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论文_李茂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论文_李茂

李茂(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思坡镇中心小学校金城校区 四川 宜宾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7-091-01

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创新教学符合我国教育指导方向,其作为具有开拓意义的新型学习方式,重要落脚点是学习方法创新、学生思维方法创新,具体操作教学中我国现阶段运用还存在一些亟待提高的部分,但其具体思路已经获得大多数专家学者及行政部门的认可,其具有较强的教学意义及社会意义。本文结合自身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一、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充满民主性及带有和谐气息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而且还可使其更加开放自由。单方面强调老师的威严,只是采取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是存在缺陷的,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决定了其身心发育较为稚嫩,接受能力不强,较容易收到周围环境及老师情绪影响,老师单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会对学生产生不利的情绪引导,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利用自己的真情表露,融进学生思想及内心世界,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玩伴,以此对学生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营造。至于此,需要从两方面做起,其一,对学生人格给予足够尊重,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教师长期以来均受到传统旧教育思想的熏陶及影响,形成了其尊严不可侵犯的坚实局面,而对于学生的尊严,则存在很大程度的被忽视状况,进而形成了一种“唯师独尊”的错误局面。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中,其需要给予很好的教育引导,不能毫无顾忌的对学生进行嘲笑,更不能变相的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是变相体罚。这也体现了对于学生的爱护,学生在充满民主及宽松民主的氛围下能够健康成长,其年龄阶段决定了这种方式能够达成身心双重保健的目的。其二,要以真诚的态度去理解及相信学生。在整个班级当中,不管是那些优等生也好,还是那些后进生也罢,老师不能够单纯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判,要知道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学生将来是否取得成功的标准之一,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只是缺少老师的发现及引导。学生是老师的根本,老师观念的改变终其根本目的是实现营造民主和谐氛围,使得学生更加认可老师,更加容易接受教学知识,更加乐于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自主、主动进行知识汲取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生活、取得成功及健康美满人生非常具有现实价值。

二、创新式教学要求教师提升人格魅力

以上提到了诸多创新性教学的方法,但是,要想真正收到良好的创新式教学效果,教师的因素也很重要,能否实现创新,教师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头脑和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地策划教学方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比如,教师提议的活动,应确保学生喜欢,能积极配合,并且教师要有足够的人格魅力,令学生佩服,比如,写得一手好字、出口出章、对名作如数家珍、对唐诗宋词倒背如流,是学生争相效仿的对象。还有,老师不能板着一副面孔,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甚至允许学生犯错误,对于逆反的学生给予疏导,要有耐心,用愉快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轻松地学会课程内容。要想做到创新式教学,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高尚的师德、友善的爱心、良好的审美观、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文化功底、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高尚的师德和友善的爱心是指,教师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不能图轻巧,不能保持原有的老套教学方式,要针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方案,制订出因人而异的教学计划。良好的审美观和高度的责任心是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被社会所不齿的,所有,不符合人文素养和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论点,都不能出现在教学中,要有高度的警觉性,不能一心只想着创新,而全然不顾造成的不佳后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扎实的文化功底是指教师要改变单调教学的模式,多读、多看,把全面、广泛的知识带给学生,让学生耳目一新。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体魄,是指教师在研究创新的道路上,要经得起尝试的辛劳,举一反三,经得起推翻原计划、制订更好方案的“折腾”,用健康的心理和体格迎接创新的大潮。

三、逐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俗话说:“没有教好不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着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身上的能力挖掘出来,在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思维的发散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之转化成为卓越的创造才能。例如,在学习到《王冕学画》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可以打破对文中王冕勤学苦练的常规解读,而是转而向学生发文,“如果你是王冕,你会怎么喜欢画什么?”有了这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够调动,有的学生说画荷花、有的说画小树,还有的说更喜欢画房子。在这样的发展思维下,教师就能够在学生的问题中得到总结,那就是“不管我们喜欢画什么,但是要想画的好、画的生动,必须要勤学苦练,认真观察、善于学习”。

四、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具体的、科学的系统理论。第一,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如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制订合适的培养方案,选择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第二,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第三,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培养还需要激发。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要围绕教学大纲的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方案,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让学生敢于想象和思考。

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应当注意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学生的“火炬’’。例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结尾时,许多学生谈到狼向小羊扑去,小羊被狼吃掉了。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让学生从这一思维定式中跳出来,想象当时的情景,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寻求不同结果。学生的思维之门被打开了。有的说,就在狼扑向小羊的危急时刻,狼突然到下了。原来一位猎人朝狼开了枪;有的说,小羊一闪,躲到一边,狼扑了个空,掉到了河里;有的说,狼刚想扑向小羊,突然听到了猎狗的叫声,逃走了;也有的说,机灵的小羊温柔地说:亲爱的狼先生,你看我这么瘦小,吃起来一定不好吃,您把我带回家,再养几天,我就会胖起来,那时,你一定比现在吃得香。狼听了小羊的话,把小羊带回了家。狼又出去找吃的,自以为锁好了门。机灵的小羊乘机推开窗户逃走了……众说纷纭,异彩纷呈。这样教学既让学生大胆求异,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善于从新的角度运用原有的知识,善于同中见异、同中求异,善于发现事实现象之间隐蔽的联系,从而理解事物核心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

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小学语文的学习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经验指导。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将小学语文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下,增加实践教学等活动,让小学生通过教学实践,真正理解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提升小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同时,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总之,进行不断创新是语文教训的生命力之所在,这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师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打动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同时,也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家来适应社会节奏做准备。

论文作者:李茂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论文_李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