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其质量直接的影响到工程的整体效果,并且也将给工程的未来使用年限造成影响。但由于在水利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十分容易暴露出问题,因此还需要对此加以重视。现将对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在水利工程当中最为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主要使用在河渠、港湾和水库大坝等方面的建设。在施工当中由于其本身的结构十分的厚实,尽管在施工技术要求上比较高,技术难度上比较强,但仍然在实际施工中会导致出现普遍的施工裂缝的问题。因此其施工技术的提升仍然是当前比较重要的内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进行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混凝土的级别比较高,同时水泥的用量也很好打,经常会出现一些收缩变形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会给工程留下隐患,导致出现裂缝现象 。因此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中还需要对施工材料的选择加以重视。在一般的情况下,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基本原材料,有时候也会适当的在当中添加一些适宜的材料作为补充添加剂。总体来说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当中,需要更多的关注以下几点内容:(1)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来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能得到控制,减少不合格质量问题的发生;(2)要擦去分块的形式来进行浇筑,促使建筑当中的混凝土的稳定性能得到提升,为工程的质量做出保障;(3)对混凝土的温度一定要加以重视,大体积混凝土本身在技术上要求比较高,同时在温度控制上也比较严格,因此一定要积极的做好温度控制措施,适当的进行保温和养护,促使温差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少裂缝的出现。
2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预防
2.1 对大型混凝土建筑进行常规维护
常规维护通常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处理,频率保持在两周一次。养护时,要对混凝土表面的塑料薄膜进行检查,确定其完整性,同时需要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为此,可以在塑料薄膜以下放置湿度传感器和报警器,这样便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大型混凝土建筑的资料,
对其进行管理和跟踪维护。
2.2 对大型混凝土建筑的温差进行控制
在水泥固化过程中,其中的水会气化,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内外温度产生差异。水气的产生与水泥的配比、添加剂及掺和剂的选择等都有关系。所以,在配制水泥时,要注意该配方会不会导致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混凝土建筑的保温主要是依靠塑料薄膜的覆盖,保证大型混凝土建筑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的温度差保持在30℃以内。同时,可以通过将温度传感器置于混凝土建筑的各部位,准确把握混凝土建筑的实时温度,进而确保混凝土建筑的质量。
2.3 对大型混凝土建筑的浇筑方案进行控制
要对浇筑方案进行控制,首先需要对该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有大致了解,如了解该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尺寸、捣实程度、大体积混凝土块的用途,进而在三种大型混凝土建筑浇灌方案中选择最适合该工程的一项进行施工。三种浇灌方案分别为全面分层、斜面分层、分段分层。
2.4 对大型混凝土建筑的密实度进行控制
为了混凝土能在成型固化之前将气体尽量排除,增加其密实度,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建筑产生裂缝,在实际生产中,要将混凝土捣实,即将混凝土充分振捣,将其中的气体排出。同时,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每次振捣的混凝土的体积不能过多,否则振捣效果会下降。振捣次数越多,振捣效果越好,混凝土密实度越高,开裂性越低。所以,针对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建筑物,应进行多次振捣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对大型混凝土建筑的初始温度进行控制
由于混凝土建筑会因为温差大而产生裂缝,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初始温差进行控制。若施工季节在夏季,应该在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表层多进行降温,人工降温、物理降温均可。不推荐化学降温,因其容易破坏建筑本身。冬天亦然,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对大体积混凝土建筑进行表面保温,防止其由于内外温差过大导致大型混凝土建筑产生裂缝。
2.6 对大型混凝土建筑的拆模时间进行控制
由于混凝土建筑外部的塑料薄膜是用来保持混凝土建筑的温度和湿度的,所以,拆模工作进行得越晚越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塑料薄膜的作用。拆模时间应该控制在混凝土建筑几乎成型以后,保证其内部及外部湿度、温度相同。内、外部温湿度相差越小,该建筑开裂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要注意对拆模后的大体积混凝土进行边角的打磨处理。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2合理控制施工材料
要想控制混凝土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其施工材料的质量也是关键所在。在施工中需要进行相应的降水处理,保证底板无水。为了能达到强化底板承受能力的目的,可以在底板防渗墙内增加 3 米的轻型井点降水 。然后要在施工中间进行地基测试,所有的环节当中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偷工减料或者技术不到位的情况,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从而促使工程质量能得到保障。
3.2合理进行混凝土配比
在水利工程当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水泥和其他的添加剂,同时为了能提升工程强度也需要进一步的来进行混合配比。在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根据环境、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的配合比,减少在施工中的用砂量,尽量的降低水泥用量,促使混凝土强度能有所上升。同时还要尽量的降低混凝土的绝热升温,促使工程安全性能有所上升。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做好以下的措施:(1)合理控制混凝土用水量,控制好混凝土的凝固时间;(2)采取措施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3)要合理进行配比,提升结构强度,保证工程质量能达到规定标准以上。
3.3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进行环境上和施工条件等方面的全面衡量,制定出合理的控制方案,保证方案能产生较好的效果。首先要根据规定来进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估算和模拟演练,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湿度等方面的条件都进行全面的衡量,保证施工质量能提升。其中控制浇筑量和温度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应当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内外温度差在 30°以内,并合理的进行差异控制。其次需要在施工中严格的按照国家的标准来进行混凝土模板控制,并进行相应的养护措施。只有从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始加以重视才能更好的保证后期的施工效果,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
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为了能促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加以重视。要从施工前一直到施工后期都采取全面化的控制措施,促使施工技术能得到完善,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会磊.浅析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3):66-70.
[2]朱武.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6):66-99.
[3]张选记.浅析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J].现代国企研究,2015(02):210-230.
[4]肖鑫,贾秋宇.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8):45-60.
[5]赵彦晨.浅析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4):145-186.
论文作者:肖小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