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教育智慧传递学科智慧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慧论文,学科论文,初中化学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化学教育究竟要养成学生什么样的素质?如何才能更优化地发展学生这些素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我们不断思考这些问题。同其他学科一样,化学无疑是一门智慧的学科,它荟萃的是人类关于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的智慧,在义务教育阶段,如何把其中蕴藏的最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最有效地传承给学生,我们认为以教师的教育智慧传递化学学科智慧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
那么,如何运用教育智慧传递化学学科的智慧呢?首先,要对两种“智慧”进行界定。先谈化学学科的智慧。为什么要在初中设置化学这门学科?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来教给那些正值青春年少的学生?人是生活在物质世界里的,化学是以物质为研究对象的,漫漫进程中,人类尝试从各种角度、通过各种手段来认识物质,其实就是想达到科学地改造物质、应用物质的目的。发展到今天,已经越来越明晰其终极愿景了——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的发展,这与科学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内涵也是高度一致的。由此再来审视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科,放到学生全员参与的背景中来思考,它承载的应当是人类在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时积淀的核心的、最有价值的经验、方法和思想观念,这就是蕴藏在初中化学中的学科智慧。
再说教育智慧。叶澜教授将教育智慧归结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教育机智,及时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促进学生积极发展和创造的魅力等几个方面[1]。王楞先生认为教育智慧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解决教育问题、处理偶发意外、创造生命价值的教育机智;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对美好生活及存在意义这一“畅神世界”的执着追求。教育智慧反映了教师的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魅力,一种追求[2]。两位专家都将教育智慧赋予了自主、理性、机智的外在表现和更高层次上的精神内涵,是教师教育理念、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的融汇,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新境界,而G.N.Bleinkim曾说:“教育不在于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发展求知的能力,不在于学习,而在于达成理解,不在于获得信息,而在于完成智慧”[3]。这就更加具体地阐释了教育的高明其实更在于它的智慧性格对学生成长的有效引导和促进,而不在于知识性格的单一性和片面性。
因此,以教育智慧引领化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智慧传播化学学科智慧,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将多元化教学目标的预设提到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地位,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视即时生成的目标,实现教学目标3个维度的有机统一
通常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最重视的往往是对具体教学过程的预设,因为总感觉那是“最实在、最外显的内容”。而教学目标的制定作为教学设计的常规程序,虽然它往往是第一个被写下来,但却在无数次的重复之中,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不需要思考、习惯于复制教参、甚至可以略掉的摆设。大家都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大家也逐渐学会了“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然而,“三维目标”应该在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他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该如何去整合,这些问题很少有教师去关心和思考。还有,新课程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那么,生成性目标与预设性目标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在很多教师的思想中更是一片空白。课堂教学具有复杂多变的结构,初始细小的变化往往导致以后产生极大的差异。这种被架空了的目标设定,根本无从谈起教育的智慧,更不可能有效地传递化学学科的智慧。因此,必须将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提到课堂教学的首要高度,重新定位。
1.多元化教学目标的预设,应基于对学生、教材、教师、教育环境的认真分析
每一层面的分析都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小系统,都需要教师运用学科专业智慧、教学方法智慧、心理学智慧乃至人生经验智慧予以剖析、整合、建构,但又各有侧重点。只有先分而治之,才能有机统一起来为三维目标的准确阐述服务。限于篇幅,我们只以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空气的成分”内容为例[4],从教材分析的角度谈谈准确预设三维目标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从教材的编排角度分析,这是初中化学首次运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一种气体混合物,它具有3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在深入理解混合物、纯净物概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物质分类观;二是为本节课的核心任务——学习将混合物中的某一组分分离或除去的化学原理打开突破口;三是培养学生进行定量研究的误差分析意识。此外,对于这节内容,教材还赋予了令人欣喜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以及情感教育的多元素材。例如教材中设置的“活动天地”和“实验探究”,虽然从表现形式到细节处理都不同,前者是通过从一定量的空气中除去氧气测定其余气体含量进而得出氧气含量的定量实验;后者是验证通风不畅环境的空气与新鲜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区别的对比实验,但其实质都是从气体混合物中把某种气体转化为非气态物质而除去的化学方法的范例学习,前者为后者的递进,后者为前者的迁移。