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型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流通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流通企业论文,我国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0)10-0021-04
一、我国流通业的内向型国际化竞争态势
伴随着我国流通业的逐步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流通业呈现明显的内向型国际化竞争态势,国外流通巨头纷纷抢占中国市场。至2008年底,全国限额以上的外商投资批发零售企业2612家,总资产达到6456.8亿元,40%的全球零售500强已落户中国。[1]
1.投资方式由合资转向并购
目前,外资流通企业在中国的扩张途径放弃了传统的合资方式,更多地采取并购方式。其他国家流通业国际化的经验证明,并购是外资流通企业在东道国快速扩张的主要方式。外资流通企业经过了在中国市场的适应性生存考验之后,对国内流通市场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悄然改变扩张方式,不断通过并购重组向中国流通业渗透,特别是2008年,继沃尔玛、乐购等外资企业在华参股运营成熟转向独资后,其他外资企业为了扩大在华市场份额,纷纷加紧收购内资企业,不断向中国本土渗透。例如,2008年1月,韩国乐天增资收购万客隆51%的股份,达到全资控股;3月份,韩国新世界增购上海易买得16%的股权;7月,法国家乐福收购广州家广超市25%的股份,总持股份额达到80%。[2]
2.业态主要选择现代流通模式
凡在中国发展比较成功的外资流通企业,在业态定位与选择上大多选择最具成长性的主流业态,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超市、Shopping Mall,引领中国市场现代流通模式的发展。与早已疲软的百货店业态相比,品种丰富、物美价廉的大卖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其他业态难以取代的竞争优势。而外资引入的Shopping Mall红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等地。Shopping Mall是一种集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场所。其特点,第一是大:占地面积大、公用空间大、停车场大、建筑规模大,一般由若干个主力店、众多专业店和商业走廊形成封闭式商业集合体,从严格意义上讲,大于10万平方米且业态复合度高的方可称作Mall;第二是全:功能全,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甚至金融、文化功能于一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3.地域选择由东部发达城市向中西部扩张
受中国逐步开放政策的影响,2002年以前,主要选择发达的沿海地区作为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2002年以后,外商流通企业投资区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跨国流通企业开始在中国市场实施谋篇布局的竞争战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实施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扩张战略,投资的区域性策略由发达大城市转向比较发达的地级城市;二是积极开拓中西部省会城市,甚至延伸至中西部地级城市。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相继实施,地方性优惠政策及巨大的市场潜力都对外资流通企业产生无可抗拒的吸引力。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中西部省会城市和东部地级城市将是中外资流通企业殊死相争的主战场。
4.外资本土化趋势明显
本土化是外资流通企业在中国生根立基的根本,也是取得竞争优势的长远策略,因此外资流通企业在采购、员工、促销等方面积极推进本土化,寻求尽快融入中国市场。在采购本土化方面,沃尔玛目前同国内1.8万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商品本地化率达到了95%以上;而法国家乐福在华销售的商品本地化率也已达到90%以上,且与当地供应商都建立了良好的供应关系,已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武汉、大连和宁波等11个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建立了采购基地。在员工本土化方面,沃尔玛一方面不惜重金培养当地员工,培养职工的企业归属意识,改变他们的心智模式,塑造有向心力的企业文化,防止人才流失,使得整个沃尔玛中国公司员工队伍中方人员的比例保持在99%以上;另一方面,在主要经营管理岗位上大胆使用本地人才,其各店的总经理全部是本地员工。麦德龙也同样重视本土化策略,专门成立了中国培训学院。
二、内向型国际化竞争对中国流通业的冲击
1.挤占本土流通企业的市场份额
外资流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是以抢占市场、瓜分利润为最终目的的。外资流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大都采取了低成本扩张策略,使原本微利的中国流通企业陷入亏损的危险境地,造成了我国本土流通企业市场份额的下降。外资流通企业凭借着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军中国市场,给当前既无规模优势又无资本实力的国内本土流通业带来极大冲击。以零售业为例,2007年“中国连锁百强”中的外资零售业快速增长,其中主要的15家外资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中国连锁百强”销售总额的18%,达到1825亿元,增长了28%,超过“中国连锁百强”平均21%的销售增幅。[3]
2.导致部分国内流通企业倒闭
“五公里之内无竞争”,跨国流通巨头的竞争力由此可见一斑。我国本土流通企业无论是在经营规模、管理与技术水平、硬件设施上都与外资流通巨头有着巨大的差距,难以与之抗衡,其必然结果就是导致相当一部分本土流通企业因竞争失利而破产倒闭。外资流通巨头所到之处,都会出现“开了一家大卖场,死了周围一大片”的现象。例如,当家乐福在上海开第二家分店时,方圆5公里之内,3家国有商业企业及周边一大批小商铺在两年内相继关门。又据新华社2005年12月14日报道:在近18个月中,我国至少有150家超市倒闭,其中包括广东省本土最大的连锁超市家谊集团破产。这些企业的倒闭与外资流通巨头进入所形成的强有力的冲击有很大关系。
3.导致国内流通业利润率下降
大量外国流通企业的涌入,使中国流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又由于市场规则的缺失,大型流通企业的价格行为、促销方式等都得不到有效制约与规范,无序的恶性竞争(如价格大战)不可避免,导致中国流通业整体利润率进一步下滑,进入微利甚至零利润时代。而跨国流通巨头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前3~5年内准备以不盈利来抢占市场,其强大的竞争实力足以发动让国内本土流通企业亏损倒闭的价格大战。以深圳沃尔玛为例,由于采取天天廉价的策略,每天推出的特价品价格要便宜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这样使同地商场平均销售额下降5%~10%,利润率呈明显下滑趋势,更导致传统百货企业经营效益一落千丈。
4.加剧国内流通业区域性结构失衡
