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汪桂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出现误吸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误吸原因包括吞咽功能障碍、胃内容物反流、心理因素以及医疗知识欠缺等原因,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的显效率为42.50%,其总有效率为97.50%,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77.50%(P<0.05)。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胃内容物反流、心理因素以及医疗知识欠缺等均是引发患者误吸的原因,而针对性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安全性好,还可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误吸原因;护理对策;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231-02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可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易出现吞咽障碍及误吸[1]。为进一步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误吸原因及护理对策,我院分析针对性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出现误吸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饮水试验确诊误吸,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4~78岁,平均(63.33±3.27)岁;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5~76岁,平均(62.08±3.09)岁。两组各方面资料的比较差异不大,院内伦理委员会已审批此次研究。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发现患者出现误吸时立刻通知医生,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及时拍背,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有无假牙,对其口腔进行彻底清理,同时给予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手术准备,必要时送手术室经纤支镜取异物。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误吸护理:①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注意掌握误吸的临床表现,包括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②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记录咳嗽情况,有咳出痰液者,应记录痰液的性质、颜色、量以及粘稠度,在患者排痰前应协助其翻身,为其拍背,必要时为其吸痰,并做好吸痰的前后护理,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③加强饮食护理,患者尽量采取左侧卧位进食,指导家属进行喂食,喂食时动作轻柔,态度和蔼,不催促患者进食,对于有吞咽困难者可选择鼻饲流质食物;④加强患者的口腔、鼻腔和胃管护理,尤其是胃管鼻饲患者,在进食前需检查胃管是否固定正确、抽取胃液时确保胃管在胃内,防止食物注入胃管而造成再次误吸。进餐后检查口腔内的残留物,注意口腔、鼻腔的清洁;⑤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密切关注其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导,适当为其转移注意力,可选择杂志和电视等方式。向患者讲解以往治疗效果良好的案例,增加其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患者的误吸原因,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 护理效果评定[2]

显效:患者的吞咽障碍显著改善,经口进食和饮水量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倍以上;有效:患者的吞咽障碍有所改善,经口进食和饮水量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倍;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定性资料用(n,%)表示,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误吸原因统计对比

两组误吸原因包括吞咽功能障碍、胃内容物反流、心理因素以及医疗知识欠缺等原因,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误吸原因统计对比[n(%)]

 

2.2 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的显效率为42.50%,其总有效率为97.50%,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77.50%(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对比[n(%)]

 

3.讨论

在此次研究中发现,吞咽功能障碍、胃内容物反流、心理因素以及医疗知识欠缺等均是致使患者误吸的因素,为更好地降低误吸的发生率,在临床护理当中可对上述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同时,本文发现,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分别更高,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更低,这些数据提示了观察组所用的针对性的误吸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并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究其原因,脑卒中患者多为卧床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注重为患者勤翻身、拍背、协助其排痰,保持其呼吸道通畅,最大程度地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且针对性的胃管鼻饲护理还可有效降低患者误吸的发生率[3]。

综上所述,吞咽功能障碍、胃内容物反流、心理因素以及医疗知识欠缺等均是引发患者误吸的原因,而针对性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安全性好,还可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俊霞.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3):457-458.

[2]茅菲菲,朱群,施小燕,等.脑卒中后伴发沉默性误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4,13(2):111-113.

[3]高剑平.探讨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0):253-254.

论文作者:汪桂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汪桂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