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体会论文_梁稷丰,冯玉泽通讯作者)

梁稷丰 冯玉泽通讯作者)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手术应用在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治疗中所取得效果,探究外科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5月15日-2018年05月15日于本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中盲选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常规组100例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行保守治疗,实验组100例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治疗中应用外科手术,可保障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保障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硬化;保守治疗;肝胆结石;外科手术

在临床之中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为常见疾病,主要是因为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出现损害进而影响胆固醇。胆汁和胆色素的新陈代谢会影响胆囊和胆管的损害,会提升肝胆结石的发生率1-2]。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因为受到门静脉高压的影响,因此外科手术治疗的并发症相对比较高,严重会出现术中出血量过多而导致患者死亡。外科手术应用在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治疗体会总结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16年05月15日-2018年05月15日于本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中盲选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外科手术应用在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治疗中所取得效果,探究外科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取2016年05月15日-2018年05月15日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中盲选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100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53:47,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9.83±2.10)岁;常规组男女之比为57:43,年龄19岁~51岁,平均年龄(39.68±2.27)岁.。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接受了相应的影响学检查,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脾功能亢进以及,部分患者出现畏寒、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发热以及黄疸症状,症状符合临床关于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诊断要求。患者和家属在了解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已将手术禁忌症者、过敏体质者、脏器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者、哮喘疾病者、心脑血管疾病者的,恶性肿瘤者排除之外。在研究结果上,常规组和实验组可进行有效的对比和分析,(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全麻,选择仰卧位,做手术切口。观察患者腹腔、胆囊内结石的分布状况,主要是以患者具体分布分布状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结石清除术,若患者胆囊中有积液则需要先进行减压,之后才能进行切除。若患者为多发性结石且胆囊三角解剖复杂,则需要先取结石之后再切除,在手术完成之后可以引流,在手术之后可进行针对性处理。导管留置一周之后进行拔除,若患者出现并发症则需要针对性展开处理和治疗。所有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手术,在手术之后需要观察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和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本文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率展开分析。若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肝胆结石消失,患者的肝硬化症状出现明显改善,术中和术后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则可以纳入显效。若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肝胆结石基本消失,患者的肝硬化症状出现好转,术中出血可耐受,患者术后并未死亡,则可以纳入有效;若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在肝胆结石未消失,患者的肝硬化症状未发生改变,术中和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则可以纳入无效。

1.4统计学研究

本次研究数据整理后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进行表示,计量资料经(x±s)进行表示,检验水准经P<0.05对结果的论述,并证实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析和比较

实验组显效患者共53例,44例患者有效,3例患者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0%;常规组显效患者共34例,30例患者有效,36例患者无效,治疗有效率为64.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和比较

实验组8例切口感染,6例术中出血,4例肺部感染,腹腔积液共2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肾功能衰竭以及胆管出血各1例,其中肾功能衰竭致使患者死亡,并发症发生率率为23.0%;常规组18例切口感染,8例术中出血,6例肺部感染,胆管出血2例,腹腔积液共3例,并发症发生率率为37.0%;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

2.3实验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分析

在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分析之中,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明显比传统手术更优。详见表1:

表1:治疗组和常规组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量以及手术时间比较分析

3.讨论

在临床之中,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是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和非肝硬化患者进行比较,肝硬化患者肝胆结石发病率增加2-3倍,肝胆结石在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之中需要注意取石[3-4]。肝硬化和肝胆结石两者并存,会有一定的因果关系,a肝硬化因为自身肝功能出现损害和红细胞破坏,会造成高胆血红素症,胆管之中的胆红素因自身代谢紊乱,因此会造成胆固醇处于超饱和状态,造成血管内结晶沉淀,出现门静脉高压症,有效的弱化了患者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造成胆管内的细菌和胆红素有效的促进结晶的沉淀[5-6]。在肝硬化的状态之下,患者本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已经出现了降低,胆汁进入胆囊,会出现胆囊感染,造成胆囊黏膜出现受损,上皮细胞和急慢性炎症会形成结石的核心[7-8]。因为黏膜的受损以及白细胞的崩解,释放出葡萄糖醛酸酶,把胆红素分为非胆红素升,并使之处在一个高浓度的状态之中。和钙离子进行结合,则会暗红素结石。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可取的直接且有效治疗效果,但是因为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术中出血率明显升高,这和患者肝功能出现去弱化紧密相关,自身肝脏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以及凝血因子无法维持着正常功能,脾脏肿大以及功能亢进对血小板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作用,以此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严重的患者会导致其出现肾功能衰竭,进而导致患者死亡,需要引起重视。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均需要加强干预,这样才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本次研究选取于本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中盲选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常规组100例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行保守治疗,实验组100例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显示: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0%,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63.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在并发症的对比和分析之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00%,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实验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证实,患者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治疗之中应用外科手术,可有效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概而言之,在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中应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可保障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的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万松,王荣.分析肝硬化合并胆结石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09):1118-1119.

[2]王金峰.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06):133-134.

[3]李敬东.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手术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4):3-5.

[4]许春永.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9):3607-3608.

[5]董昶三.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Z1):7-8.

[6]冯涛.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方法与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7):32.

[7]金东光.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普外科手术治疗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5):387.

[8]李才华.探讨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8):5772+5775.

[9]杨德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的外科手术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70-71.

论文作者:梁稷丰,冯玉泽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外科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体会论文_梁稷丰,冯玉泽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