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学学科的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然而新时期的建筑学学科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基于环境、人口等问题,使其已经同绿色环保融为一体。这也使得新时期的建筑学科不再是单纯地建筑问题研究,而是要同绿色环保等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学科。如果二者相互独立,则不符合新时期的时代发展要求。本文就新时期建筑学学科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学;学科发展;建筑发展
引言:随着人口日益增多,环境生态问题的存在,人们对自己的居住条件也越来越重视。新时期建筑学的绿色理念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建筑设计师也开始将绿色发展理念更多的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来。根据我国目前情况分析,我国建筑学发展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对全世界都关注的绿色环保理念不可忽视,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来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为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保护,人们居住的场所更加绿色健康,设计绿色理念建筑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1新时期绿色建筑发展理念的优势
1.1让建筑的施工和使用环境更加健康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它将绿色理念运用到建筑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从建筑材料绿色化,运用高科技技术将建筑的架构更合理。通过对建筑各阶段的监控,严格筛选使用材料,让绿色建筑理念充分融入到建筑过程和使用过程中,保证人类的健康得到安全保障。并且在建筑完成之后,维护和修理建筑也可以更加环保,这就是绿色理念跟传统建筑方式的本质区别。
1.2跟周围环境的融合度更高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设计跟传统设计的区别在于跟周围环境的有效融合。在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通过绿色理念的融入,可以让建筑跟周围环境更加深度的结合到一起,把建筑变成景观的一部分,让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得到应用。
1.3对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本着环保舒适的原则对建筑进行设计。不论在用料,布局和后期维护上都本着绿色的理念在开展工作,这对人们生活居住的环境是一个有力保护。对于现今全球污染严重的世界环境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与传统建筑相比,甲醛超标等现象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全面实施后基本不会出现,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更有信心,对于环境的保护也会更加积极。
2新时期国内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学中的现状
2.1绿色发展理念未被充分认知
我国是人口大国,地大物博,城市内建筑数量在世界上可以说是最多的国家。相应的,如何让建筑可以更加符合人们健康的居住和工作就变得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建筑设计相关人员对于绿色理念知识的片面理解,导致许多建筑无法充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这不仅使得建筑成本得到无意义的增加,也使得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无法真正实现健康绿色。
2.2过度依赖国外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理念是国内建筑的设计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一种决心。当设计人员运用绿色发展理念的时候,设计人员过度的依赖国外先进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设计师接受设计任务时,不根据建筑的实际场景,而是通过国外先进建筑绿色发展理念建筑的模板,机械性的复制和抄袭,让建筑的设计不符合真正的绿色设计。例如: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时,通过国外某一比较著名建筑的模板进行设计,不考虑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比如潮湿、高温、寒冷等因素,只是一味地模仿,最终设计出一个不合理的设计方案,若真正按照他的设计进行施工,那将在工程中出现不可避免的损失和浪费。
2.3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视度不够
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所需资金较传统建筑工程必然是有着一定程度的提高,许多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预算,在建筑设计中简单的将绿色设计作为一个铺垫和噱头进行施工,为了将利益最大化,他们不考虑绿色建筑的真正作用,这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对全球环境也产生了不可挽回的影响。
3新时期我国建筑学与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融合的策略
3.1加强设计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全面性
建筑设计的根源是人在设计,所以说绿色发展理念能否完全发挥它本身的作用就要看设计相关人员的执行能力和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程度。我们要增加设计人员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知识广度,让每个设计人员都肩负起绿色建筑的责任,确保建筑与绿色发展理念相契合。所以如何让建筑设计相关人员掌握全面的绿色理念知识就是现阶段相关机构和企业着重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定期培训的形式,对建筑相关人员进行绿色理念知识的传授,并采取考核的形式对培训的结果进行验收。为了调动员工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企业还可以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相应的,对于考核成绩较差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让设计人员充分认识到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中的重要性[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建筑设计的实用性
