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论文_廖荣华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论文_廖荣华

廖荣华

铁汉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518040

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发展速度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这种发展趋势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重要元素是动态管理和控制管理工作。只有做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行业朝向长久、稳定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分析这个角度作为出发点,对其展开深入探讨与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优化控制

一、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

法定价在现实的定价中已逐渐由法定性变为指导性,定额是法定价的根本。定额虽然逐渐失去它的法定地位,但定额在现行的计价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它仍然是计价的依据和基础,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造价的动态管理仍然离不开定额,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条件下的建筑经济还需要定额作指导。但定额必须改革,应实行“量”、“价”分离,将目前的定额消耗量与定额基价分开。定额只作为严格控制工程消耗量的标准,对定额基价实行动态管理,变计划价格为指导价格,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与国际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国际惯例接轨。定额要进一步综合简化,合并同类项,取消一些过时的项目,同时增加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而产生的新定额子目,以适应建筑市场的动态变化。

“控制量”就是在规范、设计和质量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控制住定额的消耗量。消耗量是确定工程造价最重要的因索和基础.只有把它控制住,才有可能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控制量”也包括统一的工程量 计算 规则。

“指导价”就是价格放开后,政府不再直接定价,转向定期公布价格信息,预测价格变化系数。颁布各类价格指数等办法来指导市场行为,以此引导企业自主定价。企业是工程项目的业主或是生产者,理应有权确定自己的效益目标和经营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权根据市场信息和经营管理状况自主定价。价是动态的,价应该随行就市,价格要能及时反映市场信息。

“竞争费”就是费率定额标准可以由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和市场的竞争策略需要而自主确定,政府主管部门可制定按工程类别取费的标准,供合同双方参考使用,引导企业进行公正、公平、良性的市场竞争。

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横向控制

横向控制主要方式包括以下几项:

2.1 组织措施 ①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管理职能分工;②在项目管理班子中落实投资控制的人员、任务和职能分工;③编制本阶段投资控制计划和工作流程图。

2.2 经济措施 ①采用市场竟标综合单价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控制目标;②动态地比较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投资跟踪控制。

2.3 技术措施 ①主要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 经济 分析,严格审查监督各专业,各阶段的设计;②与设计人员通力合作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

2.4 合同措施 ①提供合同结构;承发包模式等专业建议;②参与合同谈判;③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并提供依据。

三、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纵向控制

纵向的动态控制方式涵括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以下就按这几个阶段分别进行阐述,

3.1 事前控制

招投标工作是一项很专业化的工作,这阶段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投资控制的效果。它的工作内容有设计招标、施工招标和设备、材料招标等工作。设计招投标可以使招标单位从中择优选择最优的勘察或设计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设备及材料的招投标则更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工程招投标,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工程招投标中必须做到: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二是不断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防止压标;三是严格禁止招标人利用施工 企业 亮标心切的特点,人为地要求施工企业压价让利和提出垫资施工等条件;四是标底的确定原则上应使招投标双方都有利可图,达到双赢的目的。在评标过程中,应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资质情况、施工能力、设备状况、业绩等进行综合评定,以便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

3.2 事中控制

施工阶段是直观投入最多的阶段,也是直接影响建设费用和竣工结算的阶段。为此,施工前就必须按项目、按时间进度对建设投资进行合理分配,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审查,作好技术经济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工程进度计量支付工程款,搞好项目投资的动态结算,并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按规定程序确定工程变更价款。以此为基础,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以合同为依据,处理好业主和施工企业的关系,做好投资支出分析,帮助承建企业加强建安成本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3.2.1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建筑市场上供求比例悬殊,过度倾斜的买方市场,造成施工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建设单位压价施工单位间相互刹价抢标,往往使合同价低于成本价,给施工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施工企业应转变工作作风,既不能“漫天要价”,也不能随意刹价,人为地压低利润和施工管理费,自留隐患,而是应当认真钻研施工中的经济问题,从实际出发,在施工中加强 现代 化管理,大力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从而不断提高施工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2.2 加强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管理。施工质量不过关,就会留下许多后遗症,返修工程越多,工程的建设费用就越高。另外,工期也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在施工中一方面要搞好整个建设项目的单项工程、分部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监督和验收,杜绝质量隐患;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按照工程施工本身的要求和内在 规律,加强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现有机械设备的作用,把大型机械和中小型机械结合起来,把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结合起来,合理确定材料、机械资金及劳动力等的组合方式,搞好物资的合理调运。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而且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消耗,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程工期。

3.2.3 加强工程变更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情况变化,经常出现各种变更,工程变更对工程的如期完工和造价都有一定影响,变更越多,影响就越大。因此,在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做到不随意变化批准的设计图纸,不随意增加项目,不随意提高设计标准。做到这一点,应当首先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工程管理人员只管签证,不管算帐的现象,从而增强工程变更管理的严密性,避免不必要的工程变更。

3.3 事后控制

竣工验收是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程序。工程项目竣工后,要严把工程结算关,注意搜集整理好结算资料,认真审核工程量和套价取费标准。及时、正确编报竣工决算,对于 总结 分析建设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以及积累技术 经济 资料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时,要在收集、整理、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照、核实工程变更,重新核实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的造价,使竣工决算能够真正反映出建设项目本身实质的价格。

四、实施动态管理是进一步提高建设投资效益的最有效方法

(1)在进行决策过程之中的估算以及进行设计过程时的概算,认真的编制投资概算。在优化该设计方案之后,其项目投资额与预备费之差,一定要比施工的预算值大。

(2)参加招标的代理工作,依据市场材料作为单价的调查,进一步控制主要的材料,特别是装饰与安装工程的材料价格,禁止出现“抬高标底”的状况。

(3)变更那些影响工程造价的设计签证。从专业的技术需求的角度来看,一定要提出较为合理的方案,便于业主的选取。

(4)在建设单位的组织之下,一定要和承包方共同赴往市场,进一步确保该工程所要监控的主要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以及单价等等。

(5)在建设单位的组织之下,要好好处理中间的结算价以及竣工的结算价,并且要根据造价咨询该公司所出具的“工程造价监控审核报告”。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在造价管理和控制过程中,应当坚持动态控制理念,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做到实时控制。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结果来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解决的措施,让工程项目的成本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从而更为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在资金充裕的状态之下顺利的实施,为项目的各参与单位经济利益的合理化实现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荷花.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江西建材,2017,(3):258-259.

[2] 魏峰.建筑工程中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论述与分析[J].门窗,2017,(4):82,87.

论文作者:廖荣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论文_廖荣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