我国流通业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流通差距以及东西部之间流通结构的矛盾。外资流通企业的进入加剧了这种差距和矛盾。目前,外资流通企业以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为主要投资区域,而由于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居民购买力低、投资环境较差,外资进入西部以及农村地区的积极性不高。根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批发零售业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项目6338个,实际利用外资26.77亿美元,其中东部地区24亿美元、中部地区0.98亿美元、西部地区1.79亿美元。[4]外商投资使得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商业网点过于密集,竞争环境恶化,而广大的西部和农村地区流通业发展依然缓慢,商业网点少。
三、内向型国际化背景下本土流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内外资流通规模比较
首先,从企业经营规模看,内外资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差异巨大。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均是世界500强企业,而中国还没有一家流通企业进入该行列。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沃尔玛占据世界第一大流通企业的位置,其在全球范围共有8445家分店,销售额超过4056亿美元,利润高达134亿美元。而国内经过联合重组的所谓“商业航母”上海百联集团,其2009年销售额也仅为979.15亿元人民币,约143.5亿美元,仅为沃尔玛销售额的3.5%。其次,从单店规模来看,我国流通企业的单店规模也比跨国流通巨头的单店规模小很多。2007年位列我国连锁企业百强首位的国美电器集团的单店年销售额为10034万元;而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在中国的单店年销售额分别为2.9亿元、3.57亿元和4.8亿元。但从产业层面来看,外资流通业还不具备总体的规模竞争优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我国限额以上流通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内资企业有138086个法人单位,从业人数约为656.9万人,资产总计66340.4亿元,销售额约为185100.1亿元,利润约为13183.3亿元;而外资流通企业法人单位仅为2612个,从业人数约为52.3万人,资产总计6456.8亿元,销售额约为17389亿元,销售利润为2116.2亿元。[5]
2.内外资流通业态结构比较
外资流通业在中国市场几乎涉足了所有的现代流通业态,涵盖了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会员店、便利店、专业店等。外资流通企业中,有的经营大型综合超市(如法国的家乐福和欧尚、美国的沃尔玛、泰国的易初莲花),有的经营仓储式会员店(如德国的麦德龙),也有的经营便利店(如日本的罗森和7-eleven)及家居建材专业店(如英国的百安居、瑞典的宜家)等。在流通业态的选择上,外资把目标主要集中在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会员店,而不是过度竞争的百货店。超级市场在发达国家早已是成熟的业态,而在我国,超级市场正在逐渐成为现代流通业的主流业态。外资选择以超级市场为切入点进入我国流通市场的主流业态,既抓住了我国流通业的发展趋势,又发挥了外资流通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
3.内外资流通业经营效益比较
从内外资流通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来看,外资流通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内资流通业的经营效益。以2008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的财务数据为例,内资批发零售业的整体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分别为8.17%、8.95%;而外资批发零售业的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分别为13.81%、16.14%;外资批发零售业比内资批发零售业分别高出5.64%、7.19%。[6]
4.内外资流通业信息化水平比较
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是外资流通业的显著竞争优势,它们以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s,EDP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为核心,以网络为辅助的流通技术现代化,彻底改变了传统流通业依靠大量人力简单劳动的运作模式,使得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管理系统的运行等都可依赖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来实行。这使得跨国公司能在全球化连锁经营战略的基础上及时掌握市场供求的变化趋势,大大加快了资本周转速度,显著降低了经营成本,取得了规模竞争优势。长期以来,国内本土流通企业却误认为流通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忽视企业信息化技术的投入与改造,许多流通企业仍沿用传统的人力方式进行采购、销售、物流、财务管理,凭经验运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即便一些流通企业购置了现代化的电子技术设备,引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但由于僵化的管理机制、人才缺乏以及创新动力的缺失,使得计算机等技术设备和手段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例如,许多企业只能用计算机处理一些低级的文档工作,而无法实现系统化的信息技术管理。
5.内外资流通业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比较
流通产业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产业,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是流通企业的追求目标,也是流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与表现形式。内外资流通业的竞争力比较也可以通过对其顾客群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测定来衡量各自的竞争力。根据中国零售中心对12家外资综合超市(包括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吉之岛、麦德龙、上海欧尚、乐购、伊藤洋华堂、易初莲花、万客隆、华润万家、好又多)和8家本土超市(包括北京物美、上海华联、上海联华、上海农工商、北京华联、深圳百佳、新一佳、苏果)的调查,外资综合超市的顾客满意度及顾客忠诚度的平均分值分别为74.76和65.2;而我国本土综合超市的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方面的得分都比外资综合超市低,其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平均分值分别为72.20和62.0。[7]因此,本土综合超市的竞争力水平低于外资综合超市的竞争力水平。
四、提高我国本土流通企业竞争力的政策选择
