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金文左右异写研究(一)论文

甲金文左右异写研究(一)

李三梅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 甲金文字中存在大量左右异写现象。从共时角度看,甲金文字左右异写在独体字和合体字中呈现不同的特点:独体字异写主要表现为朝向的变化,合体字异写主要表现为朝向和位置的综合变化。从历时角度看,甲金文字左右异写一脉相承,在异写数量上,从甲骨文到金文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关 键 词】 甲金文字;异写;左右置向

左右异写指字形的朝向和位置左右变动不区别字义的文字现象,左右异写现象在古文字阶段尤为突出。唐兰先生(1981)最早注意到这一现象,他指出“反写例在古文字里很多,人字应作而写作”,他还注意到“在复体文字里还有只把一边反写的,例如字写成”,“除了少数的例外,凡是左右不平衡的字,几乎没有不可反写的”[1]。裘锡圭先生(1988)也指出:“商代文字字形的方向相当不固定,一般的字写作向左或向右都可以。”他认为:“字形方向的不固定现象,也跟象形程度比较高的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2]此后,王凤阳[3]、赵诚[4]、胡小石[5]等先生都提及到左右异写现象,他们将左右异写视为文字演变发展的一条规律,为古文字辨识提供依据,对其描写仅仅是列举式。王宁先生(2001)也看到了古文字中“许多字书写置向不定,或朝左,或朝右,或向上,或向下,或正面,或侧面”[6],近十几年来,他带领博士生对古文字各个阶段的汉字构形系统进行了详细描写。由于其目的是为了类聚字形,证明汉字的系统性,因而,他们对左右异写的关注也依然停留在现象的描写上。

纵观前人研究成果,他们对左右异写的研究多共时列举式的描写,少历时系统性的考察,对左右异写的成因和走向还不够关注。左右异写属于一字多形,违背了符号经济性原则,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存在依据是什么?随着构形系统的不断优化,其最终走向又会如何?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古文字发展演变规律的全面研究,也能为文字的规范化提供材料和理论的支持。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讨论“甲金文左右异写的现象”。

一、共时描写

汉字的左右异写主要表现在构件的朝向和位置两个方面,独体字由一个构件组成,其左右异写主要与构件朝向有关。合体字由两个及以上构件组成,其左右异写牵涉到多个构件朝向和位置的变化,与独体字相比,比较复杂。因而,我们将独体字与合体字分开讨论。同时,与左右异写同时期出现的还有上下异写,上下异写现象在古文字阶段数量繁多,通过两者的对比,有利于我们对左右异写现象更深入的认识。

(一)独体字的左右异写

独体字描写的是单一客观事物,以象形字为主,其字形异写与物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而言,物象自身存在形态越丰富,所记录的字形形体也会越多样。为了全面深入的考察物象对左右异写的影响,我们根据物象是否能自由活动将其分为动态物象和静态物象两大类。

纸媒的传统优势便是对于某一新闻的深度采访,但是长期以来尤其是目前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纸媒长期单纯的以文字的手段对某一热点的深度解剖与表达,这样对于读者的要求非常高,读者需要在一个安静的空间内有足够的时间,正襟危坐地阅读体验。但是,如今的读者大多是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嘈杂的公交车上、在繁乱的地铁里利用有限的碎片化时间阅读,场景大多不能自主选择。因此,针对这一方面编辑者要学会运用图标,动漫,音频等手段,将大规模字数转变为一幅图片、一个视频等。使用多方面手段起到追求深度表达的效果。

1.合体字左右异写的类型

动态物象指的是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身就可以自由活动的事物,如人体、动物、植物、部分自然物等,作为记录它们的文字自然也会带上“动态”特征。

(1)与人体有关字形

甲金文字中与人体相关的字形朝向大多左右不定,例如:

人,甲骨文“”“”,金文“”,小篆“”②

止,甲骨文“”“”,金文“”,小篆“

又,甲骨文“”“”,金文“”“”,小篆“

警察“啪”的一声,把一份调查报告摔在罗恬面前:“四起案件的死者,都是赵炎的情人,而现场到处是杜朗的指纹,你怎么解释?”

