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内卷化”:融合教育的关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务工人员论文,对策论文,子女论文,现状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逐步建立“两为主”等相关政策,学者们亦提出了各种推进融合教育的政策、机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外生性”途径。但事实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从“同质性”的乡村社会流入“异质性”的城市社会后,仅仅从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出发制定的各项政策,只是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城市的基础,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适应城市的“内生力”,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认同城市文化,培养自强、自尊、自信的性格,才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关键。
一、融合教育与“去内卷化”
(一)融合教育的内涵
融合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主要是为了使障碍学生融入正常学生的班级、学校社区环境,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均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而后,融合教育的内涵扩展到促进移民子女的适应融合,加强随迁子女的归属感。本文所指的融合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各种教育活动以促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心理和文化等方面与输入地相适应、相融合的教育,打破城乡限制,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一个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包容的社会氛围,即要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首先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努力融入并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要求公平地分享和参与教育资源和成果的权利。
(二)内卷化现象的形成
内卷化(involution)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农业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得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过去一般用来描述小农化经济的发展,但它具有相当程度普适性,同时也具有工具性分析价值。[1]它是一种自我战胜和自我锁定机理的概括,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内在的稳定性,但这种方式是以边际效益的递减为代价的。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的问题也逐渐呈现出内卷化的特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社会融入是以融合教育为基础的,这个融入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不仅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被动适应和接受改造的过程,更是他们主动和主观融入输入地的过程,不仅是客观上被城市制度和文化认可的过程,同时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身主动适应城市生活和城市社会在主观上接受他们的过程。但是,在目前无法改变城乡二元机制和户籍制度等根本性障碍的前提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融合问题陷入瓶颈,为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教育方面更好地融入城市,“去内卷化”的融合教育更为关键。
二、融合城市教育的现状及归因分析
本文在温州、杭州、武汉、上海、福州、南昌等城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共发放问卷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38份;参与调查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55.7%为男孩,44.3%为女孩,绝大部分为3-9年级的公立学校的学生。51.9%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到所在城市已经五年以上,45.5%的人没有转过学,36.2%的人转过一次学,3.6%的人转过四次以上的学校。
(一)身份融合
在法律上,身份仅仅代表一种客观人身性,而在传统的中国社会,身份制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成员的生存资源主要依据身份及身份之间的关系而配置,这种身份情结一直持续地发挥着影响。身份包括人际关系的定位、阶序意识、功名情结等,因而父母的身份、自身的学习成绩、所享受的经济条件(如住房、设施)等都影响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意识地进行身份融合。
1.父母身份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我社会身份的认同
本调查中,父亲的文化程度以初中(51.7%)、高中(23.9%)为主,母亲的文化程度以初中(41.2%)、小学文化程度(42.6%)为主;在职业的分布上,父亲的职业属制造业(16.1%)、个体户(23.5%)、建筑业(12.5%)的比例较高,母亲的职业属制造业(13.8%)、个体户(23.5%)和家政服务业(9.1%)的比例高。从携带资源来看,他们是携带劳动力资源。
据调查,59.7%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愿意继续从事父母亲的职业,70.7%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认为自己家庭条件一般,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虽然并未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感到丢人或脸上无光,但仍有14.8%的人会因此而自卑,1.1%的人这种负面情绪反应得十分强烈。关于父母为进城务工人员这一身份的认知,被调查者中40.8%“非常认同”,10.9%“比较认同”,16.2%“一般认同”,10.4%“不认同”,21.5%“很不认同”。对自己作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身份,被调查者中39.2%“非常认可”,9.5%“比较认可”,19.1%“一般认可”,8.7%“不认可”,23.0%“很不认可”。
2.城市学生身份适应情况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城市学生身份适应状况的调查,我们主要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学校的课程内容设置、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适应等方面展开。(见表1)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流动性仍比较大,通过分析可知,转学在四次及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学校课程内容的适应程度最低,“非常适应”的只占8.3%,远远低于没有转学经历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非常适应”的24%的比例,也低于一次转学的(17.8%)和两次转学的(18.7%)以及三次转学的(20%)。总体而言,随着转学次数的增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课程内容的适应程度逐渐下降。
3.学习成绩及学习目标
从调查来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成绩自我评价“非常好”的占2.6%,“比较好”的占19.4%,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一般,其比例为62.7%,“不好”的占14.5%,成绩“非常不好”的比例为0.8%。从考大学的愿望来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非常想上大学”的占60.6%,“想上大学”的占27.8%,“愿望不是太强”的占9.2%,“不想上大学”的只占1.6%,“非常不想上大学”的占0.9%。总体来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大学的意愿”强烈,且不同性别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升学愿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父亲的文化程度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升学意愿无影响。这主要与在子女的生活照料、学习管理中母亲占主导地位有关。(见表2)
家庭经济状况亦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目的的重要原因,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学习目的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3)
从以上各项数据分析可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身份融合方面存在这一现象:身份中涉及父母或家庭条件方面的原因,都不是阻碍其身份融合的直接因素,而但凡涉及自身如学习成绩、见识广度等原因可能直接催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卑意识,阻碍积极主动的身份融合。大部分学生还未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标签深深烙在自己身上,可能在其成长过程中,社会舆论、父母教导方式或人际交往会负向地加深他们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一身份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而逐渐失去积极正向的身份认知。