1.取消外资流通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所谓“超国民待遇”,是指给予进口产品和外资企业优于国内产品和内资企业的政策待遇。外资流通企业享受的“超国民待遇”主要表现为税收优惠,即所谓的“两免三减”。根据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规定,外资企业从出现盈利的年度计算,两年免交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这种差异性税收待遇政策,破坏了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竞争的公平性。此外,外资的“超国民待遇”还表现在为吸引外商投资,一些地方政府出现违规或越权审批外资项目,甚至盲目放弃正当利益或合理管制。其实,现在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快速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广阔市场前景,才是吸引外资涌入的真正原因。“超国民待遇”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引资手段,其出现虽有必然性与合理性,但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其逐渐淡出中国引资政策的范畴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所以,中央政府应在“两税合并”的基础上,严禁地方政府违规引资,保证流通市场的公平竞争。
2.健全和完善流通法律体系
我国流通领域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这与我国流通业发展阶段及对外开放的情形明显不符。必须尽快完善商业法律法规,规范跨国流通巨头的恣意竞争行为,保证本土流通企业尽可能分享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良好的成长空间。在这方面,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例如,日本既有《反垄断法》、《大店法》,又有《中小商业保护法》。目前我国已出台了《反垄断法》,但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跨国流通巨头近年在我国扩张速度极快,有垄断我国流通业某些业态的趋势。像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跨国流通巨头,它们依靠自己强大的资本实力,成为超级零售终端,控制着大量商品的交易,很有可能对某一产品的采购进行垄断,这样会产生排他性交易,既对国内流通企业不利,也不利于中国本土供应商(或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无益于增进我国社会福利水平。另外,我国还存在地方保护、条块分割和行业垄断现象,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尚未形成,导致我国本土流通企业尚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连锁化规模经营。因此,加强《反垄断法》的实施,不仅可以限制跨国流通巨头的垄断行为,而且有利于培育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的本土现代流通企业。
3.培育大型本土流通企业集团
流通业是一个明显依靠规模经济优势而生存的行业。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本土流通企业整体规模较小,还无法享受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因此,必须依靠政策支持,培育大型本土流通集团,这对于发挥规模竞争优势、改善流通产业组织结构、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本土流通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本土流通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政府应积极支持那些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本土流通企业的兼并活动。因此,必须尽快消除各类人为的市场进出壁垒,创新制度,促进商业发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与行业垄断行为,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并购行为,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并予以财税与金融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对业已存在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进行重点扶持。政府对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扶持政策应该包括:实施企业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通过资产重组、股权置换以及包装上市、提供政策性贷款等多种渠道解决融资问题;在企业发展用地方面给予优先照顾等。
4.保护本土中小流通企业
中小流通企业是我国流通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在方便人民生活、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拉动民间投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扶持中小流通企业的发展。首先,在提供经营指导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小流通企业在政策、市场、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充分整合各类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才与资源,组成专家顾问团来为中小流通企业提供各类企业诊断与咨询服务。其次,在融资方面,加大对中小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创新信贷服务机制,扩大中小流通企业的授信额度;支持成长性高的中小流通企业到创业板上市融资;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中小流通企业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再者,鼓励中小流通企业走联合发展之路。对于中小流通企业之间自愿联合组成采购联盟或服务联盟,政府相关部门应予以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必要的政策与资金方面予以扶持。最后,在流通信息化改造方面,要利用财政补贴或无息贷款政策,鼓励和引导中小流通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例如积极推广使用时点销售系统(POS),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MIS)。
5.鼓励有条件的本土流通企业实施海外扩张战略
尽管国内流通市场远未饱和,但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如果我们只采取守的战略,而不主动出击去占领广大的海外市场,总有一天国内市场的饱和会使本土流通企业面临无路可退的尴尬。况且从价值链的角度看,中国越来越多的生产型企业正在实施海外扩张战略,而作为价值链终端的流通环节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有相应的本土流通商作为本土生产企业的海外终端,中国国家层面的产业竞争力才有可能提升。鼓励有条件的本土流通企业特别是那些大型的流通企业集团实施稳健的海外市场开拓计划,是提升中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必由途径。海外市场的拓展可以考虑先从发展中国家入手,比如将越南、泰国等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东盟国家作为先期的海外目标市场,这些国家的流通产业发展现代化程度比中国低或者相近,而且在地域上、文化上也较为接近,容易进入并实施本土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