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课程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为了真正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本文就体育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问题 学生 改革
一、 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实现“角色转换”。然而,近年来,教师中却存在“教师角色转换难”的现象,教师很难完全脱离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的思维定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单调枯燥,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缺少个性化教学。
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新理念,体育教师对如何正确合理的做到使学生既喜欢上体育课,又能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感到困惑。部分教师为了更能体现学生能“喜欢”上体育课,就在花样上下足了工夫,然而,在搞花样的同时却忽略了体育课堂的灵魂——技能教学。这样长时间下去,会使学生的运动本领明显下降,从而影响终身体育。
二、 新课程下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一)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体育的快乐,体验到学习中的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为此,在新课程下,就必须改变传统观念下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指挥者变为参与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作学生的合作者。教师应该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姿态,应改变命令式的口吻,用亲切,自然的口气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愉快的练习,增强师生之间的亲近感。
师生之间应加强交流与沟通,打破师生间的交谈仅停留在纪律和学习上。应注意接近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注重沟通上的语言艺术,不说伤害学生自尊的言语。体育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体育课中的差生,教师应多加鼓励,多加关怀,多指导,相信他们的潜力,努力帮助他们。
体育教师在对教材的选择,组织教学等要多与学生商量,使学生参与教学策略。师生之间通过商量,使教师更能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创设一个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从而使学生开放思想空间,激发创新灵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体育技能教学的改革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所有的课堂教学都是围绕技能目标而开展的,技能学习目标被置于首要地位。教学中的发展性目标并未融入到技能学习活动中,被独立与技能学习之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课堂学习内容单调枯燥,学生积极性较差,很难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新课程下,我们应实现从单纯的技能学习目标的追求向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观念转变。为此,在技能教学中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和差异性。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独立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通过有效指导,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技能学习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下,教学设计并不等于撰写一份处处到位、规范的教案,也不仅仅按照技能学习的规律性进程,而应考虑到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例如,在篮球急停急起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基础的差异,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自由组合,4人为一组,这样同学可能会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当或比较要好的同学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对于弱组来说,他们中不至于出现自卑现象,对于强组来说,会进行小组间的简单比赛,在同学间相互学习,相互比拼的过程中,我对各组做了不同的要求。如弱组相互之间可帮助急停急起,而强组同学之间可制造障碍急停、急起。这种分组方法练习5—8次后,我会把水平较好的和较弱的穿插在一起,让“高手”充当“小老师”,由于“低手”在第一次分组练习中已有了足够的信心,这次在与“高手”的练习中他们会在自己的不足处模仿学习“高手”,从而达到整体性技能的提高。这样的技能学习,既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能力;既实现了技能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体育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全面参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全面参与是指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坚持目标统领教学为基本原则,全面关注思维、情感、行为的全面参与。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分析某种运动现象的简单原理,在平时什么情况下能够用得到这一运动技能,如果按照学生自己不正确的方法运动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等。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使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学习运动技能,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情感参与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学生真正投入参与过程的前提条件,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使之与教学技巧结合,达到寓情与理的教学境界。教师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行为参与,行为参与是体育课的更本目标,是体育课堂的具体表现形式。学生只有在主动、轻松、快乐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才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体育评价体系的改革
传统体育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体育教师要做到全面、合理、工整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就要以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合作精神等进行多元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交流。互动、多元的评价方式,建立情感态度、能力并重的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新课程要求教师、学生从对立状态转入统一关系,使评价成为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的体育课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千篇一律的技能传授课,也不是淡化运动技能的“自由玩耍课”。我们应转换师生关系,改变评价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克服学生的厌学现象,实现全面参与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乐趣,真正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论文作者:卢元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8
标签:学生论文; 技能论文; 体育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程论文; 教师论文; 评价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