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_体育论文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_体育论文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与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要原因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我国论文,群众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1-747X(2007)05-0006-04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G812.4

修回日期:2007-06-26

所谓群众体育发展失衡,是指群众体育在区域(中东西部)间、地域(城乡)间、体育人口结构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间,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或趋势。这种不平衡现象或趋势,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涉及群众体育的问题,而且大众对这种因群众体育环境存在差异,所导致的生活质量不高、健康状况下降的影响,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适应性。但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体育工作者和学术界有责任思考并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经济学均衡理论,在兼顾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一定的调控手段,使事物的发展达到某一均衡点,或使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宏观上表现为处于均衡状态。研究在遵循科学性、规律性,符合现实性、逻辑性,把握正确理论与方法的前提下,分析发展失衡产生的深层原因,探讨有利于群众体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1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失衡的客观原因分析

1.1区域、地域间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普遍存在差异

区域差异(东中西部比较)。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经济基础、资源分布、自然条件等差异较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和加入WTO,加快了差距扩大的速度,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梯形态势已基本形成。到200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为10 768元,中部地区为5 978元,西部地区为4 606元,东部是中部的1.8倍,是西部2.34倍。中部与东部的绝对差为4 790元,西部与东部的绝对差为6 162元。中、西部人均GDP绝对差为44.5%,东、西部人均绝对差为57.2%[1]。这种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综合社会效应差异,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已有显著表现,群众体育也不例外。因为,虽然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约束力更为根本,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社会对群众体育的投融资力度。

地域差异(城乡间比较)。我国政府虽然通过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尽可能缩减城乡发展差距,但目前还存在有较大“剪刀差”。从人均收入看: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5.6元,城镇家庭人均纯收入为7 002.8元,农村、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6.2%和37.7%。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2.83。从消费结构看: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为210.31元,占当年生活消费总支出总额的比重只有5.63%,而城镇居民分别为902.28元,占14.98%[2]。城镇居民每人全年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是农村的4.3倍。可以看出,城乡间可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的可支配数额,不仅总量差距较大,而且所占比重也较悬殊,表明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差异显著,参与群众体育活动的经济基础明显不同。再从场馆布局看:我国体育场馆中有69.4%设在城市市区,有10.4%设在郊区,20.2%设在农村,而主要用于群众体育的场馆仅占总场馆的10%[3]。另外,少数民族聚居区与民族混合聚居区、汉族聚居区间,也存在着非均衡发展的明显倾向。因此,政府在资源配置、资金投入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针对庞大的农村人口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实情,应建设和配置简易、耐用、廉价乃至免费的各类体育场地和设施,充分利用当地学校、机关等可利用场地、器材;针对城镇人口居住较为集中,体育消费能力较强的情况,要采取场馆收费经营,营利再补偿再投入的办法,体育设施分层配置,分级经营。

1.2自然资源、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差异

自然资源、自然条件、文化传统等方面原因,也造成南北方在群众体育资源上差异较显著。

自然资源条件方面。北方地区季节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开展室外群众体育活动,受限制时间较长;因经济发展滞后于南方地区,场馆设施严重不足,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空间限制较大。南方地区多温暖型气候,自然景色秀丽,室外活动场所容易选取,容易建设;加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大众通过体育消费,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望较强烈,且实现的可能性较大。也就是说,群众体育资源存量上南方优于北方,对现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南方较北方更具良好基础,发展较快。

文化传统观念方面。北方地区,因长期处于经济欠发达或发展较缓慢的环境之中,群体的体育健康意识还没有完全转位,即便是认识到体育的健康价值者,大都不愿意增加体育消费,特别是农村地区更是如此。就北京市而言,其居民的体育消费基数仍低于上海、广州等沿海发达城市。南方地区,不仅接受着历史上两河流域长期积淀的浓厚的文化底蕴的洗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关照下,发展迅速,群众体育意识较强,体育健康观基本形成,加之体育设施较为齐全,参与和开展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的机会较多,群体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良好氛围已基本形成。再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来看,南北方“项目群”分布不同,开发程度不同,发展力度不同,开展社会体育的大环境也不同。这也是群众体育发展南北区域有别的一个原因。