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保证全面、务实的原则,让绿色理念的作用体现出最大价值。绿色理念的设计要跟据每一个建筑的实际情况相互匹配,保证绿色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它本身的作用,消除因为盲目模仿国外先进案例导致的与实际环境不符的问题。例如:在对公园附近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公园这个有利因素,根据公园的实际情况,将建筑设计中的绿色理念充分发挥出来。还要考虑到公园附近,尤其是湖泊附近的潮湿度较别的地方要高,对于建筑的绿色用材也要针对性的改变,增加建筑的使用寿命。对于公园这个有利的公共设施,设计人员还可以将建筑风格跟公园的现有风格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建筑也变成一个景观,跟公园融为一体。最后在建筑隔音方面,建筑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公园人流量大,声音嘈杂的实际情况,加强对隔音方面的有力设计。最终设计出一个具有实用性和舒适性的建筑方案[2]。
3.3加强各企业的绿色理念重视程度
在建筑初期,各企业对于建筑预算的估计是重要环节,但是企业对建筑预算的概念并不充分理解。固然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比传统的建筑成本要高得多,但是绿色建筑对后期维护所投入的资金较传统建筑有着明显的优势。不仅如此,虽然前期成本增高,但是随着我国绿色环保的强力实行,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的重视,绿色建筑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绿色建筑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速度肯定比传统建筑要有效得多,更利于建筑商资金的回笼。为此,国家可以针对绿色发展理念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建筑商在进行建筑过程和建筑设计时充分按照规范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操作,防止因开发商重视度不足导致绿色发展理念未能充分应用到建筑中去,最终对人们居住造成了潜在危害,对我国环境保护也存在着一定的威胁[3]。
4新时期基于环保体系的建筑学发展前景
4.1选用环保型建材
在环保体系中,要求绿色环保建筑具备低耗能、无污染、高节能的应用优势,而绿色环保建筑的建设是需要大量建筑材料的,建筑材料的自身质量及其环保性能将直接关系到绿色环保建筑整体功能的实现,做为绿色环保建筑来说,其自身的环保性要求也注定了需要对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增加使用率。因此,在选用环保型建材时,一定要确保其无污染、节能性高、耗能低、可再生等特点,同时,还要对环保型建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性能检验,以避免假冒伪劣建筑材料在绿色环保建筑中使用。此外,环保型建材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以避免环保型建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或变质,从而影响绿色环保建筑性能的使用。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建筑学的不断发展,环保体系的日益完善,必将使环保型建材的种类、特性及使用变得更加规范,从而使其在绿色环保建筑中得以进一步推广与利用[4]。
4.2合理规划利用土地
在环保体系中,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是建筑学中对绿色环保建筑的要求,只有满足这三个方面,才能使建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而土地资源作为人类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其在建筑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中,一定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及利用,设计人员应充分结合绿色环保建筑的各方面设计要求来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将绿色环保建筑中的各个构成要素和空间进行科学的搭配,以更好的突显出绿色环保建筑的空间优势[5]。同时,绿色环保建筑在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利用时,应根据土地资源环境中的光照、风向等自然因素,对绿色环保建筑的朝向、通风进行结合设计,以实现对土地资源中各个要素的充分利用,而这也必将成为建筑学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4.3重视自然环境生态功能
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目的便是为了降低建筑物能耗,减轻建筑产业污染,使建筑物自身能够和自然环境得以和谐共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是在确保自然环境生态功能不会发生改变的基础上才行的,因此,在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与施工中,一定要重视对周边自然环境生态功能的保护,以避免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与施工给自然环境生态功能带来不利影响[6]。同时,还要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进行高效的利用,这样才能使绿色环保建筑的生态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我国环保体系日益完善,将进一步促进建筑学的发展,从而使建筑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而其最直接的成果便是绿色环保建筑,根据环保体系的相关内容及要求来设计绿色环保建筑,无疑更能满足建筑学的发展需要,进而使建筑学理论将越来越与自然环境相贴近,从而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天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关健敏. 浅析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及前景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18(06):53+56.
[2]李光煜. 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前景分析[J]. 居舍,2018(07):19.
[3]朱小溪. 浅析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及前景分析[J]. 四川水泥,2017(02):128.
[4]梁浩,张峰,梁俊强. 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助力新型城镇化[J]. 城市发展研究,2013,20(07):124-132.
[5]叶祖达. 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技术选择分析[J]. 现代城市研究,2013(10):60-69.
[6]陈婷婷,王宇.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 工程经济,2015(07):31-36.
论文作者:田建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建筑论文; 理念论文; 绿色环保论文; 建筑学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新时期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