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机场策略研究论文_段瑞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西北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作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机场建设已经成为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区域发展的先行项目,而机场建设中大量的硬化面积与快排模式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水循环,使原本可以渗到地下的雨水短时间聚集起来,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污染物,通过机场快排设施排入河流、湖泊中,造成水体污染,本文从海绵机场的理念出发,以缓解机场洪涝为目的,修复自然水循环为目标,探究让机场返璞归真的具体策略,为今后海绵机场的设计与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海绵机场;升降带;飞行区;

1 海绵机场的概念

机场作为国家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维护地域稳定、发展当地旅游有着重要作用,而机场占地面积大,雨水的处理一直是一个棘手的技术问题,我国99%的机场目前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在硬化跑道或站坪上,只能从排水沟或者管道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修再多排水沟也不够用。许多机场地面径流系数是0.7左右,也就是说一下雨,70%的水都要在地面流淌,许多严重缺水的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强降雨是瞬时产生的,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机场工程建设的地面硬化,形成了“铁壳”,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钢筋水泥过多地替代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池塘,裸露的土地成为稀缺的资源,自然水循环系统就被切断了。近些年,海绵城市一词广为人知,本文从海绵城市的理念出发,将其引入机场领域,为机场的设计建设引入新的思路。故此将海绵机场定义为:可将机场建设成为能够如同“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及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渗水、滞水、蓄水、净水、排水[1],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利用的“可自由呼吸”的机场。

早在中国古代祖先们的理水智慧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哈尼族对于水的节约与保护,形成了以梯田稻作为主要的农业生产。其梯田是将陡坡山体开发成梯(水)田,在源头进行雨水的滞蓄,利用雨水为农业灌概,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维持当地良好的水文环境。

在新疆,降雨少、蒸发量大,雨水及地表水资源短缺,无法供给生活和生产,而地下空间有一定的保水性。人们设计了地下汲水通道——坎儿井。坎儿井遍布了村落的生活和生产区的各个角落,为人们提供了优质水资源[2]。

随着近些年,很多地区经常遇到暴雨袭击,不光是城市的排水系统遇到了严重问题,机场的排水系统也引起了各个专家和学者的深思。2015年上海的一场暴雨,让上海虹桥机场变成了一片汪洋,但同样在2015年,国家对全国性的治水排水工作高度重视,海绵城市试点的申报工作开展,国务院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目标、规划引领、政策支持等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实施细则,机场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机场领域对雨水的处理必将迎来新的革新。

飞行区的雨水在下渗、滞流、初步净化后,可通过溢流排水管将多余的雨水排向航站区,结合航站区景观规划,可通过在航站区设置人工湿地,将雨水储蓄起来,人工湿地可将植草沟和航站区收集的雨水再次净化,有效削减污染物,并对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人工湿地一般由进水口、前置塘、沼泽区、出水池、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人工湿地设置溢流出水口,如果雨水了过大,可通过溢流出水口将饱和的雨水进行排放。

4 相关结论

海绵机场是今后机场建设的趋势,是集水环境与机场规划、生态景观与人文于一体的系统性设计产物,本文结合机场的功能分区,系统的分析了在海绵机场理念下,每个分区可实现的具体策略,以水的视角对机场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考,让机场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弹性”,让机场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从对立关系转变为协同发展,最大限度的提升机场的健康生态结构。

参考文献:

[1] 住建部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S].北京: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4.

[2] 刘文晓.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绿色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以桃源金融小区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 2017.

论文作者:段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海绵机场策略研究论文_段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