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促进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其中,搞好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各项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能否搞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社会各方都应积极配合或支持国有企业搞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将着重就深化金融业配套改革促进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进行探讨。
一、粗放型、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重大障碍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可界定为粗放型、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它主要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数量投入的增加,特别是资金、劳动力、机器设备和各种原材料投入的增加,实现产品产量和产值的增加。突出的表现就是争项目、争投资,追求高产量、高产值和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忽视投入产出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应该说,这种粗放型、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曾经适应了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迅速增强我国国力的过程中,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日益明显,现已成为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重大障碍。
1.重投入、轻管理,不讲资金使用效益,致使国有企业债台高筑。不少国有企业借助于地方政府或企业主管部门的力量,争项目、争资金,逼迫银行提供贷款。但不注重资金的合理使用,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以致不能按期收回投资、不能足额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致使企业债务负担越来越重。据调查,1995年,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80%以上,并且高负债的70%以上是对国有银行的负债。一些国有企业出现严重的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甚至高达200%、300%以上。由此导致了银行信贷资产中近20%沦为不良资产,银行面临的风险在不断扩大。
2.重数量、轻质量,不重视技术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致使产品的质量、品种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不少国有企业因产品质量、品种问题,导致大量的仓库积压,出现产量越大、积压越多、浪费越严重的局面。一些曾经风光一时的产品最终都因质量下降或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竟争纷纷落马,盈利企业变成亏损大户。
3.重铺摊子、上项目,不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济效益,致使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企业办社会问题严重,不少地区产业结构高度趋同,据测算,我国中部与东部发达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落后的西部地区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9%。
4.不讲商业信用,“敢借敢用敢不还”,企业之间三角债问题越来越突出,银企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越来越紧张。更有甚者,不少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希望借企业破产,对企业债务一破了之,致使银行信贷资产损失严重,银企关系比较紧张,整个社会的信用关系令人忧虑。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国有企业外延式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尽快予以转变,国有企业应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或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
根据我国17年的改革实践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们认为,实行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搞集约化经营,需高度重视以下几点: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是要充分认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种种弊端以及实现经济增长转变的必要性、迫切性,把经济增长的重点转到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二是要看到已经具备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工业化中期,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一个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这些都为国有企业走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路子创造了有利条件。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转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数量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出路和关键就在于改革经济体制。因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计划为基础配置资源的结果或产物,不对传统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不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市场金融制度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等,就不可能实现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在国有企业非投入型的增长潜力中,体制变革或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增长是最为重要的。③依靠科技不断进步和现代化经营管理。在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和管理的作用,甚至将之看作是比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大生产要素更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先进的科技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在我国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和现代化管理的运用。④社会各方都应高度重视配合支持国有企业搞好转变。转变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的政治问题。国有企业自身要抓紧搞好转轨建制工作,社会各方面都要对国有企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二、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金融体制改革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没有金融体制的配套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不可能有根本性的转变。因为,金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金融体制改革不仅是整个经济体制转变的条件,而且是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结合点。
