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针药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予以西医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B组在西医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针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吞咽功能。结果:B组总有效率的92.5%高于A组的75.0%(P<0.05);两组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针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运用。
【关键词】脑出血;吞咽障碍;针药
脑出血患者易出现吞咽障碍、半身不遂等不良情况,病情危急者可导致昏迷。调查报告显示: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吞咽障碍发生后多伴有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因痰液阻塞呼吸道或脑缺氧而死亡。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尝试结合针药疗法对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并证实针药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具有显著效果。现就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共80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并根据洼田氏饮水试验确定吞咽障碍程度。入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存在吞咽障碍、半身不遂现象;另外,脑干出血、肌肉关节疾病以及脏器功能不全者均排除在外。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A、B两组患者各40例。A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2.5±3.7)岁;其中轻度障碍10例,中度障碍22例,重度障碍8例。B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2.8±3.5)岁;其中轻度障碍8例,中度障碍23例,重度障碍9例。A、B两组一般资料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A组患者:予以降颅压、抗感染、营养神经等西医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依据患者病情程度实施康复训练,轻度患者选择具有代偿作用的合适体位,饮食应具有黏性,且容易通过咽部及食管;中度患者实施空吞咽训练,采用冷冻特殊疗法进行治疗,即利用冰棉棒刺激双颊部并做空吞咽动作,同时刺激咽后壁及软腭并做空吞咽动作;重度患者予以鼻饲饮食,给予冷冻特殊疗法2次/日。B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吞咽合剂及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吞咽合剂组方:制马钱子粉(冲)1g,远志6g,川芎、地龙、熟地黄各9g,僵蚕、郁金、当归、何首乌各10g,石菖蒲、半夏各12g,甘草、赤芍药各15g,水煎取汁200mL,1剂/日,分早、晚两次服用。针刺疗法:取项部翳明、风池、供血,采用毫针针刺1-1.5寸,采取转捻转手法施针,留针30min,行针3次;再取颈部廉泉、外金津玉液,采用长针针刺舌根方向1-1.5寸,发音、治呛、吞咽直刺0.3寸,快速捻转行针15s,不留针。两组患者均治疗1 个月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观察指标
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分,根据患者饮用30mL温水所用的时间及相关状况进行评分,5s内无呛咳、停顿的情况下饮完为1分;饮用时间超过5s或分2次饮完为2分;饮完但出现呛咳现象为3分;分2次饮完并出现呛咳现象为4分;饮完困难,呛咳次数较多为5分。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文献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治愈:洼田氏饮水试验为1分,吞咽障碍完全消失;有效:洼田氏饮水试验分值降低,吞咽障碍有所改善,饮水偶有呛咳现象发生;无效:吞咽障碍未改善或有加重趋势。
1.5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SPSS16.0处理数据,t和x2进行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的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组为75.0%,B组为92.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的对比(n)
3讨论
中风患者脑出血后易并发吞咽障碍,主要因脑干及吞咽相关的颅神经核受损所致,损伤后造成延髓麻痹或皮质延髓束产生假性球麻痹,由此促使脑出血后吞咽障碍发病。与肢体功能障碍相比,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恢复相对较难,加之吞咽障碍可引起营养不良,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则可导致窒息死亡,因此吞咽障碍的预后转归较差。采取措施积极治疗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西医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是临床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传统方法,但其疗效欠佳,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不明显。脑出血后吞咽障碍在中医学属“舌喑、喑痱、中风”等范畴,发病原因主要为肾精亏损、血溢脉外、瘀血痰浊互结致闭塞不通;其病机为清窍郁闭、经脉不通,因此中医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原则为“调理气血、补益肝肾及祛痰开窍”。针刺结合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主要以“醒脑、开窍、通络”为法,针刺供血、翳明、风池具有散瘀通络、醒神开窍之功效,对吞咽功能的改善具有一定作用;对治呛、吞咽、发音、外金津玉液及廉泉施针,促使舌体精血濡养、脉络畅通,可有效改善舌体的运动功能。现代研究表明[5]:颈部广泛分布的神经纤维对吞咽动作具有支配作用,借助针刺刺激舌咽舌下神经、颈部脊神经以及迷走神经,增强神经反射及肌肉的协调和灵活性,可促使吞咽功能明显改善。同时结合吞咽合剂对疾病进行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其中马钱子具有化痰开窍、逐瘀通络之功效;而《医学衷中参西录》也认为马钱子“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胜于它药。另外,方中僵蚕、地龙具有祛风痰、清热通络之功效;甘草具有利咽、健脾益肺之功效;郁金、当归、赤芍药、川芎具有行气活血之功效;石菖蒲具有化痰和胃、开窍宁神之功效;熟地黄和何首乌具有调经补血、滋肾育阴之功效;半夏、远志具有解郁祛痰、益智安神之功效;诸药联用标本兼顾,并与针刺结合进行治疗,共奏利咽开窍、祛风涤痰、益精补肾之功效。药理学研究证实[7],马钱子中的马钱子碱和士的宁两种生物碱成分具有增强脊髓兴奋反射功能的作用,其作用于人脑可促使感觉器官功能敏感性增强。本结果显示:A组总有效率为75.0%,B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无(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评分下降,其改善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提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结合针药疗法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针药疗法在改善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及吞咽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应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推广及运用。
论文作者:李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障碍论文; 脑出血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针刺论文; 疗效论文; 马钱子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