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浅析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吴海滨 1罗志强 2杨盛元 3宋晓容 1徐明珍 1
(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2.深圳市宝安中心医院 3.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
【摘要】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时代也可以焕发出新的活力,中医药“走出去”也有了新的机遇。对目前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就中医药教育如何推广、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以及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行了分析,提出具体简介,并对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之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医药教育 国际化 发展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目前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与世界各国达成广泛合作,也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由此机会,走向世界。在中医药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期后,其国际化发展之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不仅包含着中医药产品及其医疗服务将走向世界各国,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也包含作为中医药最基础、最核心的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如何借“一带一路”的东风,以教育为载体,以中医药为本源,将中医文化、药理、临床思维等传播出去,让世界人民更加直面的了解中医,是我们现实需要探讨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医药发展的核心是中医药教育,中医药的教育应该富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大的国际环境中,应遵循中国的传统,“政治互信”“文化包容”是国际间合作的基础,在新时期中医药学有其独特,它可以促进沿线国家更多地互动,更多地交流,也可以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一、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之路开始于1956年,期间经历了从起步的艰难,到发展的迷茫。根据当前人们的统计,全球目前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医药教育方面,与中国展开良好的合作,中医药教育机构也因此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已达到600余所,其中,很大一部分遍都布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本文将对中医药教育在此地区的发展现状进行汇总,找出中医药教育在国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目的在于推动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促进中医药教育走上世界的舞台。
1.中医药教育在亚洲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亚洲区域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主阵地,由于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亚洲的各国家无论是当前,还是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都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多。对于南亚、西亚等的国家中,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在地理位置、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在医学观念上与中国的相差不大,中医药在此期间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因此被这里的人民广泛接受。除中国以外,韩国也把中医药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截止到2013年,韩国的中医药全日制大学已经超过了11家。由此可以看出,在亚洲,中医药被认可的程度普遍较高,所以中医药的发展更应该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在世界舞台上发展壮大。
2.中医药教育在欧美发展现状
为验证上述推导的合理性,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等壁厚类方形铝蜂窝夹芯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取模型长a=80 mm、宽b=160 mm和高hc=10 mm,并分别对等壁厚类方形铝蜂窝夹芯施加x和y方向载荷及相应约束,进行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采用载荷步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多次分析,得到等壁厚类方形铝蜂窝夹芯在x和y方向上的应变,经计算得到等壁厚类方形铝蜂窝夹芯的等效弹性参数数值模拟结果,如表1所示。
1.基于“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国际化中医药教育人才战略
在“一带一路”的机遇下,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医疗培训被中医药教育太过关注,而对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思维、中医文化的学习教育往往被忽略,中医药教育者的教育水平有高有低,这些因素都极大地阻碍了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首先,应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加强与周边国家在中医药教育上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其次,国内的中医药院校要完善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搭建对外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中医药教育的从业者大胆的走出去,让中医药走上全球的舞台。
在大洋洲,澳大利亚是中医药传播较早的国家之一,发展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在全球,澳大利亚是第一个承认中药的国家《中医药管理法》也在这个世纪被通过,中医的地位被广大民众所认可,中医师也受到当地法律的保护。在2012年7月1日,中医加入全国注册与认证方案,这意味着中医药与其他医疗行业具备相同的法律地位。中医师在澳大利亚的注册人数已达5000人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在大洋洲,中医药的发展低于亚洲,却高于欧美,说明中医药在大洋洲的发展已经初具小成,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抓住当前机遇应是重中之重。
3.中医药教育在大洋洲发展现状
二、“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对策分析
相对于亚洲地区,中医药教育在传入欧美时间相对较晚,发展相对落后。在欧美地区,针灸、拔罐等是中医药教育的重点。如1969年,美国开办中医学教育,提供相关培训项目。到1982年,《针灸教育标准法案》被通过实施,该法案提高了针灸的教育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相对于亚洲,欧美的中医药发展相对落后,当前发展中医药教育会遇到很多阻碍,如果让当地的人们接纳中医药学,是我们当前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第十四届中国塑料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11月6日在浙江省余姚市举行。论坛以“新时代 新贸易 新链条”为主题,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交流研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塑料产业贸易和供应链的新形式和新变化,助推我国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发布了《2018年中国塑料企业发展报告》。本届论坛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是超越历史的一次盛会。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塑化电商联盟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塑化电商联盟一届一次理事会”。
产品经理在管理产品过程中都会用到一个工具——产品生命周期,传统商品的成长轨迹遵循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而发展,但爆品的成长是非线性的、爆发式的增长,导入期之后出现显著拐点效应,从而实现超常规增长。这就需要爆品必须有足够当量的“TNT”、足够大的势能!
对于国际化人才内涵的界定应该囊括3个方面:一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应适应当前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二是国际化人才必须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国情为出发点;三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应结合高校各自办学特点,目的是为了加强交流合作。注重全面性和整体性是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核心。中医药类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能忽略对语言的培训学习,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这样才能适应中医药教育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要推进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的重点,是对于人才的培养,当前社会,当前国际化的需求不再只需要单一的专业型人才。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在当前时代又有了新的标准。“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就依据上边的宗旨,目的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清华大学则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在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过程中,专家组详细分析了各项目区水资源开发条件、各水源供水基础设施数量及供水能力、机电井分布及供水状况,明确要求水源确定时要优先考虑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禁止开采深层承压水。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具备供水条件和供水能力的项目区,应进一步压缩地下水开采量;项目实施必须开采地下水资源的,要实行地下水总量与水位双控制,科学论证地下水取水规模、新建和改造井数及适宜井深;严格控制生态脆弱区取用地下水,禁止在地下水超采区新增地下水开采,确保项目实施后地下水的采补平衡。
电话的另一头是省电视台社会新闻“都市时间”栏目组,大概是对方信号不太好,值班员几乎是在对着话筒喊叫:“喂,你在哪里?什么?胜利大厦?是胜利大厦吗?什么,转播车现场直播?直播什么?喂,你刚才的话我没听清楚,能不能请你再说一遍?喂喂喂……”
2.调整战略定位,重心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一带一路”实施后,沿线各国纷纷响应。据统计,截止至2014年底,很多个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协议被各国签署,大部分国家是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仅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药类商品进出口总额已达到近20.8亿美元,占我国中药类商品进出口额的50%以上。另外,2017年1月,我国发布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50家合作示范基地,推出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这些都为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展望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推动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既要直面中医药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着诸多困难,又要看到机遇和挑战,不能妄自菲薄,要加强“四个意识”。另外,传承与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应作为国际间发展合作的重要一部分,社会各界应努力推动中医药教育“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的新格局的诞生。
参考文献:
[1]黄建银.“一带一路”将开启中医药海外发展机遇3.0时代.中国医药报,2015,(06):23.
[2]任虎,曹俊金.“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的中药国际化研究.科技通报,2016,(12) :57.
[3]孔维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医学教育角度谈起.教育与人才,2017,(03):101.
标签:"论文; 一带一路"论文; 中医药教育论文; 国际化论文; 发展论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论文; 深圳市宝安中心医院论文; 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