再加上中间穿插的分离液态空气的素材,实际又是从气态混合物中把某组分变为非气态物质而予以分离的物理方法的范例。对比分析这3处内容,背后映射的竟然是同一类智慧——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原理方法,但又各有其他附加价值,如“实验探究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就附加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气体样品的采集方法、关注环境、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此中妙处,非仔细揣摩、灵性解读不能体会。再比如本节中的大气成分变迁史、空气成分发现史、关注空气质量等素材,有的渗透了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认识观、发展观,有的则具有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的教育价值,更加充满人性的光辉,直指教育的本质。所以,充分挖掘这节课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方面的丰富内涵,则智慧由心而生,从而提升本节课的质量。
2.在制定预设目标时,要注意描述的主体性、整体性、层次性以及可操作性
即注意:目标描述的主体是学生;最好3个维度整合陈述;而且按学习水平由低到高陈述;要做到“描述内在心理过程和外在行为变化相结合”,用表示外在行为变化的动词,才方便操作,并且陈述得越明确、具体,就越利于教学实施。
例如,“空气的成分”一节内容,可以这样描述预设性教学目标:
(1)结合社会生活经验认识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知道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通过分析空气的组成,能比较并解释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小组合作实验,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并了解如何分析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
(4)应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实验探究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区别。
(5)通过学习分离液态空气的原理,认识蒸馏的原理。
(6)通过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心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7)通过观看空气成分发现史的录像,体会科学发展的艰难和曲折。
(8)归纳总结过滤、蒸发、测定空气成分等实验方法,掌握利用物质之间存在的差异将混合在一起的不同物质进行分离的原理方法。
在上述目标引领下,课堂教学在饶有兴趣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自然渗透着化学学科的智慧,方法建构、观念提升、思维发展、人文教育蕴涵其中。实际上,“三维目标”是统一的整体。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总是伴随着认知活动发生发展的,同时反作用于认知过程。因此它不是可以通过讲授得到的,而必须通过创设情境、制造氛围,通过学生的体验和领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生成和发展。
3.准确理解和把握“预设”与“生成”之间的辩证关系
没有“预设”,就不能“生成”;没有“生成”,“预设”也难真正落实。真正的教学结果一定是预设的目标加上生成的目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考虑最多的是预期的结果,而不是生成性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做到耳聪目明,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的目标,应充分重视,因势利导,组织探究,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实现非预期的教学目标。智慧型教师不会只关心教会了学生什么,也不会只满足于教会了学生什么,而是敢于突破预期的目标,倡导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最适合新情况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教学中生成人生的智慧与创新人格,让教师本身在教学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和职业体验,创造教育的精彩。
但是,要清楚的是,预期的目标是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要明确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把握教学效益的底线。如果这一底线都坚守不住,过于重视生成性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
二、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引领作用,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将人类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时积淀的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和观念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引领作用,努力超越具体知识的学习
“所谓化学基本观念,简单地讲就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认识。化学基本观念是在具体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它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5]。其实,初中化学中多数是需要记忆、背诵的事实性知识,这类知识的价值之一在于它本身所传递的具体事实、数据的解释作用,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基础性学习,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它们在承载学科智慧——化学基本观念上的价值。所谓重要的是理解的“质”,而不是事实的“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初中化学中的基本观念就是高度浓缩了的学科智慧,是核心智慧。所以,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坚持观念为本,优先突出基本观念的核心地位,并围绕此核心精心选择那些能形成和体现这些基本观念的具体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将具体化学知识和概念的学习与基本观念的形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智慧。让学生牢固、准确地建立起基本观念,则往往可以抵达正本清源、有机生长知识结构的高水平学习。将来我们的学生可能忘掉那些具体、琐碎的事实,但是,这些学科精髓——基本观念却可以深入人心,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推进器。