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客观上助长了目前国有企业的外延式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改变金融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不可能有根本性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国有专业银行对信贷资产的软约束和盲目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张,为国有企业争项目、争投资、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提供了资金支持。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国有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未能形成内在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机制。专业银行对信贷资产的约束是软弱的,既缺乏道义约束,又缺乏法律保障,似乎谁都不必对信贷资产的安全负责。专业银行基本上走的是一条数量扩张的路子,重视资产规模的扩张,不断增加营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甚至出现不讲效益和质量地发放贷款以及为维持帐面利润而采取继续向已完全丧失偿债能力的企业不断放贷(即“放贷收息”)等做法。银行对信贷资产的软约束,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大,就为国有企业走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路子、进行粗放型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需要指出的是,专业银行的负债是刚性的,各项存款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应该支付居民的储蓄本息一分钱也不能少。专业银行这种资产负债一软一硬的格局,潜伏着巨大的金融危机,最终还会影响到国有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2.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制使国有企业能较容易获取贷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注重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
我国信贷资金管理制度虽然几经调整,但一直未能根本摆脱资金供应的“大锅饭”体制。上自政府部门、下到工商企业,依然认为“发展经济、银行给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这种扭曲的信用关系下,国有企业投资不足找银行、企业亏损挤银行、维护安定团结逼银行、清理拖欠靠银行。银行的超负荷运行,导致不良信贷资产快速增长,资金周转速度不断减慢,银行经营效益不断下降,金融业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减弱。国有企业因能较容易获得信贷资金的供给,而不是十分关注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经常出现资金投进去了,但不能形成有效的产出,不能及时偿还银行贷款的本息,为维持企业的生存,只好继续依靠银行的信贷资金供给。这样,不少国有企业的银行债务越来越重,难以迈开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因此,不彻底剪断信贷资金供给制这条纽带,国有企业和银行都难以发展。
3.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行政化倾向不利于国有企业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经营方式基本上还是在传统的计划资金管理体制中徘徊,75%以上的贷款仍然不能按商品化要求运行,贷款规模仍是自上而下层层指令性分配,各级政府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干预银行信贷资金的配置。这种状况不仅限制信贷资金配置的市场取向和有效运用,同时也损害了部分国有企业公平竞争银行贷款的权利。出现一些亏损严重的企业能继续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而一些有发展前途和潜力的企业只能以高成本、从市场上拆借资金。显然,这不利于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利于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金融市场欠发达,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专业银行信贷资金供给,不少企业是高负债经营。
我国金融市场欠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资本市场虽发展较快,但发育程度低。股票市场上,主要靠额度指标管理市场,而不是证券商和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商定发行价和发行条件,限制了绩优企业股票的发行;企业债券市场一度发展后陷于停滞局面;市场中介机构自律性差;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整个证券市场投机性强、投资性不足,市场机制作用较小。国有企业依靠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数额极其有限。②货币市场中除金融同业拆借市场有一定程度发展外,其它短期融资市场明显滞后。西方国家企业间广泛使用的商业票据在我国未能得到很好地开发利用,企业间商业信用观念淡薄。③市场的一体化水平及利率的市场化水平低。东部沿海地区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另外,市场的利率水平总体偏高,国有企业融资成本高。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三、金融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理应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认为,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相当重要的。
1.加快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步伐,尽快建立起现代市场金融制度,搞好金融业自身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金融业的必然要求,又是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加快制度创新,确立专(商)业银行的市场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四自主体。彻底废除信贷资金供给制,建立起信贷资金借贷制,使市场机制在资金配置中起基础作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贷款和提供担保,更不得强迫银行贷款挽救濒危企业和本应淘汰的企业。
