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核心能力管窥——以2008年全国中考43篇现代文阅读试题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考论文,现代文论文,为例论文,试题论文,核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以中考为代表的大规模教育测试中,语文阅读能力试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量占全卷近三分之一,分值占总分近四分之一,足见现代文阅读能力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测试中的地位。但是现代文阅读也是中考的难点之一,如果广大师生在备考过程中能明确认识我国中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点,定会大有裨益。而这些考查点无一不立足于现代文阅读的核心能力,所以明确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核心能力成为重中之重。
语文教育界的专家认为阅读能力是由感知认读能力、整体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记忆能力、迁移能力以及速读能力等能力构成的。①根据中考试卷呈现出来的面貌,广大一线教师对中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测试内容进行了充分梳理和细致归纳,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是:1.整体感知,语句理解,概括段落中心,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领会作者态度观点情感,表达见解和赏析作品。2.把握词句,理清思路,整体理解,体验感悟,鉴赏写作特色,评价内容,文化积淀综合应用。
但由于分类标准不一,对于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能力一直没有统一认识,有的研究者认为“概括大意、词句分析、文章赏析、拓展延伸”这四类能力为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能力②,也有的研究者认为是“整体感知、信息筛选、概括能力、理解分析、鉴赏评价”③,还有的认为是“整体感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欣赏能力、探究能力”④。无论研究者怎样划分现代文阅读的核心能力,“概括”“分析”“鉴赏”这三个关键词都不可能被忽视。
此外,受“新课标”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感知”的影响,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出现了一些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试题,比如线索整理题,“这些整体性感知能力考查题,一般出现在阅读分析前几题,难度一般。”⑤ 另一方面,国内研究者对国际教育测试的广泛介绍和研究,受PISA等国际大型教育测试阅读能力“提取信息”“形成解释”“做出评价”三分法的影响,对“信息筛选”的提法也越来越多,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⑥。
综合以上分析,大致可以勾勒出我国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能力,即“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整体感知”“信息筛选”的能力。那么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否如此?笔者收集了103份200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按省市比例选出43篇现代文阅读共199道试题,对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能力测试进行了如下统计:
从抽样获得的数据看,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分析能力的试题最多,占23%,其次是考查赏析能力的试题,占20%,接下来分别是“信息筛选”“概括能力”和“整体感悟”。此外,还有属于“探究能力”的“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和“利用拓展材料完成任务”两种题型共15道,占抽样试题总数的8%。可见,2008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核心能力正是前文分析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以及“整体感知”“信息筛选”能力。
1.整体感知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形式来表现的,感知作品的语言文字是获得对文章整体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是阅读文章的第一步。整体感知是以一种整体和直觉为主的汉文化思维方式,以比类与体味为主要特征的阅读方式,它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一大优势,是中国渊源流长的传统阅读方式。整体感知能力主要包括摄取文章的总体印象、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总揽文章的结构、感知文章的神韵四个方面。比如2008年北京卷现代文阅读《乡间的庙会》第13题要求考生以图表的形式补全“庙会”行文的思路,考查学生对叙事线索的把握,就是从领会作者写作思路的角度整体感知文章。
2.信息筛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各国母语教育的重点之一,信息筛选能力也是各国阅读测试的核心内容之一。信息筛选是指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信息是读者几乎或根本不用进行推论便可理解的,从文章中提取这些信息就可以顺利理解文章的意思或观点。初读选文,考生势必难以深入文意,所以命题者在题目的设置上往往有一个适当的过渡,一般要求考生用文中的词语、短语或句子直接作答。比如2008年海南省卷《中等生》第10题要求考生从文中找出一处能体现女儿“乐观幽默”性格特点的句子并摘抄下来,就是考查学生对信息搜索和提炼的能力。考生浏览文章时,进入大脑的信息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考生要能从众多的信息中搜取关键信息并与题目作准确的对应,才能正确作答。
3.分析能力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员早已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更是学生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阅读中的分析能力主要指对文章内容的某些方面通过思索而有收获的一种能力,包括理解词语内涵、分析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标题等。比如2008年四川成都卷《善待挫折》第14题要求考生分析“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这种词语分析能力的题目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回答。此外,一些较有难度的试题还要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捕捉那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重要的句子,考生也必须结合上下文去寻找。
4.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要求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对文章从语言表达形式到主旨进行由表及里的剖析和认识,这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中考现代文阅读概括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章或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对文章要点的概括以及对段落大意的概括这三个方面,属于最常见的考查题型。比如2008年河南省卷《梨一样的苹果》第7题要求考生概括主要情节。应对这些题目一定要按照试题概括的具体要求,统览全篇,抓住要点,提纲挈领,综合归纳。答案有的包含在文章内,有的要求考生自己概括,然后分条列出。
5.鉴赏能力
如果说整体感知和信息筛选是针对文字层面的能力要求,是阅读活动的第一步,属于较低层次的能力,那么分析和概括能力则是针对思维层面的要求,属于中级层次的能力,而鉴赏能力毫无疑问就是最高层次的能力,是现代文阅读高水平的标志。现代文阅读中的鉴赏活动包括情感性审美活动和批判性理解活动,即鉴别和欣赏文章的语言、写作方法、篇章结构以及表现力量,鉴别和欣赏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社会意义,并对此进行批判性的评价。中考试卷对鉴赏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文阅读考查鉴赏能力的试题一般出现在最后一题的位置上,更体现出一种对考生阅读能力综合性考查的趋势。比如2008年河北省卷说明文《太空“清洁工”》第14题要求考生对选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进行赏析,就是从语言的角度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
总之,整体感知、信息筛选、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鉴赏能力逐渐成为我国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能力,其中“整体感知”体现了新课标传承中华民族阅读思维优势的精神和要求;“信息筛选”体现了命题者对国际阅读测试理念的认同和吸收,同时体现了现代社会对阅读能力的新要求;“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是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两大基本功,体现了对阅读教学的经验总结;“鉴赏能力”则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对阅读能力的最高要求。
注释:
① 余应源主编《语文教育学》第129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7
② 诸灵康《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能力点》,《中文自修》2008.4
③ 胡学军、李旭红《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中学教与学》2007.11
④ 谢丽云《中考现代文阅读核心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2008.5
⑤ 宋芝娟、叶波阳《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型例谈》,《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2007.12
⑥ 杨建华《明确目标抓重点科学训练出实效——2008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中学语文教学》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