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ICU 313000;2湖州市长兴县人民医院ICU 313100)
【摘要】总结临床机械通气患者在营养治疗的过程中,鼻饲疗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关键词】鼻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3-0069-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或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VAP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占医院相关性肺炎的80%[1]。一旦发生VAP,易造成患者脱机困难,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甚至死亡。由于目前VAP的治疗仍是个棘手的难题,所以临床上应把其预防放在第一位。机械通气 患者大都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需要进行肠内营养。一方面,及时、合理、充分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增强患者免疫力,降低危重症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另一方面,肠内营养大多经鼻饲进行,而已有研究表明:留置鼻胃管或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是VAP的危险因素[2],笔者仅就鼻饲对VAP的影响综述如下。
1.影响因素
1.1 pH值升高与细菌定植据报道,降低胃腔内病原菌定植可降低医院内肺炎的发病率,而胃液pH值是影响胃腔定植菌的主要因素。健康人胃内pH<2,基本处于无菌状态。当胃内pH>4时,微生物即可大量繁殖。有研究表明,ICU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随着胃液pH值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也增加[3]。鼻饲患者经常会出现胃容物过多,胃pH值升高,因而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同时MV患者大都是危重症患者,为防止应激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医生常规使用制酸剂和H2受体阻滞剂,造成患者的胃液pH值升高。
1.2 定植菌的返流和误吸
机械通气患者本身即存在返流和误吸的危险因素,经鼻饲进行肠内营养时,放置鼻胃管会削弱食管括约肌的功能,更容易产生胃食管返流,胃内的细菌随返流物进入呼吸道,增加的胃腔定植菌一方面可通过胃液返流进入气道,造成肺内感染并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损伤;另一方面还可先逆向定植于口咽部、气管,再经吸入含致病菌的口咽或气道分泌物而引发肺炎 。另据文献报道:返流和误吸的发生率高低与胃内容物的多少有直接关系[4],鼻饲者容易发生胃潴留,引起胃容量和压力增高,更增加了返流和误吸的发生率。
1.3 防御机能异常肠内营养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从而能增强患者免疫力,但同时留置鼻饲管属于侵入性操作,食管关闭不全,破坏了机体的天然屏障,防御功能减退,减弱了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和吞咽反射,使返流、呕吐、误吸发生几率更高。
2.机械通气(MV)时肠内营养的实施
2.1 肠内营养管饲方案的选择
近年来逐渐开展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既减少了感染发生,改善了肺换气功能,同时又能尽快实现有效的营养支持,增加了呼吸肌的肌力,比鼻胃管更为有效、安全,并有助于减少VAP发生,有助于尽早脱机。
2.2 置管方法
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可选用小口径易变曲的鼻饲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测量胃管长度后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段,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拿住胃管前端,从鼻腔缓慢插入至咽喉部以下2~4㎝(即气管切开部位),感阻力增加时,由助手将气管套管轻轻向外拔出0.5~1cm,操作者顺势将胃管向下插,待通过气管切开部位后,助手再将气管套管还原,操作者继续将胃管插入至相应长度,证实在胃内后固定胃管。另外,为避免口咽分泌物及胃内容物的误吸,防止气体由上呼吸道返流,保证有效通气量,改良传统的对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导管气囊定时放气的方法,采取气囊导管保持一定压力的方法,保持气囊压力在25~30mmHg,每1~2h观察外囊的膨胀程度并监测气囊压力,必要时补充气体。
2.3 体位
平卧位及保持长时间平卧位是引起误吸的危险因素,鼻饲且平卧的病人发病率更高。机械通气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特别是经胃)时若病情允许应采取半卧位。文献报道[5],床头抬高30°是减少反流的最佳体位,昏迷患者病情允许时将床头抬高30°,以防鼻饲液反流或误吸。最好达到3O°~45°卧位,并在鼻饲后30min内仍保持半卧位,有利于食物靠动力作用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减少胃内容物潴留,促进胃内容物排空和食物消化,有效防止返流与误吸。因此,半卧位作为预防VAP是相对经济、有效、简单、安全的措施,应给予推广。
3.护理干预
3.1 鼻饲的护理
3.1.1调整好“三度”及体位 即鼻饲液的浓度、温度及输注速度:一般浓度由低至高,速度由慢至快,使肠道能更好地适应,温度以40~41℃为宜,可防止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胀、腹泻;若病情允许,应采取半卧位,最好达到3O°~45°卧位,并在鼻饲后30 min内仍保持半卧位。
3.1.2食物反流及误吸的预防 鼻饲前检查胃管的深度,常规置管45~55㎝。袁建梅[6]将鼻饲置管长度与食物反流关系作了探讨,发现延长置管10㎝能减少食物反流;每次灌注流质前用注射器抽吸,以了解胃是否排空,若残留量>100ml,提示有胃储留,需延长灌注间隔时间;鼻饲完毕保持床头抬高300,30min内不宜翻身、拍背,防止因体位过低、体位改变引起食物反流。
3.1.3严格无菌操作,做好胃管护理 鼻饲前应抬高床头,并吸净气道痰液,鼻饲中痰液过多要确保气囊充气后再吸痰,吸痰动作轻柔。鼻饲后30min内禁止吸痰,每次鼻饲后用温开水冲洗鼻饲管,以免堵塞。鼻饲结束后鼻饲管应反折,并固定妥当。为减少插管次数,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长期鼻饲的机械通气患者,更换鼻饲管1次/1月。更换时,胃管尾端应反折,以免管内残留液体流入气道内引起误吸。
3.1.4定时给予鼻腔清洗口腔护理 可以减少口鼻腔定植菌,降低VAP的发生。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剂与肌松药,可使用胃动力药如吗叮啉等增强胃动力,以减少胃内容物潴留。
4.小结
VAP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通过了解VAP发生的影响因素,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及无菌原则,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患者VAP的发生率,减短患者入住ICU的住院天数,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RelloJ,Diaz E. Pneumonia in theintensive care unit[J]. Crit care Med,2003,31(10):2544-2551
[2] 虞燕波,段美丽,李昂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72-74
[3] 李洪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研究[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24(5):336-341
[4] 马娟妹.护理干预预防球麻痹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6):485
[5] 莫海花.危重患者胃管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与预防2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5):66
[6] 袁建梅.鼻饲置管深度与食物反流关系的探讨[J].护理与康复,2008,7(5):376
论文作者:魏丽1,姜秀菊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月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患者论文; 营养论文; 气管论文; 机械论文; 发生论文; 性肺炎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月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