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建设与西北干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_农业论文

西北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农业论文,干旱论文,农村经济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2000年1月19~22日,中央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明确了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的开发即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西北干旱区是西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域广阔,土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为22.82%,资源富集,农业的可宜性广,农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矿产资源优势明显。目前,西北干旱区经济发展在全国最为落后,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70%。在其内部,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工业除石油、化工、建材和交通运输外,也主要是以农业为依托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如纺织、食品和畜产品加工)。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这种“西弱现象”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影响西北干旱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利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巩固边防。1999年11月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就曾明确指出: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出发,西北干旱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2 中国生态农业理论内涵

“生态农业”最早是由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土壤学家Willian Albrecht于1971年提出的,他认为通过增加土壤腐殖质,建立良好的土壤条件,就可以不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他认为使用少量化肥对恢复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是有好处的,并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1981年,英国Sussex大学的M·K·Worthington等人提出:“生态农业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目标在于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以及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以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建国以来,基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中国农业发展长期追求农业产量目标,以解决众多人口的温饱问题。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长期对农业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整个国民经济以资源消耗型、粗放经营型为主并快速增长,已积累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中国农业陷入了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的两难之地。所以,中国很早就兴起了生态农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70年代末期,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学家叶谦吉第一次提出了农业发展应将3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考虑的主张,即农业的发展不应片面追求产量,要考虑农业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等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应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全面衡量农业的增长。这一观点成为嗣后倡导“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和核心。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多次召开“生态农业”研讨会,并以村、户为单位展开试点,探索和实践生态农业的理论。我国传统农业中包含了有机物质循环利用的合理内核,创造了多种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系统,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学者不断丰富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目前,我国所倡导并实施的生态农业的内涵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它分3个层次,即发展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结合起来;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结合起来;发展大农业与农村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这种持续发展必使土地、水和动植物种质资源得到保护,它是一种无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宜、经济上可行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发展途径。简言之,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体系[2]。

持续农业是人类农业发展的全新发展观,是人类农业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当代超越各国所处农业发展阶段的农业发展模式。中国自70年代末开始探索与实践的生态农业理论与国际上倡导的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SARD)战略其实质没有差别。中国生态农业就是带有显著中国特色的农业持续发展思想:其一,中国生态农业以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持续承受能力相适应为指导思想,在不危及后代需求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其指导思想与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一致;其二,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有3个:一是保证农产品供应,二是保证2000年农民生活达小康水平,三是保证未来人口不断增长的资源承受能力。这与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一致。1992年,外国学者D.Taylar曾指出:中国生态农业同西方的持续农业几乎可以说是平行的概念。中国生态农业强调和突出生态学的理论指导,重视农村多业的有机结合和物质循环利用,重视其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这些充分体现了持续农业和农村综合发展的主要内容。中国生态农业作为中国寻求持续农业和农村综合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实践模式,自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1984年中国政府提出“要认真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止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到199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都强调“保护国土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我国持续发展战略重要措施之一的政策方针得到确立和贯彻[2.3]。

