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检测的应用论文_龚哲立

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检测的应用论文_龚哲立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疑诊为心律失常的胎儿,共28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接收的28例健康胎儿。两组均实施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梯形图特征为房室壁收缩,主要是从右房顶部到左房顶部,再到左室游离壁基底段,最后到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以对照组为标准,研究组检出率为92.9%(26/28)。研究组26例心律失常患儿中,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娩出25例,1例全身水肿伴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经孕产妇及家属同意后引产,产后证实。对照组出生后无异常。结论:在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检测诊断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胎儿;心律失常;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

在产前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超声心动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组织多普勒成像是新兴超声心动图技术,能分析室壁运动。在既往成人及儿童的研究中表明,组织多普勒成像能定量分析局部和整体室壁心肌功能,且能测量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对心脏电生理活动进行评价[1]。但是,临床上针对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组织多普勒成像应用价值的研究仍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28例疑诊为心律失常胎儿和28例健康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多普勒成像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疑诊为心律失常的胎儿,共28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接收的28例健康胎儿。两组孕产妇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两组均为单胎妊娠。研究组孕妇年龄23-32岁,平均(26.9±2.5)岁;孕周16-40周,平均(26.7±8.3)周。对照组孕妇年龄22-31岁,平均(26.4±2.3)岁;孕周15-40周,平均(26.5±8.4)周。两组孕妇年龄结构、孕周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正式启动。

1.2 方法

所用仪器为PhilipsiU22彩色超声仪,以2-5MHz为探头频率。选择胎儿心脏程序和相应检查条件。先对胎儿心脏、心底四腔、心尖进行观察,获取至少5个心动周期。实施PW检查时,获取五腔心观,在左室流入道和流出道之间置入取样容积,获取血流频谱。并制作胎儿心动梯形,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综合分析图像,判断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诊断标准:正常胎儿心率为120-160次/min。期前收缩主要是每10次正常搏动中,出现1次及以上一次房、室壁提前收缩现象。胎儿心率在110次/min以下,即为心动过缓;胎儿心率超过180次/min,即为心动过速,两者均持续10s以上[2]。

1.3 观察指标

针对确诊为心律失常的胎儿,每隔2周复查1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旦其心律失常症状消失,定期进行胎心监测;若心律失常持续到出生,于出生后7d内,实施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对照组均在出生后7d内,实施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

2 结果

对照组梯形图特征为房室壁收缩,主要是从右房顶部到左房顶部,再到左室游离壁基底段,最后到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以对照组为标准,研究组检出率为92.9%(26/28)。26例胎儿中,房性期前收缩13例,窦性停搏5例,室性期前收缩2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2:1下传心房颤动1例,房性期前收缩伴窦性停搏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心动过缓1例。研究组26例心律失常患儿中,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娩出25例,1例全身水肿伴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经孕产妇及家属同意后引产,产后证实。对照组出生后无异常。

3 讨论

胎儿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包括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且不同类型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存在差异[3]。一般来说,前者多与胎儿心脏发育不完善或母亲食用含咖啡因类兴奋剂食物等因素有关,大多为自限型;后者多与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心血管畸形、胎儿死亡等因素有关。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采用准确可靠、简单易行的方法,对胎儿微弱的心脏传导异常现象进行检测,在评估其危险因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检测高危胎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4]。而且,测定胎儿心脏传导时间参考值,有利于准确评估胎儿先天性心律失常,是优生优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心脏超声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方法,而经由组织多普勒成像筛查产前胎儿,能为胎儿心脏疾病诊断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胎儿心动梯形图的基本原理是心脏出现电冲动后,引发心肌机械收缩,心肌收缩时间顺序可对其电传导顺序进行直接反映。本研究发现,对照组正常胎儿的梯形图特征为房室壁收缩,主要是从右房顶部到左房顶部,再到左室游离壁基底段,最后到右室游离壁基底段。此外,在对梯形图进行分析时,一方面需要观察同一个心动周期房室壁传导顺序,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对比其他心动周期,以便发现异常心动周期,并对其类型进行判断。

以对照组为标准,研究组检出率为92.9%(26/28),与文献结果相符[5]。此外,笔者发现,相较于传统检查方法,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检测近需要获得四腔心观,对数个心动周期进行录取,便能脱机分析,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能控制对胎儿的照射时间,减少不必要损伤,且波形清晰易于辨认。因此,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检测能与传统检查方法互相弥补,从而更好地诊断胎儿心律失常。本研究研究组26例心律失常患儿中,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娩出25例,1例全身水肿伴频发房性期前收缩,经孕产妇及家属同意后引产,产后证实。对照组出生后无异常。凸显出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检测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检测诊断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秋月,吕国荣,刘云萍,等. 双多普勒超声评估胎儿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25(3):198-202.

[2]郑小红,俞雪贤,邓劲瑶,等. 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92-93.

[3]陈涛涛,杨宗军,苏晓婷,等. M型超声与彩色多普勒图像叠加法在诊断胎儿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2015,30(6):55-58.

[4]邱玲.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律失常中临床应用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3):81-82.

[5]张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及探讨对胎儿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5):28-29.

论文作者:龚哲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检测的应用论文_龚哲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