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会计学科建设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会计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适应21世纪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国家教委正在组织实施《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这是一项跨世纪的重大改革工程,改革我国高等会计学科教育的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面向21世纪的崭新会计学科,是这项跨世纪教育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广大从事高等会计专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我们必须深入、系统研究的重大课题,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本文拟就如何建设面向21世纪会计学科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21世纪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
会计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必然受到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使得不同阶段的会计有着不同的特征,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有着不同的内容。
在人类迎接21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中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世界经济秩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和调整,呈现出世界经济一体化、地区经济集团化、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态势,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已改组为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必将加强国际贸易的协调和宏观管理,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欧洲统一大市场已经顺利建立,欧洲联盟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签订了“欧洲经济区条约”,使欧洲统一大市场实际上扩大到18个国家;北美自由贸易区不仅正式成立、运行,而且在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已确定了将北美自由贸易区在2005年扩大为全美洲的自由贸易区的意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确定了要在2020年以前逐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在世界范围内,跨国公司的生产、销售、投资、融资的作用日趋扩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进程。
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看,在90年代余下的年份中和下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将相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一大批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这些企业在参与整个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企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必将日趋国际化,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发展成为一种开放的、国际化的市场经济。
从当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看,21世纪将是当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当今,世界的科技工作者已把主攻目标集中到信息工程尖端技术、生物工程尖端技术、空间工程尖端技术、海洋工程尖端技术、新材料尖端技术和新能源尖端技术等6大工程领域。可以预见,上述高新科学技术必将在21世纪得到惊人的飞跃发展和运用,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运用,一方面将会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另一方面将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强烈的渗透和影响,从而加剧各类学科的分化交叉和重新组合。
二、我国高校会计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许多方面,特别是会计学科建设方面还很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1.专业设置过细,学科口径过窄。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会计专业的设置上,仍保留着很浓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按部门、按行业分设各种会计专业或会计专门化,专业划分得过细,学科口径过窄,如各高校设置的有:会计学专业、财务与会计专业、企业理财专业、工业会计专业、商业会计专业、外贸会计专业、物资会计专业、邮电会计专业、煤炭会计专业、电算化会计专业、国际会计专业、涉外会计专业、审计专业、注册会计师专业(或专门化),等等。
2.课程结构老化,教学内容滞后。本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的会计改革,高等会计教育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但这次改革仅仅解决了会计专业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初步相适应的问题。尚未着眼于21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据初步调查,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国家教委指定的课程;二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三是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及师资特点增设的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基础理论课程过于单簿,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及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严重不足,反映当代科技发展前沿的课程几乎空白的现象,而且现行的不少课程的教学内容又比较陈旧或滞后,与社会经济实际脱节,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脱节。
3.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模式和方法落后。我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究竟应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人才,关于这个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定位方法:一种提法是,培养会计高级专门人才。另一种提法是,培养中级财务会计专门人才。这两种提法尽管存在着“高级”和“中级”的分歧,但都强调“专门人才”。这种“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既不适应未来21世纪对会计人才通用型、应用型的要求,又是导致目前专业划分过细、课程结构老化的原因之一。另外,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在培养模式上过于呆板划一,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过于落后,例如在教学管理上没有将规定性与选择性有机的结合,学分制只是学时制的翻板;在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与现实经济生活脱节,文理知识互不兼容;在教学手段上,教学设备简陋,主要教学手段仍是“黑板加粉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十分有限。
三、面向21世纪会计学科建设的基本构想
(一)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会计教育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反映本科教育特点、适应21世纪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为此,高等会计教育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主要面向现代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型、通用型会计人才。这里所指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主要是规范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应用型”是指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未来面向的主要是现代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所从事的主要是实际会计工作,而不是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区别于会计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目标;“通用型”是指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宽口径的业务知识、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实际工作中能随时转轨,从事各种不同单位的、不同类型的会计、审计工作。
(二)调整本科专业结构
按照高等会计教育本科阶段的“通才”培养目标,以及拓宽专业基础,淡化专业界限,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合理交叉和渗透的改革要求,国家教委应当对当前会计专业设置混乱、过细过窄的现象,进行大刀阔釜的调整。在调整中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本科会计教育只设会计学一个专业的经验,坚决改变按行业设置名目繁多的带行业特点的会计专业,以及按毕业生就业去向分设会计、审计和注册会计师三个专业或专门化的现状,只设置一个统一的“会计学”专业。
(三)优化课程结构
为了体现会计学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方向,适应21世纪大经济、大市场和大科学的会计环境,根据文理知识兼容与专业间合理交叉、渗透的要求,通过吐故纳新,确定新的通用性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建立一个各类课程之间有机联系、配置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
1.通用性课程是指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各类基础性、一般性课程。在设置通用性课程时,应当相应增设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的理工科方面的课程,增设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通用性课程应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英语、数学、数理统计学、语言文学、计算机基础、历史、经济地理、美术、思想品德、体育、自然辩证法概论、工程制图学、价值工程学、新技术概论、信息经济学、环境科学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培养学生具有面向新世纪挑战的正确世界和历史责任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2.专业基础课是指培养学生了解、认识和适应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各类商业知识和法学知识方面的课程。专业基础课应当包括:国家税收、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市场营销学、现代公司管理、国际金融学、国际税收学、世界经济、经济法、税法、国际贸易法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以现代企业作为会计主体的组织结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运行环境,掌握现代社会商业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培养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
3.主干专业课程是指培养学生业务素质的各类会计理论、会计知识和会计技能方面的课程。主干专业课程应包括: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企业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企业成本学(成本会计学)、企业财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审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审计、国际会计、企业特种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会计史、审计史、会计制度设计、会计理论专题、会计职业道德、世界会计名著选读等。主干会计专业课程是体现会计专业特点的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会计业务素质。
(四)改革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一经确定,关键的问题就是对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又是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会计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必须充分关注当代中国与世界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大发展变化,关注当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对会计学科的渗透和影响。认真吸收当代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控制理论、会计理论与方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应当在会计主干专业课程中全面引进新“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通过“三论”的全面引入,会计主干专业课程将实现文理知识的交叉、兼容与结合,使课程内容焕然一新,充满21世纪的时代气息。结合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设一套最能体现面向21世纪会计特色的会计系列教材。
(五)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了有效保证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实施,必须彻底改变目前高等会计教学中教学设备简陋、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状况,大力更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1.建立和运用计算机辅助会计教学系统。借鉴国外研究和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成功经验,在我国高校会计教育中建立计算机辅助会计教学系统,该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测试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三个子系统。通过计算机辅助会计教学系统的运用,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贯穿于会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门课程。
2.建立和运用会计实验室模拟教学系统。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会计环境的适应能力,高等学校的会计专业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点高、设备新、仿真性强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心),会计实验室应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和直观性教学原则,利用现代模拟技术,按照21世纪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营造一个仿真的会计环境,让学生在该环境下运用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模拟进行实际会计工作。
3.全面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会计专业课教学具有内容复杂、图表数据多、操作性强等特点,因此,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按照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内容,尽量分别采用投影、幻灯、录相、录音、电视、电声复读、实物模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感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形象思维和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会计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