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中的竞争日渐激励,促使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传统管理模式也不在与新时期情况相适应。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控制原则进行总结,并根据具体的工程建设情况,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四方面,论述了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原则
前言:项目成本管理过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只有确保体制和机制的先进性,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才能取得成效。另外,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上,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具体企业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工程项目要求,对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跟踪控制,在管理制度完善的同时,提升相关部门的成本核算水平,为企业带来更大经济利益。
1.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1成本控制战略实施不合理
在战略成本管理学之中,将成本分成了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两方面,其中,结构性成本动因主要来源于企业对经营结构的选择,这其中包括规模、技术等等,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彻底改变;而执行性成本动因这是通过作业程序的强调,为成本管理效率提供保证。站在具体的工程项目角度来说,其中涉及到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与结构性成本动因相符,如果管理人员可以进行恰当选择,便能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责任成本管理和现场经费控制属于执行性成本控制范畴,管理范围宽泛,但所取得的管理成效并不明显。由于成本管理战略实施主要以具体的成本费用管理为主,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无法将项目成本服务控制优势展示出来。
1.2职能部门之间无法形成业务配合
从审计工作之中可以看出,责任成本管理以基础资料为依据,物资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材料费用控制信息,预算部门提供人工费用控制情况,由财务部门提供现场经费的使用情况等等。但整个项目却无法实现总体责任成本控制资料的全面统计,导致责任成本控制严重失实。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定额内容不熟悉,签证也过于草率,让成本控制工作无法取得更好效果。
2.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原则
2.1成本最低化原则
成本最低化原则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借助于多样性的管控手段,促进施工项目管理成本的充分降低。在实际管控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成本的最低化,提升降低成本的可能性。首先,对企业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进行挖掘,并在各种措施的配合下,让预想变成现实。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实际角度出发,以客观条件和现实技术水平为依据,在主观上实现最低成本管理水平。
2.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很多,如全企业管理、全过程管理等等。应将全面成本控制原则作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长期坚持的首选原则,对部分和班组的施工任务进行精准核算,将具体的成本管控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防止在成本虚高时,管理人员之间互相推诿责任。随着施工项目的不断进行,成本管控人员应对施工成本进行动态查看,严禁在工作中出现放松监管的行为,贯彻落实每一项成本控制措施[1]。
2.3动态控制原则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通常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在此期间发生的施工成本不计其数,且具有较强的变动性,因此,成本控制人员应始终坚持动态成本控制原则,重视在施工准备阶段建立完备的成本控制计划,并结合施工具体设计,明确成本控制目标,及时对施工成本的变动情况进行记录,为后续成本控制工作做好充足准备。而在竣工阶段之中,想要在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已经为时已晚,此时项目的成本盈亏已经被定格,及时发生了差错,也无法在后续进行更正。
2.4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必要的管控,还需要对施工成本进行核对和查看。因此,施工人员应在明确自身权利和责任的基础上,对施工成本控制情况进行定期考察,针对成本控制结果,设定相应的奖罚措施,促进成本控制价值的最大化彰显,收获预期管理效果。除此之外,在该项原则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目标管理策略的实施来提升成本控制效果,成本控制人员应重视对施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结合其具体的责任人,对成本控制情况作出科学评价,最终实现循环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具体措施
3.1工程概况
该建设项目位于普陀区,总建筑面积为7201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4835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23660平方米。此项工程属于中学用地,为了方面施工,相关工作人员将校区分成南北两大区域,其中北面为中学部,涉及到的建筑内容为一栋教学楼和两栋宿舍楼。南块为小学部,主要涉及到的建筑内容为教学楼。在南北地下均设置了一层地下室,北块地下室主要包括学生食堂、游泳池等,南块则包括学生食堂和地下停车库。在南北两块的衔接上,主要以过路连廓方式来实现。另外,在该建筑项目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采用了整体式框架结构,其中宿舍的装配形式以剪力墙结构为主线,单体预制率要高于40%。另外,该工程在地下层到一层的地面结构主要以现浇混凝土结构为主,而一层到顶层主要以装配式混凝土为主[2]。
3.2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作为整个项目成本管理的首要责任人,需要做好组织项目中的各项成本管理工作,还要对分析和盈亏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采取有效措施。另外,工程技术部门属于整个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主要负责部门,应该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按期完工之下,尝试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进而实现工程成本的全面控制。经营主管部门也要在合同管理和实施上下一番功夫,做好工程进度款的催款和申报工作,实现工程预算收入的提升。财务主管部门主要执掌财务方面工作,需要对整个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明确出来,做到资金的有效调用。最后,项目经理也要和其他部门和班组形成密切配合,最终实现施工企业的增收节支。
3.3技术措施
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具体的项目建设需求,制定出有效的施工方案,进而将其中的经济性特点展示出来,在缩短施工工期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整体来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应将施工法作为基础和前提,对施工机具进行合理选择,结合建筑特点,科学调整施工工序,并注重优化施工组织,为各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其次,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项目建设目标来减低成本消耗数量,在提升新工艺、新技术等应用的同时,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收入。最后,要把握好质量关,避免多次返工现象的出现,进而将验收时间缩短,进一步降低各个施工程序的费用支出。
3.4经济措施
对人力资源劳动费用的控制是整个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健全劳动组织,能够实现对延误工期状况的有效防范,防止人力施工成本增加。为了提升管理效果,奖惩制度的实施显得十分重要,还要通过具体工作的开展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并以劳动纪律的加强为基础,压缩非生产用工比例。其次是材料费用控制,主要是对材料采购、运输以及保管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控制,最终实现采购费用的有效节约。另外,现场材料的保存工作也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降低二次搬运工作的开展率。还要制定出一系列材料节约的技术措施,做到各项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再次是机械费用的控制和管理,这其中包括机械设备的合理选择和利用,在做好机械设备保养和修理的同时,提升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进而实现施工进度和机械使用费用的全面降低。最后是间接费用的控制,主要是做好管理机构的精简工作,确定好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最终实现施工管理费用的有效节约[3]。
3.5合同措施
站在成本管理工作角度来说,主要以合同为依据。因此,合同的内容和全面性显得十分重要,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站在广义角度对合同措施进行理解,除了参与合同谈判之外,还要对其中涉及到的各项条款进行修订,做好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索赔问题处理,避免企业与业主和分包商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还要对不同合同内容之间的关系性进行深入探讨,做到具体合同具体分析。为了做好该项工作,施工企业可以制定出一项统一的考核标准,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对中标合同价格进行反复分析,将分项工程中经济效益较高的罗列出来,避免企业出现亏损经营情况,还要根据相关预算内容,做好工程价款的合理分配,为合同管理制定明确目标。
总结:综上所述,在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将上述各项控制措施融合成一个整体,做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项目部经理属于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中心所在,应该以具体的投标报价为基准,对项目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制定,通过各个部门的有效协作,实现物质采购优化以及劳动力配备优化等,确保项目成本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宋瑞峰.关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分析[J].中华建设,2018(08):80-81.
[2]高迅.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及成本控制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8(16):115-116.
[3]徐荣华,但汉平,屈志凤.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初探——基于全过程成本控制理论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8(23):97-99.
论文作者:李家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成本控制论文; 成本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措施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原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