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及其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形态论文,话语权论文,主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15)06-0052-06 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底色,掌控社会舆论的主流意识形态导向,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引领不同场域、不同利益群体、不同传播载体的话语体系和价值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是一项复杂而深刻的时代课题。 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价值意蕴 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生成的、用一定的话语体系表达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和观念体系,维护的是特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对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而言,在其复杂多样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文化观念的场域里,必然有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统领精神生活秩序、统摄文化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性、政治性权力的思想表现,话语是权力运作的平台;话语权作为一个关系范畴,表征着不同话语主体之间世界认知模式和利益诉求的差异性。话语权主体间性的存在方式源于物质生产实践中不同的利益取向,因此,“话语权既是解释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一种场所和平台,又是掌握世界和创造世界的一种‘武器’和‘权力’”①。话语权超越纯粹认识论的界限而具有直接现实性意义,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力量。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价值意蕴在于整合社会观念、化解社会冲突。意识形态作为维护国家政权以及为政权合法性辩护的重要精神力量和信仰体系,其话语权效应日益凸显,现代国家都毫无例外地把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传播放置在社会突出的地位。尽管在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占据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但是,主导并不意味着唯一,主导意味着引领、批判和包容三个层次,引领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价值观念,批判悖反历史潮流的错误思潮,包容中性多样的社会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中确立,在批判的话语文化与多元价值并存的当代社会,这种话语权的存在本身就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价值理念的隐蔽性认同。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对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整合一方面源于由社会现实的利益冲突而产生的观念冲突。在诸多话语共生的空间冲突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价值即在于谋求差异之中的共识,无序之中的有序。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经济转轨和多期叠加的“新常态”,利益分化、阶层分化成为不争的社会现实,这在观念层面的体现就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分层和多样。因此,以意识形态为主题的话语权论争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具有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另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能够整合社会观念、化解思想冲突的价值源泉存在于其普遍性立场而产生的强大凝聚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其建构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性和代表无产阶级与全人类利益的普遍性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凝聚人心的重要支点。现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巩固与维系不同于传统政治化儒家意识形态的思想禁锢;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隐形的意识麻痹,即“我们不强迫你去做,我们要潜入你的心灵,进入你的潜意识,达到你自己愿意去做”②。意识形态话语权貌似思想领域的争夺,实质上却是现实实践中利益分化与角逐在思想领域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中国通过对国家未来发展问题的谋略以及对民生福祉的关注等实现社会成员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自觉体认。 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遭遇非理性解构的风险 坚持和守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然而,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围堵和市场逐利逻辑的驱动下,马克思主义理性的、批判的话语文化遭遇非理性解构的风险和困境。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风险源于日常生活状态自发性的冲动、网络信息覆盖的非理性和操纵性、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问题、中西方意识形态的较量等多重因素的纵横交错。 1.日常生活状态的非理性冲动淡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现代社会环境和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存在巨大的差异,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对抗冲突被日常生活中表面的物质丰盈和社会福利制度所遮蔽。现代“市场神话”造成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由消费主义逻辑所主宰,娱乐性、盲目性、庸俗化的消费模式得以强化;在逐利逻辑的支配下,精致的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哲学占据人的内心世界,物质占有和感性满足取代理想信仰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尺,对世俗功利的非理性追求使得现代人陷入了生活状态的非理性冲动。这样的日常生活状态刺激着人的感性直观和生存欲望,把理性人降低到动物本能的层次。结果就是把原本属于人的完整世界割裂成为充斥物欲的日常生活世界和神圣崇高的精神世界,而且前者挤压着后者的生存空间,在有限的精神生活空间里,政治修养意识淡化甚至空缺。 沉溺于当下情景的生活状态消解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神圣性。陷入物化状态的人们思考中国问题的哲学依据不再是革命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而是回归生活世界的现代西方生存论哲学,完全淡忘了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历史基础的观点。即便胸怀赤子之心,但是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生存环境淹没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向未来社会的价值理想,侵蚀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性信仰,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萎缩,“告别崇高”“告别革命”成为淡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直接现实表征。 