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及对策论文_张艳丽

亳州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及对策论文_张艳丽

涡阳县环境监察局 涡阳 236800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应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当前,亳州市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加快推进我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根本要求,还是实现“活力亳州、美丽亳州、幸福亳州”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亳州市,城市生态,建设现状,对策

据安徽2013《城市发展报告》从经济和家庭状况、公用设施、社会事业、人居环境四个方面对各市辖区调查统计,亳州的经济和家庭状况指数排在全省第七位,公用设施排在第十五位,社会事业排在第十一位,人居环境排在第六位。城市居民和幸福指数排在全省第十位。

1、亳州市城市发展现状

1.1实施安居工程。一是实施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工程。2013年省政府下达我市安居工程目标任务为: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任务共37427套(户),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任务共27300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补贴任务400户。年度内,开工建设38094套,开工率101.78%;已基本建成28780套,完成率105.42%;新增发放廉租住房补贴完成493户,完成率123.25%。二是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2013年,全市第一批26个重点示范村共安排建设项目375个,投资总额约2.5亿元,目前在建房屋2600多套、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基本完成“11+4”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初步达到了“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建成”的要求。三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优化居住环境。2013年,14个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乡镇共建设大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4座,配备垃圾桶6600个,各类车辆484辆,配备保洁员690人。

1.2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市南部新区主干路网完善工程。除世纪大道因征地拆迁量大暂未招标外,魏武大道南延、希夷大道南延、文采路、火神路均已进场施工。二是实施老城区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实施光明路“白加黑”改造工程,启动涡河人民大桥工程。三是实施自来水厂扩容和新建工程。实施了涡北水厂扩容工程和自来水厂新建工程,目前供水区域覆盖市区60平方公里,实现24小时供水,自来水普及率80%。四是污水处理进一步规范。城区现有污水处理厂3座,配套污水管网约345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90%,达标排放。

1.3推进生态建设。一是实施城区水系治理和公园建设工程。实施亳城新河水系治理、涡河景观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凤尾沟、宋汤河水系治理和龙凤公园工程;实施了南部新区市政公园环湖、新建道路配套、老年大学、魏武大道等绿化工程,中心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目前中心城区人均绿地面积9.8平方米,绿地率31.5%,绿化覆盖率36.7%。二是开展城市周边综合整治工作。按照省政府关于“三线三边”整治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及时成立相关组织,启动城区周边环境治理工程。三是倡导低碳环保,开展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目前,全市太阳能光热应用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地下水源热泵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土壤源热泵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和土壤源热泵结合项目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四是加大建筑扬尘治理力度,减少大气污染。2013年以来,我市加大对了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尤其加大了建筑扬尘方面的治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加强文明创建和招商力度。市住建委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人员到合肥、芜湖、株洲等地进行学习考察,修改完善了《市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创建活动暨重点地段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亳州市市区建设工程文明创建考核办法》等,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相应责任人,除坚持日常管理外,每周至少督查1次,发现问题,一事一交办,限期落实整改。在加大招商引资方面。一是加大招商力度,实施定向招商。坚持招商是第一要务,实行定向招商。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发展。坚持以中药产业为主导,开展观光经济;以古井生态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推进绿色发展。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是大气污染加剧。当前,我市正处于城市大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施工造成的扬尘日益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不利因素。二是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亳州市区域多年平均降水深857.3毫米,降水量71.79亿立方米。境内拥有涡河、西淝河、芡河、茨淮新河、包河等大中型河道149条,均为平原型。我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2.9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4.1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立方米/人,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由于我市人口密集、传统工业集中,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基本未经处理就大量直排入河,加之上游外来污水源源不断,致使全市几乎所有河流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尤其是涡河、包河、亳宋河等河道污染特别严重,水色如酱油,甚至不能作为灌溉之用。不仅地表水受污染,地下水也被殃及,尤其是城区,受污范围已扩大到郊区及周边农村。目前,我市所有地表水均为劣V类以下,水污染十分严峻。三是园林绿化不足。中心城区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与全国的水平相比差距明显。由于城市水体污染严重,滨水绿地建设不足等问题,未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效益。

2.2尚未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思想认识不足。一是未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我市尚未开展生态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生态城市的概念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思想存在误区。二是城市建设缺乏人性。城市建设未将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的关系系统的组合起来,仅仅是一种缺乏人参与的建设活动,缺少群众参与的机制。

2.3项目准入把关不严。我市引进的部分项目,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能源和产业基础,夸大拉投资、建工厂,忽略了环境承载动力,甚至一些污染企业还是纳税大户,怕对它们“下死手”,断了自己的“财路”。

3.对策及建议

3.1加强科技引进,提高节能产品利用率。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形成合理产业结构,实现清洁生产。重点在土建工程方面,制定相关措施,提升节能建筑比例达35%以上,要求全市具备条件的新建18层以下以及18层以上的逆向12层的普通居住建筑(包括保障性住房)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要求有条件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医院和学校、厂区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进一步在市区既有建筑上推广安装分散太阳能热水器,加大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全市的利用程度及普及率,积极在广场、景区、城市道路、公园等公共区域,推广安装太阳能照明产品;充分利用我市勘探初步圈定的地热(1000米以下,古井丰水源、十八里工业区BR01#、国购名城BR02#、郑店子BR03#、南部新区火神庙村BR04#)资源,推动节能减排,优化生态环境。

3.2大力开展城区园林绿化建设,营造绿色生活空间。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提高环境质量。依托我市已启动的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以“规划建绿、道路增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社区扩绿、单位补绿”为手段,大力开展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力争到2017年底,市城区完成新增绿地1264.6万平方米以上(其中新增公园绿地面积337.04万平方米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1%以上,绿化覆盖率达36%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以上,实现国家园林城市目标,营造清新舒适、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

3.3统筹城区水系,实施活水工程。亳州城区水系由河道、坑塘、水体公园三部分组成。其中,现状河道27条,总长244公里,平均宽度35米;坑塘9个,水面面积16.58公顷;水体公园1个,水面面积16公顷。建议在治理涡河(城区段)、宋汤河北段、龙凤新河北段、凤尾沟西段、赵王河、丁家坑的基础上,按照“尊重自然、增加连通、适度增加”的原则,分期对尚未进行治理的水系进行生态改造,形成“一廊一环六带多点”绿色布局,营造亳州市滨水生态环境。

3.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加快路网、燃气管网、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管,启动中水回用工程及老城区雨、水分流改造工程,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增强城市整体功能和承载能力,减少碳排放,优化市区环境。同时,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城市,确保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在城市设计中结合地貌、气侯、水文、生物等自然素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论文作者:张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亳州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及对策论文_张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