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_城市经济论文

城市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力论文,评价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3—0065—04

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能有效地实现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聚集,并依靠这些生产要素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产生相应的经济能量,创造国民财富。不同的城市所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和创造国民财富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结果上表现为各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这在原因上则可归结为各城市的竞争力的差别。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上开始了本领域的研究[1],[2],[3],[4],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开始重视城市竞争力的研究[5],[6],[7],[8],并引起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的广泛关注,有必要对城市竞争、城市竞争力及其表现作继续深入的研究。

一、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的文献回顾

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是城市竞争力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代表性的成果包括:(1)Kresl的多变量评价研究,Kresl认为,竞争力不是一种可以直接评价的性质, 我们可做的全部是由其所投入的影子来估量其本质和量值。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将显示性框架和解释性框架容纳于自己的研究中。在显示性框架之中,他选取一个小型变量系来反映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由制造业增加值、商品零售额及商业服务收入等指标来反映,在解释性分析框架中,将决定因素分为两类:经济决定要素与战略决定要素。城市竞争力由经济因素、战略因素等两个关键因素来决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位因素、经济结构与城市环境,而战略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效率、城市战略、公私部门合作、制度柔性等。(2)DouglasWebster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将决定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划分为经济结构、区域性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等4个方面。其中,经济结构是各个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焦点所在,区域性禀赋是专属一个特定资源、基本上不可转移的地区性特征,人力资源是指技能水平、适用性和劳动力成本,制度环境是指企业文化、管理框架(包括激励机构)、政策导向和网络行为倾向。他强调制度环境的原因在于,竞争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制度的产物。(3)Linnamaa的城市竞争力模型,Linnamaa 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城市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其关注的重点;认为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主要由6个要素决定,具体包括:基础设施、企业、人力资源、生活环境的质量、制度和政策网络、网络中的成员,值得关注的是Linnamaa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政治管理变化的推动下,网络管理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个要素。世界各城市开始注意提升自己城市的竞争力,并且把城市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建立在合作和网络的基础之上。(4)Lain的城市竞争力模型,Iain Begg 综合了有关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评价方式,将城市竞争资本和潜在竞争结果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城市竞争力。他通过提出一个复杂的“迷宫”来说明城市绩效的“投入”(自上而下的部门趋势和宏观影响、公司特质、贸易环境、创新和学习能力)和“产出”(就业率和生产所决定的具体生活水平)的关系,将城市竞争力的显性要素和决定要素的分析结合了起来。(5)IUD的城市竞争力模型,IUD(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在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家竞争力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和实证分析,认为城市竞争力必须“以市场为目标,以战略为核心,以整合为导向”,其目的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从而提升城市对市场的预见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该模型由城市实力、能力、活力、潜力、魅力五个子系统构成,共设置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140个,包括统计指标和调查指标两大类。这个系统特别强调影响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十个关键因素,即全球化程度、后工业化的城市产业结构、流量经济市场开放度、企业家、创新环境、人力资源、城市治理结构、城市品牌以及城市群和城市联盟。(6)倪鹏飞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倪鹏飞在其2001年对中国24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于2003年出版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推销:让中国城市沸腾》一书,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他在假定城市竞争力与城市价值收益完全正相关,城市产业综合竞争力即是城市竞争力,城市或城市产业竞争属于不完全竞争或追求着不完全竞争的前提下,提出城市竞争力具体表现为创造有价值产品的产业增加值。又将制约产业增加值的约束条件分为两类:硬分力和软分力。其中硬分力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力、设施力和环境力等;软分力主要包括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等。在这一框架里,他将硬要素比作弓,软要素比做弦,城市产业比作箭。描述城市竞争力的多维指标在这一模型中各就各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将城市竞争力以一种简明而系统的方式表达出来。弓弦模型还将城市竞争力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显示性指标,从城市竞争力的产出表现上表达城市竞争力。该组指标包括产品市场占有率、GDP年均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居民人均年均收入4个指标。另一类是包括13个方面的解释性指标,从投入构成上表达城市竞争力。两类指标又分别按硬分力和软分力依次细化。

