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可以美化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园林景观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可以体现城市文明发展的水平,提升城市绿化面积,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在园林工程中应用到许多新工艺,使塑造的景观更加独特,施工也更加方便。由于各类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才能造就越来越绚丽的园林景观,本文以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入手,简要介绍目前我国园林施工中开始推广的数种新工艺,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施工工艺;应用研究
前 言:由于园林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以各类植物为主,而其改造的对象所处的自然环境也具有很大的差异,为此园林工程的地域性特征显得尤为显著。园林工程是以相应的施工工艺在特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地貌的改造以及园林景观布局的调整,并利用各类花草树木和园林建筑形成人造景观。园林景观大多数是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并根据设计和施工人员的理念和构思进行创作,而在实际施工中包含了土建、绿化种植、市政等多个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园林工程中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占到了60%,而剩余部分大多为各类地产开发项目中绿化工程,因此各类新工艺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质量,而且能节约投资加快施工速度,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1 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世人对园林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景观设计师为了追求更完美的景观效果,不断地将各类新材料应用到自身的设计中,然而图纸上的点点滴滴都要依赖现场施工人员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完成。园林工程施工中采用新的技术设备的同时,还要求施工人员对这些技术设备有所熟悉,并能够做到应用自如。否则,就会对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造成影响。特别是技术设备被应用于施工现场时,会发现新的技术工艺与设备之间存在差异性。但是施工人员并不会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而提高施工效率,相反,会因为对于技术工艺的特点没有准确把握而影响工程施工。对于新的工艺技术不够熟悉,就无法对新工艺以熟练操作,结果导致员工将旧有的工艺技术与新技术混淆。特别是园林景观的搭配,不仅关乎到园林植被景观是否完整,而且还对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投入使用后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所面临的问题都要尽快解决。[1]
2 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2.1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袤,物产资源十分的丰富,同时经过数千年的古典园林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物种多样,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不同种类搭配、不同配置方式,可以营造不同景观效果,应加强对我国植物资源丰富这一独特优势的利用率,凸显和充分发挥我国物种所具有的多样性作用,努力建设一个总量适宜、配置合理、植物多样和景观优美的秀丽风光和绿地系统。这也是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2.2 充分结合自然环境
城市的自然及地理环境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必须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园林规划。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复杂多样,生态环境也有所不同。在对其进行绿地规划中,应根据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兼顾自然条件和属地季节,不应该盲目追求四季常青和随性塑造季节形态之美。另外,还应该以乡土树种为主,针阔混交,观叶和观花、观形等合理结合,从而对园林绿化实现科学有效地配置。需要合理利用园林施工资源,包括林地、湿地、等土地资源,最大化地利用园林施工资源。其主要目的是优化园林施工资源的配置,同时也为了实现园林施工的可持续发展。[2]
3 目前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 边坡处理技术
由于我国各地的地形地势差异性较大,不少区域在进行景观营造时会对场地的标高进行大规模的调整营造出更好地景观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道路防护绿地的施工中也会经常碰到对道路两侧高边坡的防护处理工作。目前,在绿化边坡防护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植生带技术和混凝土喷播技术。混凝土喷播技术是利用相关施工机械将混合有保水剂、肥料、草籽、土壤改良剂等基质的混凝土喷洒在边坡表面上,从而达到绿化边坡的目的。而植生带边坡处理技术则是将上述基质实现填装在植生带内,随后将植生带固定在边坡上的特定位置,从而达到边坡防护的作用。上述两项新工艺的施工关键是种植基质的配比和边坡植物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种植基质配比前必须对施工场地的土壤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现场踏勘,并针对所种植的植物品种选择合适的配比配方,而在植物选择时尽量采用乡土树种。
3.2 综合灌溉系统
园林工程不仅在施工期间需要大量的用水,而且在建成后的日常养护中,大量的植物都需要进行补水,因此灌溉成为了园林施工中最为频繁和繁重的项目。[3]而新兴的综合灌溉系统适用于各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以及草本花卉,其主要通过各种预埋的管线将水分从碰头或滴管中慢慢地喷洒在植物的特定部位,如根部或枝叶,从而最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由于综合灌溉系统实现了局部给水的目标,对于灌溉的液体流量和密度适应性较好,为此部分园林工程将其作为施肥施药的工具,在节约施药量和施肥量方面也起到了很好地效果,并大大减轻了养护管理人员的施工强度。
3.3 透水铺装技术
由于目前我国城市内涝问题严重,尤其是沿海发达城市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的台风、暴雨等极端恶劣气候,短时期的强降雨给城市市政排水系统造成巨大压力。透水铺装技术则改变了传统铺装工艺,将原本不透水的表面转化为可渗透水分的表面。[4]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采用透水铺装的园路或园林广场可在降水量达到10mm每小时时利用自身渗透能力将降水透过铺装下渗至土壤中,真正做到了“小雨不外排、大雨不积水”的程度。一旦园林施工中所有铺装都采用透水式结构,可在增加城市海绵化率5%至10%,大大提高了城区防范内涝的能力。
3.4 提高园林施工技术的可行性
在目前的园林工程中,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合理应用是保证园林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必须要考虑到该技术的永久性、持续性、科学性。然而由于园林施工技术涉及到的领域较广,包括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因此,为了提高园林施工技术的可行性,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分析园林施工技术和这些领域的联系,并采取科学的措施确保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可行性。[5]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个园林工程的有效性,并促使园林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工艺也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革新,然而我国的园林施工技术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急待通过园林从业人员进行研究和探索,最终找到其解决办法。在我国园林施工中应用园林施工新工艺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通过其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和管理能力,并且促使其充分分析新工艺的运行机制,从而建立更为有效地施工管理体制,真正助力我国园林施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彬强.浅谈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6):180.
[2]陈玉梅.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12):152.
[3]俞丛笑.新工艺技术在园林施工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18):118.
[4]饶世俊.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知识,2017,37(11):160.
[5]赵淑芳.浅谈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7(04):131.
论文作者:吕梦楚,冯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园林施工论文; 新工艺论文; 园林工程论文; 园林论文; 技术论文; 植物论文; 景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