甲金文字中与自然物相关的字形左右异写的现象相对较少,例如:

手,金文“”“”,小篆“

通过中铁六院隧道院在多个城市的CPⅢ实际应用研究,地铁轨道控制网约束平差后的精度评价指标大小,与高铁CPⅢ平面网的指标大小大部分相同,只有方向观测中误差2″、距离观测中误差1.2 mm和点位中误差5 mm或3 mm不同。坐标增量较差的限差定为2 mm,当地铁轨道控制网的平面上级控制点的间距约为600 m时,坐标较差的限差可以定为3 mm。

通过以上字形的现象分析,可以看出与人体相关字形的左右异写有以下特点:

①甲骨文字形不定,金文字形固定,且固定形体与小篆一致。如“人”,甲骨文作“”“”,像侧面站立的人形,人面朝向左右皆可;金文阶段人面朝左的“”固定下来,与小篆形体“”一致。

②甲骨文、金文字形都不定,小篆字形固定。如“又”,甲骨文作“”“”,像人手形,古人多用“三”表多,因此甲骨文字形用三个手指头代表整个手。金文依然保留两种朝向的字形“”“”,到了小篆才固定为朝左字形“”。

③甲骨文未出现,金文出现并且字形不固定,小篆字形固定。如“手”,甲骨文中没有“手”的字形,金文中出现的“手”应是由“爪”字分化演变而来。在甲骨文中“采”作“”,从爪从叶,用手采摘树叶或树上果实之义。可见当时“手”“爪”不分。“手”本义为腕以下的指掌部分,手腕的朝向以及最长手指的朝向可以灵活运动。小篆字形“”曲笔变折笔,手腕拉直,两侧四个指头对称弯曲,中间指头朝向固定。

(2)与动物相关字形

甲金文字中与动物相关的字形朝向大多左右不定,例如:

犬,甲骨文“”“”,金文“”,小篆“

虎,甲骨文“”“”,金文“”,小篆“

豕,甲骨文“”“”,金文“”,小篆“

兔,甲骨文“”“”,金文“”,小篆“

邑,甲骨文“”“”,金文“”,小篆“

(3)与植物相关字形

白丽筠告诉我,她本来也没想过跳槽,为了给银行拉储户,她的上级经理让她去联系本城的开公司做生意的老板们,以及那些手上握有资金的个体户。一来二去,白丽筠就认识了本城房地产大鳄李占豪,结果李占豪对白丽筠一见倾心。白丽筠跟他讲了她在银行做编外的待遇,肯定还饶上了那个才子编的段子,李占豪就劝她别再干卖银的了,到他的公司当售楼小姐好了。收入待遇肯定要高得多,还有业绩提成。白丽筠心一动,便跳槽跟着李老板干了。

甲金文字中与植物相关的字形也存在左右异写的现象,例如:

禾,甲骨文“”“”,金文“”“”,小篆“

“禾”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谷穗下垂形,成熟后的稻谷在重力的作用下谷穗下垂,谷穗下垂的朝向依据植物自身的平衡而定,左右皆可。

(4)与自然物有关字形

女,甲骨文“”“”,金文“”“”,小篆“

水,甲骨文“”“”,金文“”,小篆“

系统通过采集发动机的型号数据和采集防错特征图像,由系统确定所对应的发动机型号和所装配的零部件型号,并和数据库中保存的正确匹配信息进行比对,来判断装配是否正确。如果装配正确则该零件流向下一个工位,否则重新装配直至装配正确,从而保证了错装产品的不流出。

“水”甲骨文作“”“”,像水蜿蜒流动貌,中间“”像水流,两侧的点像水滴形。水没有固定的形体,其所到之处地形如何,水便会呈现怎样的特点,形体灵活。,《说文解字》(以下统一简称《说文》):“,水之流别也。”[9]204段玉裁注:“流别者,一水歧分之谓”“与水部派音义皆同,派盖后出耳,之流别则正流之长者,较短而之巠理同也,故其字从反永。”[10]依甲骨文、金文字形,“永”“”本同源,本义为水的支流,支流依据地势高低可分居于主干道的左侧或右侧。

,甲骨文“”“”,金文“”“”,小篆“

2.静态物象

静态物象指的是自身不可以自由活动的事物。一般而言,物象在自然状态下呈现的形态是固定的,但文字是由可以自由活动的“人”记录的,人在观察事物时自身的方向和位置可以自由变动,因此,即使是静态的事物在人们笔下也会呈现不同的形体,这在与器物相关的独体字上表现明显,例如:

弓,甲骨文“”“”,金文“”“”,小篆“

戈,甲骨文“”“”,金文“”“”,小篆“

包装设计缺乏个性化。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深受西方包装设计文化的影响,设计独立思想缺失,包装缺乏个性化。尤其是在食品塑料包装这一领域,国内的一些设计师一味推崇西方设计流派、设计大师,讲究包装设计的外观而漠视个性化的风格,严重制约着个性化包装的创新。