表1 城市竞争力评价理论总结

研究者主要观点

设计评价指标的角度

竞争力不是一种可以直接评由显示性指标(制造业增加值、商品零售额

Kresl 价的性质,通过显示性指标

及商业服务收入)与解释性指标(生产要

与解释性指标来反映城市的

素、基础设施、区位因素、经济结构与城市

竞争力。

环境)与战略决定要素(政府效率、城市战

略、公私部门合作、制度柔性)组成。

Douglas

经济结构是城市竞争力评价

由经济结构、区域性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

Webster

体系的焦点所在 环境四个方面的指标组成。

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经 6个要素决定,具体包括:基础设施、企业、

Linnamaa 或,城市的核心竞争优势是

人力资源、生活环境的质量、制度和政策网

其关注的重点;网络管理是

络、网络中的成员

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将城市竞争资本和潜在竞争

城市绩效的“投入”:自上而下的部门趋势

结果两者结合起来分析城市

和宏观影响、公司特质、贸易环境、创新和

Iain Begg 竞争力;将城市竞争力的显

学习能力;“产出”:就业率和生产所决定

性要素和决定要素的分析结

的具体生活水平的关系。

合了起来。

城市竞争力的目标是建立高

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

城市实力、能力、潜力、魅力五个子系

IUD

置机制,从而提升城市对市

统;

场的预见能力、战略决策能

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城市竞争力与城市价值收益

倪鹏飞完全正相关;城市竞争力具

由显示性指标(城市竞争力的产出)与解释

体表现为创造有价值产品的

性指标(投入)两类指标组成。

产业增加值。

在对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文献回顾,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其目标不仅是对城市的竞争优势进行排序,更为重要的是发现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并提升其竞争优势;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将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相关的理论应用到城市竞争力这一新的领域,评价的指标主要的出发点包括城市竞争力的表现(即所谓的显示性指

标)与决定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因素(即所谓解释性指标)。国外学者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在一些方面初步达成一致:国家和城市的竞争是关于其财富(或价值)及其增长的竞争,包含着多个侧面;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指标选取应避免随意性;城市竞争力的多数关键指标应是软指标即问卷指标;城市竞争力研究是城市竞争力表象和构成要素的统一。但国内目前在城市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科学的评价系统,在指标体系设置方面也存在多种意见。但总体上来说,国内外学者在城市竞争力研究方面,围绕城市的竞争机制、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竞争力评价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在一些主要方面正在趋向达成共识。

二、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对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目的在于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定量地表现城市竞争力及所包括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不同城市竞争力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设计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以下基本原则:科学性,即指标尽量能够科学地、全面地反映城市竞争力的内涵;目的性,指标必须与建立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目的相一致;可操作性,指标的数据必须能够搜集到并便于计算;可比性,指标能在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城市之间进行比较评价。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考虑指标的适应性,即在设计指标是需要考虑竞争环境与竞争趋势对城市竞争力指标选择的影响;如国际化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在设计城市竞争力评价时应反映出这些新因素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表2 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目标层A准则层指标B子准则层指标C

