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风险产生的信用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素论文,财政论文,风险论文,信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风险,是产生不利后果的可能性。财政风险,是指在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过程中,由于财政自身的缺陷和多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而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产生风险的可能性也逐渐加大。正确认识风险,从不同角度分析导致财政风险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对于促进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创造学说的代表人物麦克鲁德在《信用的理论》中,甚至称信用就是财富,就是货币,就是资本,并有控制经济危机的作用。信用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我国是一个礼义之邦,是一个“重信”的国家,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中国重信用、守信用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讲信用”已成为评价一个人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社会标准。但信用对我们又是陌生的,说它陌生,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如何运用好信用手段,发挥好信用的作用,我们还知之甚少,也缺乏经验。可见,过去我们通常所讲的信用,多是指“义”的方面,而在“利”的方面,即在经济交往中,我们的信用体系是很不完善的,信用基础非常脆弱。现在银行“惜贷”,企业、个人“惧贷”,其背后就隐藏着信用危机或者说存在信用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对信用有着一种本能的排斥和不信任,通常把“信用”与债务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愿意把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限定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非信用领域。除非不得一,人们是不愿意与他人发生借贷关系的,向别人借钱被认为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以至于解放以后多年,我们还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作为一个成就来宣传。同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自上而下的计划和行政命令,使各种经济活动主要是建立在执行和完成上级计划的基础之上,信用被限制在一个极其狭窄的范围内,缺乏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信用关系极度萎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关系随着商品货币的运动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逐渐成为联结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发展商品经济,就是拓展信用关系。不管愿不愿意,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与信用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但目前我国在信用领域存在的问题很多,既有“先天不足”的问题,又有“后天失调”的问题,这种信用基础的极端脆弱性,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制约。同时,信用观念的淡化,信用秩序的混乱,信用行为的不规范也是导致财政风险的重要原因。从信用的视角来分析财政风险产生的原因,可能会给我们降低以至避免财政风险带来许多新的启示。
二
从实际情况看,因信用问题引发的财政风险因素在逐渐增多,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财政信用的不规范性增加了财政风险系数。这里的财政信用是指财政与企业、个人之间的信用关系,它与一般意义的财政信用相比,有着更宽泛的内容,即不仅仅是指经济方面范畴,而且还包括行为道德等方面的因素。在财政领域,应该说人们更缺乏“信用”概念。一般人都会认为,财政资金就是无偿的,使用是没有成本的,也是不需要偿还的。其实,在财政领域,信用涉及的范围也是很广泛的,比如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国债、外债等。从1981年以来,我国以国库券、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等形式举借国债已累计达上万亿元。在发展中国家中目前已成为继巴西、墨西哥之后的第三大债务国。还有,前几年发挥过很大的作用,而后又逐步取消了的财政周转金,也是财政信用的一种具体形式。
目前在财政信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信用观念差。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举债是必须的,也是正常的,问题是举债要适度,要保证借得来、还得上,要讲求信誉。过去由于对政府债务没有归口管理,责、权、利和借、用、还不统一,许多债务一开始就没有落实还款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借款往前,还款向后,根本不考虑偿债信誉问题。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在拖欠的外国政府贷款中,除了国家政策影响,比如汇率调整,而增加了外债偿还负担外,有钱不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对外债久拖不还,为了维护我国的外债信誉,财政部门只能采取层层代还、代扣的办法被动偿债,给正常预算执行和平衡带来很大冲击。
二是信用滥用。财政周转金从产生、发展到取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虽然周转金的初衷是好的,就是要打破财政资金只能无偿使用的传统观念,对部分财政资金实行有偿使用,收取低于银行同期利率的占用费,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但这种没有信用约束的信用关系,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长久。许多地方、单位自借入周转金之日起就没有想到归还,再加上管理使用上的问题,产生了大量的呆、坏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经秩序的混乱。因此,从1998年起国务院决定取消财政周转金,并加大了对周转金的回收力度,但相当一部分周转金无法收回已成为定局。另外,在经济交往中,财政还自觉、不自觉地为各类经济组织提供担保,使财政自身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国外许多商业银行看到了这一点,对一些并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公司、企业大量放贷,就是指望通过由政府承担无限责任来赚取大量的“容易钱”,使大量的违规担保风险都转嫁到财政头上。