斤,甲骨文“”,金文“”“”,小篆“

上述三个字都为器物,它们在自然状态下是静态的,形体固定。一旦被人记录为文字,便会受到记录者的朝向和所处位置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形体。如,戈,《说文》:“戈,平头戟也”[9]266,古代的一种曲头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较长的横刃有左右两种朝向,这与观察者的方向有关。

(二)合体字左右异写

合体字由两个及以上构件组成,通常描摹的是多个客观物象,其左右异写相对独体字而言,除了要考虑构件朝向外,还要顾及构件位置的变化。为了深入细致地认识合体字左右异写,我们对与“人”相关的所有甲金文字字形进行全面考察,通过分析发现合体字左右异写大致呈现三种类型:

1.动态物象

(1)构件朝向

自然界中的“犬”“虎”“豕”“兔”都是脚着地行走的,字形为横向长形,但甲骨文和金文大多将横向字形拉直变为竖立书写,竖立书写的字形在甲骨文阶段左右朝向皆可,金文阶段字形固定朝左。这与书写载体和书写的便捷原则有关。现在人们多以为甲骨文的书写载体是龟甲、兽骨,其实不全然。《尚书·多士》记载:“唯殷先人,有册有典。”[7]这说明殷代日常的书写和记录已经广泛的使用竹简,竹简是当时的主要书写载体。而龟甲、兽骨主要是统治者用来祭祀使用的书写材料,真实反映殷商时期书写面貌的是竹简上的毛笔字而非甲骨卜辞。竹简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上下长、左右窄,受到竹简狭长的空间制约,“犬”“虎”“豕”“兔”等横向动物形体在书写时往往会被拉直,竖行书写。其次,受书写的便捷原则支配,王贵元先生在探讨汉字书写系统的形成机制时认为:“汉字笔画系统的生成首要支配原则是书写便捷原则。‘便’是符合书写的生理习惯,‘捷’是书写速度。”[8]一般而言,自上而下的书写方式更能满足这一书写原则。

辟,甲骨文“”“”,金文“”,小篆“

及,甲骨文“”“”,金文“”,小篆“

令,甲骨文“”“”,金文“”“”,小篆“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消除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并进行降维。本文根据研究时间的有限性及数据的可得性,对青岛市78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评价指标进行降维。

(2)构件位置

(2)回声返回损耗增益值ERLE(Echo Return Loss Enhancement),其值越大表明回声抑制效果越好,定义如下

辟,甲骨文“”“”,金文“”,小篆“

妊,甲 骨 文“”“”,金 文“”“”,小篆“

姚,金文“”“”,小篆“

姑,金文“”“”,小篆“

(3)朝向位置

好,甲骨文“”“”,金文“”“”,小篆“

及,甲骨文“”“”,金文“”,小篆“

伐,甲骨文“”“”,金文“”,小篆“

休,甲骨文“”“”,金文“”“”,小篆“

保,甲骨文“”“”,金文“”“”,小篆“

《伊朗制裁法案》第5(a)(7)和(8)条规定,对将伊朗原油承运至其他国家的如下行为人员,总统应对其施加5项或更多制裁:1)对船舶有控制权的受益人且明确知道该船舶被用于此目的;2)拥有、营运、控制或为该船舶提供保险、知道或应当知道该船舶被用于此目的的人。同时,对上述人员隐匿相关石油或石化产品来源的行为(包括允许船舶营运方关闭卫星监控设施、掩盖和隐匿船舶的身份等),可以追加额外制裁措施,包括禁止船舶在美国港口停靠、被列入受制裁者名单等。

旅,甲骨文“”“”,金文“”“”,小篆“

伊,甲骨文“”“”“”“”,金文“”“”,小篆“

2.合体字左右异写的特点

通过以上各种类型的现象分析,可以看出合体字异写的以下特点:

(1)古文字左右异写现象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有的甲骨文左右异写,金文固定为一种写法,且与小篆写法一致,如“邑”“伐”“及”等;有的甲骨文和金文都左右异写且异写原因相同,到了小篆才固定为一种写法,如“令”“妊”“好”等;有的受到材料数量的限制或为后起字,甲骨文字形缺失,金文左右异写,到小篆字形才固定,如“姚”和“姑”等。

(2)导致同一个字形左右异写的原因可能不止一种。如“辟”,甲骨文作“”“”“”,同时受到构件朝向和位置的影响;再如“及”,甲骨文作“”“”“”,同时受到构件朝向、朝向位置的制约。

