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在县级供电企业中应用与探索论文_谢顺顺

配电自动化在县级供电企业中应用与探索论文_谢顺顺

(阜阳市明珲阳光电力维修服务有限公司临泉分公司 安徽临泉 2364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电力资源使用变得日益紧张已成为我国国情之一。这种现象同时也给用电客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有时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我们要在加大力度开发电力能源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供电服务质量的提高,增强供电可靠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求。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及时出现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配电自动化;探索与应用

1 前言

经济发展带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然而电力企业的发展却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县级电力单位面对的压力更大。传统的配电运行模式、保护模式、管理模式以及配电网络结构早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电力资源供应的要求。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随着各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各地区的运作模式都与当地的经营发展相关联。本文侧重对于县级供电企业中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探索与应用。

2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内容

与传统的配电网络相比,新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更具实用性和时代性,总结起来,电力自动化系统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2.1隔离与判断

新型的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面对电力的系统故障具有自动隔离与判断的功能,此项功能增加了电力企业配电的安全性和应变性。自动隔离与判断功能还可以在自动的条件下自身恢复没有故障的线路的供电运作,只是对产生故障的的系统进行诊断,并且将其隔离。实现了一定的智能化管理。

2.2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新型的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增加了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创建了更加可靠安全的供电网络。

2.3用电管理

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扩大了用电管理的范围,提高了用电管理的水平,提高了用电管理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用电管理系统涵盖了电力客户对电力企业用电管理的一些要求以及电力用户提出的管理建议等,用电管理部门要将这些信息及时有效地向电力配电中心反映,然后由配电管理中心作出判定和处理。

2.4实时监控

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将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实施实时监控,及时收集电力行业和电力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且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处理,在收集到的各种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可以将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准确地反映出来,并且提高电力事故的处理和分析功能。

3 县级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意义

3.1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利于电力企业单位供电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电力单位得以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电力运行中故障位置更明确地锁定,然后启动保护措施,自动将故障进行隔离,并且自动将无故障的系统进行恢复供电,一方面减少了电力企业故障损失,提高了电力事故和故障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用电客户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为电力企业供电能力的提高争取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得到广大电力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3.2对供电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提高提供了动力,同时对电力企业单位管理水平提高有着促进作用。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运作模式实际上是通过监控运行的配电网络,减少倒闸工作量,将整个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能提高上去,同时也促进了电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3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供电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方案的设计原则以及功能要求

4.1主站系统的设计

4.1.1设计基本构想—模块化和层次化

所谓设计层次化,指的是将应用软件按照工作性能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基础平台层,第二是应用模块层。其中的基础平台层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不可以轻易的改动,使得自动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有所保证;而应用模块层便具有一定的修缮、增加和缩减功能模块的功能,使得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同时具有扩充性的特点。

所谓设计模块化,指的是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在基础平台上将功能作为划分模块的主要依据之一,这样做的优点是功能的增加、功能的修缮以及功能的缩减可以更加的方便快捷,使其对不同规模的投资的适应能力更加强大。

4.1.2网络结构设计:软件与硬件

首先,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硬件设计的模式采用互流并用和双网平衡模式,加强了通信以及宽带的可靠性能。

其次,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分为C/S和B/S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配合使用一方面降低了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负荷,另一方面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使用安全性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综合来说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最大程度了开发了主站系统网络覆盖的范围。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主站系统将备留下接口以便于其他自动化系统衔接,减少信息闭塞区,达到信息同享。

4.2子站终端的设计

子站终端对于硬件的要求比较严格,一般会选择工业级芯片,尤其是柱上FTU,FTU在对除了温度的要求之外,由于FTU密封不存在散热孔的特点还要求考虑低功耗。

4.3通信方案设计

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采用GPRS通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可靠性,与远方终端设备相互呼应达到了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的目的。同时GPRS的使用不仅覆盖区域广阔,运营费用减少,还减少了一大部分的工程施工费用,同时也调高了其适应能力,更好地适用于各种复杂情况。

4.3.1通信内容

主要包含遥控、遥信、遥测三个部分。遥控,即远程控制开关动作,例如置(解)闭锁,合闸等;遥信,即远程查询开关工作,例如分合闸位置、控制器操作状态等;遥测,即对当前运行参数的查询,例如对过流值、重合次数等参数的查询。

4.3.2通信方式

实时上传可以通过实时模式来实现,实时性较强,间隔可以缩小到1秒,虽然其通信流量很大,但是运营成本过高,有点不实际。采用智能上传模式,上传间隔可以由用户自行进行设定,通讯卡将在控制器产生S0E时主动上传。另外,也可以远程控制对参数进行修改。例如:采样设定到5秒一次,固定上传设定为30分钟,当发生遥测越限时会主动进行上传。

结束语

目前我国有很多的地区的电力行业发展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县级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用的普及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在不断地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加的带动我国电力实业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在县级的广泛应用也将进一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Q/GDW 382--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2] 张翊江.探讨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实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6).100.

[3] 姚福祥.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浅探[J].科技资讯.2015.(27)143.

论文作者:谢顺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配电自动化在县级供电企业中应用与探索论文_谢顺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