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方论文,高职教育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699(2009)04-0009-04
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其他教育类型无可替代的。高职院校要提升对社会的贡献率,必须从根本上改革“就教育办教育”的模式,以社会为中心引导教育行为,通过学校、企业、政府三方的有效融合,明确办学定位,突出高职特色,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形成对于社会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 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发展关系
(一)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和输送的是实用型、技术型和职业型专门人才。它的学生学制短,一般2~3年,因技术实用,毕业后可直接进人企业和劳务市场而深受欢迎。事实也证明,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甚至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中,出现了较高层次的熟练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的情况。如首都北京,按生产发展需要,企业中的高级、中级技术工人应分别占技术工人总数的5%和45%,但据统计,目前北京工业企业中这两个层次的技术工人只占3.55%和22.4%,分别比实际需要缺少1.45和17.6个百分点。技术工人队伍出现的断层危机,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当地企业的发展后劲和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劳动技能型人才,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为直接、并且是最为强大的人力资源。
(二)地方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一方面,地方经济的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基础条件,如资金、物力和技术等;另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必然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新的需求,包括对劳动力数量、结构和素质的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和职业分化程度高,对劳动力的要求就越高,为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相对较多,从而拉动教育的发展。现实表明,地方经济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是决定性的,只有当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时,才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条件,高等职业教育才会发展壮大。
二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互动的障碍
(一)观念不适应:影响互动发展的思想因素
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主要表现为:对举办高职院校的定位片面,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认识不足。部分地方政府举办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本地学生入学率,认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弱,科研开发与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直接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力不足。
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主要体现在:一是认为高职院校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本地人才的基本素质与职业素养,增强就业与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无关;二是部分教师认为,高职院校实验设施设备落后,投入不够,资料缺乏,开展与区域全面合作的条件不够,能力不足;三是存在地方高等学府及高级知识分子的“清高自大”意识;四是地方经济主体的不信任。
(二)组织缺乏创新:影响互动发展的主体因素
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企业是高职教育与地方区域互动的传统组织。然而由于这三类组织的目标不同,利益诉求有别,导致高职院校与地方区域的互动缺乏整合三方力量资源的新主体,未能形成互动的组织网络。主要表现在:
1.协调机制建设缺乏权威性机构,协调能力有限
目前建立的组织机构基本上是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且附属于高职院校的非常设辅助机构,缺少权威性,协调能力不强,企业和科研单位目前参与的主动性没有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致使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不能有效协调合作各方利益和矛盾,保持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稳定开展。
2.协调机制建设缺乏系统性,制度创新不足
由于缺乏法律法规层次的约束,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协调机制建设未受到合作各方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制度创新不足,多数合作还处于松散状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
3.协调机制建设缺乏长远性,疲于眼前应付
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虽然发展迅速,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协调机制建设过程中有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制度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决策者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解决短期的、技术性的问题而无暇顾及其他,缺乏基本理论的探索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三)制度制约:影响互动发展的体制因素
1.职称评聘制度的同质性
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审标准基本是参照普通高校,重论文与科研,轻教学和实践技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职业技能水平、技术推广能力与成果应用能力不重视,影响了教师开展技术服务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2.教育投入缺乏制度保证
部分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实力有限,把投入教育的重点放在基础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上,对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投入要么沿用老基数、老办法;要么出台政策,投入主体指向社会,无视了高职教育的高成本。高职院校资金缺口大,投入科技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资金相对较少。
3.人才流动与使用制度的刚性
现有的人才使用制度的高学历化,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而现行户籍制度、住房、医疗保险等刚性制度,影响了政府、高职院校与企业间人才的相互流动。
4.终身化学习制度不健全
高职院校理应成为终身教育遍布最广的网络,是社区终身教育的主体。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上的障碍,高考选择体制,中职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未形成一体化网络,使高职院校成为终结性教育,影响了求学者的积极性,高职院校也未能成为职业教育的真正“龙头”,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四)机制不活:影响互动发展的动力因素
产学研三方组织目标不一致,利益诉求有别,中心工作不同。地方政府由于政绩评估等原因缺乏将产学研整合的动力,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是技术导向,企业是市场导向,产学研三方缺乏有效的互动共赢运行机制,影响了三方互动的积极性。
1.企业生产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的冲突
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其生产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整体上属于经济目标导向,教育目标在企业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高职院校的本质决定了其工作目标是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实现劳动者的素质提高,整体上属于教育目标导向,经济目标在学校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这样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的现实关系仍然处于互为边缘化的状态。
2.企业生产过程与学校教学过程的冲突
从教学过程来看,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需要有合理的时序安排,在不恰当的时段实习将会影响教学效果。譬如:农业院校讲授栽培理论可能在冬季,而进行实践教学将会在夏季;工科院校讲解设备维修时企业可能正在紧张地生产,而企业进行设备检修时学校可能正在考试,这些因素都会降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
三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路径
(一)高职院校方面
1.明确办学理念,立足服务地方
高职院校在定位中须要明确:第一,服务定位要坚持立足地方,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和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学校在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做到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相一致。第二,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要符合地方产业发展水平要求,办学层次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办学规模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数量的要求。第三,办学特色定位要坚持以地方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产学研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拓宽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渠道,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理顺运行机制,保障沟通顺畅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学校服务地方提供组织保证。一是提高教师的认识,帮助教师转变观念,纠正教师闭门搞科研的做法;二是学校科研课题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地方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克服科研课题片面强调学术性、理论性,轻应用的倾向;三是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牵线搭桥,鼓励并帮助教师接受地方有关部门或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承包企业的科研项目,搞好协作攻关;四是了解、调查地方经济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课题,做好地方企业所需技术的预测,为教师确定科研方向提供指导。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学校服务地方提供动力保证。相对于本科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而言,高职院校更有优势直接为社会服务,能对社会的“即时需要”作出直接的有效反应。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企业的特殊需要实施“订单”培养,发挥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零适应期”优势,使学生可以“零距离”上岗就业,直接为用人单位服务;其次,在应用性开发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双师型”教师的优势直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再次,在专业设置方面,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地方需要直接设置相关专业,而不用像本科院校那样考虑学科未来的发展层次。事实上,要把高职的社会服务优势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为地方服务。
