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中长期增长趋势分析_经济论文

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中长期增长趋势分析_经济论文

东亚发展中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估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趋势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东亚发展中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

东亚发展中经济在90年代上半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在90年代下半期至21世纪初这一段时间中,东亚经济的高增长势头能否继续保持下去?有哪些因素会促进或阻止其增长呢?以下根据有关资料作一粗略的估计,并提出本人的看法。

(一)对东亚发展中经济今后10年增长趋势的估计

据世界银行估计,东亚地区在2003年前仍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世界银行1994年发表的《全球经济前景与发展中国家》报告中指出:“在下一个10年中,东亚有可能继续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该报告预测1994-2003年的10年中,世界GDP的年均增长率为3.2%,全部发展中国家为4.8%,而东亚发展中经济为7.6%①(见表1)。

表1 东亚发展中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

1983-1993年 1994-2003年

国内生产总值7.9 7.6

人均消费量 7.5 6.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2 6.2

出口额 10.9 8.5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4年3月。

从上表可以看出,东亚发展中经济的主要指标今后10年与过去10年相比较,虽有所下降,但幅度有限,增长速度依然可观。

(二)影响东亚发展中经济增长趋势的主要因素

东亚发展中经济在今后10年中能否按世界银行上述乐观的估计增长,将取决于一系列因素,以下是我们对其中主要因素的估计与分析。

1.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有利于东亚的出口增长。对外贸易对于东亚发展中经济的增长趋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94年底乌拉圭回合的成功结束以及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标志着全球环境将变得比以往宽松。在亚太地区,亚太经合组织(APEC)正在加快机制化进程,推动贸易自由化。尽管未来10年APEC的作为可能有限,但至少能发挥贸易协调作用,缓和本地区的贸易争端。在APEC的协调下,今后10年亚太地区的关税会有所下降,这将有利于东亚发展中经济的出口增长。世界银行预测今后10年东亚发展中经济出口的年均增长率将达8.5%(见表2)。

表2 东亚发展中经济出口增长预测 %

1981-1990年

1991-1993年

1994-2003年

东亚发展中经济

9.3 11.8

8.5

所有发展中国家

2.4

3.5

6.3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前景与发展中国家》,1994年,第21页。

美国是东亚发展中经济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后10年,随着美国经济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美国与东亚伙伴的贸易额将继续扩大,从而刺激东亚发展中经济对外贸易的增长(参见表3中有关栏目)。

表3 美国与各贸易伙伴的贸易分额变化 %

1993年 2003年(预测

数、中间值)

北美28.330.3

加拿大 20.518.2

墨西哥 7.8 12.1

亚洲35.237.6

日本14.713.2

中国 3.85.3

亚太其余国 16.619.1

家(地区)

韩国

3.03.4

台湾 3.9 4.5

香港 1.9 2.1

新加坡2.32.6

马来西亚 1.62.1

泰国 1.21.5

菲律宾0.80.9

印度尼西亚0.8

1.0

澳大利亚 1.11.0

新西兰0.20.2

西欧2.218.5

拉美6.86.3

世界其余地区7.5

7.3

资料来源: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项目研究报告:《亚洲经济增长的意义》,附表3,1994年11月。

2.东亚发展中经济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增加进口,吸引外资。为适应贸易自由化趋势,东亚发展中经济正在改变对市场高度保护的传统做法,转向从开放市场中谋求经济利益。1994年中国、马来西亚等国先后降低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今后10年东亚的关税将显著降低,加上国内需求和居民购买力的增强,东亚发展中经济进口将大幅增长。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00年,东亚(包括日本)的进口额将从1992年的7920亿美元增至14430亿美元,届时世界进口增长额的33%将来自东亚②。

人口众多、潜力巨大的东亚市场的开放,必将促进国际资本的流入。另一方面,东亚发展中经济为争夺外资,正在竞相放宽投资政策。如1994年印尼、菲律宾等国推出新的投资法规,大幅度放宽对外资的限制,台湾省、韩国也给外资以更多优惠,并开放金融、保险领域。估计这一趋势将随着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协定的实施而进一步增强。东亚发展中经济在今后10年中有望继续吸引可观的外国投资。另外,越南等印支国家将成为新兴投资市场。

