雅加达,而外资对百货店的投资也集中在雅加达。该市不断出现新的高级时装店。这种流通业界的变化是与中产阶级范围的扩大分不开的,另一方面,缓和各方面的限制来促进供给方面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中产阶级本身集中于雅加达并与政治、宗教相结合的状况今后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4)泰国

泰国中间阶层的出现和流通的变化的情况也与印尼相似。泰国的中产阶级也同样集中于首都曼谷。但有关与政治、宗教的关系这一点则跟印尼不同。如泰王族也有中国血统等,不存在华人居民孤立的情况。

随着1986年以后外资的急速流入,泰国的经济有了迅速增长,经济结构本身也发生了变化。1988年以后的经济增长率为13.2%、12.0%、10.0%,在这几年期间泰国的中产阶级作为一个消费阶层稳定下来。例如,就轿车销售数量的增长率(比前一年)来看,1988年以后为43.2%、23.1%、38.1%。这便是引起曼谷交通阻塞的原因之一。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的报告书,这种中产阶级的消费有以下这些特征。

①重视气氛的丰盛的周末外餐。

②订做衣服。年轻阶层喜欢名牌服装。由于泰国加工费便宜,人们可随意订做衣服。

③购买股票、高尔夫球会员权及宝石等。下一个需求是第二辆自用车及海外旅行等。

④高尔夫球。高尔夫球象征着身份地位的想法已经稳固。高尔夫球人口从1985年的14万人增至1990年的35万人,增加了1倍多。

⑤国内旅行稳定。海外旅行者也从1989年的78.4万人骤增到1991年的约100万人。

⑥新建的住宅急速增多。从1987年的5.3户增至1991年的约13 万户。

这种消费倾向的变化从电视普及率也可看出。1994年,泰国农村也实现了80%以上的电视普及率。今后,城市的消费动向通过电视进入农村后,整个泰国的消费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也将随之而产生变化。

五、结论

如前言所提示的,从收入分配、职业种类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消费行动等角度来确认东南亚各国中间阶层形成的状况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对中间阶层的存在进行假设并加以探讨未必是多余的,有时甚至也很有用。这与在经济学中考虑收入分配时常常假定构成国民经济的主体分为资本家和工人是一码事。实际上,每个国民都不认为自己属于资本家阶级或是工人阶级。

中间阶层的形成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也很有意义。但是,各国的情况不尽相同,不能将东南亚一概而论。各国在对各时期的政治领导者提出异议时往往跟中间阶层的兴起相提并论,不知事实是否如此。尤其是在考虑1997年进入经济衰退的东南亚各国今后的政治变动时,中间阶层的对策也许会成为重要的因素,但很难明确区分没有形成中间阶层也会发生的现象和不存在中间阶层也不会发生的现象。

本文只是大致探讨了中间阶层这一概念的外围情况,仅想提出一个观点,以便分析经济衰退的恢复过程。

(日本《海外事情》,1998年4月号)

标签:;  ;  ;  ;  ;  ;  ;  ;  ;  

东南亚中产阶级的形成_收入分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