1.3群众体育人口结构不合理

从我国群众体育人口结构看,也存在着分布严重不均的现象。首先,从年龄及性别上看。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调查显示,群众体育人口中,性别结构上,男性占62.5%,女性占37.5%[4];年龄结构上,16-25岁时为33.4%,26岁时降至14.4%,此种状态一直持续到45岁年龄段,形成所谓“25岁现象”。北京体育大学秦椿林教授认为群众体育人口性别失衡是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在实践中,缺乏一个必要的前提——男性女性等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等同的体育关注程度,等同的可用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可支配时间。分析“25岁现象”产生的原因时,他指出:一是走出校门后失去了体育活动的学校体育环境;二是社会工作压力大,致使部分人失去了体育参与的条件;三是家庭生活原因,放弃了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1]。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有本身运动技能不足,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没有养成,终身体育观没有形成等潜意识方面的原因。

其次,与受教育程度有关。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体育人口中,研究生占26.3%,大学生占35.9%,高中生占27.4%,初中生占16.6%,小学生占9.0%。与1996年的相比,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体育人口上升了20.2%[4]。总体上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与群众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反之较低。究其原因,一是大众在健康认识程度上,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上,存在差异;二是受教育程度不同,经济收入也不同,体育消费的需求与实力也不同;三是闲暇时间不同,受教育程度较高,工作岗位相对稳定的人群,闲暇时间相对较多且分布均匀;受教育程度较低,工作岗位以体力为主且不稳定的人群,闲暇时间较为集中且分布不均。

第三,以城镇下岗或失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弱势群体,同样也是群众体育的弱势群体。2000年我国体育人口中,有职业者占82.1%,无职业者占17.9%[4],总体上表现为:城镇,无职业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受城乡户籍管理二元体制约束,农村农民机会相对也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群众体育人口结构的合理构成。

2我国群众体育发展失衡的主观原因分析

2.1体育管理体制运作失衡

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严重不平衡,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方面的原因,有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不同步的原因,还有历史、地理、习惯传统的原因,等等。若从我国现行体育管理体制看,仍要再说“举国体制”问题。关于举国体制,一直颇受学术界的关注,也是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体育管理体制向“政府一社会结合型”转轨,“从理论上讲,所谓‘举国体制’应该是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的体育事业组织与管理方式,应该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举办,财政和市场双轮驱动的体育事业运行机制”。这是从“新型举国体制”理念出发的,理论上的“应然”状态阐释,而“实然”状态仍是“由三级训练体制、全运会赛事和国家队长期集训制构成的‘举国体制’”[5]。因此,从体育管理主体看,还是以各级政府机构为主;从财力投入看,还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从受益主体看,还是以竞技体育为主;从运行机制看,市场参与主体被动、利益效应吸引力不明显;从体育组织属性看,管理性强于服务性、行政性强于市场性。因而“‘举国体制’不适用于全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也可能适用于公益性群众体育”[5]的观点是有依据的。实质上这里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举国体制”,从实践操作层面看,更为关注的是竞技体育,而对群众体育的关注强度较弱;竞技体育市场化运作的机制还没有形成,或还很不完善。因此,竞技体育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增强政府、集体对群众体育的关注力度,多渠道融合社会投资,有助于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功的经验。需要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国际国内社会发展客观因素的影响。

2.2体育法规政策执行中的主观倾向

关于群众体育活动的法规政策,有如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发展体育运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特别是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为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认为“体育在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其他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全国省、区、市群众体育工作评定方法、实施细则》等,都对发展体育运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做出了明确规定。

略加分析,不难发现,理论上,这些相关法规政策的规定中,都将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执行主体,认定为是国家,即政府。但问题是政府机构中,“群众体育组织的最高机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形同虚设,没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无真正意义上的决策,缺乏民主决策的机制”,“职责之一是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及社团登记管理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政府行为仍没有摆脱一靠红头文件、二靠政策手段、三靠保护垄断这样一种行政支配的行为模式[6]。而各级体育局却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竞技体育领域,致使群众体育的发展严重滞后。表现为西部落后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体育还没有真正形成;即使是东部较为发达的省、市、区、乡镇,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也参差不齐,形成有体育领域的“弱势群体”阶层。因此可以认为,这一群众体育发展失衡的原因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社会经济发展还不均衡的情况下,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2.3体育意识、体育价值取向的差异显著