(3)建立学校与地方的沟通机制,有效服务于“客户需求”。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主动为他们服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有效地服务于“客户需求”,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3.拓展服务内容,挖掘服务潜能
(1)强化专业特色。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侧重于以市场为主导、以开发应用为主线,突出适用性、社会性和时代性。坚持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理念,积极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教学实践和改革上、技能培养和素质提升上下工夫。不断根据社会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广泛听取毕业生、专家、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和论证。
(2)注重职业发展力。以“专业能力贴近生产岗位实际”求得就业时的市场竞争力,以“从业素质符合现代企业需要”打造学生的职业发展力。在深入分析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的前提下,系统设计、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素质;满足学生个人志趣以及就业需要,增加相应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自主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可以试行教师与学生一体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和大力推广实验实训、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校外工厂教学化、校内基地生产化”的“教学工厂”模式。
(3)拓展培训内容。学校应加强非学历、非全日制的成人职业培训,力争成为当地的继续教育基地。当今世界已逐步进入一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量不断增加的社会,这就要求每个人一生中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知识。因此,学校应加强与社会、与地方的紧密联系,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4)推行集团化发展。要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之间、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加强合作,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联合组建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职教集团;鼓励职教集团采取大学联合等非赢利合作的组织形式,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鼓励职教集团采取连锁和加盟等企业组织形式,统筹办学资源。
(5)严格就业准入。一是要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中级技能鉴定可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合格者便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三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
(二)企业方面
1.企业要树立依托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高校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国外很多企业就是依托高校发展起来的,或者是与企业实现密切合作来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企业应主动与本地高职院校合作,若有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产品开发项目应优先寻求本地高职院校,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提供机会。
2.鼓励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企业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应当经常到高职院校去授课、讲座或参与指导学生实训,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成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与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跨专业、跨学校甚至跨行业的社会实践提供平台;企业也可以委托学校为企业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或者合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企业、行业协会或产业主管部门可以与高职院校合作举办“订单班”或者举办一些院系或专业,合作培养所需的人才并参与对学校的管理工作。
3.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校企合作联盟
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形式可以多样化,企业可以与学校联办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项目研发、科技攻关、咨询服务等;企业还可通过投资、参股等方式参与实验室建设。企业要得到高职院校的技术支持,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企业在获益的同时也要在经费上给予投入支持教育发展,这样,企业与高职院校才能共同获益,实现“双赢”。
(三)政府方面
1.建立导向机制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明确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制定职业教育特别税收政策,降低校企合作双方的各种税费标准,使校企合作的企业能得到实惠,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准入机制,通畅学生就业渠道,通过建立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授予机制,为高职学生就业创造更为快捷的通道和良好的环境。政府要建立投资收益与资源共享机制,制定相关合作制度,引导规范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行为,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人才、技术进行产业开发和产品生产;鼓励学校积极与企业联合办学,共建实习基地,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从而引导和激励高职院校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2.完善投入机制
第一,加大资金投入。在地方高职院校的整合组建过程中,存在几个方面的困难:一是地方高职的整体投资水平不高;二是地方高职实训基地的投入不够;三是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资助尚有缺口。基本建设是学校生存之根基,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特色之源,“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学之本,这三个方面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这三方面的改观都需要政府增加投入。
第二,加大政策投入。高职院校的发展受到几大政策的制约:其一,校园建设面积的扩大受用地政策的制约。占地面积偏小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实训基地及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应支持学校争取办学用地政策,扩大学校占地面积;其二,招生规模扩大受计划的制约。目前很多地方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仍停留在几千学生的水平,难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发展既要质量又要规模,这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应积极出面协调,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招生规模,增加高职招生计划。这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十一五”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相一致。
3.优化评价机制
政府要从内部的教育工作目标考核角度,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营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提高教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作为主要内容列入考核目标;政府要从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评估角度,突出高职院校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和吸纳社会资金能力的考评权重。
“科教兴国”,意义重大。如何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应该是这一战略的中心。要实现地方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高职院校在发展地方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培养目标,提高本地化就业率。高职院校应切实地将为地方服务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制定相应的考核奖励制度,激励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为地方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地方经济拥有强劲的竞争力,从而快速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