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同一年级各平行班中,有的教师业务水平较高,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有的教师业务水平并不比其他教师高,但教学效果良好,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是否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理智所抱的信念,或比由于恐惧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强有力得多。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积极情感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可以融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反之,如果老师一直板着脸,则会引起学生的烦躁、紧张,从而影响他们以正常心态接受知识。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到教学中,使知识传授的过程渗透着情感的交流,以情感人,不断激起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
一、保持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尊师与爱生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老师受到学生的尊敬,会产生教育工作者的光荣感,更加热爱学生和教育事业,更加自励,成为学生学习的更完善的榜样;而学生受到有威信的老师的关怀,会更加尊敬老师,更努力地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仿效老师的品德。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要求自己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助学者和监督者;在传授知识时,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努力创建平等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自主发展、愉快合作的良好教学空间。这种“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不仅激发了孩子们高昂的学习情绪和创造潜能,而且培养了他们对我良好的情感态度, 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我所授的英语课程上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开发情感资源,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不同于“人机系统”的操作,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感情和生命活力的个体,而“惯性”的教学思维往往导致很多教师过多地关注英语学科的“知识性”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更很少问津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情感变化。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要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课堂上,在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我十分注重从情感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组织,把英语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以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起来,充分激发他们对英语课堂的兴趣,进而发挥出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
如,在教学A Birthday Party一课之前,我先了解学生的生日信息,借此导入新课:Is today your birthday?Whose birthday is today?等那位原本有些羞怯的男生满脸意外地站起来,我对他说:“Great! Happy Birthday!Here’s a little present for you.”虽然平时不爱开口,他还是惊喜地用英语对我表达谢意:“Thank you.”接着我对同学们说:“Boys and girls,what can we do for him now?”有同学提议为他唱生日歌。我表示赞同:“Good idea! Let’s sing the song Happy Birthday to You.”于是,师生唱起生日歌。此时全班学生情绪高涨,我也自然导入新课。Today is also Tom’s birthday.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and try to find our what’s happening at his birthday party.一整堂课都进行地十分顺畅,就像是水到渠成,而且,我发现,那个过生日的学生表现地比以往都要投入。
又如,在一次课前五分钟的 Free Talk中,我问学生杨明伟,(他的英文名字叫Tony):“Do you like English,Tony?”“Yse,I like it very much”“Do you like your English teather,Tony?”“Yse 1 do.”这时另一位嘴快的学生问我“My English teather,Do you like Tony?”我微笑着说:“Yes I do. And I love you,too. I love all of you very much.”学生们都开心地笑了,喊道“We love you,too.”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们掌握了单元重点,更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更喜欢我和我的课程。从另一方面说,他们已经是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用在其中了,教与学形成了强大的合体。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初步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牵引,以情激情,比如,通过课堂中稳健的步履、潇洒的教态、微笑的表情等自由驾驭并恰当运用感情,创造一个和谐、积极、健康向上的“感情场”,这样,学生一定会受到感染和激励。
论文作者:刘瑞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教师论文; 英语论文; 老师论文; 知识论文; 语言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1月总第3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