3.东亚区域内贸易、投资将更趋活跃。预料今年10年东亚区域内的贸易、投资将进一步增长,原因有:

第一,日元升值和贸易顺差促使日本继续对东亚进行投资和增加从东亚的进口。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是东亚发展中经济的资本供给者。今后10-15年,日本经济将更趋成熟,年均增长率约在2.6%至1.9%之间③。一般来说,这种趋势将减弱日本的资本供应能力。但日本有两个特殊因素,一是日元不断升值,二是贸易顺差有增无减。日元购买力的提高将抵消日本经济增长滞缓的影响,增强资本形成力。同时,日元升值的趋势将刺激日本调整经济结构,向生产成本低的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失去竞争力的各种产业,包括一部分服务业。而庞大的贸易顺差也将迫使日本增加从东亚的进口。此外,日本的高科技在未来10-15年将会进一步发展。这些因素将使日本在今后10年中,依然能充当东亚发展中经济的资本、技术供应者和产品吸纳者。

第二,东亚“产业阶梯”为区内贸易、投资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今后10-15年,东亚独特的“产业阶梯”不会消失,仍有扩展的余地。东亚地区以前形成的技术转移网络(日本——“四小龙”——东盟)将扩大到中国、印支半岛,形成技术创新和转移的“东亚体系”。届时虽然“四小龙”已进入发达经济行列,但中国、东盟及越南依然是发展中经济。马来西亚、泰国人均国民收入有望超过1万美元,达到目前的新加坡、香港水平,但与日本、“四小龙”仍有较大差距(参见表4)。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越南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继续为产业和技术的渐次转移提供有效的空间。换言之,产业和技术仍将在东亚地区内传递和转移,尤其是中国内地不发达地区地广人多,回旋余地很大,将为“四小龙”,尤其是韩国、台湾的经济转型提供空间。香港、新加坡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转向金融、贸易和服务业。“四小龙”有可能成功完成结构调整。此外,印支半岛的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今后将随着“东南亚10国共同体”的建立而成为东盟转移产业的场所。

表4 东亚国家和地区人均国民收入预测(按1992 年调整的购买力平价估算,美元)

1992年

2002年(估计)

日本20160 26572

中国大陆1910 3757

韩国8950 14858

台湾

10071 16405

香港

20050 32349

新加坡 16720 26227

马来西亚

8050 13751

泰国

5890 10749

菲律宾 2480 3398

印尼

2970 5121

美国

23120 26832

西欧

14429 17247

资料来源: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报告,1994年11月。

第三,区内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发展。今后5-15年中,建立在经济互补性基础上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可望取得突破性进展。东北亚以开发图们江和黄渤海为主的国际经济合作有望结出硕果,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在南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关系将更加紧密,加上香港、澳门的回归,“华南增长三角”将扩大为“中华经济区”。在东南亚,“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有望实现。东南亚的各种小区域合作将在“东南亚共同体”成员间展开。此外,“东亚经济核心论坛”也有望建立和运作。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区内的投资和贸易。

4.对有关大国的影响的估计。前面已对日本、美国的影响作了分析。在今后5-15年中对东亚地区将会产生影响的其他大国有:

(1)中国:90年代初中国经济的超高速增长有力地支撑了东亚发展中经济的增长率,并带动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发展。中国今后15年如何发展,对东亚地区的未来甚为关键。下个10年是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重要时期,只有解决了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及市场规范化和完善化等难题,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才能顺利完成过渡。问题是目前推动经济增长的乡镇企业,再过10年,即到2005年左右,其能量释放将达极限。中国将面临重大的结构调整,若处理得当,中国经济将会登上新的台阶,从而促进东亚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我们总的估计仍是乐观的。

(2)印度尼西亚:印尼是东亚除中国以外最大的发展中经济。印尼主要不确定因素在于未来的政局能否稳定,如果印尼政局不稳,将对东盟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东亚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

(3)印度:南亚大国印度将是决定21世纪亚洲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印度目前的开放政策和经济改革将为其今后的起飞打下基础。下个世纪的前10年,印度有可能成为吸纳东亚发展中经济资本、技术和产品的重要市场,一定程度上支撑东亚经济增长。

