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问题式教学实践体会论文_蒋吉军

高中生物问题式教学实践体会论文_蒋吉军

蒋吉军(四川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是促进问题式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原则,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12-046-01

“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现代启发式教学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知识融入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与探究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协作能力,最终基于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由于这一教学法的开放性,很适合目前正在进行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尝试用该教学方法开展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学生预习与教师预设问题的整合

1、共性原则。教师应收集、整理、分析学生们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找到其中具有共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预设的重点问题,以此作为自己教学的起点,将它当成分析全文的切入口和主问题。也就是在学生的问题中找交叉,再在此交叉中找与自己预设问题重合的问题。其他比较散乱的个别学生体现的问题以及自己预设的个别非重点问题便可进行取舍或在课堂中作为支问题呈现。

2、学生为主原则。教学的根本受益者是学生,所以教师的教学起点必须是学生的学情。所以,一旦学生的共性问题与教师预设问题形成冲突,只能首选学生的共性问题。如果这个差异是来自学生还没掌握好预习的方法、不会提问题,那么应及时进行相关培训和练习,如果这个差异是来自教师自身对学情不够了解、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全面,教师就应该及时按照学生的问题、依据学生的需求来修改自己的预设。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很亲切,从而产生主人翁意识和学习激情。

二、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道尊严成为学生心中根深蒂固的一种思维方式。即使老师教学中提出问题也是由少数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其余学生根本没有开口说的机会,时间一长其余学生更不敢开口说。为了扭转学生上课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局面,让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敢于提问、勇于思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式教学,我们首先应该为学生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说出学习中的疑问,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问题式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问题式教学的核心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探索中去,在学生探究问题和自己提问的教程中,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原因,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是错误,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能仅看到学生的问题,甚至给予学生当面的批评,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老师对于学生的问题无论对错都应对其努力给予积极的表扬和肯定,然后再跟学生一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巩固练习,提升学生能力

教师通过从学生的练习反馈中重新提炼问题,迅速对错误信息进行重组加工,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重新获取正确的信息,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问题式教学使课堂充满悬念,让学生的思维接受挑战,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这已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教师要积极想方设法,不断在课堂上营造出问题氛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让他们把这种行为转变成一种需要,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五、要把提高教师水平作为长期任务

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首先要有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能力的老师。应把每一个老师当做“教授“去培养,充分尊重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尊重老师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能造就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生。《纲要》中倡导建立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教师更应成为重中之重。如果教师故步自封,抱着几年前的东西教给学生,教育的内容就会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脱节,不利于学生的就业。要改革老师的教育观念,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给老师提高的机会。把提高老师的水平作为教育的必要支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把普通的教师培养成大师,大学的教育才能成功。所谓“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推崇了教师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却忽视了教师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过程。

六、结合实验提问题

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前向学生提问有利于学生复习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对实验的兴趣。实验之后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综合的能力。如在做“影响酶作用的因素”这个实验时,首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导出本次实验的原理/然后问学生“酶在哪里”,指出制备唾液的重要性。实验中问学生“是颜色深的酶活性高/还是浅色的活性高”/指导学生正确判断实验结果。实验后问学生“为什么做这个实验时,尤其在临床上必须戴好口罩”/使学生知道唾液污染所带来的后果。

总之,实施“问题式”教学,关键是讲究问题情景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更要善于发挥主导作用,精于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发展进行适度调控,切实当好引导者、参与者、发挥者,再也不能是主宰者,当然更不能变为旁观者。

参考文献:

[1]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蒋吉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高中生物问题式教学实践体会论文_蒋吉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