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海外安全意识欠缺留隐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忧论文,安全意识论文,海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是美国堪萨斯州恩波利亚州立大学的交换生。最近看到媒体报道说,位于美国洛杉矶南郊的南加州大学校园附近4月11日凌晨发生一起枪击案,一男一女两名中国留学生被枪杀。这则报道让我心情沉重,我深深为这些在花样年华凋落的生命感到惋惜,更为我们海外留学生的生命安全问题担忧。以下略举几个留学生遇害的例子,惨案触目,历历惊心。
2009年1月21日,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男留学生朱海洋因为追求同学杨欣未遂,将其杀害;
2009年10月1日,北海道渡岛管区内森町的水产加工公司的中国籍实习生宋方被杀,警察于当月21日逮捕了同一公司的中国籍实习生郑军;
2010年5月16日,来自黑龙江的女生姚宇在返回法拉盛的住处时,遭到醉酒的西语裔凶嫌克鲁斯奸杀;
2010年6月1日,新西兰奥克兰警方发现失踪两周的18岁中国籍留学生李佳宜的尸体,两名涉嫌男留学生年龄分别为18岁和20岁,被控“持刀抢劫、谋杀及企图盗用他人文件”;
2010年6月30日,澳警方在塔州首府霍巴特西部60公里处的迁纳河边,发现中国籍留学生张钰的尸体,死者生前就读于塔斯马尼亚大学会计系;
2010年12月底,一名陈姓中国籍留学生在韩国大田住处被害。这名留学生来自辽宁,居住的是廉价旅馆,而嫌犯是住在同一旅馆的无业人员;
2011年4月15日,加拿大多伦多警方接到报案,赶到约克大学附近的一个独立屋的地下室,发现一具亚裔女尸,后证实死者是来自北京的柳乾;
2011年11月6日,俄亥俄州戴顿大学的吴汉清和徐中易驾车偏离主路,车撞到树上着火,两人受困而死;
2011年12月12日,堪萨斯大学的贺玉洁驾驶大众甲壳虫与一辆道奇卡车相撞身亡;
2012年1月2日,俄亥俄州立大学5名华裔学生从纽约市驾驶一辆合租的雪佛莱休闲车返校。据警方推测,香港学生谭豪和在驾车时一度打瞌睡,车子连续撞上路边大树。车上两名未系安全带的香港学生霍嘉熙和欧阳浩凯不治身亡。
出国不是一个荣耀的光环,包含辛酸苦楚
去年10月以来,我们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中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一起自杀事件,让大家永远失去了3个挚友。之后,我开始关注留学生的生命安全问题。
先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去年10月19日晚上10点多,我刚从朋友家聚餐回来,就接到她的电话,说家里着火了。几分钟后,消防队赶到现场强行打开了门。开门的一瞬间,大火蹿了出来,让闻讯赶到现场的同学们心里一沉。住在里面的两名中国留学生情侣,男生当场身亡,女生第二天在医院不治身亡。
出事的这栋房子是当地的一家中国餐馆老板两个月前刚买的。上下三套公寓都租给了中国留学生,我朋友一个月房租才150美元,相当于正常房租的一半。
警察认为火灾原因可能是暖气周围有易燃物,如衣服、报纸等。他们租住的房屋老旧,暖气系统类似于天然气炉。房东也没有给安装烟雾报警器,但由于房东是私人租户,双方没有签订正规的租赁合同,权责问题还在审理之中。
3个月后,我们身边一位随时为大家排忧解难的学长,在堪萨斯州35号公路驾驶租来的车辆时饮弹自尽。大家不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有的人猜是学业压力大,有报道说他希望能尽早经济独立来照顾父母,也有人说他开枪自杀后撞车是不想让父母知道他自杀。
不管原因是什么,学长的离去对我们是沉重的打击。这位学长是我们的中国学生会副主席,大家都还记得他陪我们去办社保号,载我们去沃尔玛买东西,组织大家玩“三国杀”……
过往的一幕幕和令人难以接受的结局都时刻提醒我们,出国不只是一个荣耀的光环,更饱含着留学生的辛酸苦楚。
留学生普遍没有接受过细致入微的安全教育
大家一般都把留学称为“出国”。但“出国”这个词反映的只是“出”,也就是说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学校、中介,重视的都是怎么让学生“出”了国。至于留学生出国后怎么能够生存下去,则很少会有人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帮助。
留学生在国外面对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化、学习这些所谓大问题,还有衣食住行等看起来细小琐碎却又布满陷阱的问题。从租房、办电话卡、开银行账户、用电用气,到买车、买机票、买保险,都需要自己办理,经常一头雾水地花冤枉钱不说,还会遇到各种安全问题。
我从初中就开始住校,自以为生存能力很强,但出国以后没少被坑钱,也没少出安全问题。我只在美国交换一年,但一个所谓的中国“熟人”介绍我和其他20多个交换生签了一个两年的电话合同,想提前一年停掉合同就要交200美元的违约金。
美国学生一般很早就离家独立生活,而中国学生在国内时不是住在家里就是住校,吃住行都不用操心,生存能力不强,安全意识也不强。
就拿烟雾报警器来说,电池充足的烟雾报警器是美国家家户户必备的,一旦有烟雾就会立即报警。可大多数留学生都不知道房东必须提供烟雾报警器,也从没想过它的重要性。
后来我听说,大多数美国中学生都要接受驾驶和火灾逃生等培训课程,算选修学分。可很多留学生在国内却从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不管是留学中介机构还是国内高校派交换生,一般都不会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安全教育。
中介机构只要成功把你送出国就算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高校倒还会强调学生注意安全,但也只是停留于让学生不要出事、不要给学校抹黑的层面,很少能够真正提供实用信息,比方说国外不同的暖气系统应该怎么使用、租房应该注意保障哪些权益、交通规则有哪些不同。学生想了解这些知识,要么上网搜索,要么向已在美国的同学取经,要么就是自己跌跌撞撞换取血的教训。
除了一些突发情况和特别状况,现在留学生还有一大杀手就是汽车。我仅对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的车祸进行调查,就发现了多起重大伤亡事故,小事故更是不计其数。
十八九岁的中国留学生一般都比较热血,刚拿到驾照就敢开长途去旅游,而且开车习惯不好,比如打闹、不系安全带、开夜车、开快车。国外按照迈(mile)计算车速,国外的70迈限速相当于国内的每小时112公里。很多学生按照数字习惯把公里当做迈来算,一脚油门就加到了八九十迈也是常有的事。我同学带我考驾照的时候就说,现在拿到驾照的中国人不少,但真正开得好的没几个,基本上车都出过大大小小的事故。
独在异乡,语言不通,人际关系少,遇到危险手足无措,这是每一代留学生都面对的问题。尤其是这一代留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自小被呵护,完全不了解社会的阴暗和危险性,单纯、天真,容易相信别人,从未想过别人会害自己。
看到这么多惨痛的例子,我想说:在海外的学子们,请你们真正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任;准备送孩子留学的家长们,请你们理性面对“镀金”热,提早给孩子灌输人身、心理、财产安全意识;中介和派出学校,请你们不要只想着把我们“送出国”,更要帮助我们“安全留学”;政府教育部门,请你们更加重视安全教育,真正从小抓起,培养学生自理、自律、自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