2.网络信息覆盖的操纵性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移动互联网在现代社会已不仅仅是生活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现代人无法摆脱的、客观实在的生活方式;网络信息传播凭借其天然优势深深地影响着民众的社会认知,其影响力所波及的范围也日益扩大。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③在庞大而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尽享全媒体时代信息搜索的便利。但是,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从传统纸媒到现代网络的跃迁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地位的话语权提出两大挑战。 一方面,网络信息覆盖的非理性造成海量信息资源的幻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民众深度阅读和理性思考的能力,造成受众的片面化、碎片化阅读。尤其是虚假的负面网络信息肆意传播,表面上看是自由表达思想的行为,而事实上恰恰体现着社会大众对真理和权威的淡漠,对自我个性的崇拜。对网络技术的过分依赖造成了大众文化对主体理性批判精神的解构,信息覆盖的非理性造成社会普遍性的思维模式平面化、单向度,民众对社会问题的理性批判和超越现实的理想信念逐渐让位于麻木的“集体无意识”,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性认同。 另一方面,网络信息覆盖的非理性表象背后藏匿的却是操纵性极强的意识形态渗透,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公开性和直达性使其意识形态渗透更具隐蔽性和诱导性。西方国家深谙意识操纵的伎俩,在全球化信息共享的时代背景下,利用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隐形的思想操纵来影响甚至左右受众的价值判断和政治立场,并且以自由、民主的名义攻击中国的互联网管理政策。在美国互联网信息输出在全世界占据绝对优势的条件下,所谓的“信息自由”就是要把数字网络作为传播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的技术平台。弗拉基米尔·阿尔乔莫福曾对信息所负载意识形态的功能有过论断:“信息是一种有力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的武器,它可用来颠覆政权。”④网络信息之所以能够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载体,是因为“在国际传播中,传播的信息总是倾向于服务本国或本区域的政治、经济利益,这样必然形成以少数发达国家语言、思想、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其他国家只能处于‘边缘化’或‘半边缘化’的状态”⑤。充斥西方话语文化和资产阶级虚假意识形态渗透的网络世界对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形成极大冲击,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3.社会成员政治认同问题虚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政治认同是社会共同体成员对政治行为主体及其政治实践活动的信任、认可和支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坚守不仅仅是政治立场的问题,同时也是信仰认同、政治认同的价值选择问题。社会成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和政府国家的政治实践活动有密切联系,任何偏离社会主义本质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行为都将动摇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的合法性,危及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当前中国在经济转型期存在突出的社会问题,如备受关注的劳资矛盾严重影响到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和贫富分化问题,构成社会成员政治认同的严重挑战。“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而从1978年到2005年,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却上升了20个百分点。”⑥除此之外,某些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也严重威胁政府威望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公信力。《人民论坛》杂志于2009年12月公布了“未来10年十大挑战”调查报告,位居10大挑战之首的是官员腐败问题,82.3%的受访者选择了“腐败问题突破民众承受底线”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不是自在的存在,唯有借助于社会主义政治主体的实践行为才能真正确立其合法性权威。在一定程度上,社会成员对政治行为主体及其实践活动的质疑和否定极有可能架空、悬置和虚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使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持变成教科书上寂寞的独白,无法产生对社会成员的感染力、影响力。 4.中西方意识形态的较量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当代中国面临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思潮多元并存的现象,在各种社会思潮“充满激情的话语旋风”中,意识形态“趋同论”“过时论”“无用论”“中立论”“淡化论”“虚假论”“终结论”等轮番上阵。把这种现象置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竞争博弈的国际环境来看,“西方文明中心论”的文化霸权逻辑使得在中外文化交流和意识形态碰撞中,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披着文化和学术的外衣挤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滑向边缘,导致社会主义国家一元意识形态的局面被打破。在意识形态较量中,西方国家除了惯用的方式,即通过输出影视、广告、传媒、书籍等文化产品来进行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大众文化渗透之外;甚至不惜斥巨资在中国高层知识分子中间推行精英文化渗透,培植“反共”代言人,通过资助出国、出版书籍、宣传造势等手段寻找“意见领袖”和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尽管西方社会思潮的话语表达和立论视角形态各异,但其政治企图立意鲜明,无一不是将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幻想着举世归心的迷梦,将其意识形态美化为“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的判断标准和依据却是西方狭隘的自由民主理念。在美国2010年5月28日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奥巴马政府把“普世价值”输出作为重大的国家战略。由此可见,美国文化渗透的目标在于实现意识形态霸权。 与西方强势的意识形态渗透形成强烈对照的是:我国虽然高举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灌输方法的固化却导致意识形态话语宣传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官僚化的学术体制和空洞乏味的八股文风造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向心力分化、散落。 三、理性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精神坐标,在“西强我弱”的背景下,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就是要立足中国社会现实进行科学批判和理性建构,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和文化领导权。 