(二)心理融合
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之间绝非简单、线性、单向的关系,而是多元、多向、动态性的复杂关系。[2]因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复杂关系之下产生复杂心理情绪时,可能会产生情感失落、自我封闭和自卑、内向等心理与情绪。
1.情感失落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遇到烦恼时,最主要的做法是闷在心里,且不同歧视感受烦恼排解行为不同。越是对歧视感受深刻,他们的烦恼排解行为越消极;歧视感受越少,烦恼排解行为越积极(见表4)。本地同学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否歧视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就读班级的态度。(见表5)
2.自我封闭
不同性别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交友多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197;不同就读年级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交友状况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年级的提升,他们的朋友数量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结合调查与访谈的结果发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一定的自我封闭心理,但不是特别严重。他们主观上认为与本地的小朋友交往并不是太困难,也没有深刻感受到歧视,但仍然有一部分的被访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选择模棱两可的答案,呈现出茫然的状态。(见表6)
3.自卑和内向心理
从调查结果来看,“被动”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特征,他们都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被动地接受交往。在不熟悉的城市环境下,大部分人呈现出性格腼腆、相对内向的性格特点。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老师互动的调查中显示,当在街上与老师相遇时,36.7%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经常”打招呼,22.6%打招呼“比较多”,19.1%“有时”打招呼,18.3%“很少”打招呼,3.3%“从不”打招呼。
调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否会去同学家玩时发现,7.4%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经常”去同学家玩,12.9%的学生“比较多”地去同学家玩,25.4%的学生“不常”去,37.2%的学生“很少”去玩,17.1%的学生“从不”去同学家玩。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交友类型存在显著差异。(见表7)
(三)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指外部文化和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融合的一般过程为接触、撞击和整合。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还处于吸收文化的成长期,所以,文化融合的过程对他们而言集中于接触和吸收的过程。
1.语言
语言融合的涵义可以概括为:不同语言(或方言)的转用、融合和不同语言的混合。语言是文化认同和融合的重要内容,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重要载体,而会讲城市方言成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的一个判断标准。
在调查对象中,24.2%的学生能全部听懂所生活城市的方言,33.0%的学生大部分能听懂,能听懂少部分的占30.0%,一点听不懂的占11.6%,没听过的占1.2%。20.8%的学生能讲很多所生活城市的方言;54.4%的学生能讲一些,但不是很多;不能讲的占24.8%。非常想学方言的占27.0%,想学的占29.4%,愿望一般强烈的占27.0%,不想学的占11.8%,非常不想学的占4.8%。我们深入分析性别、就读年级对城市方言的学习和掌握状况,统计发现,不同性别在“能否讲你所生活的城市的方言”和“能否听懂所生活城市的方言”这两个问题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是否想学所生活城市的方言”这个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学习城市方言的愿望(61.1%)要比男生(51.8%)更强烈些。另外,在就读年级上,不同年级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能否听懂城市方言”和“是否想学城市方言”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随着就读年级的上升,想学方言的比例逐渐下降;在3、4年级的学生中,非常想学城市方言的比例为36.4%,而这个比例到了初二、初三学生中下降至18.7%。
2.关于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家庭条件不同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本地人衣着打扮的感受不同。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家庭条件非常好和好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在城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孩子差异不大,喜欢当地人的衣着打扮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肯定;而对于家庭条件非常不好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言,他们非常喜欢当地人的衣着打扮正是他们向往城市生活的一种表现。(见表8)
3.城市社区活动参与
社区是融合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认识和体验城市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的“窗口”、“场域”,在很大层面上反映着他们的融入状态。(见表9)
4.关于本地与家乡的比较
流动人口生活过的乡土社会与现在生活的城市社会,在社会组织方式上存有很大差别。虽然当今乡土社会正在不断经受“现代性”的冲击,但仍具有一种明显的熟人或“半熟人社会”特性。[3]以“差序格局”为基调的人际关系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4]在对本地人的评价上,被调查者中42.4%认为本地人穿戴整洁、行为文明,素质高;19.3%认为本地人很势利,看不起农村人;13.5%认为本地人和农村人没什么区别;24.0%回答不了解。关于家乡情结,被调查者中42.6%非常想念家乡,31.0%想念家乡,21.1%一般想念,5.3%不想念;17.9%认为离开城市后会非常想念城市,而47.4%会想念,24.4%认为一般想念而已,7.6%不会想念。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眼里,家乡的优点在于“风景美丽”、“广阔”、“空气好”、“物产丰富”。当问及“家乡和城市更喜欢哪个”时,仅有12.8%的学生认为城市好,61.7%的学生认为都一样,25.0%的学生认为待在家乡好。相对上一辈而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乡村呈现出天然亲近的心理,但同时又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渴望和对城市文化的尊重。
(四)结论分析
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身份认同感低下,心理融合度差,文化融合虽未出现排斥,但最难以融入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策内容本身存在缺陷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根本原因在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和义务教育财政地方支付体制之间的矛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财政支持和资源配置得不到满足或得不到同等的对待,导致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融入。
2.体制性障碍带来的资源不足
大多数文献认为,户籍制度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入学和教育财政体制是阻碍政策执行的症结,户籍制度和教育经费拨款制度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口流动与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造成政策执行使输入地的政府、社会与学校均面临困境。
3.社会支持网络的先天性缺陷
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获得情感支持和归属感。在农村,人与人之间是以血缘、姻缘、地缘、业缘为基础,以各种伦理关系为纽带建构起来的社会网络。进入城市后,进城务工人员内卷化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这种内卷化也是沿袭农村社会网络的方式来组建。因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城后也会逐渐内卷化。但他们比父母多了一种融合的途径,即与城市的青少年儿童一样平等地接受城市里的教育。
