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基于要素流动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区域经济论文,机理论文,旅游业论文,要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在区域发展道路上不断摸索之后的经验总结。“十二五”期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然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议题。旅游业关联度高、综合性强,以旅游者的流动为基础,发展能够加快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和交换,并带动交通、商贸、金融、信息等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及其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协调作用,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得以较好实施的关键。
一、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已经就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协调发展展开大量研究,多数研究视角集中于制造业,认为是制造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1-3]。实际上,服务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的重点产业[4],而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由于具有显著的关联性和带动作用,已在国际上被公认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威廉姆斯和肖(Williams & Shaw)[5]1-11对欧洲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能促使资源由北向南、由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流动,促使财富由发达国家向落后国家转移,从而对整个欧洲地区的经济差异收敛过程做出贡献。保继刚[6]203等认为,从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拥有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发展国际旅游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差异。而从国家内部来讲,不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往往是非常丰富的,旅游业对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另有相关研究也表明,发展旅游业是缩小区域差异的有效手段,并鼓励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以缩小国际差异[7-9]。尽管上述研究显示,开展旅游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有利于其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差距,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由于经济规模较小,多元化程度较低以及旅游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等因素的存在,旅游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有限,甚至有部分学者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会对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挤出和抑制效应,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导致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异不断扩大[10-12]。
纵观国内外研究,尽管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收敛和发散作用,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对旅游业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机制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区域旅游流理论和区域要素流动理论来分析旅游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
二、区域旅游流及其影响下的要素流动效应
旅游业的波及面广、关联性强,因此,游客在区内和区际不同游览和观光节点流动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劳动、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流转。而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又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与发散过程,因此,区域旅游流是研究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区际旅游流与区域内旅游流
为了测定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实际贡献,有必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旅游流——区际旅游流和区域内旅游流[13]。如果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区际旅游流主要指出入境旅游流,而区域内旅游流则指国内旅游流;如果以国内的某个区域板块为研究对象,如我国西部地区①,区际旅游流则指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旅游流,而区域内旅游流则指旅游者在西部地区不同省份和城市的游览节点之间的流动现象,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后者。
为了对区内和区际旅游流现象进行详细阐述,并了解其对区域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此处根据Leiper[14]的旅游系统概念模型构建区域旅游流系统模型(见图1)。在该模型中,为了叙述方便,区域旅游系统被简化为只包含区域A与区域B,且两区域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因此,两区域之间的旅游流和要素流都是双向的。其中,旅游流为旅游系统中的显性流,用实线表示,要素流为旅游系统中的隐性流,用虚线表示。
图1 区域旅游流系统模型
(二)区域旅游流空间模式
1.区际旅游流空间模式
按照旅游流在空间上的发生规律,可以将旅游流的空间模式分为集聚和扩散两种。这两种模式作用的结果是在地域上产生了等级各异的集聚区域和扩散区域,即由旅游流输入形成的旅游目的地区域和由旅游流输出形成的旅游客源地区域。
事实上,对于区际旅游流而言,旅游流的扩散地即客源地往往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相对较高,足以支持居民进行旅游这种享受型消费的发达和相对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由于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旅游流扩散规模远不及发达地区,因此其旅游客源地的特征不明显。旅游流的集聚地即目的地则是旅游吸引力相对较高的地区,而旅游吸引力除了取决于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的质量等级外,还取决于目的地的交通区位、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空间距离、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特征等因素。因此,旅游流的集聚地即目的地并不一定完全指向欠发达地区。由此可见,区际旅游流在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就表现为两大基本特征——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扩散和发达地区之间的旅游流交换。这也是图洛特(Thurot)的国际、国内旅游供给需求模型所验证的两大基本特征[15]。
分别以图1中的区域A,B表示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上述过程就表现为从区域B→区域A的旅游流流量和流速远远大于区域A→区域B的流量和流速,因此,图1中从B到A的实线要比从A到B的实线粗,欠发达地区在跨区域旅游中获得的是旅游客流的净输入。
2.区内旅游流空间模式