此外,东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总的看来,随着“东盟地区论坛”(ARF)逐步机制化,东亚的安全保障将更加可靠,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5.对东亚发展中经济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能力的估计。东亚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目前确实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未来10年,东亚发展中经济能否继续增长,还将取决于它们能否成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实现增长机制的转换。纵观东亚发展中经济近25年的增长机制,不难看出,这基本上属于以高投入实现高增长的粗放型机制。东亚发展中经济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依靠不断投入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是东亚发展中经济的共同模式。中国、越南等国,过去在指令性计划体制下,主要依靠对资源(资金、人力、原材料)的总动员来实现高增长,不断铺摊子、建新厂,忽视了生产效率,结果使单位资本所实现的利润递减。类似的情况在韩国、新加坡也曾发生过。韩国70年代的重工业化是靠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实现的,后来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新加坡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也与劳动力和资产的大规模投入有密切关系。

依靠劳动力与资本的高投入实现高增长的机制,不 便会走到极限。80年代“四小龙”已出现劳动力短缺,90年代由于人口老化,劳动力增长进一步趋缓。马来西亚面临劳动力不足、工资上升问题。泰国则陷于熟练工人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短缺的苦恼中。再从资金方面来看,目前除“四小龙”有较充裕的自备资本外,东亚各发展中经济的资本投入相当部分来自国外,有其脆弱性。

未来10-15年,即使人口众多的东亚发展中经济也会遇到人口老化,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转换增长机制,即转向依靠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率的集约型机制,提高单位资本的产出率。我们认为,大多数东亚发展中经济在今后15年内能够实现增长机制的转换。事实上,日本已经作出了榜样。日本依靠技术创新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换。“四小龙”正处于增长机制的转变过程中,韩国在电子等许多产业方面的技术已接近甚至赶上了日本。新加坡的高科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增加。台湾、香港将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大陆腹地实现增长机制的转换。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转换过程可能会需要更多时间,但却是能够实现的。高技术外资企业的不断涌入及本国的技术进步将会加快这一进程,中国、马来西亚也许会提前实现转换。转换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技术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的增长。东亚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中国与一些受儒教影响较大的东亚国家尤其注重对子女的培养。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流人才会不断返回。此外,今后亚太地区的技术培训和交流会机制化,技术转移速度会加快,有可能建立以日本牵头的“东亚技术交流中心”国际网络来加快东亚技术革新。这些都是实现机制转换的有利条件。认为东亚发展中经济的增长将是“虚幻的”是“纸老虎”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④。

(2)消除基础设施“瓶颈”。东亚发展中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面临一个严重问题是基础设施不足,牵制了发展步伐。在泰国、菲律宾、印尼、越南及中国的许多工业区,能源、电力、水力、港口、道路、机构、通讯设施严重短缺,大大制约了吸纳生产资本的能力。而改善基础设施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据亚洲开发银行资料,1994-2000年亚洲各国对基础设施投资所需金额总计将达1万亿美元,其中东亚需求量达6700亿美元,占总额的67%(参见表5)。

表5 1994-2000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所需资金及其分布

A.按国别(地区)划分

B.按项目划分

国别(地区)

需求额(亿美元) 分额(%)项目 需求额(亿美元) 分额%

中国3400 34发电设施 3500 35

印度2300 23交通运输 3500 35

印度尼西亚 900 9 通讯设施 1500 15

韩国900 9 水利与下水道 100010

泰国600 6 其他 500 5

马来西亚500 5

台湾400 4

其他1000 10

总计10000100 总计

10000100

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1994年10月。

所需筹集的资金庞大,但不是没有出路。目前国际上兴起的BOT(建设—经营—转让)方法有可能解决基础设施巨额资金的筹措困难。这种新方法将有效地调动私人投资者从国际市场上去筹措巨资,这是对以前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公共建设老方法的一场革命。私人融资的效率往往较高。目前,中国、菲律宾、印尼已在试用这一方法。菲律宾的电力供应已趋缓解。此外,东亚的高储蓄率仍能继续增加资本积累。日本到2000年贸易盈余估计将达1万亿美元,其中一部分将通过政府援助形式回流到东亚地区,东亚发展中经济有望吸引日本加强对各国基础设施的投资。因此,东亚基础设施“瓶颈”有可能缓解。

