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54)
【摘 要】建筑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成本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项目运行成本。本文以施工材料管理为研究重点,对工程成本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施工材料管理问题的探究,促进施工企业的经济化运行。
【关键词】施工材料管理;工程成本;影响因素;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的规模不断增大,各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日益激烈。因此,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企业的成本控制就成了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成本分析中,建筑材料所占的比例较高,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完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有利于降低企业工程施工成本,为企业的经济化运行提供促进作用。
1.建筑企业中施工材料管理的现状分析
1.1施工材料管理现状认识不足
对于大多施工人员而言,对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大多施工管理高层把较多的关注点放在项目的投资及声誉方面,而轻视对施工材料的细化管理,甚至也有很多人认为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就是材料的系统性管理工作。恰恰不是,所谓的采购、运输、保管只是对建筑材料直观的、表面的管理,而我们所要提到材料管理是指建筑施工材料的有关工程成本的深化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引进材料进场时进行客观的、正确的分析、核算。甚至,大宗材料是否需要企业集中各部门力量进行统一分析核算。因此,在现阶段建筑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项目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建筑工程审计之后,施工材料超用或是价格核算有缺陷等问题。这些都是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企业对材料管理认识的不足之处。[1]
1.2材料采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建筑企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材料采购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第一,建筑企业中的材料采购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材料采购计划,缺少系统性的施工材料采购监管机制,导致库存材料出现了长期积压以及过期材料的现象。第二,缺少科学化的质量监督,采购人员采购回来的材料除“三方”验收及复检外,没有更为细化的质量级差认定管理制度。在材料采购及供应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价低质量”的材料出现在施工现场,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工程建筑的质量及成本。
1.3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因为建筑施工项目的行业特殊情况,材料种类繁多,现场材料管理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大多用于项目主体的主要建筑材料均需室外保管。尤其是钢材类的大宗材料,室外保管不妥易生锈,若锈蚀过度不能使用,导致钢材使用成本增加。第二,材料人员通过手工记账过程比较繁琐,且过后翻页查询不是很方便。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要结合多个账本、翻多本账页、进行多次运算才能得出结论。这样得来的数据都不一定保证是非常准确的,还要经过好几遍的检查和验证才能确定。这样对材料使用数量要真正做到过程中控制很不方便。第三,传统财务对材料入账的要求是材料入账计工程成本必须依据正式发票。但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发票往往与材料进场甚至消耗很不同步。这样就导致了财务核算出的成本与工程实际消耗成本产生了较大的出入,财务成本反应情况严重拖时,准确度欠缺,失去财务成本的真正意义。第四,职责不明确。材料、生产、预算、财务部门统计周期、节点不一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互不关心,各自为战,导致材料管理细度不够,分管界限和责任不明确,尤其是出现问题后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第五,由于各种资料查阅手续比较繁琐,进而使得材料实际消耗情况及统计分析报表很难做到及时准确,无法为工程项目的资源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2.材料管理在工程成本管理及控制中的对策分析
2.1强化工程材料运输及追溯成本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工程材料成本控制,合理制定材料管理流程。 首先,应该进行科学化的材料使用环节的成本控制,对施工材料的使用状况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及分析,掌握施工材料的分布位置、数量以及质量等问题,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施工材料,进行材料信息的及时发布,做到材料信息共享,从而为企业的经济运行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在工程材料运输中选择合理的、有益的运输方式和运输条件,有效减少材料运输中的成本。再次,通过对施工现场工程材料的库存现状分析掌握,尽量做到工程材料的直进直出,减少工程材料的二次运输及搬运,降低材料的成本消耗。最后,施工中应及时整理现场材料,做到工完场清,分类堆放,对废旧材料进行再加工等回收利用,保证工程材料的使用率。[3]
2.2进行施工材料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材料管理的优化配置,建筑企业应该对工程使用材料进行科学化的用量管理,项目部要对工程材料的管理进行管理策划,通过对各个施工环节材料用量以及工程预算的合理分析,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构建符合实际的的材料管理体系。首先,应该建立材料使用责任制度,将工程材料责任成本落实到个人,避免施工现场无节制的,事不关己的随意领用、裁截、浪费工程材料现象出现,对个人材料的使用状况进行详细预算,并通过与实际用量的对比,进行施工材料用量的统计分析。其次,应该对建筑工程中的剩余材料进行回收,有效减少工程材料的消耗,实现建筑材料的二次利用,在此基础上,建筑企业可以建立剩余材料回收机制,尤其是高价值材料的合理回收,可有效减少工程项目中资金成本的消耗。再次,在确保工程质量科学合理控制材料用量的同时,要严格遵守政府监管制度,遵纪守法,使用环保高效建筑材料,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意识,从而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4]
2.3构建信息化的材料成本控制机制
现阶段建筑企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的材料用量、材料种类以及材料价格等都呈现出不同形式的复杂化,这给材料日常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材料管理手段,引进信息化软件管理。第一,软件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工程成本控制,且将其岗位上的工作内容和权限明确规定,避免相互推诿现象的出现。第二,运用软件材料字典,能够将材料细化分类,如地材分为砖、瓦、灰、砂、水泥、石沫六类进行管理。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一步细化分类,这些分类,在软件中都是一目了然,不会有手工记账过程中的漏记现象出现。第三,软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应用,融入到具体业务当中,如工长领料直接通过软件系统打印领料单,这部分业务的替代弥补了手工单据的字迹不清、数字连串、查找困难等常见问题,也相应减少了手工记账的时间和工作量。通过原始业务单据的输入,该系统会自动汇总生成所需要的各种报表,省时省事。也保证了统计汇总打印的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第四,软件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主要体现在快捷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例如编制采购计划前对库存情况的查询、对在场周转材料的查询、过程的跟踪、每月耗料的快速统计以及对各个供应商结算单据的快速准确汇总等等)。这样可以避免无故占压管理资金。随时对材料进场数量、结算数量和已支付金额心中有数,实现对每个供应商的精确对账,并能督促材料人员及时向供应商索取发票,进一步提高财务成本账目和施工现场实际成本账目之间的一致性。第五,可根据预算软件的细分程度设计适合自身项目的成本科目,制订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成本科目挂接规则。提高项目核算的准确度,真正做到收入与支出的同项、同期对比。第六,软件的材料管理和成本的预警机制。它通过日常的数据录入工作,可以在阶段性的时点看到材料使用的限量标准,结合实际已使用量看出材料管理的欠缺面。如在成本分析中,可通过图表看到月材料使用的大致分类,结合实际施工的所需材料种类和耗用标准,可清晰看到本月材料的使用部位,从而为材料使用分析提供了基础。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建筑企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材料的管理以及工作的确立是十分重要的项目内容,通过完善材料管理制度、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高效的材料管理也是降低施工成本的基本途径,因此,现阶段建筑企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进行材料的科学化管理,构建科学的材料管理制度,促进建筑企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红卫.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D].天津大学,2014.
[2]刘建辉.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全过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
[3]宋洋. 路桥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优化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
[4]苗蕊.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成本控制与管理探析[J]. 江西建材,2015,No.16108:235+ 207.
[5]曾振锋.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No.14735:270.
论文作者:雒小莹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6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材料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6月总第2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