(3)同一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阶段左右异写形成原因不尽相同。如“休”,甲骨文作“”“”,金文作“”“”,甲骨文是朝向位置导致的异写,金文则是位置移动导致的异写;再如“伊”,甲骨文有四种写法,依次是“”“”“”“”,金文作“”,甲骨文导致异写的原因涵盖了朝向、位置以及朝向位置三个方面,金文只受到朝向位置的制约。

(4)由“朝向位置”的变化导致的左右异写,“恰如客观事物与其镜中影像的关系”[11]一方面这与龟甲的书写载体有关,甲骨卜辞主要刻写在龟甲上,龟甲以中缝线为中心轴两边对称,刻写在龟甲上的文字受到中缝线对称的影响,原来只有一种朝向和位置的字形也会出现镜像式的字形。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书写避复,追求文字在视觉上的差异。同一个字形,在同一篇文章中多次出现,为了使文章看起来富于变化,往往会对重复字做一些改变,将字形左右朝向位置颠倒就是其中一个方法。

二、历时考察

(一)宏观角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丰富,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为了适应语言的发展也会刻上时代的烙印。殷商时期出现了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以象形字为主,字形带有明显的图画特征,加上刀刻的书写方式,形体不固定、异写字多是这一时期字形的显著特点。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周王朝国力强盛,素有王权象征的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基本上被贵族垄断,流通范围小,比较封闭;同时,青铜器作为沟通天神的祭祀礼器,铸刻者大多为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上层,因此这一时期文字字形严肃庄重,规范整齐,异写字大幅度减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走向衰落,礼崩乐坏,私学兴起,文字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文字适用范围的扩大、书写者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直接催生了文字书写的又一次混乱。同时,各诸侯国各自为政,由于交流、使用的空间相对封闭,文字带上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进一步加剧了文字书写的差异。以上诸多原因直接导致了异写现象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个小高峰。一直到秦统一六国,为巩固政权,消除“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大一统的阻碍,“书同文,车同轨”在全国推行,小篆代替其他各国文字成为正统文字,使文字在几经波折之后重新走向规范。

纵观汉字的发展,甲金文字在左右异写上一脉相承,虽然几经“混乱-规范”的波折历程,但依然符合符号的经济性原则,从数量上看,左右异写字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二)微观角度

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左右异写呈现不同的特点:独体字由一个构件组成,字形的左右异写只与单个物象的朝向息息相关;合体字由两个及以上构件组成,各个构件的朝向和位置的组合都会制约整个字形的左右异写。同时,我们还注意到部分独体字以构件的形式进入合体字后,其定形的时间比作为独体字时早。例如“女”,甲骨文作“”或“”,金文作“”或“”,小篆作“”,字形发展到小篆阶段才固定。当“女”作为构件进入合体字中,字形朝向有的在甲骨文阶段固定,如“妊”甲骨文作“”或“”,“女”朝向固定朝左;有的字形朝向在金文阶段固定,如“妇”,甲骨文作“”或“”,金文作“”或“”,“女”在甲骨文阶段朝向左右皆可,金文阶段固定朝左,皆早于独体字。

没过几天,他就跟那些科学家和船员坐在一张桌子旁边吃饭了,他馋得不得了地望着面前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焦急地瞧着它溜进别人口里。每逢别人咽下一口的时候,他眼睛里就会流露出一种深深惋惜的表情。他的神志非常清醒,可是,每逢吃饭的时候,他免不了要恨这些人。他给恐惧缠住了,他老怕粮食维持不了多久。他向厨子,船舱里的服务员和船长打听食物的贮藏量。他们对他保证了无数次,但是他仍然不相信,仍然会狡猾地溜到贮藏室附近亲自窥探。

三、左右异写与上下异写比较

上下异写即汉字朝向或位置上下倒置不区别字义的现象。上下异写是与左右异写相关联又有本质区别的现象,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获得对古文字左右异写现象更深入的认识。例如:

至,甲骨文作“”“”,《玉篇·至部》中记载:“至,达也。”[12]

