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问题与途径_商业论文

我国商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问题与途径_商业论文

我国商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问题与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途径论文,组织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业产业组织是指商业企业之间的相互结构关系,它包括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技术水平等内容。商业产业组织合理化实质上是商业资源的有效配置。研究商业产业组织合理化,对于提高我国商业企业经济效益、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意义

首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从总体上讲,我国流通产业的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经济效益差,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很不适应。转变流通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要求对流通产业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形成企业合理的规模结构、加快产业技术进步以及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体系等。所以,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是转变流通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是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要求。商业是商品流通和最终实现其价值的场所,与生产密不可分。随着生产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化,要求商业企业组织形态的演进和产业组织的变革与之相适应。实现商业产业组织合理化,一方面有助于社会资源在各产业部门的有效配置,有利于形成生产与流通领域合理的规模结构和分工协作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使商业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再次,是提高商业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对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限制政策的日益放开,越来越多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商业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仅在1997年,世界47家最大零售企业的前10名中,已有半数以上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它们的优势在于资本雄厚、管理先进、开办大型零售企业的经验成熟。在强大的国际竞争面前,我国商业企业显得规模小、管理手段落后和缺乏市场竞争经验。所以,迅速实现商业产业的适度集中,尽快形成一批有竞争能力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是迎接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二、我国商业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流通体系和流通结构,扩大了流通规模。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产业组织仍存在不合理的方面,表现在:

1.产业集中化程度低,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1995年全国批发零售业网点共1496万个,其中个体商业网点占87%,商业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更缺乏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商业企业。1995年全国100家最大零售企业销售额共705亿元,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4%,而美国50家最大零售企业1993年的销售额为4910亿美元,占全美零售额的21.3%。上海一百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1996年的销售额是26.7亿元人民币,而美国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公司的销售额则高达940亿美元,为前者的274倍(按1美元等于8.3元人民币折算)。过低的产业集中度和分散化、小型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使我国商业企业在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时显得软弱无力。

2.技术进步缓慢。商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用于营业设施的建设,用于现代化流通技术装备的投资很少。在全国1368万个零售网点中,电子计算机的拥有量不到10万台,而这10万多台计算机也多用于资料储存、统计计算工作,很少形成网络。即使在商业比较发达的上海,实现电脑化管理的零售企业也不到10%,在其他地区则更少。

3.商业组织经营形式单一、落后。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新建的大型、超大型零售商场都是单体店,标准过于豪华,不少地区商店面貌雷同,无经营特色,竞争手段单一化、趋同化,缺乏创新和发展;小型商业企业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批发业功能萎缩,存在着大量的不必要的零售企业同生产企业的直接交易,库存商品的周转呈现零售业慢于批发业的局面。落后而单一的商业经组经营形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4.市场竞争的无序和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由于市场规则不完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成为不少经营者谋利的重要手段,条块分割形成的部门和地方垄断限制了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使其难以发挥对商业主体实现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三、商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还不完善,商业产业组织合理化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而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与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来实现。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完善市场机制。首先,完善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竞争机制,尽量减少对价格的人为干预,防止行业主管部门用行政手段阻碍市场竞争的行为;其次,健全法规,包括规范市场主体的法规,如加强经营资格的认证等,以及规范商业行为的法规,如反对不正当竞争,制止垄断经营、联手操纵价格牟取暴利、贿赂经营、偷逃税收等行为,对购销业务实行担保制度以防止欺诈行为,对货款结算实行信用制以防止形成债务链等;再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封锁与部门垄断,消除以权经商,使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实现优化组合。

2.加快国有商业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商业竞争性较强,要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对国有商业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对国有大型商业企业进行以股份制为主的改造,对中小型企业进行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改革,采取联合、兼并、承包、租赁、出售等形式,鼓励企业之间的资本流动和重组,尽快形成一批有活力、高效益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发挥其在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方面的带动作用。

3.制定流通产业政策。我国的流通产业政策要以实现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为目标,一方面要鼓励竞争,限制垄断;另一方面要推动联合,鼓励规模经济,防止过度竞争。流通产业政策要以促进集中为导向,以经济手段促进企业之间的兼并和联合。鼓励流通领域出现一批大型的企业集团与综合商社,作为现代化流通组织的龙头以及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

4.发展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流通组织形式的变革。连锁经营、物流中心等现代化流通组织形式是适应协调产销关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需要而产生的。特别是连锁经营,它是商业经营集约化最具代表性的组织形式,它把大规模经营的要求同零售活动的分散化特点有机结合到一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我国商业企业应摆脱过去单一、雷同的组织形式,积极采用连锁经营、物流中心等新形式,提高竞争力。

5.加快商业产业的科技进步。要依靠商业企业集团的整体实力,增加流通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推进企业与科研之间的结合。当前商业企业科技进步应以推广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根据中国国情,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改革传统经营模式结合起来,促成以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主要内容的商品流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结算、储运等方面的科学化和高效率。

标签:;  ;  ;  ;  

我国商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问题与途径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