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_家庭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_家庭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庭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中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这一选择的主要意义在于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即采取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因此,选择好教育模式,至关重要。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培养的学生“六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

实施素质教育,既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克服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弊端,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顺应世界范围教育改革大趋势的前瞻性抉择。进入本世纪最后20年,世界各国在谋划下一个世纪发展战略时,无不把目光投向教育,希望教育能够培养出在21世纪大显身手的一代人。据统计,世界上168 个国家和地区对基础教育进行了改革,占国家和地区总教的84%。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尽管方案各异,但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的基调,则一直处在主流地位,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认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具有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有较强的适应力,乐于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与他人协作, 对科学和真理执着的追求; 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会学习, 适应科技领域综合化;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特征和特长;具有掌握交往工具,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我国将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分为四类:一是思想品德素质,二是文化科学素质,三是劳动技能素质,四是身体心理素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既与世界教育改革大趋势同向同步,又对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作了科学的概括。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弊端相对立的。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在教育目标上,“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不是提供适合所有学生发展的教育,而是单纯选拔适合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学生;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地发展。二、在教育内容上,“应试教育”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只重视智育,轻视德、体、美、劳四育,在智育上同样具有片面性,即“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素质教育则具有全面性,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三、在教育方法上,“应试教育”形成一套应试的办法,教师“满堂灌”,学生“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素质教育则重视优化教学过程,采取启发式,重在学生“学会学习”。四、在教育评价上,“应试教育”单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标准;素质教育则坚持评价的全面性,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建立科学的监测指标,使评价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要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中小学生的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配合学校向素质教育转变;同时,要在家庭教育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

首先,家庭教育要把教育子女“学会做人”摆在首位,并作为主线一以贯之。教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的和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教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子女思想品德的教育。但是,一些家长总是重智育轻德育,以为社会的发展将愈来愈看重人的智力。但发达国家的事实却并非如此,据报载,日本一位大学生到大公司去应聘,社长要求他回家为父母擦一次身,再来应聘。这位大学生从小丧父,靠母亲当佣人挣钱生活。当晚,大学生第一次为母亲洗脚,他发现母亲的脚像木棒一样僵硬,终于明白了以前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送来的学费和生活费是母亲用血汗换来的,不禁潸然泪下。第二天,大学生对社长说:谢谢指点,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社长当即录用了他。一家日本大公司招聘大学生的标准明确四条:1.名牌大学毕业,2.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3.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 4.比道德重要的是信仰。家庭教育重在教子做人, 主要是要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家庭教育在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文化科学学习上,要教育子女“学会求知”,而不是强迫子女“死记硬背”知识。学会求知,方法途径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很多人才认同的基本素质之一。1988年,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记者问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了一会儿,说:“在幼儿园。”并说在幼儿园学到的是“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深刻地指出了: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和事业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第三,家庭教育一定要十分重视教育子女“学会劳动”,引导子女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及劳动习惯。子女从小“学会劳动”,将终生受益。但调查表明,“劳动”是家庭教育中被忽视的角落,据统计,基本不做家务劳动的初中生占45.4%,高中生占52.9%。专家研究指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突出的道德缺陷是懒惰、懦弱和自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懒惰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问题。勤劳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础,懒惰是万恶之源。因此,安排子女从小参加家务劳动,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有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后代,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有一个勤劳的民族,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位人士指出,国家未来的命运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母亲深思。

标签:;  ;  

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