初中化学课程中要形成的基本观念主要有:元素观、微粒观、能量观、物质分类观、化学的价值观等。凡是涉及这些学习主题的课堂教学,都要牢牢树立观念重于知识的理念。例如山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关于元素观的建立,设计了如下的一些环节:
从以上的流程可以看出:对“元素”等概念的学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理解定义的内涵,但是教学的更高层次是要超越基本概念本身,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元素”的基本观念。
2.创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学习情境,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学生间的密切联系
智慧的课堂始于学生先前的经验和认知过程,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入能充分实现教材内容教育价值的学习活动。要想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就是营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学习情境。知识的“境域化”与“生活化”能使课堂富有精神召唤力,吸引学生主动走向“温故知新”,形成与学习内容的灵性互动。所以,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知识基础的时候,尤其强调教师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或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或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需要注意的是,单纯强调情境的创设是不够的,对于化学学科智慧的教学,我们还要强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情景,促使学生在更高水平上思考。这就使学习杜绝了同一层次上的重复活动,能够促使学生迁移并发现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当然,收获了学科智慧之后,最终是要回到应用层面上来,即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深远的意义就是改造并应用物质,使知识成长为智慧。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往一返之间,有从生活到化学的提升,更有从化学到社会的回馈。
例如,山东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的学习,导入课题时就可以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对比品尝加醋和没加醋的松花蛋、阅读松花蛋配料表,通过现场体验活动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于酸碱之间反应的科学猜想,“从生活走进化学”,顺利制造了认知冲突——学生一般都认为酸碱之间发生反应是无需怀疑的,但是经过演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的实验后,发现竟然没有明显现象,对化学反应的实质认识不够深刻的学生就本能地产生怀疑。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及时地提供能拓展思维的实验用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探究实验的本质,通过全班交流、表达、评价,确定最优方案,再动手进行实验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动脑思维和动手操作始终紧密结合,学生理解了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方法。教材最后又创设情境,应用中和反应的原理来改造物质,服务社会,很好地演绎了“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智慧提升之路。
3.采用多样化的学习策略,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中,运用教育智慧,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结合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对话、高效互动,是教育智慧在师生之间进发出的最美的火花。教学是师生在一起进行生命体验的精神活动,师生用独特而鲜活的体验共同构成教学活动,激发对身心健康和谐人格充盈状态的追求。教学的进程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分享人类精神财富的过程,就是分享各自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学生在聆听中分享教师的情感,教师在聆听中感受学生的心跳。对学生而言,学习意味着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展现。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而且意味着分享和理解。这是课堂上的大智慧。新课程背景下,不管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闪耀着理性和感性的双重光辉。这些策略的具体运用都意味着顺应于学生的“自然生长”,重视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
应该澄清的是,我们提倡变革学习策略,绝不意味着追求表面上的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不管哪一种学习策略,绝不意味着教师的轻松放任,它们不仅无悖于教师对课堂的支持和调控,反而空前地要求教师高水平地调用教育智慧参与课堂:巡视、参与、点拨、评价、激励等,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多种教学策略。
下面以山东教育出版社化学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水分子的运动”的学习片断为例,进行分析。
教师首先出示两组背景资料:
背景材料1:两个对比实验
[实验1]两个烧杯中装有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两个纸包中装有等量的品红粉末,将品红同时放到冷水和热水中,对比观察品红的扩散。
[实验2]2支相同的注射器,1支装有5mL水,另1支装有5mL空气,用手堵住针孔,用相同大小的力推动活塞。对比体会读数的变化。
背景材料2:一组生活现象
现象1:放学回家,闻到妈妈做的饭菜的香气。
现象2:将蔗糖放到水中,一段时间后蔗糖不见了,整杯水却变甜了。
现象3:装有汽油、酒精的瓶子要密封好。
现象4:温度计中的液柱随温度的改变上升或下降。
利用上述资料的支持,完成分子特征的归纳和提升,初步树立微粒观。整体来看,是采用探究学习的策略,具体实施时,又可以安排背景材料1是自主学习,背景材料2是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学习,到总结主题、归纳分子特征时,是全班范围内的合作学习。我们说,教师教育智慧的亮点就在于采用了因材施教、互为补充、灵活有效的多元化学习策略,有力地保障了化学基本观念中“微粒观”的初步建立——这就是运用教育智慧传递化学学科智慧的典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