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们的办学使命——反问自己的五个教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己的论文,反问论文,使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年末,当我坐在办公桌前构思第8次校长述职报告时,我略加思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当校长8年,今年才感觉在真正当校长。” 这是由衷的感言。
2009年对我来说是“分水岭”,过去我是一个“教育的管理者”,现在我是一个“教育者”,才真的进入了教育的核心世界,寻找学生认知的规律、情感体验升华的规律,等等,我尝试让自己回到“原点”,与学校管理层和教师梳理、提炼,反思、探索这样5个问题:
一、我们的课堂是怎样的课堂?
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与课程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考试领导教育”的现实依然存在。
先说课堂问题。必须改造、改革我们的课堂。首先要知道什么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对学生来说,学校学习最重要的是为获得知识,培养创造力、进取心、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但是除知识之外,许多重要的能力是不能被考试检测的。然而,现在的考试又往往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前程。要知道,考试不是教育的本意。
如此两难,我们又将如何做?我希望,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原则:让课堂多一些阳光之色和月光之色,不要都是那么直接、直率地强调功利。应该明白,老师、学校教的东西,大部分都会被学生们忘掉。我们的学生从这个课堂走出去,不要在乎带走什么知识,要在乎带走的是什么样的精神。
我曾借鉴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生境界归类的方法,把现在的课堂也分成:原始课堂、功利课堂、道德课堂和审美课堂。
原始课堂,就是那种低效的,杂乱的,课堂思维、思路与过程是随意的,教学目标模糊或完不成教学目标,学生疲倦、困惑、茫然,没有主动性、积极性。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课堂。
功利课堂,就是那种教学目的明确,开门见山。课堂设计、教学手段、方法,等等,指向性十分清晰。它是瞄准考试的,特别是高考、中考。学案、教案完整而完备,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有步骤、有效率、有效益。学生在课堂上,上的是“有轨电车”,一切都按照老师的设计和布置去做。学生的思维是被动、单向、线性的。课堂状态平静、紧张、严肃。
道德课堂,就是那种合乎道德要求的课堂。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既对学生们当下的利益负责,又对他们的未来负责。把考试作为学生们发展的一个手段,把考试能力的提升作为他们能力的一部分。注意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与学业成绩的统一。
审美课堂,就是课堂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课堂,也就是达到我国传统文化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教师在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状态下上课,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进入了“化境”去探求知识、发现真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已经“内化”了。是“教”考试有用的东西还是生活有用的东西?是“学”考试有用的东西还是生活有用的东西?在这种课堂上已经不是问题。课堂自然呈现并洋溢着自由的、创造的、生命的气息。
上述四种课堂之间的界限不是泾渭分明的。第一种“原始课堂”是完全要抵制的。而“功利课堂”、“道德课堂”、“审美课堂”,则会引起不同人群、不同观点的争议。我曾经把那种“为课改而课改”的课堂,也列为“功利课堂”,它是在改革旗帜下的功利行为。那种貌似为了学生发展的“课改”,其实与学生的真正发展相去甚远。我也曾把那种“纯粹”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视当下高考、中考不顾的课堂,也列为不道德的课堂。无视中国的现实,高喊教育新理念、新口号,又不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去做,先牺牲学生的眼前利益,继而牺牲学生的未来利益,是根本上的不道德。
对改造、改革课堂,几年前,我曾提出两个“基点”:一是建立理想;二是回归常态。所谓“建立理想”,就是要消灭“原始课堂”,尽量让课堂上功利的气息少一些,要朝着合乎道德、审美的境界去努力。所谓回归常态,就是要褪去一切“包装”,回归到教育的“本真”状态,不讲形式,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更不被那些玄之又玄的教改、课改理论所左右。关键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得。一节课,哪怕全是老师的“灌输”,但其中有一句话或几句话,让学生记住了并终身受用,我认为这节课就是高品质的课。
再说课程问题。毋庸讳言,当前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同样是有问题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我们做得还不够,是一种被动开设和实施的状态。选修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更有问题。考什么,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校本选修课程是点缀,甚至有些地方和学校连点缀都没有。选修课的缺失和缺乏,是教育选择性的缺失和缺乏,是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学校在完成规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反映科技最新成果的前沿性的课程。学校有必要建立自己的选修课程体系,菜单式的、超市式的,既要有大型课程,更要有微型课程。每个老师都要有自己的选修课程“绝活”。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多样化,高度统一的课程,如何能出现多样化的局面?缺少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又如何培养有鲜明个性的学生?