1.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价值性品质 坚持意识形态话语权,坚守社会主义底色,首先要科学认识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客观的真理性品质。马克思主义根本区别于以往旧哲学,“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⑧。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社会历史的发源地存在于“尘世粗糙的物质生产中”,以往旧哲学奉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圭臬难逃纯粹认识论的命运,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虽有深厚的认识论基础,但由于否定唯物主义历史观终归只能成为虚幻的意识形态迷雾。与此不同的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向社会实践开放、“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追求真理的品格使其在资本主义强势发展的历史时代确立了话语权;并且由于科学研判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逐步由弱小走向强大。“马克思主义出现于舞台以来……有几十个几百个资产阶级政府企图消灭马克思主义。结果怎样呢?资产阶级政府上台下台,而马克思主义仍然存在。”⑨社会主义中国以中华民族“世纪崛起”的奇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精神旗帜的伟大与正确。其次要科学认识并坚持马克思主义面向未来的价值性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实批判的基础上确立的共产主义学说体系,共产主义革命事业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它“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汲取自己的诗情”⑩。通达理想社会、解放全人类是共产主义革命的崇高所在,而能够代表未来社会利益的是具有先进性和革命性的无产阶级。 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价值性品质要超越当下生活状态的物质化和非理性,切忌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神秘化、庸俗化。要从历史方向上整体把握共产主义理想,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将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的实现奠定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上。革命年代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豪情凝聚着人心、鼓舞着斗志,创造了中国不平凡的历史;而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利益关系复杂多元的条件下,由于无法完全超越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高扬共产主义旗帜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探索如何实现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对接。发挥制度优势,重建社会共同体,使社会成员在真实的集体生活中感知世界,进行创造,寻回一度失落的神圣感和崇高感。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同时,注重社会成员个体意识增强的现实,克服个体生命实现活动的自在状态,实现个体日常生活状态的理性与自觉;引入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利益调节整合机制,既避免个人主义的泛滥和个体生命的“单子化”存在方式,又防止将马克思主义“标签化”而空谈理想信仰。 2.批判性重构网络信息和网络流行语 批判式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是马克思建构其学术理论的独特风格,“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11)。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对此曾这样评价,“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进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是激励诚笃的社会力量进行反对现行世界体系的那些批判性言说——深得人心的马克思的表达方式”(12)。马克思主义科学运用“批判的武器”一方面反思自身,另一方面挑战权威,从不满足于现有的既定结论。西方意识形态所操纵的网络流行语传播迎合了西方文明崇拜的大众文化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网络信息和网络流行语进行批判性重构需要摒弃强制性征服的模式,要在公正平等的话语秩序中消解意识形态话语霸权。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精神,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辨别力,掌握网络流行语的话语本质,解开其意识形态的神秘面纱,勇于进行“武器的批判”。因为话语是“经过选择和包装的历史内容;不同的话语,展示了不同的世界面貌,而‘流行话语’则往往潜藏着话语霸权”(13)。在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问题上,社会主义理论工作者决不能迎合潮流、被网络流行话语所淹没,决不能再犯理论和思想上的软骨病。 在意识形态属性日益凸显的互联网领域,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的优势,拓宽话语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在技术层面上,研发尖端网络信息搭建技术和“防火墙”软件开发技术,主动应对美国谷歌公司等推出的覆盖全球无线通信网络的计划;组织精干力量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控机制,防控虚假网络信息和反动思潮的滋生,促成网络信息传播虚拟但不虚假、自由但不反动、理性但不刻板的健康有序氛围。在理论交锋层面,利用网络话语空间提供的对等平台,坚持理性对话基础上的心悦诚服。毛泽东曾经强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顽强表现自己的同时,“我们不应当用压制的办法不让他们表现,而应当让他们表现,同时在他们表现的时候,和他们辩论,进行适当的批评”(14)。在自由表达的话语空间,各类不同的观念形成一个“意见的自由市场”。在这个观点争鸣的场域里,通过适当争论、有效对话和深刻教育的方式,高举旗帜,明辨是非,勇于亮剑,抢占话语主动权,开拓话语新领域,有理有利地展开对敌对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批判。在对网络话语的批判性认识中拓展真理,重构理性的话语秩序,这本身也是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维护和巩固。 3.关注并积极回应中国议题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巩固意识形态合法性与合道德性的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在于抽象的议论,而在于理论对现实的指导,理论与现实的契合;人们之所以选择并认可一种理论学说,不在于理论的自我标榜,而在于理论与现实的契合程度和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当理论与现实背离的时候,必然的结果就是现实抛弃理论,因此,没有永恒合理的社会秩序,也没有不可动摇、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够征服人心并且逐步走向强大,就在于其所谋求的正义社会秩序符合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利益诉求。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坚持切忌教条式地重复,而是要回归真实的社会场景,以问题为导向,以现实为参照,在深入探讨和解决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凸显的深层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中,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和话语体系,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合乎历史情境的“发展式回归”。 