备注

C1人均GDP

经济实力反映一个城市的总体经济发

B1经济实力 C2人均财政收入 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经

C3城镇居民人均可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潜力和收入水

支配收入平等

C4人均拥有电话机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对社会经济活动

B2基础设施 数;承载能力的体现,主要反映城市基础

C5公路路网密度;设施的发展水平及功能、利用方面的

C6人均绿地面积 因素,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保

C7教育经费支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

B3科技人才 C8每百人中高校学才是技术进步的实现力量,教育是培

及科技水平 生数; 养人才的基础,主要体现城市竞争力

C7R&D经费支出

的支撑力和潜力

城 B4城市影响 C10总人口

城市影响力反映了城市在区域经济中

市 力 C11城市面积 的重要程度,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形

综因素

合管理力是竞争力的重要协同力量。在

竞 B5城市政府 C12就业率

管理力要素中,政府战略、城市管理水

争 管理水平

C13工业企业利润总

平和企业管理水平对城市竞争力的提

力额 升级为重要,直接表现为城市的就业

水平和企业的获得能力。

资本是融通、聚集资源要素的关键,也

C14金融机构年末存

是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直接推动力,更

B6资金实力款金额 是城市获取竞争力的支撑点。城市的

C15保费收入 资本融通和控制能力将决定城市对区

域经济、科技的决策和控制能力。

C16海关出口总额 国际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城市竞争力

C17实际直接利用外

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指标

B7国际化 资额我们选择城市国内外贸易依存度、吸

C18接待国际旅游者

引外资以及国际旅游业等来反映。

收入

同时由于城市竞争力衡量的指标中有一些无法得到的准确数据,只能是估算或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一套完整且全面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无论选用哪一些评价指标,都必须因地制宜。本文在对指标选取时坚持科学性,目的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与适应性原则时,通过结合IDU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倪鹏飞弓弦箭模型并加以简化把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划分为七大部分: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科技人才及科技水平、城市影响力、城市政府管理水平、资金实力、国际化。在这7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下,共设有18项评价指标。具体指标体系见表2。三、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方法选择与应用

城市的竞争力评价是一典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而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关键,又是对各属性指标的加工“合成”技术及确定各属性指标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相对权重,本文采用的是加权求和方法。关于在综合评价中各属性指标影响权重系数的确定,主要有两类方法,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即主要由专家根据经验的主观判断给出,如古林法、Delphi法、AHP法等;一类是客观赋权法,即主要根据一定方法对各属性指标数据特征的定量分析给出,如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均方差方法等。一般地说,主观赋权法主要依赖专家经验,考虑比较全面,特别是能够保证考虑到一些非量化因素的影响,而且也比较好解释,但有时难免偏于武断,客观性较差;客观赋权法主要是根据一定方法对各属性指标数据特征的定量分析,没有主观影响,相对比较客观,但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却往往有某些局限性,有时对所得结论也不易给出合理的解释。如较多使用的主成分分析法,其使用的前提是各属性指标间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各属性指标共有的所谓主成分。虽然大部分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属性指标间一般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也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属性指标之间却并不存在必然的相关关系。如库兹涅茨环境与发展曲线理论所指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治理指标之间就没有必然的相关关系,甚至目前人们普遍重视的如环境污染与绿化率等一些环境建设指标之间也同样未必一定有相关性。而且以这种方法决定权重系数,也受选用属性指标数量的影响,如某一方面选用的属性指标数量越多,则以这种方法计算的权重系数就越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将难免受到一定局限甚至形成某些偏差。通过对各种评价赋权方法的比较,总结以前研究的经验,本文对所选择的十大城市竞争力的评价赋权,拟采用主观赋权法中的AHP方法。具体的AHP的方法见文献[9]。

基于上述思路对选择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大连、重庆、杭州、南京、青岛等10个大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

(1)指标数据获取与无量纲化处理

本文指标数据来源均由各评价城市统计局2004年统计年鉴以及2003年统计公报直接查阅或间接计算得出,采用的是2003年的数据。具体数据见表3指标数据表所示。为了便于城市间更方便、更科学的进行比较,本文所选择的评价体系中的18项指标均采用了定量指标,指标数据均有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中直接查阅或间接计算得出,由于在评价过程中得到的评价量纲不同,既有总量指标,也有比率指标,为了使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必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为此,本文采用了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其基本思想如下:设E={E1,E2...En}为此次需要评价的各城市I={I1,I2...In}为总量指标和比率指标的集合,M[,ij]是城市E[,i]的第I[,i]项指标的评价值,E[1]∈E,I[,j]∈I,无量纲的效用值为ξ[,ij],ξ[,ij]是M[,ij]的函数,其公式为

i=1...n,j=1...m

其中为第ξ[,ij]个指标得分,M[,ij]为第i个指标的实际值,M[,ij]为第i个指标的满意值(可取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这里取第i项指标的最大值),M[,ij] 为第i个指标的不允许值(或可取最差值,这里取第i项指标的最小值)。当M[,bj]=M[,sj]时,只能得60分。即指标最低得分为60分。当M[,ij]=M[,sj]时,可得满分 100分。