三是信用缺失。现在企业欠税居高不下,固然有资金周转紧张等因素,但也不乏“欠税有利”、“欠税出效益”等思想在作祟。特别是随着银行对贷款管理的加强,以及“慎贷”现象的出现,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的难度加大,企业有钱往往是先还款。过去一直要求的“税、贷、货、利”的顺序已很难做到。另外,对欠税一般采用补交入库的方式,处罚力度小,拖欠税款也成为企业补充流动资金的一种方式。欠税的大量增加,不仅破坏了税收的严肃性,而且加大了财政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程度。由此可见,财政领域的信用缺失问题,已成为导致财政风险产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2.银行信用的脆弱性直接波及财政安全。当前,我国银行信用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银行与企业间的关系上。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是一个财政——计划主导型的经济形势,企业用于生产和投资的资金绝大部分由财政拨付,银行的信贷只是用于弥补流动资金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和企业间很难建立起真正的信用关系,一方面银行是政府主导下的银行,银行贷款往哪方面投,投多少,往往是由政府决定的,银行不能成为其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另一方面,多年来的资金供应“大锅饭”,淡化了企业信用观念,认为银行就是第二财政,银行的钱不用白不用,许多企业甚至把拖欠、逃避银行债务作为一种经济“策略”,形成所谓的“赖账经济”。
银行与企业信用关系的脆弱性还表现在,由于银行的信贷资产主要投向国有企业,因而造成国有银行资产结构单一,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如1996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国有经济贷款比重达81.4%,同时国有企业的70—80%的资金也是来源于银行的贷款。因此,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对银行也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企业借破产、兼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的问题时有发生,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银行信用的不规范性,不良贷款比例增高,应收未收利息大量增加,银行收益风险加大,使银行经常处在风险状态。
银行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最终都要影响到财政,风险最终都要由财政来承担。1998年财政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的特别国债,专项用于补充国有独资银行的资本金,实际上就是银行风险向财政转移。同时,银行经营状况,也直接影响到财政收支状况,因为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银行的营业税、所得税。因此,由银行信用的脆弱性所带来的风险对财政的影响,可能比财政自身更直接,涉及面也更广,危害也更大。
3.社会信用基础薄弱影响财政稳定。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很不完善,个人信用体系更是近于“空白”。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储蓄率增长每年保持29—39%的较高水平,但居民借款率较低,城市居民只有5%的人向银行借过钱,信贷消费只占消费总额的1%,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通常要高于20%。据统计,1998年我国个人消费信贷总额只占贷款总额的0.2%,而同期美国高达39%。难怪有的经济学家感叹, 当前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信用不足。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不仅不利于经济交往、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不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发挥,不利于政府加强监督。特别是一些企业和个人钻信用体系不健全的空子,采取违法、背信等手段实现暴富,破坏市场制度的信誉,加剧社会的分配不公,导致财经秩序的混乱,直接冲击财政的稳定。现在偷、逃税收的现象十分普遍,形式五花八门,从虚开巨额增值税发票,到利用假合资、假福利、假校办的名义骗取国家税收优惠,信用几乎到了丧失贻尽的地步。在这种信用状况下,很难有公平的市场交易行为和准则。现在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税收的跑、冒、滴、漏。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仅占全部财政收入的3%左右,而国外一般都占到30%左右, 税收流失的严重性可见一斑。税收流失, 财政汲取国民收入能力差, 财政的调控作用会受到直接削弱,其潜在的风险很大。另外,现在虚假的会计信息也呈泛滥的趋势。据财政部公布的统计数字,全国80%以上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有的企业为追求“政绩”或逃避税收,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让会计人员作假账,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有的社会审计机构唯利是图,违法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造成会计秩序混乱。社会信用基础的薄弱,使财政在组织收入、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失去了可靠的依据,使财政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也埋下了风险的隐患。
三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因信用而引发的财政风险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同时由于信用的关联性比较强、涉及范围大、传播广,一旦由信用危机引发财政风险,其结果将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从信用的角度进一步采取措施,进一步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应当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课题。我们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根本上减少财政风险产生的概率。对信用的建立,关键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决不能脱离市场来“人工”设计。因为信用既是道德教化的结果,更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要充分相信并利用市场的净化能力。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做的就是制订完善的执行规范。据报道,最近上海118万个信用卡持有者和68 万与银行有借贷关系的市民将会多出一张新的“身份证”——信用记录。有消息说,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用两三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这说明政府已经把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要强化制度约束。信用就是契约,就是要让守信用者受到奖励,不讲信用者受到惩罚。当前许多不守信用、破坏信用问题的产生,无一不与制度不健全、执法不严有关。诚信不能只靠道德来约束,必须要靠制度引导。相信随着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财经秩序混乱的许多问题将得到解决,财政许多风险因素也将得到有效化解,国民经济将在一个诚信、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健康发展。
标签:银行论文; 企业信用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银行信用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因素分析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财政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