这是“至”的引申义。从甲骨文、金文字形看,像箭射到某物上,引申为到达。若物在下,则箭头朝下,若物在上,则箭头朝上。

帝,甲骨文作“”“”,《说文》:“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9]156

采用如图1所示的试验流程,改变磨矿细度,对矿石进行分选试验。硫化铜浮选时,采用丁基黄药与Z200组合捕收剂,质量比31,用量为150 g/t,起泡剂2#油用量为30 g/t;氧化铜浮选时,采用Na2S为调整剂,用量为500 g/t,采用丁基黄药与羟肟酸钠为组合捕收剂,用量分别为40 g/t与100 g/t,起泡剂2#油用量为15 g/t,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许慎所释并非“帝”本义。关于“帝”的本义各家存有分歧,其中“帝”解释为“花蒂”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上面象花的子房,中间象花萼(花瓣外面的绿片),下面下垂的象雌雄花蕊。“花蒂”置于花枝干上时,花托朝上,当花蒂因外力被折断时,花托朝下。

咚,咚,咚。年轻刑警也用擂果子手法连连敲着桌子说,喂喂喂,你这是在交代事儿吗?你在背长篇小说哩。简单点,拣主要的交代。

Project Z12腕表的瞩目元素当属横跨表盘中轴的大型拱形表桥。其钢梁造型沿袭Project Z10和Z11腕表的设计,采用横向骨架制造,为Project Z12腕表提供强劲构造和设计。表桥酷似曼哈顿大桥的宏伟结构,让人联想起海瑞温斯顿的纽约传承。

帚,甲骨文作“”“”,金文作“”“”。

古文字形像用某种植物做成的帚,中间为捆扎的标志。《说文》:“帚,所以粪也从又持巾埽冂内。”[9]156段玉裁改“粪”为“所以粪”,进一步解释“凡埽除以洁淸介内。持巾者、埽之事。”[10]361“帚”本义应为打扫杂物的工具。古代以某种枝为帚,中间为捆扎标志。用来清洁的一端既可以朝上,也可朝向,视帚放置的状态而定。

古文字阶段字形左右、上下异写现象同时并存,通过字形的类聚,我们发现左右异写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上下异写。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物象的形态决定。古人造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我们周边的事物是人们造字的源泉,自然万物的存在形态往往左右多,上下少,反映在书写上就是左右异写远远超过上下异写;第二、汉字方块结构的限制。“原始汉字是随象赋形的,因而原无定形。进入行款的汉字受行款制约逐渐方化。方化的汉字也有一个变化历程,这就是由竖长渐入横宽,又逐渐变为正方。”[3]747甲金文字以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为主,多为平面结构,构件的放置相对来说比较松散,但受到方块结构的制约,各个构件不得不调整位置,以使字形看起来更加规整美观,而左右结构显然比上下结构更适合这一要求,这从后代汉字的发展演变中可见一斑,如“”和“群”、“”和“略”、“”和“鹅”,上下结构的字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淘汰。

【注释】

①王宁先生为了证明汉字构形系统的存在,先后指导了十几个博士生用统一的专业术语和操作程序,对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金文、战国楚文和一部分东方文字、睡虎地秦文字、居延汉简等文字的构形系统一一进行了描写。

②本文甲骨文、金文字形分别来自于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容庚《金文编》,并以高明《古文字类编》为补充,小篆字形均采用许慎《说文解字》。

【参考文献】:

[1]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山东:齐鲁书社,1981:167-168.

[2]裘锡圭.文字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50.

[3]王凤阳.汉字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755.

[4]赵诚.甲骨文字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33.

[5]胡小石.胡小石论文集三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8-51.

[6]王宁.汉字学概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

[7]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1999:426.

[8]王贵元.汉字与出土文献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75.

[9]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0]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70.

[11]刘志基.中国文字发展史·商周文字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69.

[12]顾野王.玉篇(张氏泽存堂本)[M].北京:中国书店,1983:478.

Study on Left-Right Different Writings of Oracle and Bronze Inscriptions(Ⅰ)

LI San-mei
(School of Liberal Arts,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20,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numerous left-right different writings in oracle and bronze inscriptions.From a synchronic perspective,the left and right writing of oracle and bronze inscriptions show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single characters and combined characters:the single character is mainly expressed as the change of orientation while the combined writing is mainly realized as a comprehensive change of orientation and position.From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the left and right writing of oracle inscriptions and bronze inscriptions have the same origins,and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writings has gradually decreased from oracle inscriptions to bronze inscriptions.

Key words: oracle and bronze inscriptions;different writings;left and right orientation and position

【中图分类号】 H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009(2019)01-0075-05

【收稿日期】 2018-11-20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汉语词族与汉字字族关系研究”(18YJA740006)

【作者简介】 李三梅(1993-),女,湖北黄冈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字、训诂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敬儒]

标签:;  ;  ;  ;  

甲金文左右异写研究(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