该公式同时须满足:。这样,城市竞争力水平的各监测指标得分均保持在60~100分之间。基于这一思路对原始数据表中相关的指标进行处理得到下表的指标得分:

表3 各城市的原始数据[1]

北京

上海

深圳广州西安大连

重庆

杭州

南京青岛

C1

24077.39 36206.4353887

38568.37

15493.2529706.36

9038.2 38246.927128.0824704.7

C2

4572.23 5255.93 5217.7 4144.4 1300.7 1973.36664.2 5129.445855.12 1667.04

C3

13882.6 14867

25935.84

15002.5977499101.358093.6712898 10196

10075.32

C4

46.7242.963.48 63.87

66.276.8

36 48.6

32.85

34.56

C5

86

34.483.3

61.934.211.1

38.16 40.33 120.3

118

C6

9.6 9.1614 9.444.1538.51 0.16

14.25 10 9.34

C7

98.9 196.11 91.28 37.71

10.21

31.95 42.95 36.43 30.69

31.02

C8

3.14 2.820.58

5.2 5.6 3.81

0.82

3.91

5.762.33

C9

256.3128.92 82.36 55 65 19.4

17.4

36 70 42.94

C10 1456.4

1711577.41 725.19 716.6

560.16 3115.4 642.78 572.2

720.68

C11 1680058002050

7263998313237 82300 16596 642112942

C12 98.5795.197.39 97.395.595.5

95.9

95.61 95.82

96.25

C13 219.5805.65 336.96 318.47 29.361.9

70.4

194.16 112.5

77.93

C14 18231.9 17318.386079.488676.72 2665.9 2520.6 3512.824652.733821.37 2040.58

C15 278.1289.93 78.75 35.12

36.256.7

57.93 66.6

69.47

46.32

C16 168.5211.91 629.62 168.89 14.03

82.9

15.85 109.55 76.65

123.92

C17 21.5 58.550.42 30.64

2.6 22.11 5.67

10.1

23.69

40.14

C18 19

20.53

13.01 16.22

1.462.51

1.13

4.22

3.171.81

表4 经过无量纲化后各城市的指标得分

北京上海深圳

广州

西安

大连 重庆

杭州

南京

青岛

C1 73.4132184.2309410086.33752

65.75714

78.43362 60 86.05081

76.13408

73.9727

C2 90.1143595.3817895.08819

86.817664.90472

70.08808 60 94.40808

10067.72765

C3 73.4916575.6566110075.95481

60 62.97638 60.76022

71.32625

65.38382

65.11841

C4 72.561 69.0764 87.84949

88.20525

90.33967

100 62.78221

74.27594

60 61.46864

C5 87.4539 68.5348 86.44689

78.60806

68.46154

60

69.91209

70.70696

10099.15751

C6 69.8461569.3872274.43546

69.67927

64.16167

100 60 74.69622

70.26336

69.57497

C7 79.08338100 77.44378

65.91716

60 64.6778 67.04465

65.64174

64.40667

64.47768

C8 79.7683477.2973 60 95.67568

98.76448

84.94208 61.85328

85.71429

10073.51351

C9 100 78.6722570.87652

66.29552

67.96986

60.33487 60 63.11427

68.80703

64.27627

C1074.0577678.0390160 62.62362

62.489360.043

10061.33495

60.23128

62.5531

C1167.7997 61.8691660 62.59838

63.95414

65.57607 10067.25034

62.17869

65.42903

C12100 60 86.39769

85.36023

64.61095

64.61095 69.221965.87896

68.29971

73.25648

C1369.7997 100 75.85161

74.89895

60 61.67965 62.117668.49411

64.28673

62.50557

C14100 97.5345569.92278

76.30369

61.53629

61.17931 63.617 66.41754

64.37505

60

C1598.14293100 66.84902

60 60.16954

63.38762 63.58071

64.94172

65.39225

61.75817

C1670.0372 72.8579110070.06254

60 64.47506 60.11826

66.20673

64.06894

67.14047

C1773.52415100 94.21825

80.064460 73.96064 62.19678

65.36673

75.09123

86.86225

C1896.84536100 84.49485

91.113460.68041

62.84536 60 66.37113

64.20619

