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现状及未来趋势论文_郭军,徐兴爱,杨粉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现状及未来趋势论文_郭军,徐兴爱,杨粉

云南森博混凝土外加剂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混凝土添加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设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使用。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和优势,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建设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介绍我国使用较多的混凝土外加剂,针对目前混凝土使用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对混凝土外加剂未来趋势的思考。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使用现状;未来趋势

引言

混凝土是我国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和化学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搅拌而成。由于混凝土具有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建筑和土木工程中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混凝土的大量使用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能够使混凝土的性能出现显著提升,研究和分析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现状和未来趋势,对提高工程效益和施工技术具有很大地推动作用,也对土木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

混凝土外加剂是能够有效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一般情况下,外加剂的掺杂量在水泥总质量的百分之五以下。另外,混凝土外加剂的产品质量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执行。

随着建筑行业和土木行业的发展,混凝土的外加剂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其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能够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使用种类各异的混凝土外加剂,以保证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具备不同的性能。

对于目前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按照使用功能和主要性将其分为四大类:

(1)以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为代表的外加剂,其主要功能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能,包括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2)以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为代表的外加剂,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调节混凝土的硬化性能。

(3)以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为代表的外加剂,其主要功能是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时间。

(4)以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为代表的外加剂,其主要功能是改善混凝土的其他性能,使混凝土在各种应用范围内适用。

为了使混凝土适用于各种环境和条件中,混凝土外加剂的不同功能和特点,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合理使用,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以引气剂为例,引气剂是一种闭合而稳定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气泡结构好,半径小,抗冻指数高。应用引气剂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沁水和离析,提高混凝土的均质性和体积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等性能。在水坝、高级公路、热电站冷却塔和港口等工程建设中,合理使用引气剂能够保证混凝土的高性能,提高建筑工程的可靠性。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现状和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使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得到规范使用,为工程建设的合理施工提供了有效依据。但是,在我国实际的混凝土外加剂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混凝土的正确使用,阻碍土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2.1外加剂与实际工程使用的差异性

众所周知,工程理论和实际操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相同的配合比例下,采用同种类、同性能、同掺量的混凝土外加剂进行操作,有时会产生与实验室的实验结果不同的现象。在实验室的实验环境中,缺少实际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真实体现。在高温、干燥、扬尘等因素的影响下,都难以得到掺入混凝土外加剂的真实结果,造成实验偏差,不仅影响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研究,而且外加剂性能过弱还可能造成工程隐患。另外,水泥质量差异、掺合料的不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等问题,也会对外加剂的使用效果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

2.2外加剂与商品混凝土的适应性

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用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在商品混凝土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上,必须保证各个掺量的合理复配比例。例如,泵送剂作为一种改善混凝土泵送性能的外加剂,能够保证混凝土良好的通透性和粘塑性,在减水增强效果和缓凝保塑方面具备卓越优势。而在进行混凝土复配时,要注意到各个成分的比例和各个掺量之间的适应性问题,避免出现因含量失配而导致的混凝土阻塞、离析等问题。泵送剂的常用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5-2.0%,并能与拌合水一同掺入混凝土中。如果在混凝土外加剂中掺入了过量的硫酸钠,会使混凝土不能有效通过输送管道,容易出现假凝等问题,导致坍落度降低等有害现象。对采用硬石膏、氟石膏作调凝剂的水泥,必须作混凝土适应性试验,当实际情况适应时方可使用。所以,要解决外加剂与商品混凝土的适应性问题,要着重注意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等成分的相互适应性,采用合适和复配比例,使混凝土的使用达到预期的商业建设效果。

2.3外加剂检测方法和过程的落后性

随着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普及,使外加剂的生产数量快速增加,在建筑工程材料市场中占据有理地位。但是,数量的增多并不意味着质量的达标。在我国,仍然有不少厂家检测方法和过程存在问题,生产的外加剂牌号混乱复杂。对于不同功能和种类的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方法和过程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不能保证产品的管理和质量问题。在实际的混凝土外加剂检测中,采用基准水泥的标准进行仲裁检验。[2]但是,在工程施工的实践过程中,现实使用的水泥与基准水泥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也就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所以,混凝土外加剂的检测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其种类和性能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检测方法。另外,在检测过程中,要加强更新与监督力度,保证外加剂检测处于最佳状态。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未来趋势

3.1企业生产的规模化

随着外加剂使用量的逐渐增多,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企业也日益增多。在建筑工程材料市场中,一些规模化的外加剂企业,以其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占据着有利地位,逐渐成为外加剂的重要供应源头。不仅如此,很多外加剂企业开始突破传统生产限制,创新外加剂生产模式,将数字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外加剂生产中,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迎接更广阔的市场。企业生产的规模化和自动化趋势,不仅稳定了外加剂市场,提高了企业生产收益,而且能够保证外加剂的生产质量,提高外加剂的现代化生产水平。

3.2外加剂发展的绿色化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建筑产业和土木行业已经向“可持续发展”靠拢,在外加剂的使用和发展过程中,体现新发展理念。在保证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使用外加剂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外加剂的使用和发展绿色化,不仅能够减少资源浪费现象,降低水泥用量,使混凝土的社会价值发挥到最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经济和人力投入,节约建筑工程成本。同时,外加剂的绿色化发展趋势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建筑行业和土木行业的飞跃。

3.3外加剂更新的标准化

在我国目前外加剂的生产、使用和试验中,要针对不同的标准进行严格规范。首先,产品生产要严格按照《混凝土外加剂》等相关标准执行;其次,在外加剂的使用过程中,要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应用技术,保证外加剂的合理使用;最后,外加剂的试验和分类环节,要按照相关标准严格规范。在外加剂的更新和发展中,相关标准也要与时俱进,保证市场的标准化管理。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外加剂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促进建筑产业和土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也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针对外加剂的不同种类和功能,要严格要求,合理使用,注重外加剂的规范性和环保性,保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代玉兰.混凝土外加剂现状与应用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7(12):28-29.

[2]陈瑛.浅谈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现状及未来趋势[J].安徽建筑,2015,22(05):124+154.

论文作者:郭军,徐兴爱,杨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现状及未来趋势论文_郭军,徐兴爱,杨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