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线路安全原因及措施分析论文_黄琮翔

电力系统的线路安全原因及措施分析论文_黄琮翔

(华电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宝珠寺水力发电厂 四川广元 628003)

摘要: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实现电能传输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线路运行维护及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电力的运行质量,关乎着电力服务的稳定性、安全性,因此,探讨电力系统线路安全问题,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线路运行的安全效能有着不可小觑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系统中线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优化策略。

关键词:电力系统;线路;安全;策略

电力系统的线路由于长期裸露在空气中,昼夜温差大,且部分线路位于高山盆地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容易出现磨损、断裂等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维护和管理,引发电力系统安全问题,情况甚至,会直接导致电力系统的瘫痪,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重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线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线路规划不合理、线路维护不到位等因素,笔者结合实际经验,从在电力运输线路修建的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提升线路质量,做好对线路的维护工作,保障电力运输线路的平稳运行,对输电线路的输电负荷进行检查,建立电力网络监管体系,充分做好故障,完善安全预警系统等方面,探讨了电力系统中线路安全管理的相关策略。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1电力系统中线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1线路规划不合理

在以前的电力传输线路建设中,很多建设者都是以区域供电需要为指标的,在建设时没有考虑到后来的国家电力网络互联工程,因此出现了很多电力输配线路分布不合理的现象。诸如:变压器的分布不在电力用户的中心地带、线路中的继电器保护配置不足、主体线路和分支线路之间的断路器使用不当等。

1.2线路维护不到位

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和各个时期,其工作的重点内容是不一样的,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旧的输配电线路出现老化现象,部分设备不能够满足现代的电力互联网络需要。并且在高压熔断器的避雷设施的使用上较为陈旧,容易在电力传输中出现故障。随着国家电力输配线路的不断建设,其所涉及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加上现在使用高塔传输,在线路的检修和维护上都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使得在输配电线路的维护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另外,在新旧电力传输网络的交替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问题,给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影响着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性。

1.3管理制度需要改善

在输配电线路维护过程中的管理需要的是一个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一个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目前较多数的单位电网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和一些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却没有一个相对应的机制来保证其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再加之一些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同时又没有相关的管理经验,对于输配电线路维护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没有相对应的措施来解决。而这种情况就会影响到电网的正常运行和人们正常用电,同时也会给自身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和潜在的问题。

1.4外力因素的破坏

外力因素破坏是指非撞击事故引发的电力线路故障,比如说大风大雨天气环境中,外力作用下树枝树干摇曳导致的线路跳闸,又如犯罪分子窃取电力设备或者盗割电线,以此获取非法利益所造成的短路而引发的跳闸行为。再如小动物(老鼠、蛇)等在线路上的攀爬,破坏了线路的绝缘性,而引发的短路、短路等电力故障等等,这些因素所引发的线路安全问题都统称为外力因素破坏。为防治小动物的破坏,我们需要在架设户外配网线路时,对裸露在外的电气部分加装绝缘包装,包括对于变压器高低压套管接头、隔离开关触头等部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线路维护与故障的防范措施

2.1在电力运输线路修建的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提升线路质量

对电力运输线路的建设阶段就应该严格把控质量关,使建设的线路符合标准要求,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概率。电力线路的修建过程中建立严格的责任监督体系,制定严格的质量监督办法。在线路的修建过程中,将线路修建的责任落到实处,对线路的细节完成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同时要求建设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线路修建规定操作,减少人为引起事故的隐患。在线路建设过程中对沿途的气候变化进行评估,并提前做出预防的手段。严格把控线路建设的材料关,使用符合工程要求的线路产品,对完工的线路地段进行多次的故障排查和验收,保证线路建设过程中的输电线路质量。

2.2做好对线路的维护工作,保障电力运输线路的平稳运行

对电力线路维护建立长期的巡视检修机制,发现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定期的巡逻维护是电力公司已经实行的线路维护制度,一般巡视的时间为一个月一次,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在天气气候变化频繁的季节增加巡视次数,保证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在遇到线路故障时一方面组织检修人员对线路的抢修,同时安排人员对故障发生地的其他线路进行巡视检查,以免相同的故障再次发生,排查线路故障对其他线路的影响。夜间巡视也是电力线路保护中重要的手段,输电线路中一些微小的故障和问题只能在夜间光线昏暗的情况下进行排查,可以有效地提升输电线路的故障排除率。

2.3对输电线路的输电负荷进行检查

输电线路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输电异常,造成输电负荷异常上升的情况。针对异常负荷的情况,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线路的负荷大小进行排查,对负荷异常的线路进行及时调查和检修。具体的检查过程是对某段线路的电流量范围进行检查,判断测量值是否超出了电线的标准负荷,在负荷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及时进行线路更换处理,以免引发更大的线路故障。除此之外,发电站的工作人员需要密切注意电线的负荷变化情况,注意对线路电流的调控,防止出现输送电流过大的情况。

2.4建立电力网络监管体系,充分做好故障

出现的准备和预防工作。随着我国电力运输系统的不断发展,逐渐将传统的电力连接方式转变为闭环的网络连接方式。实现电力运输线路的最优化网络状配置。做好自然环境对线路影响的预防工作。首先是防雷措施,在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开雷电高发区,如果无法彻底避开则应该选择较高的地势安装避雷装置。防风措施:较大的风速会对输电线路的安全产生威胁,电力部门需要对大风天气进行及时了解和预警,在大风天气过后对所辖范围内的输电线路进行检查,对大风的破坏情况做出评估报告。防寒防暑:在高温天气需要对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巡视后做出评估报告,防止出现电线因高温作用发生断裂的现象。在低温天气需要对线路上的悬挂冰凌进行及时清理,防止线路短路。

2.5完善安全预警系统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环境差异明显。因此,对于长距离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显然无法采用单一的标准和手段,而是要结合输电线路所处的实际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构建与本地区配电线路所需要的安全预警系统,进而保障配电线路故障和问题处理的及时性、有效性。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电力系统管理人员结合配电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摸底排查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对整个配电线路进行动态化的监控管理。考虑到电力配电线路安全预警系统的复杂性,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可借助于外部单位的力量,如气象部分、公路部分等,以密切掌握配电线路运行路劲上的气候状况、运行环境。完善配电线路安全预警系统,当配电线路发生紧急故障或者事故时候,电力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信息,及时做好电力线路抢修和维护工作,有利于将故障隐患扼杀在萌芽中,以此促进电力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关于电厂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运行的探讨[J].董婷婷.山东工业技术.2016(07).

[2]金陵电厂: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J].张大为.中国安全生产.2016(04).

[3]对电厂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运行的探讨[J].李彬.通讯世界.2016(12).

[4]刍议配电工程安全管理的经验[J].徐鹏飞.山东工业技术.2015(18).

[5]配电工程安全管理的经验分析[J].汪超.中国电业(技术版).2012(05).

论文作者:黄琮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的线路安全原因及措施分析论文_黄琮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