对于区域内旅游流而言,其典型特征是旅游流的运动范围集中在区域之内,距离较短,因此,其对旅游者的时间和收入约束相对宽松,区域内旅游流也就表现得比区际旅游流更为频繁和活跃。然而,尽管旅游者在区域内的流动受时间和收入的约束相对宽松,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约束,旅游仍是一项需求弹性较高的消费活动,因此,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内旅游流相比,发达地区的区域内旅游流规模更大,在图1中表现为区域B内旅游节点之间的微循环要比区域A内之间的微循环活跃。
(三)区域旅游流影响下的要素流动效应
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区际旅游流方面,其空间模式主要表现为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向欠发达地区扩散;在区域内旅游流方面,主要表现为发达地区的旅游流规模大于欠发达地区旅游流的规模。由于不同旅游流所具有的空间模式不同,因此,与不同旅游流密切相关的要素流也呈现不同的效应(见图2)。
图2 区域旅游流影响下的要素流动规律
1.区际旅游流影响下的要素流动效应
区际旅游流以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者流动为主,与此同时,在旅游流的作用下,各种要素伴随着旅游者的流动也以旅游消费、投资、就业等形式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散,即产生要素的扩散效应,并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异。然而,流入欠发达地区的要素能否被欠发达地区完全吸收和利用,并转化为目的地的旅游净收入和净收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则取决于目的地的漏损情况。旅游漏损的存在导致从发达地区扩散至欠发达地区的要素又回流到发达地区,产生要素的回流效应,并导致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异不断扩大。
2.区内旅游流影响下的要素流动效应
与区际旅游流相比,区域内旅游流不会带来旅游净出口和净收入的变化,但区域内旅游流的规模和流动的活跃程度却影响着区域内要素流的流量和流速,进而影响着整体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如本文所述,与欠发达地区相比,旅游流在发达地区的内聚规模较大,且流动性较强,在旅游流的影响下,发达地区内的要素流动会变得更为活跃,流动的范围也更加广阔,从而促进区域内部资源配置效益的不断优化,进而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内的旅游流规模较小、流动速度较慢、流动性较弱,与旅游流相关的要素流也不及发达地区的活跃、广泛,因此,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相对有限。如果区际旅游流构成了一个地区旅游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外部动力的话,那么区域内旅游流就是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内部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旅游业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国民经济中内需和外需的作用相似。
由此可见,区域内旅游流的空间分异所造成的区域内要素流的空间分异,是区域内旅游流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旅游流的区域聚散过程也是要素流的聚散过程,要素在区域内的集聚和扩散促使区域内部产生核心—边缘效应,此时,与要素流的区际流动效应相似,当核心区和边缘区的经济差异保持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时,要素的流动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而当两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过大时,则会对整体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三、旅游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机理的初步验证
按照本文的分析,我国区际旅游流特征应当主要表现为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主的旅游客源地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扩散;而区域内旅游流应当表现为东部地区内部各省市之间的旅游流规模大于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市之间的旅游流规模。
旅游流的存在为生产要素自发地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动提供了一种可能,而无需或减少了政府财政手段的介入,从而削弱了政府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协调而造成的市场扭曲等负面影响。在旅游流的影响下,生产要素会以旅游就业、旅游消费、旅游投资等形式在区域之间流动,同时,旅游流的存在强化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扩大了生产要素的流动范围,大大缩短了生产要素向某个地区集聚的过程。而地区的生产要素集聚能力越强,其发展的速度就越快,发展的潜力也越大。因此,本文首先对旅游流影响下各省市的生产要素集聚能力进行分析,接着分别对国内旅游接待量和国内旅游收入等旅游要素②指标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近年来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大致估计旅游流影响下的要素流动趋势。
(一)旅游流影响下的要素集聚能力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③,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31个省市的集聚能力大致可以分为4个梯队。第一梯队是集聚指数大于90的两个直辖市——北京和上海;第二梯队包括集聚指数低于90,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33的排名在3~11位的9个省市,除了西部地区的重庆和四川外,其他7个省市均属于东部地区;第三个梯队是集聚指数低于39.33,但大于25的排名在12~25位的14个省市,除福建和河北之外,其余的12个省份中、西部地区各占一半;第四个梯队是集聚指数低于25的排名倒数6位的省份,其中,中部地区2个,西部地区4个。总的来看,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要素集聚能力差异巨大,呈明显的三级递减趋势,而在4个梯队的内部各省份之间的差异不太显著。
第二,目前我国要素集聚能力较强的区域基本上是处于沿海地带和靠近中原腹地的区域,而要素集聚指数较低的省份,如新疆、西藏、青海、甘肃、黑龙江和吉林等省份大多地处边疆,远离市场腹地,说明交通区位条件对要素集聚能力的影响极大。
第三,目前,我国经济活动主要的集聚地是以北京、上海等地为中心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大都市的集聚效应使其自身成为区域的经济增长极,而辐射效应的发挥也使周边区域受益颇多。西部地区整体的要素集聚能力较弱,而重庆是全国要素集聚能力排名前10位的省市中唯一的非东部区域,成渝经济区也由此成为了西部地区主要的要素集聚区。
总的来看,在短期内,旅游流对我国生产要素集聚能力空间格局的影响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交通区位条件相对较差,距离我国主要客源地相对较远,限制了旅游流及与其相关的要素流的进入;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条件较差,发展旅游业所需的设备设施、人才等需要从其他区域引进,造成了旅游漏损;旅游产业链较短,产品种类单一,使得旅游者的人均花费,尤其是在购物、娱乐等弹性消费项目上的人均花费较低,限制了旅游业创收能力的发挥;另外,囿于可支配收入、消费观念等因素的限制,西部地区居民的旅游消费意愿和能力都相对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际和区内旅游活动的开展。
(二)旅游流影响下的要素流动趋势分析
1.对国内旅游人次的分析
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是衡量旅游要素流的先决指标,它反映了旅游目的地吸引国内旅游者的能力。目前,我国的国内旅游接待量呈现出典型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旅游接待量最大,中、西部地区的接待量大致相当,约为东部地区的一半。而在2000—2010年我国各省份国内旅游接待量的年均增长率排名前10的省市中,西部地区占了一半,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西藏,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7.5%,然后依次是辽宁、贵州、广东、内蒙古、甘肃、黑龙江和重庆等省市。而排名后5位的省市全部都是国内旅游接待量相对较大的东部地区的省市。总的来看,我国三大地带国内旅游接待量的年均增长率与绝对量的变动趋势相反。
图3是以各省份2000年的国内旅游接待量为横轴,以2000—2010年国内旅游接待量年均增长率为纵轴构建的散点图,通过线性回归拟合可以发现,在初始年份具有较大接待量的省份的增长率较低,而2000年接待量较小的省份则具有更高的增长率,即全国各省市在11年内接待的国内旅游者数量呈现出了均衡收敛的发展趋势。