其次,逐步取消信贷规模管制,实行资产负债管理,不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要通过市场机制,推动银行信贷资产存量的流动、重组,将贷款存量由劣势企业向优势企业转移,同时,确保信贷资产增量的质量。通过推动信贷资产结构的合理化或优化,来促进社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协调和整体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三,调整贷款投向重点,健全扶优限劣的信贷资金运营机制。将贷款投向重点由重视外延式、数量型产业、产品转向重视内涵式、质量型的产业、产品,积极支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产品的生产和有先进技术装备、有效益的发展型企业。对那些维持型企业,实行点贷点收、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促其扭亏增盈。同时,要利用信贷杠杆,严格控制企业铺新摊子、上新项目。对挤占挪用流动资金搞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业,银行一定要停止新的贷款,直至限期收回贷款。对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项目法人制度和资本金制度,对无明确项目法人的项目或不具有规定比例资本金的项目,坚决不予贷款。对一些产品严重积压、资不抵债、长期拖欠贷款本息的淘汰型企业,要停止发放新的贷款,并设立专门机构进行促转化、促清收、促核销的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信贷资产的损失。
第四,强化信贷资产风险意识,构建信贷风险防范机制,不断提高专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在信贷工作中,要逐步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度管理,根据测定的贷款风险度的大小决定贷款的投向和投量。要建立贷款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及时监测预报企业经营的景气状况和风险预警指标情况,为银行信贷工作提供决策信号。要逐步减少信用放款所占比重,扩大抵押、担保和贴现贷款所占份额。同时要重视完善贷款的担保、抵押制度,保证抵押、担保合同在法律上的有效性, 防止部分国有企业随意逃废银行债权。这也将促进国有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积极培育发展金融市场,拓宽国有企业市场融资渠道。在我国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不仅是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它将为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广阔的融资空间,同时还会促进国有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首先,要开放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疏通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推动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一是要有步骤地发展股票市场。首先要积极利用股票能够明晰产权、筹集资金的功能,扩大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试点,使国有企业尽可能多地从股票市场上筹集资金。同时要进一步规范股票交易市场,包括柜台交易市场,促进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二是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金融机构应积极协助有条件的部分国有企业增加债券品种、扩大债券的发行范围,满足其不同的筹资需要,并促进企业债券在全国范围内发行、转让。要通过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推动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动和重组,降低其资产负债率,优化其资本结构。同时,让更多的人以所有者和债权人的身份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这样,还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避免整个国有企业经营风险集中于国有银行。
其次,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及时满足国有企业短期融资的需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要继续发展同业拆借市场,加速信贷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时满足企业合理的短期融资需要。二是要在规范商业信用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票据市场,使商业票据成为企业间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通过票据的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的开展,不仅能方便企业间的短期融资,遏制企业间的“三角债”蔓延,还能为中央银行开展再贴现业务,实施间接调控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积极稳妥发展投资基金市场,通过投资基金分流一部分居民储蓄存款,由机构投资者向国有企业投资参股,促进国有企业搞好经营管理。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近3.5万亿元,每年新增存款达五千亿元。国有银行每年得向个人金融资产支付近4000亿元的利息。这种信用及风险高度集中于国家银行的局面已难以维持下去。因此,如何使广大城乡居民成为投资主体,将部分储蓄存款直接用于投资、分散投资风险,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我们也不可能指望或要求广大居民直接投资于股票、债券、期货、房地产等高风险的行业,因精力、知识或信息获取等方面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成为专业的投资者。若是发展投资基金,则可为众多的中小投资者开辟一条比储蓄存款有更高回报的投资渠道。广大中小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股份或基金受益凭证,将众多投资者不等额的资金集中起来,委托由专家组成的专门投资机构以组合投资方式,把基金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货币市场上的多样化金融资产或投资于其它高盈利的企业,投资者就能获得较高的比较稳定的收益。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还将促进整个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为国有企业的转机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3.专(商)业银行要为国有企业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各种优质的金融服务。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专(商)业银行要积极主动地融合进去,不能被动地应付。既要防止部分国有企业借转机建制吃掉银行信贷资产,又要对其转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专(商)业银行要认真处理好银行与国有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支持企业优化资本结构,逐步使其资产负债率降至60%左右。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对银行的高负债成为其发展的重大障碍。无论是从净化银行信贷资产的角度,还是从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角度考虑,都需处理好银企的债权债务关系。专(商)业银行要深入到各种不同的国有企业中,通过调查研究,摸准各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资金运用结构和沉淀的具体原因、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趋势、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区别不同情况,形成银行的主导性意见,去寻找既解决企业债务包袱、又保护信贷资产途径。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对部分企业实行利息挂帐,不再加罚利息;对全局已困死、部分可搞活的企业,可注入有限资金,启动企业那部分有销路及效益的产品的生产,实现逐步还贷;对那些通过并购或重组,有望获得生机的企业提出并购或重组的计划或方案;对那些确实扭亏无望的企业,银行作为债权人应及时申报债务人破产,人民银行有关分行应参加破产清偿小组,确保银行信贷资产不被随意侵蚀,对于依法破产造成的银行信贷资产的损失,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提取的呆帐准备金及时冲销。