改造与改革课堂,就是要创新课堂。创新课堂不是要推倒过去,推倒现实的一切。教师的创新教育的因素或元素,或许就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育之中。建设学校选修课程体系、改造与改革课堂这两件事情,是基于课堂、课程现实的改革;也是充满理想和面临挑战的改革。改革是向前看的事业,但也是梳理、保留优秀传统的工作。
二、我们呈现了怎样的育人和教学模式?
我们现在的学校并不缺少理念,关键是缺少行动,更缺少系统的行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从理念到行动的一个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我认为就是“创新育人和教学模式”。
2008年年底,学校召开了科研表彰会议。其中有一个议程,聚焦课堂,请老师说课和点评公开课。语文组两位老师的发言交流让我触动。这个组在徐思源老师的带动下,探讨讨论式课堂教学,课堂上几个人一组,每个组围成一圈,团团坐着上课,我也曾听过他们的课,气氛活跃。老师被称为“平等的首席”。这项改革已经进行十多年了,是需要总结、提炼、推广的时候了。徐老师说,一直没想好一个名称来概括它。我建议用“圆桌讨论式”来概括。“圆桌”是平等的意思,课堂上师生平等,是语文组所追求的现实状态和理想境界。
“圆桌讨论式”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个孩子能充分地讲出自己的理解、看法和观点。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出它的权利。”这句话很精辟,可以作为“圆桌讨论式”的要义。讨论中,学生推着学生走,甚至是学生推着老师走。让学生推着老师走,哪怕只有一个瞬间,教学就真的成功了,说明学生已自觉走进学习了。
“学生推着老师走”,可以作为我们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它将成为我们转变教师与学生角色的重要标志。要求教师要主动从领导者转向促进者,而且是平等的促进者,并且还是互为促进的促进者。教师在学生的发展中去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
“学生推着老师走”,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教学状态。要实现这种教育理想,我们就要普遍创新育人与教学模式。
怎样创新我们的育人和教学模式呢?我认为,不超越学校的实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设计和创生,即不脱离学生的人生经历、不脱离学校的传统来开展价值引导。在学校、师生已有经验的框架内,达成师生和学校智慧之内的最大程度的发展。
为此,我们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正确认识当前高中的价值取向,要研究“学习和发展”问题。从教育体系转向学习体系,进入“教—学—思考—创造—创新”的预设教育教学框架之中。创建新的学习范式,要提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质量,提倡:“问、想、做、评”四环节教学。
育人和教学模式也不能是唯一的,要提倡多样化。譬如,同样是针对数学教学与学习,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数学题要多做,多做就熟练,熟练出灵感。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地读。
2009年又有一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使华人获奖的人数增至8位,但这8位科学家中为数不多接受了中国基础教育。这应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中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是迅速的,但多是规模扩张,实现了普及教育,其他问题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呆板、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有一个大的突破了。
三、如何通过提高人文素养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普通中学处于“中腰”阶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会是一个趋势。必须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创新教育。高中多样性发展与政府的分类指导是密不可分的,但高中学校要表现出自信心,即在社会大众面前要有强大的表现力。必须对创新教育保持自觉,帮助和促进学生发展,这是合乎理性的,反映当今时代的教育精神,体现了社会的主流意识。
创造性是人普遍具有的潜能。当下的学校教育,总是不自觉地压制学生的自由成长,超课时上课,海量的作业,频繁的考试。还有,现在的教学重科学概念的学习,而非真实问题和情境中的探索。课堂上大量地做题,机械地训练,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新课程的一个特点是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化的统一,让学生有高选择性,我们现在真正做到了吗?没有选择,就意味着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剥夺学生的自主选择的能力,就是剥夺学生自主独立性发展。
实施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不是要直接在中学阶段培养多少创新人才,或者拿出多少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和创新成果,而是让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
杨福家在“科教合作: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会上举钱学森成功之例,阐述了人文素养在科学家成长道路上的作用。钱学森一生的特点是:爱国、追求真理、文理科结合。他的人文素养很高,其中夫人对他的影响不可低估,夫人是学艺术的,艺术在钱学森的成才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杨福家在会上还说:科学创新不是单靠逻辑推理,科学创新的萌芽在于形象思维,在于大跨度的联想突然给你的启发。我们的校友李政道近几年专门研究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专门研究苏州刺绣,出了专著。我们的校友何泽慧当年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篆刻、书法、绘画等很好,为她踏上科学道路奠定了人文基础。
现在,音乐美术的边缘化倾向愈来愈严重,实践类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相对缺失。有特质的学生,仅通过高考是选不到的。这些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问题。尽管如此,学校和校长要有所作为,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办教育。回到教育的原点,建立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的节奏调整好,校长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动力、创造动力、创新动力。
四、我们的校园是怎样的校园?