不同群体及个体间体育意识、价值取向不同,也是造成群众体育区域内发展失衡的原因之一。经常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即使在同一居民小区、受教育程度基本一样的同性别群体中,人们参与群众体育活动的情况也会不同。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不同个体体育意识、价值取向的差异是主要原因。一是因对“健康”存在认知不到位的问题,表现为将“健康”与“没疾病”等同看待,白领阶层“职业病”亚健康现象就是例证;二是对“健康与体育的关系”不能较好把握,相当多的人只将这一关系的理解,停留在口头上,行为表现不足;三是“体育的健康效应表现”具有长期性,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参与群众体育运动的“视障”;四是价值取向上,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物质财富还不丰富,体育的“社会效益”不明显;五是“在近代百年来国力衰微和军事失利的环境中以发展竞技体育作为补偿的功利心态迄今仍有不小的影响”[7];六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化程度较低。

3促进群众体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3.1通过宏观经济调控,缩减区域地域间差距

主要是根据资源分布,调整龙头产业布局;利用西部地区资源相对丰富,东部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较快的优势,发挥由东部向西部、由城镇向农村的辐射效应,结成东西、城乡间一一对应帮扶关系;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综合开发效率,促进经济均衡发展。从而为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2充分利用资源条件优势,促进体育文化交流

主要是利用南北方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各自优势,尽快挖掘、整理、发展适合于本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力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加强南北区域体育文化交流,构建适合于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有利于群众体育均衡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

3.3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已初见成效,具有规模化发展的基础。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场地紧缺、设施不完备、活动经费不足等,还需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广大农村地区,应将发展群众体育纳入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快发展群众体育的硬软件环境建设,形成城乡协调发展、同步推进的共建模式。

3.4加强全民健身宣教工作,调整体育人口结构

群众体育人口结构所呈现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现职业状况等特征,虽然是社会综合原因造成的,但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不了解或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地区。因而存在宣传不到位,教育不深入的问题。应当在宣教过程中,加强引导和指导;尽快配备群众体育指导员并发挥其作用;开发和利用当地体育资源,调整体育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3.5改革现行体育管理体制,建立有效运行机制

现行体育管理体制急需改革,主要是将竞技体育逐步纳入市场化运行体制,将群众体育作为政府体育工作的重点,将“奥运争光战略”与“全民健身战略”管理权限分离;改革现行全运会赛事,促进群众体育运动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创造条件,激活群众参与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热情;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城镇,建立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的模式,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发展以政府一社会投资为主的模式,这样从资金投入和体制改革两方面着手,建立有利于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融资渠道和良好运行机制。

3.6完善群众体育法规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强化体育执法的规范性,减少执法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权利垄断,权利垄断主要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因此,群众体育财力紧缺问题的解决,主要还需政府投入,但在政府投入配额上,要有利于群众体育的发展。同时,要求地方也要有相应的配套投入,将资金总投入与效益评估对应起来,检查督导,做到责、权、利明确,奖、惩、罚分明。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7强化群众体育参与意识,建构正确体育价值观念

从群众体育人口分布调查数据看,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正确的体育健康观还没有形成。这与国民体质测试不到位,测试并指导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关,主要还是大众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意识不强,体育消费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另外,体育运动技能技巧的掌握不熟练,良好运动兴趣和习惯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创造条件,积极引导的同时,加强群众体育科学研究,将研究成果多渠道发布,将大众从花大钱给医院引导到花小钱到体育上来。

4结语

深入研究群众体育发展失衡问题,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群众体育发展失衡的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相应地,解决问题也要从主、客双向推进。客观上,要求政府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管理体制、运作模式上要进行大力改革和大胆尝试,探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体制和模式;完善法规制度,加强群众体育均衡发展的督导力度。主观上,树立终身体育观,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技巧,建立生活质量的提高首在健康、健康当推体育的价值观念。

标签:;  ;  ;  ;  ;  ;  

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_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