第二,逐步推行贷款证制度和主办银行制度,加强银行业之间的合作,密切银企关系。目前,我国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并出现了混乱和无序的局面,使得部分企业得以钻管理的空子、多头开户、借贷不还、逃废银行债务。因此,有必要推行贷款证制度,加强银行业之间的合作,防止部分企业多头开户逃废银行债务。对于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银行业应联合起来,对其实施金融制裁。同时,银行应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的关系。建立主办银行制度,是密切银企关系的有效形式,它一方面有助于建立银企之间比较稳定的资金借贷关系;另一方面为银行更好地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为主办银行,要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按照信贷原则,解决企业大部分合理资金需要,为其优先办理承兑汇票和票据贴现业务;当其不能满足各个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时,有责任向上级行申请、向同业推荐或组织银团贷款。主办行可通过调整信贷政策,提高对企业技术改造贷款的比重,促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主办行还将为各个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代理、结算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推进企业进入市场经济快车道。作为主办银行的信贷员必须深入到客户企业中,不仅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还必须了解企业产品的市场行情及其变化趋势,并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信贷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对每笔贷款的合理使用及回收负责。条件成熟时,主办行还可向客户企业派驻企业专业人员,参加企业的主要经营决策或管理活动。同时,企业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进行技术改造以及产权转让、破产兼并和主要财产变动等影响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必须事先征求主办银行意见。
第三,专(商)业银行要大力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工作,促进国有企业的集约化经营。以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名优产品为龙头,带动一批中小企业组成巨型企业实体——企业集团,将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重点和重要发展方向。专(商)业银行应把它作为资金重点投入和重点服务的对象,要信息咨询、会计结算、信贷管理、技改投入、业务培训等各方面,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并积极探索支持企业集团的途径和方法。对国有企业的并购及重组工作要在保证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大力支持,促进国有企业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例如汉商集团就是在银行的支持下,通过先后兼并武汉砂轮厂、新型塑料分厂、汉阳食品厂、武汉商贸城等8家企业,由一个区属百货小店(年创税利120万元)发展到武汉市名列前茅的集商业、旅游、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商业集团(年创税利7000万元)。汉商的兼并成功,从宏观意义上讲,它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转化了银行的风险贷款,为社会消化了人员包袱;从微观上讲,企业通过兼并、消化、改造,在政策的支持下,化包袱为财富,壮大了企业实力,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第四,运用信贷杠杆,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技术水平,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路子。金融系统要适当增加技术改造贷款在固定资产贷款中的比重,各家银行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原则,认真搞好项目评估工作,加快项目审批和贷款发放进度;适当集中资金,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要注意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人民币配套贷款的发放工作。
第五,运用利率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浮动利率管理办法,对国家产业政策优先支持发展的行业、企业和产品,对企业信用等级较高、资产负债率低、产品不积压、应收货款增加少的企业,在贷款利率上实行下浮、不浮或少浮。对产业政策限制发展、企业信用等级较差、产品积压、应收货款过多的企业等,在贷款利率上实行上浮。
第六,各级商业银行要认真执行有关结算制度规定,做好结算工作,加快资金清算速度。对于产、供、销关系比较稳定的大中型企业,要积极推行商业票据结算。对现有大中型企业的结算,银行要设专人催办。各级银行要协助和督促企业,对现有数额较大、时间较长的货款拖欠进行清理,促使债务人归还欠款。
4.组建专门向国有企业投资参股的投资银行,壮大国有企业的实力,参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
投资银行的资金来源可以由财政发债、个人和金融机构购买来解决。其资金主要用于转机建制中资本金严重不足的重点或优势国有企业。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大中型企业的资本实力,促进重点优势国有企业的扩张,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而且还可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及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另外,发展保险市场,特别是发展人寿保险市场,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国有企业转机建制、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条件。
资料中国利用外资概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转引自《改革》1996年第6期第35页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信贷资产论文; 国企论文; 银行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金融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