社会支持网络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就青少年儿童而言,他们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十分有限,从受教育的方面来看,仅为教育部门及其相关的政策、制度;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如亲朋、邻里的相对支撑力度更大,这种互动时间长、彼此情绪强度高、高亲密感的强连接纽带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融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即进城务工人员的内卷化倾向也势必推动其子女的内卷化,不利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融合。
三、基于教育的角度解决内卷化现象的建议
“去内卷化”的基本思路就是要改变形成内卷化的社会经济条件。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正尽可能在现有的社会政治经济的框架下,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创造好的条件,但是仍然阻止不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内卷化的过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融合教育虽然强调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身和群体内部主动向城市教育聚合的过程,但同时也需要强有力的外在条件促使其“去内卷化”。
(一)落实政策制度
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来看,亟须构建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的教育政策,包括中央政府、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三者之间的权责关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经费供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加强统一管理义务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落实发展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以此为依据,在我国城乡二元教育分治体制依然存在的前提下,可以建立以常住人口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央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教育救助经费的筹措保障机制,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救助经费列入输入地预算内教育经费;同时,中央政府可以在转移支付的义务教育经费中设立专门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专项基金”,分类实施,兼顾输入地省份和输出地省份公平;省级政府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输入较多的省份)的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救助体制,可根据实际在校生人数向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和学校核拨生均公用教育经费与“助学金经费”,以主动的姿态迎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融入;输出地的省份要主动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动信息的核查与对接工作,加强沟通协作。
(二)完善管理机制
根据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这一动态过程,从学校课程教育体系的角度研究,需要优化排班、排课、考核、升级与招考等一系列举措来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
首先,融合教育的起点即是明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能够无条件、无障碍地与城市少年儿童一起接受同等的教育。政府要出台考核和评估标准,监督各地的实施情况,切实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其次,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混班编制的原则,不要分班教学,在教学资源、教师配备或其他方面给予公平待遇;否则,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不能融合,反而易加剧其内卷化。
再次,在课程设置上,学校要有意识地针对全体学生开设多元文化融合的课程、心理融合课程、普通话培训课程等,同时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发挥特长的方言大赛、趣味运动会等,不仅有利于其更好地理解城市文化,接受城市文化,也更有利于城市的青少年儿童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多元的文化类型,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可能带来的乡土文化等。
另外,最关键的是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衔接。根据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要返回户籍所在地参加升学考试的现行政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融合教育的过程中会出现断裂的可能。这些在城市接受了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儿童返回原籍接受高中教育和高考,在教育结果上易造成部分不融合。在短期内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改革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各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些过渡性政策。
(三)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强化社区、家庭等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社会化。
首先,社区教育是融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学校之外,社区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第二课堂,社区内居住城市市民的多少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获取的社会资本高低成正比,因而社区是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的重要因素。社区的硬环境(物质环境)和软环境(文化氛围环境)是决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市民接触的重要条件,如环境良好的小区设有公共的体育设施、花园,并会组织一些社区活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融入社区生活,进而加速城市融合。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进城务工人员聚集在一起,其居住的条件相对较差,社区的各项设施和管理都难以匹配。因而,在这样的社区内,具有主观融合意愿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难以形成良好的社区社会资本。因而,社区应当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的社区,社区工作者应当在软件和硬件设施方面加大改造与建设力度,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其次,进城务工人员家庭除了强化经济地位外,还应当学习城市文化,重塑形象,为其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父母对城市的融合态度也会影响其子女的态度。但目前,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将重点放在努力赚钱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地位上,而忽视了城市融合的过程。与他们的子女不同,进城务工人员拥有深厚的乡村记忆,农村的社会规则、信息沟通方式、邻里间的互动方式,以及在乡村中的义务与信任等与城市截然不同,他们在两相比较之后,更容易倾向于乡土文化,对城市文化有天然的排斥感,这种排斥感很容易感染或复制给他们的子女,阻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城市融合。
另外,丰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组织的教育阵地,壮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指导队伍的社会化。社会上蕴含着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教育的丰富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形成多层次的教育基地,包括社区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的场所、各行业主管部门所属的可以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活动场所、社会文化场所、历史和人文景观,以及网络等新型阵地等。要将其纳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体系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使其成为吸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阵地。除此之外,要聘请各方面的专业人士、社区工作者及热心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志愿者从事该领域的工作,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建立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