让学生过一种完整的校园生活,是我们的校园理想。“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个师生的本色人生”,是我们的教育理念。
现在,我们提出建设五种校园:园林校园、人文校园、智慧校园、生命校园和创造校园。它的划分还缺少严密的逻辑体系,但它至少表明我们将要创新校园和校园生活。
所谓“园林校园”,是要求我们的学校呈现一种美的校园状态。苏州园林的特点是,无论在哪一个点上望过去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作为一个织造署旧址的学校,必须融入到我们本区域的文化背景之中,让学校呈现园林之美。园林是讲究细节的艺术,教育也是如此,要让校园产生“文化浸润、情感体验”的教育效果。
所谓“人文校园”,是要求我们的校园能够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精神,就是要倡导把情感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校园呈现出学校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乃至民族的、世界的,包容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
所谓“智慧校园”,就是要求我们的校园呈现一种学生自由快乐学习的空间、呈现数字化校园的特征,学生要适应在网络条件下学习,拓展校园、延伸课堂,让校园和课堂能及时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不仅传授知识,并充满智慧,包括人生智慧、处世智慧和历史智慧。授人鱼,更要授人渔,锤炼学习品质,培养学习能力,传授学习方法,引导科学的思维方式,这都是智慧校园的题中之义。
所谓“生命校园”,是要求我们校园的一草一木应该呈现“本真”的状态。在这样的校园里一切都是和谐的,学生与校园处在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在校园与自然的和谐中体味生命的美好,在校园与自然的成长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在校园与自然的融合中学习生命的本色。让校园时时处处充满着一种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体味生存的价值,尊重生态的和谐,从而蓄积坚强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学会爱自己、爱自然、爱生命、爱生活。
所谓“创造校园”,是要求我们的校园能够充溢创造、创新的气息。创造与创新是两个相联系而不同的概念。创造要求体现原创性,而创新更多的是要求体现“改变”,即对原有的、已有的有一种突破。学校有责任保护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对科学的敬畏、对探索的兴趣等。
“园林校园”是学校对美的追求的呈现;“生命校园”是学校对本真追求的反映;“人文校园、智慧校园”体现了教育对善的向往;而建设“创造校园”,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乃至他们的终身发展。
五、什么才是“最中国”的学校?
我们苏州十中曾被《人民教育》等媒体称为“最中国”的学校,引发了我的诸多思考,为什么称我们是“最中国”的学校?什么是“最中国”的学校?仅仅是洋溢着古典气息的校园吗?是校园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吗?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这只是一种表象。具有鲜明本土特征的学校,必有其精神层面的特征。
“最中国” 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能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本质要求,能够接受多元文化,融入自己的主体文化之中。博大、开放、兼容是“最中国”的本质要求,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我反复问自己,“最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现代是如何传承的?是“仁爱”吗?是“和谐”吗?假如是,是要义吗?是核心吗?传统的仁爱、仁义,对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有什么意义?匹夫有责、先忧后乐等,都可以是我们学校教育的起点。这是“最中国”的道德教育。所谓“和谐”,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谐是万物生成的基础;和谐还是万物幸福的状态。和谐教育、和谐世界的思想,要根植于“最中国”的学校之中。“仁爱”、“和谐”这些中国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应该体现于学校教育之中。
我以为,“仁爱”、“和谐”教育,在我们学校可以从“感恩教育”入手。赋予“感恩”等传统的概念以现代意义、现代的教育意义。我们必须厘清实施的路径与方法,把“最中国”所蕴含的思想、理念迅速地转化为课程、活动。传统美德在现代校园的生存方式应是现时状态的,需要有本土化的改造和演绎。
当下校长决不能用简单的升学指标管理教育教学。我们必须深入地、全面地明确“最中国”学校所承担的历史的神圣使命。我们中国的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最中国”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