3 西北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模式

3.1“红色生态农场”模式

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地区一农场的“红色工程基地”,是一个典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场。该基地1996年开始建设,当年开荒213.20hm[2]荒地,净耕地面积186.67hm[2],其中160.0hm[2]种植枸杞,其余种植粮食、蔬菜以供农场自用。农场建设严格按规划进行,农田、林带、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养殖区相隔,农场内部生产系统形成良性循环:种植业的副产品——枝叶等作为饲料或从农场外部购入饲料发展养殖业,其中,养羊300余只,马牛数十头,养鸡100余只,猪数十头,有渔塘一处;马牛羊粪入田,鸡粪喂猪,猪粪喂鱼,渔塘淤泥肥田,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种植业生产稳定,枸杞单产高,品质好,市场销售通畅。根据农场主的长远规划,农场除以枸杞生产为主业并发展养殖等多业兼营外,规划以渔塘为中心创造观赏农业,发展环境。同时,积极完善职工生活设施,包括幼儿园、职工娱乐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农场管理制度的制定以提高职工劳动积极性为中心(如举行劳动竞赛、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管理先进。该家庭农场为全疆最大的枸杞深加工企业——魏氏集团的生产基地,枸杞经初加工和深加工已形成系列产品:精制枸杞、枸杞鲜果汁、枸杞酒、枸杞蜜(枸杞开花季节发展养蜂业)、枸杞鸡(枸杞采摘时散落田间,放养鸡群半月余后鸡体全身退毛呈红色,得名枸杞鸡,极富营养)、枸杞多糖等,注册商标为“胖妈妈”,产品畅销台湾、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地,枸杞生产已实现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个环节的紧密连接,产业链的延长确保了枸杞生产的稳定增长。这种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的模式,使农场内部多业发展、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解决了职工就业,增加农场收入及职工收入,保证了农场扩大再生产的各种投入,实现了农场的持续发展(图1)。

3.2“葡萄庄园生态农业户”模式

位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连木沁镇汉屯村的葡萄种植基地,因延长葡萄生产的加工、销售链条,使一家一户为主的葡萄生产与市场相连,从而使葡萄生产实现持续发展。1984年底,葡农司马义·库尔班开始开发土地,净耕地面积13.33hm[2],1985年种植12hm[2]葡萄、13.3hm[2]其他果树及部分蔬菜。年自繁羊200余只、育肥羊300余只、牛50余头。每年自产农家肥4t左右,从哈密等地的牧区购买羊粪1.61。养有100余只鸽子,只取鸽粪,平均每公顷葡萄施有机肥450kg。同时,每年投入化肥二氨10t、尿素8t。每公顷产葡萄4.5万kg以上,年产葡萄干100t,1998年仅葡萄干销售收入达100万元。该家庭农场现有长期雇工30人,农忙时增加临时雇工。有5部拖拉机,有葡萄干初级加工设备。葡萄干经初选、打粑分成3个等级,销往国外,销售渠道畅通。在调查中了解到,该户户主已考虑上先进的加工生产线,收购周围葡农的葡萄干进行加工,但因劳动力少,文化素质低,对先进技术、生产线的学习和使用很困难,家庭作坊式的加工厂规模有限,进一步扩大生产有一定难度。但是,就其现有生产规模来说,以种植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多业经营,不但使农场内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而且因加工、销售顺畅,该农户的葡萄生产实现了持续发展,解决了30余名工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农场的收入稳定增长,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农业户(图2)。

分析以上2个范例,其成功之处在于:(1)经营者维持了农业生产内部的生态平衡,保证了农场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但充分利用农场内部资源的投入,如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也积极利用农场外部资源的投入,如购买饲料发展养殖业、购买有机肥和化肥投入种植业。这样既保证了农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环境的持续性,又提高了农场的农产品产出。(2)经营者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形成主导产品,开拓市场,使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链,即农业产业化经营。这种经营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的获利能力,使得农场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后劲。这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概括而言,现代干旱区生态农业模式共有4点:一是围绕干旱区优势资源的转换;二是大农业围绕一项主业,农林牧结合;三是发展农村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四是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由此可见,以上2种生态农业的实践模式实际上已包含了市场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建设、SARD理论等内涵,在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4 结语

中国生态农业是我国目前实行持续发展战略而探索的一种积极、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在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是绿洲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21世纪人类食物需求要求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生态农业建设迫在眉睫。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在短短十几年里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得到了很大发展,不同类型生态农业的实践活动已成为干旱区绿洲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实践模式。生态农业的建设模式因不同地域而不同,应因地制宜,采用适宜技术与适宜方式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系统。如采用传统耕作技术、农场外部资源低投入管理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小系统内部物流良性循环的大农业结构等,最终以不同生态农业系统的优质高效产出来满足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4]。

标签:;  ;  ;  ;  ;  ;  ;  ;  

生态农业建设与西北干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