61.40206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的选取会最终改变城市竞争力的排名,因此,权重的选择很关键。分别以1—9代表专家们对层次模型中七大因素、18项指标重要程度的评价,由此分别得到目标层城市竞争力与准则层B以及准则层B与子准则层C之间的判断矩阵(具体的计算过程略),由判断矩阵经过计算,得到各准则层中的七个因素对目标层的影响权重,以及子准则层中各指标对目标层的最终合成权重。由此对这七个因素、18项指标进行排序,并找出最能衡量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指标)。本文在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确定权重时,由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是综合了IDU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倪鹏飞弓弦箭模型,其指标体系已较成熟地应用于城市竞争力评价中,所以在确定本文指标权值时,参考了已有研究中的比较结果,即已有研究中由专家打分确定的权值,本文虽对指标进行了综合,但是原有指标的子集并不影响两两比较的结果;经过重要度计算和一致性检验的过程和结果,最终得到各影响因素对评价目标的影响权重,分别如表5、表6、表7所示。

表5 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权重

准则层B1 B2 B3 B4 B5 B6 B7

准则层对目标层权重0.346 0.058 0.219 0.033 0.073 0.178 0.093

表7 各子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最终合成权重

人均GDP

0.171

人均财政收入 0.10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043

人均拥有电放机数 0.013

公路路网密度 0.037

人均绿地面积 0.005

城教育经费支出 0.120

市每百人中高校学生数0.058

竞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 0.042

争总人口0.022

力城市面积 0.011

就业率0.018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0.055

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 0.142

保费收入 0.036

海关出口总额 0.025

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0.060

接待国际旅游者收入0.008

(3)目标城市竞争力总排名及得分

基于无量纲化的指标值和指标权重计算得到目标城市竞争力的总排名及得分如表8。

表8 目标城市竞争力总排名及得分表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大连重庆杭州青岛

B1

78.62

86.01

98.48

84.45

64.36

72.81

60.15

85.86

70.30

B2

78.29

65.30

81.41

76.04

69.51

69.24

64.00

68.30

83.36

B3

83.24

89.98

71.61

73.82

71.71

69.18

64.34

70.44

66.82

B4

71.82

72.65

60 62.62

62.98

61.89

100 63.30

63.51

B5

77.35

90 78.49

77.51

61.15

62.41

63.89

67.84

65.19

B6

99.63

98.03

69.31

73.04

61.26

61.62

63.61

66.12

60.75

B7

74.56

92.64

94.96

78.29

60.06

70.45

61.45

65.68

79.35

综合竞争力

82.66

88.29

83.35

77.80

65.04

68.48

63.62

73.98

68.77

总位次

3

1

2

4

10 8

9

6

7

从表8可见,2003年最具竞争力的三个城市是上海、深圳和北京;而西安和重庆则排在末位。我国的城市各方面发展还不够均衡,而综合竞争力水平高的城市其发展就相对均衡,如北京、上海大部分指标都排在前列,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后崛起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也具有能与上海相若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但其发展不够平衡,在一些如城市管理水平等的指标上还有一定差距,这也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其他城市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它们远不如上海、北京那样,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和领域都相对发达,并且相互之间协调性好,能够形成较强的城市竞争力。

四、小结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获取其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是各城市的管理者与决策者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对相关的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修正了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选择具有代表的城市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其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收稿日期:2006—03—04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E031S),陕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4KR22)

注释:

① 表中数据来源:2004年各城市统计年鉴与2003年统计公报;C1与C2单位:元,C3单位:元/人,C4单位:部/百人,C5单位:公里/百平方公里,C6单位:平方米,C7单位:亿元,C9单位:亿元,C10单位:万人,C11单位:平方千米,C12单位:%,C13、C14与C15单位:亿元,C16、C17及C18单位:亿美元

标签:;  ;  ;  ;  ;  ;  

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