图3 2000年各省份国内旅游接待量及年均增长率散点图
2.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分析
旅游收入是判断旅游流影响下要素流动特征的重要指标。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此处主要选择各省市国内旅游收入这一指标进行分析。目前,三大地带之间的国内旅游收入差异比较明显,东部地区的旅游收入最高,中部其次,西部地区最少(见图4)。在2000—2010年三大区域国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排名前10的省市中,西部地区占了一半,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西藏,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4%,依次是内蒙古、吉林、山西、甘肃等省市。而排名后5位的省市全部都是国内旅游接待量相对较大的东部地区的省市。总的来看,我国三大地带国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与绝对量的变动趋势相反。
图4 2000—2010年三大地带国内旅游收入
通过对我国三大地带人均国内旅游收入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性的计算,东、中、西三大地带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87和0.996,且对相关系数的检验双侧的P值均小于0.01,表明三大地带人均国内旅游收入与人均GDP都存在非常强的相关性,其中,西部地区的相关性最大,东部次之,中部相对最弱。这表明我国各地区的国内旅游收入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联系,且西部地区的正向联系最大。
图5是以各省份2000年的国内旅游收入为横轴,以2000—2010年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为纵轴构建的散点图,通过线性回归拟合可以发现,在初始年份旅游收入基数较大的省份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较低,而2000年基数较小的省份则具有更高的增长率,即在11年内,全国各省市的国内旅游收入呈现出了趋同的发展趋势。由此推断,未来东、中西三大地带在国内旅游收入上的差异将逐渐收敛。
图5 2000年各省份国内旅游收入及年均增长率散点图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省市的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也呈现东、中、西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但从时间序列分析来看,这两个反映旅游经济效应的主要指标在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呈现收敛的态势,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初始年份接待人次和收入较低的省份拥有更快的增长速度。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两点。
(1)欠发达地区在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具有后发优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加速推进,当地的发展空间将更多地被生产性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附加值处于“微笑曲线”高位的产业所占据,留给旅游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会逐渐缩小;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正处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初期,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相对较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旅游业投资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
(2)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中、西部地区交通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发展环境等有了显著改善,从而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并为旅游业经济效应的进一步发挥创造了条件。
而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也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即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旅游业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要大于东部地区,以旅游业作为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甚至是某些旅游资源丰裕度、美誉度极高,但环境相对脆弱的省区的主导产业来培育是可行的。另外,由于西部地区目前正处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初期阶段,当地在投资的软、硬环境方面还没有充分达到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无论是在人才、资金、信息还是技术等生产资料的积累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缺口,而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杠杆作用,为当地发展主导产业和承接转移产业积累必要的生产要素。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将区域旅游流分为区际旅游流和区域内旅游流,并分析了旅游流影响下的要素流动效应,进而就旅游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显示,旅游业影响下的我国区域要素集聚能力呈现东、中、西三级递减的空间格局,短期内,旅游业对区域要素集聚能力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从长期来看,旅游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趋于收敛。以上理论分析结果对我国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启示在于:(1)欠发达地区要加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提高区内旅游企业的自生能力和区域旅游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对其他区域的依赖,这样该地区就可以将发展旅游业的收益尽可能多地留在当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2)欠发达地区要努力壮大区内旅游市场,鼓励和引导当地居民开展中短途区内旅游,发挥区内旅游消费对内需的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变量,内容丰富的研究课题。本文借助区域旅游流理论,尝试着建立了一个基于要素流动的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分析框架,但由于我国旅游统计制度的不完善,有关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数据都不完整,因此,无法将由旅游业引致的要素效应从其他经济活动所引致的要素效应中剥离出来,从而影响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未来的研究应当进一步明确旅游业影响下的要素方向、流动模式和流动效应。
注释:
①本文的东、中、西三大地带中,东部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11个省市;中部包括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8个省份;西部包括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广西和内蒙古12个省市。
②由于旅游就业、旅游企业数量等数据的连续性较差,因此,只选择国内旅游接待量和国内旅游收入两个指标进行分析。
③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于相关年份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各省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标签:经济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收入效应论文; 旅游收入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