(3)改善生态环境和缩小发展差距。东亚发展中经济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据世界银行资料,东亚环境恶化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出现了土质侵蚀、水涝和盐碱化、森林减少、城市环境退化、工业污染严重、地面水消耗过度等许多问题。东亚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拉丁美洲的3倍,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拉美的2倍。另外,东亚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盲流增加,艾滋病蔓延等问题也相继出现。

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是大部分东亚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四小龙”情况要好一些)。中国、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都有地区发展失衡,城市差别和贫富差别扩大的倾向。

上述两大问题已威胁到东亚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不过,东亚各国政府正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印尼、泰国把地区发展失衡作为主要威胁对待,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但是,环境问题不是发展中国家单独能解决的,发达国家责无旁贷。东亚的环境恶化与发达国家转移污染产业有关。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加强,环保技术的发展,今后10年,东亚的环境恶化会趋缓。至于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尚需更多时间。

除上述问题外,高通货膨胀率也是威胁之一。但从长期看,随着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一些东亚国家高通货膨胀率会有所下降。不过,东亚各发展中经济仍需进一步健全宏观经济政策。

二、21世纪前10年东亚发展中经济趋势估计

经济学研究表明,一个发展中国家起飞后的持续高增长时期大致为25年左右,以后增长将显著趋于缓慢。到2010年,“四小龙”已进入成熟阶段,迈进发达经济行列。新加坡的成熟程度可能更高一些,马来西亚、泰国的高增长时期行将结束,将成为或接近今天韩国那样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中国、印尼由于国家大、有较多相对落后的地区,21世纪初这些地区将处于持续增长时期,从而使两国仍能维持中等以上的增长率。菲律宾、越南因为起飞较晚,下世纪的前10年将处于高增长时期。2010年后,除中国、印尼、菲律宾、越南外,其余东亚国家(地区)的增长率将显著下降,到2020年整个东亚地区的高增长时期大致结束(参见表6)。

表6 东亚各国(地区)1995-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估计(每5年的平均增长率%)

国家(地区) 1995 2000 2000 2005 2005 2010 2015 2015 2020 2025 2020-2025

中国10

8

6 6

5

5

印尼77.5 6 6

5

5

马来西亚

7.5

6

6 3

3

3

泰国88

6 5

4

4

香港44

3 3

2.52.5

台湾6.5 6

6 4

3

3

菲律宾

6

7

8 7

6

6

韩国 7

5.5 5.53

3

2

新加坡 7.5 6

4 3

2

2

日本 2

3

2 2

2

1.8

资料来源:〔香港〕《亚洲商业》1995年1月号,第22页。

综上所析,未来5-15年,对于东亚发展中经济来说,促进与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并存。总的估计,机遇将大于挑战,东亚经济将继续保持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速度。

东亚发展中经济未来5-15年的增长趋势总的来说是令人乐观的,尤其是前5年仍将保持较高的速度而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后10年平均速度虽会明显放慢,但像中国、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国仍有较大的后劲。虽然障碍不少,但东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化浪潮仍将一波一波地继续下去,直至整个地区全都实现工业化为止。东亚的经济奇迹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对东亚经济前景的过分担忧和悲观是不足取的。

东亚发展中经济的前途与中国息息相关,对中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今后5-15年,中国与东盟、越南等国在吸收外资、扩大出口方面会产生竞争和摩擦;另一方面,“四小龙”,东盟等国的经济增长又将给中国增加新的投资和市场容量,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与东亚各发展中经济具有广阔的经济合作空间,与东盟的合作潜力更不容忽视。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内部市场容量毕竟有限,必然要对本地区开放,这对中国有利。而中国今后5年内高达1万亿美元的进口额,也将使东盟有所受益。

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国面临如何处理与美国的贸易摩擦问题。发展与东亚各国的贸易,能促进贸易多元化,是可取的办法之一。总之,如何利用未来东亚经济景气的趋势和各种有利条件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注释:

①数字引自该报告第7、20页,均取高限预测值。

②世界银行《东亚在自由化中的领导作用》,1994年4月,第3页。

③数字引自《日本经济新闻》1955年2月9日,第23版。

④(美)保罗·克鲁格曼:《虚幻的亚洲经济》,载日本《中央公论》1955年1月号。

标签:;  ;  ;  ;  ;  

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中长期增长趋势分析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