主流意识形态的公共性普遍认同要经由社会个体才能实现,而社会个体的选择和判断是以可感知的生活世界为依据的,因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离不开社会生活世界。卢卡奇认为,所有的意识形态所面临的决定性问题不是“是什么”的认识论问题,而是“做什么”的社会实践问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之本在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原本”世界的关注,对中国而言就是对现代化实践的目标、动力、机制、手段等中国议题的关注与回应。具体而言,在政府决策和执政实践中,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真正的英雄,突出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智慧和力量;密切关注百姓话题和民生问题,对舆论热点问题和突发社会事件不回避、不退缩。同时,要有忧患意识,针对部分群众的政治认同危机,要及时把脉找到症结所在,并在实践中敢于面对,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化解民众的思想疑虑。在这种走进生活、贴近现实的理性实践中,由受众的感情共鸣、自我认同走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提升意识形态的公信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真实性可靠性。 4.坚持与创新意识形态话语表达 在中西方文化和学术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学术创新是无法阻挡的潮流和趋势,中国对西方学术话语的“移植”已成为学界常态。如果纯粹是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走向世界的需要,这当然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文化霸权的西方国家往往利用话语的力量伺机征服世界。在意识形态的对抗冲突中,资本主义国家蓄意制造学术话语和意识形态话语的分离,以表面中立的学术话语引领为其意识形态和文化殖民奠定基础,最终实现其彻底颠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政治图谋。因此,应对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挑战必须要构筑马克思主义的学术阵地,毫不动摇地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和基本原理、方法,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变化有效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避免成为西方学术的附庸而丧失话语权。 社会主义国家所面对的突出问题,就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以人性化、本土化的表达。一方面,突出民众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契合,让言说者表达心声,让理论话语不再因精致和理性而贫困。“对于困难群众历史命运和弱势个体社会平等的特别关注,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话语的魅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深厚基础。”(15)马克思主义关注的对象不是“永恒合理”的虚假秩序,而是人民群众真实客观的生产生活状况,因此,其内蕴着广泛认同的群众基础。而群众的语言是鲜活的、充满活力的,所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创新要摆脱冰冷抽象的政治术语,还原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立场,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生活化的语言表达理性抽象的思想,增强话语表达的感染力。 另一方面,突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中国元素、中国风韵,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民族文化意蕴。摆脱西方文化领导权的钳制简单依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化、强制和规定只能适得其反。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推进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认同的关键。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刻的集体记忆,其话语体系具有持久的本土化认同的社会心理基础。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建设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资源,并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新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风雨飘摇的年代确立了其话语权的绝对优势地位。当代其主导地位遭遇弱化风险的历史条件下,理性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仅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时代呼唤,而且也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展现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时代课题;理性建构并自觉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当代中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必然选择。 收稿日期:2015-09-29 注释: ①樊浩.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06. ②[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M].徐昌翰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52. ③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t20140721_47437.htm. ④转引自魏建国.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J].学习论坛,2014(30). ⑤文军.网络霸权与符号暴力[J].学术论坛,2003(1):124. ⑥李静睿.劳动报酬占GDP比例22年连降20%已影响社会稳定[N].新京报,2010-05-12. ⑦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未来10年十大挑战”调查报告[J].人民论坛,2009(24).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2. ⑨斯大林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33. 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3.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 (12)[美]沃勒斯坦.自由主义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16. (13)(15)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 (14)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483.标签:话语权论文; 政治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西方社会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认同论文; 学术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