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李文俊

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李文俊

广西南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530031

摘要:针对现阶段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如质量管理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检测方法不合理等,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更好的建立,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引言

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环境监测人员更好的了解生态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伴随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从而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提高环境监测人员工作质量。

1 建立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管理体系文件是实验室监测工作的依据,是实验室内部的法规性文件。实验室应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CL10:201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体系,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由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得到了居民的关注。通过建立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环境监测人员更好的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针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对于环境监测人员来说,建立科学、有效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1]。

2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管理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在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监测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2]。

2.2 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环境监测部门,由于其内部的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严重影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质量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如果制度不够完善,会降低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其工作质量。

2.3 检测方法不合理

在环境检测实验室中,采用合理的环境监测方法非常重要。但是,根据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监测方法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严重降低了环境监测数据的精确性[3]。

3 保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稳定运行的措施

3.1 提高监测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

在环境监测部门,领导人员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不断提高环境监测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例如,领导人员可以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监测人员对其工作的重视,从根本上保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

通过不断提高监测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不仅能够保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更好的运行,还能够将环境监测中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结合,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管理能力。

3.2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技术与管理,为了保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更好的运行,环境监测人员要将技术与管理进行有效结合,并严格遵守质量管理规则,为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不断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能够帮助环境监测人员更好的了解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特点,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精确性。环境监测人员也可以根据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科学分析,针对错误的环境监测数据,可以进行二次监测。

3.3 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

通过采用先进的环境检测方法,能够保证各项检测设备的稳定运行,为环境监测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监测数据。在一些大型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由于环境监测数据较多,监测人员需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针对监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在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的基础之上,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环境监测人员要结合各项管理方针,严格控制各项工作程序,并制定合理、高效的预防措施,在保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与改进,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管理能力。

4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手段

4.1 现场监测的质量控制

现场监测应按照监测方案确定,并符合监测规范和技术要求。首先,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应按照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可以采集全程序空白样品和现场平行样品的应按要求采集。例如水和废水每批样品除色度、p H值、悬浮物、电导率、溶解氧外、其余项目均需带全程序空白样。环境空气和废气用吸收液、吸附管、滤膜采样的项目,每天样品带全程序空白样1个。现场监测开始前应对监测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保证监测仪器的准确度。如,噪声仪用声校准器进行校准。每一个监测点位至少保证有2人进行样品的采集与监测,确保监测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监测人员的安全。

4.2 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4.2.1 空白值的测定

每批样品按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条件,对溶剂、试剂、水进行空白值的测定。对于痕量分析项目要求绘制空白质控图,质控人员核查有关记录,发现空白值超出警告限应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后方可上报数据。全程序空白样的测定值必须小于方法检出限,如果出现不合格值,分析人员及时向质控人员反映,查找原因,采取整改措施,解决问题后方可上报数据。

4.2.2 精密度控制

精密度的控制是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方法,通常通过分析实际样品、标准溶液等求得标准偏差,偏差应小于或等于方法规定值。一般环境监测实验室水质样品除悬浮物等项目外,每批样品分析人员要求有做10%的平行样,自控平行样和现场平行样允许误差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4.2.3 准确度控制

准确度的控制主要通过加标回收和分析标准物质样品控制。本实验室除特殊项目(如:悬浮物、容量分析的项目)外,每批样品随机至少取10%样品加做加标回收并做加标回收率评价。对容量分析和不宜加标回收项目,每批样品带标准物质样1~2个,质控人员检查原始记录。

4.2.4 实验室纯水质控要求

实验室纯水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其中不得有肉眼可辨的颜色和纤絮杂质。实验室一般项目用水满足《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日常需对实验室用水进行p H值和电导率等指标的测试验收,确保水质满足要求。

4.2.5 留样复测

对于执法检查、污染事故、污染纠纷的样品必须做好留样保存,并做好留样记录,质控人员在数据审核中发现异常数据有权要求分析人员进行复测并监督分析全过程,或者随机抽取部分样品进行复测,如果结果相对误差超过10%以上,必须查找原因,当确认结果正确无误时方可上报。

4.2.6 技术人员持证上岗

技术人员在上岗前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与考核,上岗证可参加环保部门举办的培训或内部培训,然后再进行现场考核。经过确认后按照项目发放技术人员上岗证。质量/技术负责人需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培训合格并发证。

4.3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可以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参加认证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外部考核等方式,确定实验室从事该项测定活动的技术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提高监测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完善质量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能够为监测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保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邓善桥.浅析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7(12):108-109.

[2]杨雪,丰硕.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措施[J].能源与环境,2017(04):71+73.

[3]岳永娟.简析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7(05):221.

[4]赵仕兰,孙禾琳,丁丽,姚子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03):72-75.

作者简介:

李文俊,男,1985.02,研究方向: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

论文作者:李文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措施论文_李文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